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貸價劇情介紹

社會與法貸價劇情介紹

發布時間: 2024-09-23 10:26:02

① 中央電視台12頻道《道德與法》或《社會與法》節目的聯系方式

你好,我是新疆烏市火車西站西琳一巷三十一號婦女,三年前謀殺事件,為處理,讓一個女人從死亡邊緣回來後,每天生活在恐嚇聲中,監控,控制,用孩子威脅婦女,跟蹤,謀殺犯在車里放恐嚇聲,給公安機關報警了,還在不停的恐嚇,少有,社區都知道這事,還有樓上安排個小伙,在那裡用控制人的,不停的恐嚇,謀殺犯居然能買通幾個領導,讓他不停的恐嚇,和威脅,僱傭罪犯分子嚴重傷害婦女,請問,謀殺犯都能猖狂惡毒的作案,能讓一個女人從死亡邊緣回來後,用一年半時間恢復過來,開始上社會與法欄目,北京的公安都知道的,我要每天這樣看著罪犯為非作歹的作案到什麼時候,報警了,還是有嚴重傷害大腦,也給市長打電話了,讓公安機關保證人生安全,樓上的小伙在那不停的耍流氓,和用作案工具做案,都要像誰舉報

② 「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怎麼解釋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為依法懲治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非法集資犯罪活動,最高人民法院會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有關單位,研究制定了《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司法解釋自2011年1月4日起施行。

非法集資的特點: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包括沒有批准許可權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許可權的部門超越許可權批准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
二、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三、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
四、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投資人(受害人)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非法集資」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通過發行有價證券、會員卡或債務憑證等形式吸收資金。
⊙比較常見的是: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委託投資、委託理財進行非法集資。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2)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高息集資。
⊙最新的變化是:通過出售其份額並承諾售後返租、售後回購、定期返利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3)利用民間會社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 最近的變化: 利用地下錢庄進行集資活動。
(4)以簽訂商品經銷等經濟合同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常見的是:以商品銷售與返租、回購與轉讓、發展會員、商家加盟與「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5)以發行或變相發行彩票的形式集資;
(6)利用傳銷或秘密串聯的形式非法集資;
(7)利用果園或庄園開發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例如,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庄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
(8) 利用現代電子網路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託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9)利用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10)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對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除了依照《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銀行業監管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取締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等行政處罰外,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受法律保護。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後,有剩餘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採取財政撥款的方式來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③ 法制與社會的最新目錄

論民間法及其與國家法的關系 楊二慶
我國網路言論自由的法律限制研究 朱培燁
埃利希視角下的「法律多元」 閆曉琴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哲學價值 喬楚,崔春秋
論商號權與商標權的沖突及解決 吳文昊
論我國知識產權的行政法保護 牟鵬浩
少數民族特色商品的著作權保護 詹和靜
零售侵權復製品行為歸責問題研究——兼談《刑法》第217、218條之沖突與消解 胡振灝
網路隱私權的民法保護問題研究 鄒佳瑋
從法律制度淺議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商標法的關系 張君菡
論不當得利的證明責任分配 王秀淼
淺談律師偽證罪的存廢 柳菁瑩
關於勞教制度廢除的法哲學思考 厲志
河南省轉型期城市社會性弱勢群體利益訴求制度研究 王慕蘊
論我國壟斷協議刑事責任制度的構建 吳冬雪
論我國國家賠償責任制度的完善——基於公共服務理論的分析 張旭
淺析行政復議制度運行的問題及對策 方宗浩,康文博,張賽男
試論法治文化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作用——調解制度的新發展 李華奇
論我國刑事訴訟中證人保護制度 李美鑫
論案卷排他性制度——兼論我國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完善 李蓓
對我國未決羈押制度的研究 張麗
新刑事訴訟法視野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李志鵬
我國監視居住制度的適用及相關立法完善空間 張旭
人民監督員制度研究 尹相麗
論新刑事訴訟法關於律師辯護制度的完善與思考 陳小冬,高玥
淺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魏星
淺析附限制性條件中的資產剝離制度 張昱沁,吳瓊
初探專利權評價報告的法律屬性 劉謙
從華為「辭職門」事件淺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曾晶晶
論網路視頻盜版中的利益平衡——以網路影音、快播侵犯著作權案為例 顏燚
對《反家庭暴力法》(草案)的拓展性思考 徐佳琪,張芳
非上市公司現金對賭的會計處理和法律效力 胥振陽
依法治企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從「禁止『奴性條款'」入法談起 劉昊昕
簡析土地分層利用中存在的法律問題 魏慶
論瑕疵出資股東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限制與恢復——戴某與J建設公司公司決議效力確認糾紛案 楊怡鳴,何偉,曹艷梅
精神病人犯罪引發的思考 陳雨薇,謝文浩,楊昊唯
刑事錯案原因的多維透視 余海舟
論斡旋受賄與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合並的構想 劉傑
扒竊相關問題探析 韓梅
淺談農民異地轉移領域職務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對策 葉文忠
關於捕後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的調研報告 李新國,李英燕
關於對違法違規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情況分析的報告 程志民,張井濤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體現的法律觀點 任衍磊
論債務償還所附條件是否影響債務履行 梁小鳳
規范民間金融的基本問題研究 魏若男
取消最低注冊資本限額的思考 貴立義,李瑾
預算公開的重要意義 吳瓊,張昱沁
上海自貿區設立民營銀行的探索及其法律跟進 趙衍
論公司章程中結構性條款的優先性 胡俊
論仲裁與訴訟的關系——以司法有限干預為切入點 魏學亮
庭前會議有關問題研究 謝艷梅
試析惡意訴訟的規制 肖智敏
司法公開對法院庭審活動的影響探析 曲明娜
淺論公證活動中的咨詢解答 賴穎
淺析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立案偵查模式的改進 劉禹
淺議民事電子送達 楊展
芻議法醫鑒定檔案利用及社會價值 郭建軍,陳新星
淺議審查逮捕程序的訴訟化 周其國
高官異地審判制度化折射出的司法獨立陰影 樊一璞
民事虛假訴訟的防範與治理中檢察院的作用 王京陽,景宏晨
論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可訴性 董曉文
買賣不破租賃規則中租賃關系的司法判定 張先群,張偉
非法證據排除中司法人員行為規范思考——新合理利己主義人性觀視角 阮小茗
環境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缺陷及對策——以新《環保法》第五十八條為視角 尹睿年
淺談運用偵查技術固定職務犯罪證據 武斌
關於我國公共行政機構行政效率的社會學反思 王紫艷
基層審判人員學歷構成對法制體系的影響——以A市B縣法院為例 吳國邦,趙琪,郭子琪
消防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錢亮
論我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參與 葛小抱
對做好延邊州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的幾點探討 劉磊
檢察機關司法警察隊伍體制改革相關問題探究 劉曉珊
地方公務員法治意識調查與分析 譚忠秋
網路問政中政府的回應性問題研究 李婧雅,田麗莎,白清睿
國家保障民生的憲政基礎與我國保護民生法律規制及其可行性研究 陳紹文,吳月月,俞夢丹
施工企業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強化策略解析 范遠堂
建立公安機關反腐倡廉長效機制的構想 周磊
淺議怎樣加強公安機關反腐倡廉建設 王艷平
也談環境行政不作為之規制 秦美虎,黃凱凱
從執法規范化入手提高司法公信力 陳禮永
基於群體上訪事件的信訪工作機制探析 張勝前
論大學生在用人單位兼職的主體資格 岳曉紅,雷永翠
個人律師事務所的發展現狀與思考——以浙江省台州市律師事務所為例 鄭才微,王紹旺
法治微電影探析 史興慶
微博反腐背景下大學生對公共官員隱私權范圍界定——以湛江大學生為例 郭靜雯
試論自媒體對公安機關工作的影響及應對——以微博為例 陳佳
淺析管理人專業化市場化之進路 孫世光
「人格結構與選擇」理論視閾下的道德困境——以社會「不敢扶」老人為例 汪小進
淺談摹仿老年人簽名筆跡鑒定 申高軍,馮永勝
遠海護航戰略情報信息共享的內容探討 王勇,周尤亮,黃瑩
鄉鎮圖書館(站)信息化建設創新路徑探討 樊靜蘭
河南省兩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調查 張喜轉
論國家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 張耀方
法醫病理學屍檢對死因分析的意義 李宏偉,張海鵬,劉彥軍
論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 肖瑤
道路自信的自信之源 李方媛
試談未成年父母將嬰兒遺棄至嬰兒安全島問題 潘聖仁
涉法涉訴信訪與社會管理機制創新的思考 陳帥,張洪,廖成中
關於企業融資租賃風險評估與管理的研究 王雪韻
關於信息化技術與檢察機關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問題研究 郭漢文
我國現代服務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研究 劉曉科
我國PM2.5污染現狀及立法防治初探 王蔥
國際旅遊島背景下的海南農村法治建設探析 於軍
城鎮化視角下農民土地權益保護的若干問題思考 劉海艦
協同創新與縣鄉財政轉型對接——以革命老區江西省寧都縣為例 李丹
整體視閾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創新 楊偉榮
大學生法制教育教學案例的選取原則——以認識系統運行論為視角 王小鳳
從醫療糾紛現象引發加強醫學生法律教育的思考 鄧明峰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商務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研究 梁冬梅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探討 張永強
網路環境下中小股東知情權保護 張文革
談網路隱私權的保護 吳漠塵
我國《婚姻法》夫妻財產制司法解釋研究 賈翠萍
試論快遞合同糾紛中的責任承擔 趙麗博
論房屋租賃合同中的風險防範 吳柯彤,趙鳳偉
國家法在鄉土社會的尷尬處境 鄢德奎
法律術語的風格特點與翻譯策略 徐鳳
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與對策 林華偉
淺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構成要件 張友明
當前法醫鑒定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 張海鵬,李宏偉,劉彥軍
論我國社區矯正遭遇的瓶頸及出路 劉小溪
論中國私家偵探的合法性 陳嘉慧
19世紀英國殖民當局有關印度婦女的立法改革及其影響 楊玲玲
辦理瀆職罪特殊罪名適用問題的探討 李金明
暴力恐怖犯罪的情報應對研究 王曉楠
淺談性騷擾及其法律規制 劉震
越軌同伴影響青少年犯罪的個體調節因素研究進展 臧剛順
人人貸模式下各方主體民事法律關系探究 黃詩怡
論最密切聯系原則在中國的繼受及完善 劉婷
環境污染與環境侵害的民事責任 王振傑
預告登記焦點問題再探 陳瑩
農村留守兒童權益保護及法律對策研究 張博宇
「高陵模式」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周資貴,賈宙,張艷
論商家「最終解釋權」的法律效力 徐琳
BOT法律問題探析 徐磊,閔傑
刑法禁止令的性質探究 王玲
對交通事故無責卻違法逃逸行為的定性問題研究 劉蓮芝
論犯罪中止的犯意徹底放棄問題 楊倩
對我國經濟犯罪死刑廢止的可行性分析 張永泉,徐可
分析常見的跨境經濟犯罪問題 王虹
共同過失犯罪若干問題研究 謝景輝
大學生激情犯罪探析 曹瓊洋,邵宗林
保外就醫出監研究 廖會文,黃舒婷
新國情下的私人偵探法律問題芻議 王於志
美國槍支問題的困境 蔣暢奇
葯物臨床試驗中知情同意的法律問題分析 楊健
《法制與社會》徵稿

④ 2018年都有哪些普法欄目劇,全部都要國內的。

最近室友給我安利了普法欄目劇,我驚奇的發現,現在的普法欄目劇還是很值得內一看的,細節容之處演得也很到位,勝過了多少小鮮肉和現在的水劇。下面是幾個我超級喜歡的2018的欄目劇。

《古鎮奇譚》也是同樣精彩。除了這三個,我也看過其他的,劇情演技都挺不錯的,都可以在網上找的見,並且直接觀看的。

⑤ 普法欄目劇貸價

《貸價》是國內首部以非法校園貸款為題材的普法欄目劇,在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播放內,該欄目容劇共分為4集,以非法校園貸款為題材,主要講述三個在讀女大學生,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向裸貸平台借款,產生高額利息,嚴重影響在校學習和生活,最後三人聯手,收集裸貸平台證據,交給警察,將組織裸貸違法人員繩之以法。

近年來,隨著網路借貸的快速發展,一些P2P網路借貸平台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不良網路借貸平台採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准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和高風險理財,讓學生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引發惡性事件。

⑥ 關於小額貸款利息高出百分之30的訴:狀怎麼寫

訴狀要素:

起訴人,

起訴對象,

起訴事實:簡單明了的說明貸款時間,期限,貸款本金,還款方式,實際貸款利率。

起訴法律依據:見附件。

2020年8月前的法律界限為 24%和36%。即利率高於24%的不予保護。但是之前已經交付了的不超過36%的部分,不予追回。高於36的部分則可以追回。起訴後,高於24%的部分不再繳納。

2020-8-20後,最高法修改了24%的法律上線。改為LPR的4倍,即:一年期為15%左右。

但是要注意的是:很多貸款公司為了規避法律的制裁,在借款合同上往往把利息部分轉移到了本金上面。從借款還款單上看起來的利率則大大低於24%。這就給借款人起訴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你必須有充分的論據支持你的原始貸款金額和利率高於法定利率的事實。否則,打贏官司是很難的。因為貸款公司是吃透了法律文件,有備而來。會有很多陷阱。

附件
最高法修正並發布審理民間借貸案件司法解釋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調整為「一年期LPR的4倍」

  •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 發布時間:2020-08-20 21:25:39

  • 8月2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根據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09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正式發布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賀小榮,民一庭庭長鄭學林、副庭長劉敏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衛國應邀出席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

    據了解,最高人民法院於2015年8月頒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該規定實施以來,既規范了民間借貸行為,統一了法律適用的標准,又解決了大量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的實體與程序問題,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和高度肯定。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民間借貸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利率過高、范圍過寬、邊界模糊等。最高人民法院在認真調研和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專家學者和金融監管部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最新精神,決定對規定進行修正。

    合理調整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

    民間借貸的利率是民間借貸合同中的核心要素,也是此次《規定》修正的重要內容之一。

    賀小榮介紹,近幾年每年約有200餘萬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湧入人民法院。如何劃定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是人民法院公平公正處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前提條件。適時對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修正,可以為民間借貸糾紛提供更為具體明確的裁判標准和救濟渠道。

    最高人民法院在認真聽取社會各界意見並徵求金融監管部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經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後決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准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促進民間借貸利率逐步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以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85%的4倍計算為例,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相較於過去的24%和36%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⑦ 《今日說法》在「社會與法」頻道幾點播出

每周一至周日中午12:35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該節目以「點滴記錄中國法治進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監督執法、促進立法、服務百姓」為宗旨,全力打造「中國人的法律午餐」

《今日說法》節目的創辦是為了配合中國法制社會建設,對老百姓進行普法教育,是用一種新穎的「說法」形式來進行「普法」宣傳,節目傳播定位明確。

熱點內容
銀行法務和法官選哪個 發布:2024-11-15 19:40:41 瀏覽:362
勞動法不定期勞務關系 發布:2024-11-15 19:39:25 瀏覽:819
道德與社會關系 發布:2024-11-15 19:15:26 瀏覽:101
合肥高新技術法院 發布:2024-11-15 19:10:25 瀏覽:542
滕州法律援助收費嗎 發布:2024-11-15 18:25:41 瀏覽:893
檢察院委託辯護人申請法律援助告知書 發布:2024-11-15 18:17:22 瀏覽:997
安徽城市市容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5 18:09:31 瀏覽:311
山東司法大學 發布:2024-11-15 18:09:30 瀏覽:754
行政法范疇論文題目 發布:2024-11-15 17:49:43 瀏覽:676
學習經濟法的收獲體會 發布:2024-11-15 17:14:28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