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何謂經濟法現象

何謂經濟法現象

發布時間: 2024-09-30 21:19:18

① 對經濟法基本原則思考論文

對經濟法基本原則思考論文

引 言:

對於經濟法理論上的完善以及實踐上的探索,經濟法基本原則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也是經濟法研究中的基本理論問題之一。對此,各專家學者進行了多年的深入探究,但眾多觀點依舊無法得到統一,就需要在此問題上再次進行探討。

一、何謂經濟法原則

根據國內的一些學者、專家對法律原則下的定義可知,這里所指的原則就是各類法律法規最根本、基礎的准則,其具有穩定性以及綜合性。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指導著經濟法的規則、在經濟法的整體實踐施行過程中得到運用的原則和思想,就是所謂的經濟法基本原則。而法律性、普遍性以及經濟法特性這三類特性則組成了經濟法的基本准則,是必不可少的。對於此三要素,我們做了以下闡述:

(1)法律性。法律上的規范性是經濟法的基本原則需要具備的,在體現經濟法的權利與義務方面,法律性可科學合理地實現其要求以及內在特點。在進行執法工作和司法工作的時候,經濟法基本原則中的法律性可以作為運行的依據。對於經濟法主體的行為來講,法律性對其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可對相關違法行為作出直接處置。判斷能否成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就看會不會引發以上所說的法律後果。

(2)普遍性。在經濟法整體的實行過程里,經濟法基本原則會得到運用和貫通,對經濟方面的立法工作、司法工作以及執法工作進行指導,也使經濟守法得到了保障和推動。這即是經濟法基本規律的普遍性。

(3)經濟法特性。可以說,經濟法獨有的准則就是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使經濟法的特性得到顯著的表現,就是經濟法基本原則必須要做的工作。由此可見,一些一般的法律原則就不可能成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了,例如:合法性原則、強制性原則等普通法律原則。

了解經濟法的定義可幫助確立經濟法基本原則。基本原則指的是根本上的原則,和具體原則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在我國的經濟法律規章總則中,總可以找到關於經濟法基本原則的規章定律。它的主要立法目的,首先表明了此法依照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什麼;其次是為經濟法中的每一項具體規范提供了明確的綱領;最後,也為經濟法的執行工作指出了方向。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可以說就是國家對社會經濟進行調節干預所使用的不同種類經濟法規的綜合,對經濟法進行社會經濟關系的調節工作是有極大推動作用的。經濟司法、經濟立法以及經濟法的實行這一切工作都應該將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作為指導思想。人民群眾以及工人階層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調整轉變的要求都是從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中體現出來的,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包含了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經濟法在調整上可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工作,因為出現的時間晚,經濟法的調整原則以及其原則的確定就有了多種多樣的`說法。人們往往將其他部門的法規、憲法原則、國家的經濟政治制度拼接在一起說成是經濟法的基本原則,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由此可見,經濟基本原則所具有的特點我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領會到。經濟法在一定的范圍里對社會關系進行調整所使用的基本規則,就是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此原則具有法律性,也就是說經濟法的准則需要獲得法律上的認可,限定性以及穩定性是其內在特徵。同時,它有特定的適用范圍,變更性也不大,原則類型的不同決定了其適用范圍的不一樣。[1]

二、怎樣確定經濟法基本原則的標准

為了使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定處於明晰的狀態,具有準則性以及本原性,就需要按照既定的標准進行探究提煉。總而言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在表現經濟法內在屬性的同時,也要符合法律所具有的規范合理性。主要有這樣幾條准則:

(1)法律規范性。目前,對於將經濟法基本原則等同於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的現象,法律規范性這一標准就得到了提出。法的三要素就是法律准則,在本質上來講就是法律規范。具有法的規范性是經濟法基本原則所必須具備的,它在經濟領域裡面的立法特徵才可在之後得到顯現。

(2)高度的抽象性。如果要於經濟法的系統裡面起到領導全局的作用,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就必須達到一定程度的高度性。一個部門法根本的價值、精神以及內在特徵總是要通過法的基本原則來彰顯的,它首先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抽象性,和普通的法律准則是大不一樣的。所以,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就需要有高度的抽象性。

(3)特定性的標准。表現出經濟法的內在本質就是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特定性。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所使用的法規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法,在理論這一層面體現出經濟法的特定性是經濟法基本原則確定下來的要求。由此可見,其他部門的法律是不能被當作經濟法來看待的,只有經濟法才能包含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4)普遍性的標准。經濟法所進行調整的對象和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密切相關,這就是經濟法基本原則的普遍性。也正是這種普遍性使得經濟法的基本原則與經濟法其餘的法律規章不同。首先,在經濟法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這一系列的運作過程中,經濟法的基本原則要得到實施,並且要貫徹到每一個環節中去。另外,在經濟法的整體范圍上經濟法的基本原則都可以得到使用,宏觀調控法、市場規製法以及經濟法的總論都被包括在裡面了。

(5)指導性以及價值性。有指導方面的價值,是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所具有的標准,而這也是經濟法基本原則一定要遵循的一項重要標准。經濟法的根本價值、含義以及精神是由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所體現出來的,所以,經濟法的價值和法規的綜合之處就是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了,經濟法在經濟法主體上的意義也由其來體現。另外,經濟法裡面最高的法規就是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經濟法在成文法律上的限制性,對於法院所使用的一系列法律都起到了指導推進的作用。

三、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組成原則

1.經濟法協調績效的原則

與傳統意義上的效率觀點不同,經濟法協調績效原則不僅僅在投入產出方面進行了剖析,對於社會資源的運用以及配置的所得成果依照既定的目標進行了相應的評價。可以說,從個體經濟效益上進行發展,之後形成的社會經濟效益是目前經濟法協調績效原則中最為重視的一點,經濟總量的提升、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結構的優化以及社會整體福利的提高都是經濟法協調績效原則的追求目標,而這一系列目標都需要同步進行,缺一不可。

在資源的優化配置中,市場起著基礎性的調節作用,這是不可否定的。但是對於市場經濟,如亞當·斯密學派所說「各個人改善自己境遇的自然努力,是一個那麼強大的力量,以致沒有任何幫助,亦能單獨地使社會富裕繁榮」。這意味著個體經濟效益的提高,就一定會推動社會全面經濟效益的增長,但這不論是從經驗角度上來看,還是從理論角度上看都是具有缺陷與局限性的。一般來說,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和個體的經濟效益的方向是相似的,個體經濟效益的積累可推動整體經濟效益的發展與進步,但是社會經濟效益的提升不是由個體經濟效益的提高而決定的。[2]

在宏觀經濟的運行發展范圍內,經濟法協調效益原則的出發點就是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將宏觀調控法作為手段來對社會整體的經濟結構以及總量進行調控,這樣可使資源得到科學的調控,配置得到有效的優化,自由市場經濟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危害就會相應地得到降低,整體的經濟效益也會得到提升。

2.經濟法協調公平的原則

若從經濟發展的微觀角度來剖析:不考慮整體經濟系統的平衡發展,使原料、資本、勞動力以及科技帶著利益目的從低利潤向高利潤發展,而那些以保障公民根本利益為目標的公共行業就恰恰成了盈利收益低的行業,這樣一來,社會的安全公平體系就會受到損壞。

優勝劣汰一定會成為自由市場競爭的最終結果,少數有強大實力的競爭者就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財富與資產,他們為了保持巨額收益情況的長期存在,就會給市場的公平競爭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同時也使其他競爭者的公平權益以及正當社會福利受到損壞。這樣一來,市場經濟的主體利益就會出現極其不平衡的狀態,社會矛盾也就激化了。在民商法這一些可保障公平競爭的交易法實施的市場中,自由競爭的危害依舊存在,這是因為市場主體的資本實力、技術設備、文化涵養、信息含量、市場地位等方面在傳統落後的民商法中受到了忽視,傳統的民商法將不同的市場主體看成是在同一條線上,給予了相同的限制、一樣的保護,也就帶來了競爭時的不公平,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在這樣的情況下,私法所存在的不足不僅沒有得到調整,不公平的競爭在表面機會平等的掩飾下將愈演愈烈。所以,從社會角度來說,經濟法的產生和完善的最核心價值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3]

形式上的公平在經濟法中重視程度較高,市場各主體在相同的條件下一定會進行公平的對待,但是經濟法所追求的更高層次的目標卻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經濟法看重個體上的差異,會依照特定的標准將市場主體進行劃分,在明確分析個體差異、經濟主體的資本情況以及所含技術量的基礎上追求更高意義上的公平。

(1)對擁有獨特技能、優勢、市場地位以及條件的市場主體盡更多法律上的義務是經濟法公平協調准則的要求。

(2)一些能力弱的主體會因為經濟特權而受到傷害,所以,經濟法公平協調的准則就需要對其給予更多的權利以及保護。例如,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裡面,消費者和經營者是平等的主體,但是消費者被給予了過多的權利,義務都由經營者來承擔,平等的主體在民商法裡面得到的同等保護的權利就被打破了,這樣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就得到了實現。消費者若為銷售者欺騙,就可進行索賠,這體現了經濟法對消費者的保護。平等原則是經濟法的重心,雖然銷售者、消費者以及生產者等主題在形式上來看享有不平等的權利,但是這卻妥善地表現了經濟法對於傳統民商法錯誤的糾正和完善,也使自身的發展得到了提升。[4]

四、總結

總的來說,經濟法所具有的兩大原則就是公平競爭原則以及妥善干預原則。一方面,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的內在要求得到了表現,經濟法所進行調整對象的特徵也被體現了出來;另一方面,經濟法原則的基本精神、價值以及內在含義得到了糅合。私權以及公權在這兩項原則中統一體現了出來,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內在特徵也得到了顯示。

;

② 請分析何謂民法、經濟法、商法電子商務法應該屬於哪個部門法,為什麼

民法(Civil Law):私法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法律。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二條的規定,它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在古羅馬時代被稱為市民法。但在那時,它所調整的內容和范圍以及其理論發展當然不如現在一樣的豐富。
我們說它是私法,也是由羅馬著名法學家烏爾比安對法律進行的劃分。他將法律劃分為公法與私法。私法所調整的是橫向的平等的法律關系。

經濟法(Economic Law):屬於公法的體系。調整的是一種縱向的法律關系,即是國家通過經濟法律對經濟主體的調整和控制。那麼經濟法是指,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特定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我們不能簡單的說經濟法這樣的法律,它是一個法律部門,下含了諸如競爭法、產品質量法、稅法等諸多法律規范。
當然,對於經濟法律部門的存在,現在仍有一些爭議存在。

商法(Commercial Law):也是私法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是指,調整商事交易主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近代商法起源於中世紀
歐洲的商業城市和海上貿易。
商法與民法之間多有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之爭。

對於電子商務法,我個人認為,它應當屬於商法。雖然它裡面同樣含有國家調整的規范,但仍然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業交易的法律規范,其任意性大於強制性。

③ 法律學年論文題材

你找找吧 我也在寫論文,沒有的資料上網路搜吧,都有的。
法律論文題目范圍
論庭前證據交換制度 試論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試論婚前財產公證 試論企業法人財產權
違約責任何謂侵權責任競合的法律思考 破產財產處理存在的問題及法律完善
我國仲裁司法監督制度初探 論股份公司控制股東之義務
新聞侵權行為的幾點法律思考 論董事的義務
論憲法的基本原則 試論一人公司
憲法至上,依法治國的根本 試論我國上市公司內部監督制度的完善
從少年法庭到少年法院 醫療侵權糾紛中舉證責任倒置 問題
對網路犯罪基本問題的認識 外商並購中國企業的法律規制
犯罪未遂比較認定 從「TRIPS協議」看我國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立法完善
刑法基本原則的發條設置於現實差距 論死刑在我國的適用
淺議合同詐騙罪的構成 誘惑偵查的合法性探討
論旅遊者合法權益的法律保護 合同的法定解除來由探析
論可撤消合同的法定情由 論電子合同的成立和法律效力及 產生問題的解決
「弱勢」訴權需要尊重 論我國刑事訴訟制度在保護人權方面的不足
司法改革現狀及發展方向之我見 論刑法之「職務侵佔罪」
憲法司法化的法治功能 論受賄罪心理動因給預防
關於音像製品的著作權保護 建立我國警察出庭作證制度的思考
試論無效合同 我國檢警關系的反思與重構
訴訟制度的改革和訴訟法的完善 夫妻財產制之重構
論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的關系 國有股分的職能及其法律調查
淺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對被還人權益的保護 試論民事情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證人出庭難問題的對策 法院調解在民事訴訟中的弊端及完善
論中國死刑存廢與人權保障 論合同法可得利益賠償
淺議網路環境中維權與保護 論基因技術的專利保護
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制度的改革 淺談離婚精神損害賠償
試論計算機軟體的專利法保護 試論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及解決途徑
淺談對婚外性行為的法律責任調整 論國家賠償拓展趨勢
我國民事再審制度研究 論人身權的延伸法律保護
我國現行的訴訟調解的弊端及完善 議我國勞動合同解除法律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法治的產生、內容和實現 試論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論民主與憲政 關於動產登記制度的法律價值思考
論我國審判制度的現狀及改革 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完善
論依憲治國與社會穩定之關系 淺論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
淺議我國憲法的效力 政策性銀行之公法人地位
依法治國的實施與依法行政 淺析公用企業強制交易行為
對我國民事審前程序的思考 域名糾紛及解決方法初探
論民事訴訟中證據規則的完善 析生產銷售假葯罪及相關問題的思考
中國入世與政府機構改革 淺談股權轉讓
淺論民事訴訟證據制度之完善 論無權處分
淺論中國人權保護 論辯訴交易制度——兼談我國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淺證著作侵權歸責原則 我國人民陪審制度的反思及其完善
淺證地方保護主義的對策 淺析締約的過失責任以及締約的過失責任與侵權責任違約責任的關系
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醫患關系之探析 淺析我國夫妻財產制度的價值 取向及立法完善
論國際法上的人權保護 淺析我國合同法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
淺議中國企業新面臨的反傾銷問題及應對措施 探討中國法治的宗教土壤
淺論中國上市公司的制度利益沖突 對少年犯罪的思考
關於計算機軟體版權保護的思考 我國死刑監控程序的現狀及思考
論破產發的修改與完善 從法官服飾變化來看中國司法制度的改革進程
警察中的腐敗及其防治研究 論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
論計算機軟體的知識產權保護 論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國的確立
淺論我國刑事訴訟證人作證的幾個問題 論法人精神損害賠償
論名譽權及其民法保護 論經營者的不正當價格行為
履行抗辯權與預期違約 試論構建假幣的防範體系
淺論締約過失責任 論知識產權中的侵權責任
淺析我國婚姻法中的離婚標准問題 論私權的認識與保護
論公民法律意識 論政府在行政訴訟中的地位
淺談我國憲法的監督權 淺談精神損害賠償
過失犯罪法定性配置研究 內幕交易的法律控制
論我國死刑緩期執行制度 論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論中國刑事證據的改革 我國證券市場民事賠償制度多議
淺議合同詐騙罪的認定 試論精神損害賠償
談社會文化對刑法的影響 關於死刑存廢的法學思考
論辯析交易制度在我國的適用 機關作為單位犯罪主體之我見
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應當確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不動產優先購買權制度若干問題的探索和思考
刑事判例制度研究 論自主性原則在《仲裁法》中的體現與完善
論住房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 隱性采訪與新聞侵權
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 論我國99年憲法修正案
完善政府立法 論職務身份的否認
試論對重婚罪名的認定及其審理程序中的幾個問題 關於死刑存廢的思考
淺論司法公正 論防衛過當
法治理論化進程中憲法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取捨 論貪污受賄犯罪的畸形及其抑制
論防止酷刑 論刑事訴訟中的沉默權問題
論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基點 試論中美刑事審判制度之差異
議我國中電銀行獨立性的法律確認 從對偵查權的制約來談犯罪嫌疑人的人權保護
我國平常法律制度的修訂及相關問題思考 論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對在中國產生和確立沉默權的影響
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沉默權制度 中國監獄對犯罪的人權保護
論我國對計算機軟體的保護 論抵押權的實現
淺析生產、銷售假葯及其相關問題的思考 論商業秘密權的保護
貪污罪主體研究 論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
廣告法律制度問題初探及其對策 淺論繼父母子女關系
論擔保物權競存的處理 試論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理解與適用
論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 試析公司合並中股東權益保護
淺談物權行為理論 反壟斷法中的企業合並規制
論沉默權 國際貿易中信用證的欺詐與防範
論審判行為 論BOT投資方式的風險
論在物權變動模式下的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問題 論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
自由的真義 論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法律規制
初談死刑之存廢 論我國行政壟斷的法律規制
論受賄罪的犯罪構成 論民事證據的排除規則
貪污罪與職務侵佔罪之辨析 民事舉證責任分配的價值考察
談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和特殊防衛權 我國民事訴訟調解制度的弊端與改革
論房產抵押中的法律問題 合同法誠實信用原則的道德基礎
淺論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原則的運用 論述婚姻法基本原則之自由原則
淺論先佔制度 論民事訴訟法中的再審程序
淺談公司治理可夠制度 論我國國家賠償的范圍
論證券民事賠償制度 淺談我國民事訴訟模式下的辯論原則
對我國目前違反一夫一妻制現象的淺析 我國民事訴訟調解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完善之我見
淺析夫妻侵權責任體系 小議行政分開制度
淺議電子合同生效制度的法律構建 論適應WIO的銀行制度
論國際反傾銷與中國之對策 反傾銷與保障措施的對比研究
試論醫葯廣告法律調整的完善 淺論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
未注冊商標法律保護制度之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保護少數股東權益
淺析我國不安抗辯權制度 中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比較與我國消費者保護法的完善
論法定抵押權 試論我國現行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保護范圍及其完善
論馳名商標的認定保護 淺析我國現階段金融監管制度
電子商務中的法律問題 對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理性思考
淺析行政侵權損害賠償問題 從兩個案例談董事的注意責任及完善措施
淺析刑訊逼供 消費糾紛中的舉證責任
試論我國刑事訴訟中人權保障的完善 試論醫療行為豁免權
關於法官根據民法基本原則進行創造性司法活動的 法理研究 淺析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關於民事公訴制度可行性的探究 論加害給付
論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論預期違約
論依法治國的科學含義 物權的自我救濟
論正當防衛制度的修改及把握 論沉默權在我國的實現
英美法與大陸法侵權因果關系對我國借鑒意義 論無因管理之債
論憲法的基本原則 論夫妻侵權責任
論行政執法監督制度 論我國的家庭暴力
論民事侵權訴訟的證明責任分擔 淺析我國協議離婚制度
論精神損害賠償 對人身傷害大額賠償案件有關問題法律思考
淺析大學生結婚的問題 論財產繼承中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論基因專利 試論家庭暴力
淺析辯訴交易在中國的使用 試論離婚損害賠償
我國合同法第八條之無權處分 試論配偶權的侵權及救濟
淺論 商標權和對商標權的保護 試論我國現行夫妻財產制
淺析我國民事訴訟處分原則 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必要性與可行性
淺析正當防衛 論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研究 論我國市場經濟中的誠信問題
論職務犯罪的控制和預防 淺議配偶權
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思考 成年人行為能力欠缺制度之比較研究
對我國民事訴訟中審級制度的思考 論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
挪用公款罪「歸個人使用」 淺析我國的離婚損害賠償問題
淺析債權人的代位權的理論與實踐 淺析我國婚姻無效制定的基本問題
試論公司人格否認制度 論表見代理之構成
我國民事調解制度的弊端與改革 論家庭暴力的司法救濟
我國夫妻財產制 試論我國夫妻財產制度
論合同違約責任 論電子商務合同
論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動產上的適用 論侵權責任構成中的因果關系
新聞自由與人格權保護 論我國婚姻法夫妻財產制的價值取向
淺談我國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 淺論根本違約
淺析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度 淺談涉外遺囑繼承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區分標准

④ 什麼是民事責任,什麼是行政責任

什麼是民事責任,什麼是行政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縱橫法律網 唐康律師

什麼是行政責任,什麼是民事責任

區別主要在於設立責任的依據不同:
民事責任,大多基於民事法律關系設立,雙方是平等民事主體,責任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合同、一般侵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等事由。
行政責任,是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而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民對官的責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比如違反工商管理條例,特許經營規定等等。本質上是行政機關對違法個體的處罰行為。

什麼是A.刑事責任B.行政責任 C.民事責任D.違憲責任 E.行政處罰

前四個就是違反該法規產生的責任,行政處罰是對於負任的具體體現方式

什麼是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在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因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不履行行政上的義務而產生的責任。在《會計法》的規定中,有許多是屬於對會計活動進行行政管理的內容,屬於行政法律規范,相應地,在《會計法》「法律責任」一章中,對違反這些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規定了行政法律責任。《會計法》規定的行政責任的形式有兩種,即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行政責任 是行政法律責任的簡稱,指有違反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所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分為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
「行政處分」是對國家工作人員及由國家機關委派到企業事業單位任職的人員的行政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制裁性處理。行政處分的種類包括警告、記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等。
「行政處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他依法可以實施行政處罰權的組織,對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規章,尚不構成犯罪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實施的一種制裁行為。

什麼是行政責任和責任型 ***

所謂行政責任。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法律上的行政責任,一是指普通的行政責任。法律上的行政責任,是指 *** 工作人員除了遵守一般公民必須遵守的法律法規外,還必須遵守有關 *** 工作人員的法律規范。如果違反了後一種法律規范,則要擔負法律上的行政責任,由行政機關或其他特定機關根據行政法或其他有關法律子以懲罰。而普通行政責任,則不涉及法律問題,主要包括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等。
何謂政治責任。政治責任是一級組織或機關以及行政人員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在履行公共管理職能和行使公共管理權力時,所有機關和行政人員,不僅要保政行政管理政令的暢通,國家各項法令、政策的貫徹和實施,而且首先要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責任感,要從維護國家的政治利益、國家主權以及國家安全等政治問題出發,處理和解決各種問題。
何謂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是一級組織和行政人員對社會所承擔的職責。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解決各類影響社會正常執行的社會問題,是 *** 及其行政人員必須承擔的重要職責。
何謂道德責任。道德責任是指一級組織和行政人員所承擔的道義上的職責。 *** 在行使公共權力時,要始終代表社會公眾利益,代表正義和公平,這就要求 *** 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僅要潔身自好,弘揚正義,而且要承擔起引導社會成員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提高社會成員的素質,使社會在一種健康、有序的軌道上發展的責任。
責任型 ***
是對人民高度負責的 *** ,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 作人員必須科學,合理,有效地履行職責,一旦違 法失職或行政不當,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什麼是行政責任?行政責任分為哪兩種?二者之

行政責任是指實施違反行政法規定的義務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追究行政責任的形式有兩種:一種叫行政處分,一種叫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雖然同屬行政責任的一種,但二者是不同的:第一,適用物件不同,行政處分只適用於國家工作人員,不適用於社會上一般的公民;而行政處罰則適用於所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第二,適用的違法行為不同,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都適用於行政違法行為,但行政處分適用的是一般的違法失職行為,而行政處罰則適用於違反某種特定的,設定有行政處罰的法律、法規、規章的違法行為。第三,實施處罰的機關不同。實施行政處分的機關必須是被處分人員所在單位或者行政監察機關,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和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的組織。第四,執行不同。行政處分只能由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執行;而行政處罰則由行政機關執行,也可由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第五,救濟的渠道不同。行政處罰的救濟渠道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向該行政機關的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就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行為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處分的救濟渠道為復核和申訴,當事人對行政處分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分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處分機關申請復核,或者向行政監察機關申訴。受理復核和申訴的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經審查認為原行政處分決定是錯誤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造成名譽損害的,應當負責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什麼是行政責任?追究行政責任的原則是什麼?

行政責任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對其違法失職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其性質屬於行政違法或違反行政紀律,尚不能追究刑事責任,只能從行政上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和紀律責任。追究行政責任從立法的指導思想、原則以及執法實踐看,主要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過責法定原則。就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過錯和對過錯應承擔的責任,要用法定形式固定下來。哪些行為屬於違法行為,應當承擔何種行政責任,應受哪些行政處分,都應有一定形式的規范檔案或條文加以明確規定。 (2)過懲相適應原則,也稱過懲相當原則。就是根據過錯大小決定懲處的輕重,以解決執法實踐中罰不當過的現象。 (3)責無旁貸原則,或稱責任自負原則。對違法失職行為,不管涉及到誰,都應毫無例外地追究其行政責任。對於集體違法失職的共同行為,也不能搞法不責眾,也要分清當事人的責任大小,分別作出相應的處罰。在國家行政機關中,不允許存在擔任職務、行使職權而不承擔責任的現象,更不允許出了問題推卸責任或強加責任、包攬責任或代負責任。 (4)教育為主、懲處為輔的原則。通過懲處違法失職行為,使本人受到教育,也使其他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引以為戒,達到警戒、防範的效果。

濫用職權謀利屬於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

您好。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謀利程度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構成刑事犯罪:
1、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2、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3、雖未達到1、2兩項數額標准,但1、2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6個月以上,或者破產的;
5、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⑤ 在我國,廣義的法律和狹義的法律分別是指什麼具體怎麼區分

一、表達意思不同

1、廣義法律:指中國法律的整體,即國家機關以強制力專保證實施屬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2、狹義法律: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不包括憲法在內。

二、內容不同

1、廣義法律:人類在法律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習慣、規范、制度等,它包括觀念形態的法律文化和規范形態的法律文化。

2、狹義法律:包括人們對法的性質、法的作用、法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的看法、評價以及人們在法律實踐中的思維模式。

(5)何謂經濟法現象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立法法》所賦予的立法權力和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因此,它主要包括作為根本法的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某些地方國家機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以及民族自治地區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

⑥ 國際經濟法是如何產生和法展的

國際經濟法,是泛指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它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各法律規范的總稱。
何謂國際經濟關系?學者界說可分為兩大類。一說認為國際經濟關系專指國家政府之間、國際組織之間或國家政府與國際組織之間由於經濟交往而產生的各種關系;其主體,限於國家、國際組織以及在國際公法上具有獨立人格的其他實體。另一說則認為國際經濟關系不僅包含上述內容,而且包含屬於不同國家的個人之間、法人之間、個人與法人之間以及他們與異國政府或國際組織之間由於經濟交往而產生的各種關系;其主體,包括在國際民商法、國際私法上具有獨立人格的個人或組織,即屬於不同國家的國民個人(自然人)及各種法人。
國際經濟法,就其廣義的內涵而言,是各國統治階級在國際經濟交往方面協調意志或個別意志的表現。各國的統治階級為了自身的利益,總是盡力把自己所需要的各種秩序建立起來和固定下來,使它具有拘束力、強制力,於是就出現了各種法律規范。法律就是秩序創建的固定化和強制化。法律與秩序兩者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是具有普遍性的。為維護各個歷史時期的國際經濟秩序制訂了具有一定約束力或強制性的國際經濟行為規范,即國際經濟法。它是鞏固現存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促進變革舊國際經濟秩序、建立新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手段
衡諸歷史事實,上述第二種見解是可以接受的。迄今為止
,國際經濟法經歷了萌芽、發展、轉折更新三大階段,而每一個大階段又可劃分為若干個時期。
一、萌芽階段的國際經濟法
這一階段,大約在公元前數世紀到公元16世紀,其中包括:
(一)羅得法
公元以前,地中海沿岸就已出現國際經濟往來和國際貿易活動。各國商人約定俗成,逐步形成了處理國際商務的種種習慣和制度,並逐步形成了有拘束力的商事法規或商事習慣法,實質上就是國際經濟法的最初萌芽。由於位於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是當時亞、歐、非海上交通要沖和國際貿易中心,長年實踐積累形成的商務習慣常為當地的商務法庭斷案時所援引適用,並且逐漸被匯輯為法典,這就是傳說中的「羅得法」。
(二)羅馬法中的「萬民法」
在古代的羅馬法中,有「市民法」與「萬民法」之分,後者即是專門用來調整羅馬公民與非羅馬公民之間以及非羅馬公民相互之間的貿易和其他關系的法律。羅馬法中有關國際商務往來的規定,在古代即已逐步推行於西歐大陸,後來對世界許多地區影響甚大。
(三)中世紀的國際性商事法典
公元10-15世紀間,歐洲許多自治城市國家各有立法的局面日益不能適應頻繁商務往業的需要。必須設法排除各地法律歧異,遵守共同的行動准則,於是逐漸形成獨立於東道城市或東道國立法的另外一套行為規范。行會組織設置自己的特殊法庭,或由本地商人與外國、外地商人組成混合法庭,依據商業習慣或共同的行為規范所作出的判決,往往被編纂為各種商事習慣法法典,成為日後處理同類案件的依據。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大約編纂於13世紀的《康索拉多生活費商法典》。
(四)「漢薩聯盟式」的商務規約
歐洲中世紀時期城市國家之間締結條約以建立共同商法規則,其中某些重要的商約作為近現代國際商務條約的萌芽和先河具有一定的意義,最引人注目的是「漢薩聯盟」的商務規約,其目的在於互相保護它們的貿易利益和從事貿易的公民,並且共同對付聯盟以外的 「商敵」。對於聯盟內部各盟員城市之間的商務爭端,則應當按有關規定交付仲裁。
二、發展階段的國際經濟法
17世紀以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步形成,相應地,用以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國際條約、國際習慣和國內立法,大量出現,日益完備。
(一)雙邊國際商務條約
這個歷史階段的各種雙邊商務條約可以大體區分為兩類,即平等的和不平等的。如果締約國雙方都是主權完全獨立、國力大體相當的國家,締約時雙方都完全出於自願,條款內容是互利互惠的,這就是平等條約。反之則是不平等條約。
(二)近現代國際習慣
與雙邊國際商務條約並存的,還有許多用以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國際習慣,都貫串著強烈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精神。這是強者用以維持當年國際經濟秩序的一種「惡法」。
(三)多邊國際商務專題公約
除了雙邊性商務條約和協定之外,這個歷史階段的後期又陸續出現了多邊性的國際商務專題公約。各締約國對於專門針對某些常見的商務問題作出的統一規定都有遵循、執行的義務,其中影響較大的,如《關於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關於保護文學藝術作品的伯爾尼公約》;《關於商標國際注冊的馬德里協定》,等等。
(四)多邊國際專項商品協定
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和經濟危機使各利害沖突的有關國家為了避免兩敗俱傷,針對某些「商戰」激烈的專項商品,達成多邊性的國際協定。這就是國際卡特爾專項商品協定。早在19世紀末葉20世紀初期就已陸續出現,特別是經歷了1929年世界性的「生產過剩」和經濟危機以後,更是層出不窮。其獨特之處:第一,內容和范圍具有特定的專題性或專項性;第二,作用和效果實際上主要用來調整私人之間的涉外經濟關系;第三
,以國際公約的形式出現,對締約國政府具有法律拘束力。
(五)近現代國際商務慣例
為了減少和避免誤會和紛爭,提高國際商務活動的效率,有些國際組織或者學術團體,歸納和整理商務活動中的某些習慣做法,制訂和公布各種商務規則,供各國商事當事人自由選擇採用。一經採用,就成為對合同當事人具有拘束力的經濟行為規范。例如,1860年《格拉斯哥規則》;1928-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1933年,《商業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1936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等等。其特色在於:第一,有關文本都是由國際性民間團體或非政府組織制訂的;第二,所定各項規則,本身並不具備法律上的拘束力或強制力,僅供各國商務當事人立約參考和自由選用,但當事人一旦採用並訂入正式合同條款,即產生法律約束力;第三,國家政府機關或國有企業如以一般法人身份參加國際商務活動,而且在有關經濟合同中明文規定選用某種國際民間商務條規,即同樣要受它約。
(六)近現代各國商事立法
近現代各個民族國家中商事立法逐漸完備,是因為:第一,近現代較大規模的商事活動向來具有越出一國國境的特性,各國國內商事立法大多參考和吸收了國際商務活動中所約定俗成的各種慣例;第二,由於主權國家享有屬地管轄權和屬人管轄權,因此各國的商事法規也同時適用於本國商人涉外的商務活動或商事行為,從而成為國際經濟法規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在前述歷史階段時的許多事實表明:近現代各民族國家的商事法制中,不論是「民商分立」、 「民商合一」,還是英美方式,其共同趨勢有二:第一,作為國內法的商事法規,內容日益豐富完備,並逐步走向國際統一化;第二,這些國內法同時被用來調整一定的國際經濟關系,成為此類涉外商務活動的行事准則或行為規范,從而大大豐富了國際經濟法的內容,推進了國際經濟法的發展。
三、轉折更新階段的國際經濟法
自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40多年來,國際社會產生了並繼續產生著重大的變化,第三世界作為一支新興的、獨立的力量登上國際政治和國際經濟的舞台。它和第一、第二世界,既互相依存和合作,又互相抗衡和爭斗,異致國際經濟關系逐步發生重大轉折,出現機關報的格局,相應地,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出逐步進入「除舊布新」的重大轉折時期。
(一)布雷頓森林體制和關貿總協定
戰後「布雷頓森林體制」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在國際經濟關系領域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1944年7月,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訂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在1945年12月分別正式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1947年10月,在日內瓦簽訂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關隨即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迄今為止,參加前兩項協定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78個以上,參加後一項協定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25個以上,從而使這三項協定及其相慶機構都具有全球性的影響。
國際社會開始進入以多邊國際商務條約調整重大國際經濟關系的重要階段,具有不同於以往階段的新特點:第一,上述三個多邊協定所調整的對象,是國際貨幣金融、國際關稅壁壘和國際貿易往來等牽動整個體制的重大問題、要害問題,影響到各國經濟生活和國際經濟關系的全局和根本。第二,過去許多雙邊性的商務條約只簡略地涉及到關稅、貿易、貨幣匯兌問題,其有關規定的廣度和深度,遠遜於上述三個多邊專項協定。第三,過去這些雙邊性商務條約,規定不一,其適用范圍也只限於締約雙方,而上述三個多邊專項協定具有廣泛得多的國際統一性和普遍性。
但從本質上和整體上看,它是舊時代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延續,不能認為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創立國際經濟法新規范的斗爭
二戰結束50年來,全世界眾多弱小民族始終不渝地為改造國際經濟舊秩序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廢除國際經濟法舊規范和創立國際經濟法新規范而進行斗爭,有幾個重大回合,是特別引人注目的:
1.第一次亞非會議(萬隆會議)
1955年4月,包括中國在內的28個擺脫殖民統治的亞洲和非洲國家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下,討論了弱小民族的切身利益問題,並以《亞非會議最後公報》,首先吹響了發展中國家共同為改造國際經濟舊秩序而團結戰斗的號角。
2. 《關於自然資源永久主權的宣言》
在眾多發展中國家的聯合斗爭下,聯合國大會於1960年底通過了《關於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的宣言》,庄嚴宣布「必須迅速和無條件地結束一切形式的殖民主義」。在1962年底又通過了《關於自然資源永久主權的宣言》。它們為發展中國家徹底擺脫新、舊殖民主義的剝削和控制,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提供了法理上的有力根據。
3.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在發展中國家的積極倡議下和大力推動下,1964年底組成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以逐步改變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亞非拉許多發展中國家以及南斯拉夫在1964年聯合組成了「77國集團」,在許多重大的國際問題上,特別是在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問題上,都採取統一行動。
4. 《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宣言》以及《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
50年代和60年代國際經濟秩序和國際經濟法在除舊布新方面取得的初步成就,為70年代國際經濟法的重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70年代以來,南北矛盾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發展中國家開始要求對現存的國際經濟結構,從整體上逐步實行根本變革。
聯大於1974年4月召開了第6屆特別會議,圍繞著「原料和發展」這一主題,一致通過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宣言》和《行動綱領》。這是發展中國家戰後多年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各項基本要求的集其大成,其確立的基本法律觀念和基本法理原則,是新型的國際經濟法基本規范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今後進一步建立新型國際經濟法規范體系的重要基石。
(三)多邊國際商務專題公約的發展
二戰結束以來,又增添了相當數量次要的、帶技術性的國際商務專題公約,體現了國際范圍內商事法規統一化日益加強的客觀趨勢。1952年簽訂了《世界版權公約》;1964年簽訂了《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以及《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成立統一法公約》;1966年,聯大第21屆會議設立了「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並在其主持下,制訂通過了一系列國際商務專題公約,諸如1974年的《國際貨物銷售時效期限公約》、1978年的《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通常簡稱《漢堡規則》)、1980年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以及《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等等。從此以後,國際商事法規的統一化和法典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四)區域性或專業性國際經濟公約的出現
二戰結束以來,形形色色的區域性或專業性的國際經濟條約及其相應組織不斷出現,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以西方發達國家為締約國的國際經濟條約及其相應組織,第二類是以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為基本締約國的國際經濟條約及其相慶組織,第三類是以發展中國
家為締約國的國際經濟條約及其相應組織。
值得注意的是:1988年4月間,「77國集團」中的46個國家在南斯拉夫正式通過並簽署了《全球貿易優惠制協定》。這有助於它們在經濟上實現集體的自力更生,減少對發達國家的依賴;在政治上也可以提高它們在南北談判中的地位。這將對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和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
,並將推進整個世界貿易的健康發展。
(五)國際商務慣例的發展
二戰結束以來,國際商務慣例的編纂成文,不斷更新並日趨完備。例如,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歷經多次修訂補充,內容大為豐富發展,適用范圍也更加廣泛;1933年公布的《商業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歷經五度修訂,並自1962年起改名為《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又於1958年草擬、1967年修訂公布了一套《商業單據托收統一規則》,並於1978年再次修訂,並改名為《托收統一規則》。這對於減少國際商務紛爭、促進國際商務發展,都起著重大的作用。
(六)各國涉外經濟法的發展
各國分別制定的涉外經濟法也有重大的發展和轉折,主要表現是:
第一, 發達國家中,各國的經濟立法,包括涉外經濟法,層出不窮,日益細密;
第二, 戰後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互相滲透和逐步交融,內容和形式上常互相吸收和互相參照。歐洲共同體已進一步發展成為「歐洲聯盟」,今後聯盟內部兩系各成員國涉外經濟立法的互相滲透與交融,勢必更加廣泛和深化。
第三, 戰後各種區域或專業性的國際經濟組織的有關條約、規則和章程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促使這些國家各自對國內的經濟立法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這些成員國的涉外經濟法在有關地區或有關領域內漸趨一致或統一。
第四,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戰後相繼擺脫殖民統治、取得政治獨立的眾多弱小民族,都極其注重創建自己的涉外經濟立法體系,在投資、貿易、金融、稅收等各個方面制定有關有法律和條例,藉以保衛國家經濟主權,維護民族經濟權益。

⑦ 如何理解經濟法的社會公共屬性

經濟法是調整發生在政府、政府經濟管理機關和經濟組織、公民之間的以社會公共性為根本特徵的經濟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1]其中,對於何謂「社會公共性」,學界至今仍沒有定論。筆者將從經濟法的意志和法益目標兩方面分析社會公共性的內涵。
(一)社會公共性包涵社會性和公共性
經濟法是社會法,所體現的意志和私法、公法不同。以民商法為代表的私法體現私人的意志,以行政法為代表的公法體現國家的意志,而經濟法體現的是社會公共意志。社會公共意志即大眾的、社會普遍性的意志,是關於公有性而非私有性、關於共享性而非排他性的。這一意志指導經濟法在協調本國經濟運行之時關注社會性和公共性,例如,社會穩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等。經濟法的意志決定了社會公共性包涵社會性和公共性。
(二)社會公共性包涵公益性和干預性
經濟法協調國家經濟運行中的個體利益和公共利益,並以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其首要法益目標。公共利益是屬於公眾的利益,它代表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而非獨享性、利益本位的社會性而非個人性。要實現公眾的利益,必須依靠一定的干預。這里的干預,除了內在自發性的,還有外在強制性的;除了市場機制調節,還有國家權力干預;除了私人自治,還有公共決策。只有藉助國家干預才能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經濟法的法益目標決定了社會公共性的公益性和干預性密不可分。
綜上所述,社會公共性包涵社會性、公共性、公益性和干預性,是上述四個方面的有機統一

熱點內容
行政法范疇論文題目 發布:2024-11-15 17:49:43 瀏覽:676
學習經濟法的收獲體會 發布:2024-11-15 17:14:28 瀏覽:687
行政法與民法的交鋒 發布:2024-11-15 17:11:03 瀏覽:772
畜牧獸醫行政法規包括 發布:2024-11-15 17:00:08 瀏覽:926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5 16:30:43 瀏覽:995
創遠律師事務所黑律所 發布:2024-11-15 16:26:11 瀏覽:21
法院調查股票 發布:2024-11-15 15:57:34 瀏覽:269
開封人民法院執行網 發布:2024-11-15 15:35:07 瀏覽:332
酒駕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4-11-15 15:24:02 瀏覽:678
法治文章名 發布:2024-11-15 15:16:25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