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中央社會與法頻道鏡子

中央社會與法頻道鏡子

發布時間: 2024-10-07 05:54:44

⑴ 觀看紀錄片鏡子觀後感

央視鏡子紀錄片觀後感【1】

4月16日下午,由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的真實電影《鏡子》在國家圖書館舉行首映典禮暨交流會。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之際,在200多部提名的紀錄片作品中,《鏡子》脫穎而出,入圍終審環節,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

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作為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讓人重新審視當今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等情感問題,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

此前,《鏡子》的主創團隊分別走進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范大學和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的校園放映,引發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烈討論。

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評委、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同道觀看完影片說,「《鏡子》是一味中葯,給社會提供了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讓社會更加和諧,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林丹華說,「家庭影響孩子最深,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一定要反思,只有和孩子共成長,才能讓孩子能夠有屬於他們的天地。」

央視鏡子紀錄片觀後感【2】

2017年4月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級停課半天。9點鍾,在老師的帶領下,三百多名學生列隊進入學校大禮堂,同時,一百多名學生家長也紛紛落座,他們將在這里觀看一部還沒有公映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鏡子》是由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天網》欄目經過十年醞釀與策劃,兩年拍攝和製作才最終完成。該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親密關系等情感問題,這是中國首部深刻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為了讓社會公眾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紀錄電影《鏡子》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開啟了進校園活動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相似」,「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著我,你們抓著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讓他跳,你看他敢嗎,他每次說完這句話,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鍾的放映過程中,每一幀畫面、每一段對白都牽動著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情緒。

隨著禮堂燈光的亮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創新人才研究會會長,人大附中聯合總校校長劉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觀影感受:「看完以後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動,跟我有共鳴。兩會剛完十九大之前推出這個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我也很感謝中央電視台,能夠在這個時候適時推出這個片子。」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劉彭芝校長的`強烈共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片中關於家庭教育的思考與劉彭芝近年來的倡議不謀而合。2015年6月9日,劉彭芝校長在《光明日報》上發表過一篇署名文章《家庭教育,從教育家長開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觀影後,劉彭芝再次強調,「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長,不要光說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家庭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有一個「問題」的孩子就有一個「問題」的家庭。而且我們家長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獨生子女家長,有些家長沒有資格當家長,他有資格生孩子,但是沒有資格教育孩子。」在《心理訪談》著名主持人沙瑪阿果的主持下,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副總監童寧,社會與法頻道《天網》欄目製片人、《鏡子》總導演盧釗凱,《鏡子》導演范永東與在座的師生和家長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問:「我對片子中的一句話特別有感觸,『人生不止只有學習這一條路』,但是我又在想,我們真的能選擇其他路嗎?」

一位家長對於當下孩子們能夠選擇的路徑較為樂觀:「我覺得社會越開放,選擇機會越來越多。不像我們成長階段,選擇很少。」

社會與法頻道副總監童寧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階段的感悟:「合理地把興趣愛好放在不同階段,這是學習最好的時期。」劉彭芝校長把選擇和獲得自由的基礎聯系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念書,那麼念的書比較多、知識比較廣,將來進入社會就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一個人興趣會不斷提升、不斷變化,所以你會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為了我們社會、我們國家做更好的貢獻,你的人生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在場的師生難抑觀影後的激動心情,就影片內容積極提問求解。在問答中,主創團隊還就創作背景和創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鏡子》導演范永東透露了獲取片中家庭支持的關鍵:「拍攝過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沖突,但是我們團隊每一個人在抱著真誠幫助這些家庭的信念上,獲得了家長的信任。」

《鏡子》總導演盧釗凱也吐露了心聲:「作為媒體,我們想通過該片讓更多的人關注家庭情感教育的問題,能夠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有更多人願意思考,願意做一些事情,我想我們這個片子初衷就達到了。我們在片子里講,包括家長講的『問題』孩子,所有出現 『問題』的字幕都是打引號的,因為在我們創作者心裡,這些孩子都不是問題孩子。」為何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通過該影片,主創團隊希望整個社會能更加關注「問題」孩子這個現象的存在。並能對「問題」孩子背後所折射出的「問題家庭教育模式」進行正視與關切。劉彭芝校長也強烈希望通過該影片的播出,能有更多的家長正視自身的家庭教育問題,國家也應加快相關立法的腳步,保障孩子、家長的受教育權及其他權利。真實電影《鏡子》用心講述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在充分呈現社會生態復雜性的基礎上,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心靈回家!讓愛不再變成傷害。

⑵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鏡子紀錄片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1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孩子更是家庭的鏡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然而,在中國,不如說父母是孩子的模板,他們制定出一套方式,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向自己心目中的「成功」。

有些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是失敗者對自我的救贖。家長忽視了對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一味地強調「分數」,使得孩子對人生原本的美好、積極的嚮往和期待被無情地抹殺。

我的家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我的父母對我要求十分嚴厲,我知道他們愛我,但卻時常遭受他們愛的「創傷」。在我成績不如意時,他們並不會選擇給我安慰與鼓勵。反之,斥責、臉色、冷戰,這讓我曾經許多次喪失了對未來的信心,但我明白我心中有夢,於是我堅持。我母親脾氣暴躁,所以我努力使自己盡量溫和。

像我這樣的孩子何其多,能夠自我調節的何其少!

或許成為家庭的鏡子,不一定要將好的與壞的盡皆呈現出來。也許你仍在努力之中,也許你有自己的思維與夢,也許你的父母不會改變,然而你卻決不能讓你的孩子也成為這樣的下一個……

這是中國首部情感教育紀錄片,由《天網》欄目經過十年醞釀、兩年拍攝和製作而成。《鏡子》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故事以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親密關系等情感問題。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2

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之際,由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盧釗凱、范永東執導的紀錄電影《鏡子》在提名的200多部紀錄片作品中脫穎而出,入圍終審環節,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此前,《鏡子》的主創團隊還參加了一系列進校園活動,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瞬間引發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熱烈討論。

紀錄電影《鏡子》講述了3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有專家評價,「《鏡子》是一味中葯,給社會提供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鏡子》雖然講述了關於家庭情感教育的話題,但在其背後,卻融入了我們創作者對於人性的理解、對於愛和慾望的思考。我們從哪裡來?我們今天在什麼地方?將來要去哪裡?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全部貫穿於電影始終。」盧釗凱說,做紀錄片除了要會講故事,更要會「選擇」。《鏡子》選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真實呈現3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重新審視了當今時代中國家庭所面臨的親子關系、親密關系等情感問題。

《鏡子》的另一位導演范永東表示:「我們想要呈現給觀眾的不僅僅是一個家長需要接受教育、社會需要給家長受教育的機會的問題,我們更想探討關乎人的精神構建的問題。我們似乎找到了一條可以解決中國人精神層面或者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隨著持續的深入探討,我希望這個線索將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完善法制建設的一把鑰匙。」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3

4月16日下午,由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的真實電影《鏡子》在國家圖書館舉行首映典禮暨交流會。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之際,在200多部提名的紀錄片作品中,《鏡子》脫穎而出,入圍終審環節,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

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作為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讓人重新審視當今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等情感問題,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

此前,《鏡子》的主創團隊分別走進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范大學和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的校園放映,引發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烈討論。

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評委、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同道觀看完影片說,「《鏡子》是一味中葯,給社會提供了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讓社會更加和諧,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林丹華說,「家庭影響孩子最深,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一定要反思,只有和孩子共成長,才能讓孩子能夠有屬於他們的天地。」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4

近期,央視12頻道播出了教育記錄片《鏡子》,有多處的中小學校對家長統一做出要求,讓孩子家長進行搜索觀看。影片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真實實例告訴我們,每個極端孩子的背後都存在一個問題家庭。孩子出了問題,首先家長難辭其咎。

人們認為: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學有所成。家長往往就簡單粗暴的用自己價值觀來教育,甚至是控制孩子,不自覺的就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可以說,沒有去關心孩子內心是否快樂,是不是真的在健康成長。沒有走進孩子內心的家長不是好家長,家長就要進《家長課堂》進行再學習、再提高。

家長認為:應該多照照鏡子,找找自身原因,提升家長的水平。要和孩子交朋友,將心比心,交流溝通,變命令為商量。要以自己為表率,尊老愛幼,尊師重教,誠實守信,培養孩子樂於助人、關心集體、團結協作的好品質,不讓孩子沾染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老師認為:家長和孩子不小心發生沖突時,要講究方式方法,爭取做到:態度不粗暴,語言不過激,從孩子角度來尋找對策,解決問題。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與目標有差距時,家長首先要安慰並告訴孩子「比學不比強」,盡最大努力學習了就可以了,結果不如人意也算正常,逐步培養孩子正面應對挫折的勇氣。

輿論認為:教育無定法,永遠在路上。有老師的正確指導,有學校的科學管理,加上孩子家長謙虛謹慎的努力和配合,孩子們就一定會擁有快樂而又充實的學生生活,每個孩子的將來就能有一個光明的前程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5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鏡子》,講述的是我是這個年齡段上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青春期的叛逆行為。

類似的片子有很多,只是這一部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將視線放在家長的身上。 影片中的孩子多數已經輟學在家還幾個月了,節目的開始,便是家長們那充滿焦慮無奈的眼神,在那氣氛的背後還充斥著希望。當一組又一組的問題家庭出現在節目中,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少年,一句又一句的傷人話語,一滴又一滴的淚水落滿家長的臉頰。問題少年無一例外的被送到心理教育學校(在我看來就是所謂糾偏所)。而家長們也被要求為期6天的教育課程。

教育過程中,家長們的問題暴露無遺,孩子不是機器人,家長們這一代人無情的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孩子的身上,不管是不適合他們的發展,而這些家長也大多是中上階層的商人亦或是領導,更多的時間是在工作而不是陪孩子。在他們的潛意識里,都存在了,「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丈夫」彷彿人已經變成一件物品,這與一個瓶子無異。

他們教育方針中都出現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這一據傳承了幾代人的理念,就是在給孩子們劃定一條線—你們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我不禁大為感慨,作為同樣處在這一理念下成長的人,人生目標已經潛移默化的轉變為——讀書,學習,考大學。確實,一個沒有背景的人,想要成功,捷徑就是讀書,這無可厚非,不可置疑。類似的紀錄片竟引發了對於傳統教育的反思,質疑。在我看來,理念並沒有錯,幾代人對於教育的剖析已經極言深刻,這與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追求的與日俱增相輔相成。只是在這樣一群少年的身上,這樣的問題被無限放大,厭煩讀書,想要自由,(博眾樂罷了)。我並沒有涉獵多少概念,只是有感而發,淺思簡言,難登大雅之堂。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6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卻會造成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是否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入圍影片《鏡子》昨天在國家圖書館舉行了首映典禮暨交流會。作為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該片由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經過《天網》欄目十年醞釀與策劃、兩年拍攝與製作完成。

《鏡子》講述了三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現的幾個孩子有輟學的,有早戀的,有網癮的,所展現出的「問題」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問題鏡子紀錄片觀後感400字網路

比如有的家長將自己的理想寄託在兒子身上,一切以學習為目標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和反抗隱患;有的家庭母親的忍讓妥協、父親的冷暴力,讓孩子產生了只有做出一些過格的事情才能得到關注的錯誤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鏡子》總導演盧釗凱介紹,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親密關系等情感問題。

「每一個人都是孩子」。與盧釗凱一同合作執導該片的導演范永東說,這部片子的故事是講述關於家庭情感教育這個話題,但實際上在故事背後融入了創作者對於人性的理解、對於愛和慾望的思考。他和盧釗凱力圖通過影片找到一條線索,一個解決中國人精神層面或者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

鏡子紀錄片觀後感7

古人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看到的周圍環境,正是你內心的倒影。鏡子是誠實的,它能清楚地映射出你的一切。

小時候,我們也像紀錄片中的孩子一樣,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被父母用雙手築好的防護牆安全地保護著。那個時候的我們,經不起挫折與失敗的考驗。後來,時間的刀筆無情地在父母的額頭上刻畫出幾絲皺紋,而我們仍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我們與父母的溝通少了,矛盾多了,見面的次數少了,距離遠了,心與心之間在無形中產生了一條鴻溝。我們開始覺得父母管得太多、太頻繁,我們開始覺得父母限制了我們的自由,我們開始覺得,自己已經可以照顧自己了。

是啊,我們長大了。

從踏進校園的那一刻,我們就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觀後感《紀錄片鏡子觀後感》。我們為了一個目標,為了一份責任去選擇拼搏,去選擇付出。我們必須要經受一些沉重的打擊,吞下一些苦澀的淚水,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去告訴父母,我們長大了,去告訴父母,不用再為我們操心了。

可是,長大並不代表我們可以不與父母溝通;長大並不代表我們可以與父母吵架;長大並不代表我們可以不愛父母,不關心父母。也許,你有時會感到對不起父母,會感到內心深處的不安。但是,別忘了,至於未來會怎樣,我們只有努力走下去才會知道。唯有行動,才能變成更好的自己,才能解除你所有的不安。

在鏡子中看生活,在生活中看自己。

⑶ 怎麼評價節目《天網》

《天網》一部專門記錄大案與要案的法制節目,在目前央視的各大節目中,綜合排名與口碑是比較靠前的。

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從我看過的集數來看,大多數的每期節目都是來源與真實案件改編,但是有一些有一定的加工成分。

⑷ 鏡子觀後感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相似。」 「我告訴你們,最好不要抓著我,你們抓著我是控制不了我的。」 「你讓他跳,你看他敢嗎,他每次說完這句話,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孫子!」 「親,你有多久沒有叫我媽媽了?」 4月19日晚,央視紀錄片《鏡子》首播,這部紀錄片讓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這是一個關於心靈回家的故事。 紀錄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鍾,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花了10年策劃、兩年攝制。內容很簡單: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 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親密關系等情感問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紀錄片在充分呈現社會生態復雜性的基礎上,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心靈回家!讓愛不再變成傷害。 孩子是家庭的鏡子 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問題」,有輟學的,有早戀的,有網癮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問題。 當孩子出現迷失的行為,例如不想學習、情緒不穩定、有抵觸性情緒時,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間夫妻關系的失衡或模糊。 當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依賴、易結交壞朋友時,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雙重標准、夫妻關系分裂、在家中缺乏歸屬感。 當母親的位置缺席時,孩子容易空虛憂郁、焦慮緊張、較優柔寡斷,也比較容易發生人際關系問題,難以表達自己,也難與人連接。 當父親的位置缺席時,兒子很容易發生成癮行為,例如沉迷於電玩、抽煙、喝酒、吸毒;女兒則很容易發生早熟、暴食或厭食症、對成年男子有興趣、期待有人保護。 當父母一方或雙方想離開家或死去時,孩子在潛意識里會接收到這個信息,並以逃家、重病、發生意外危險等方式反映,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因為他們小小的心靈里幻想著:「我代替你走,這樣你就可以留下來」或是「我會跟著你一起走,這樣我們就永遠不會分開」。 改變孩子,父母就要改變自己 一位媽媽跟我談起她的小女兒。小姑娘已經上小學了,平時聽老師和同學反應孩子很聰明,大家還是很喜歡她的。但是最近一次春遊中,媽媽發現孩子總是「教訓」同學,而且有些刻薄,尤其對班裡比她成績差的學生表現出蔑視。 春遊中,老師表揚一位同學:「某某今天表現很好,一直幫助同學,還幫家長拿東西。」 女兒就說:「什麼呀!我也會,有什麼好表揚的!」孩子表現出生氣而且否認了同學的做法,還不承認自己沒有做到。 女兒這樣的表現,讓媽媽非常擔心。 我由於對媽媽比較了解,就說:「要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看看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你平時對孩子是不是要求嚴格?你對老公的歇斯底里是不是造成了家庭氛圍的緊張?」 媽媽喟然而嘆,說最近由於大女兒學習問題以及自己的工作有點脾氣不好,確實對小女兒嚴厲了些,也經常訓斥老公。 無論這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模仿學習」還是心理學對應的「鏡子效應」,孩子的言行常常可以反映出父母的言行。這位媽媽有所醒悟改變了自己待人刻薄和愛教訓別人的毛病,還跟孩子進行了溝通,經常跟孩子聊聊學校、學習的事,漸漸地小女兒也發生了變化。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終身的老師。家長的改變也使得孩子發生了變化,教育就在無形中產生了效果。 欣賞孩子內在的純真。 作為家長,我們並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遠正確,其實我們需要學習謙卑,對人生、對生活,對孩子,我們可以做一個學習者,在自我的成長中帶動孩子的發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對事物、對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像與表達。

⑸ 央視紀錄片《鏡子》,觸及靈魂的家庭教育

一部紀錄片,讓中學停課半天,甚至讓家長也必須陪同孩子一塊觀看。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觸動到我靈魂的片子,我個人也從事了很久親自教育的工作與咨詢,深深了解親子問題背後的本質,也協助過很多家長去解決這些問題,但是看到這部片子,我還是被觸動了,不知道各位家長看完的感觸會是什麼樣子呢?

這是一部只有三集共90分鍾的紀錄片。

短短一個半小時,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花了10年策劃、兩年攝制。

內容簡介:

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無奈將孩子送入特殊學校「改造」,卻意外讓問題少年說出心聲:「我只是你們的一面鏡子,照出了你們的樣子!!」

每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

家明,15歲

是個網癮少年,不願上學,黑白顛倒。

家明父親對孩子的期望很高,

可孩子卻一心想要「自由」。

張釗,17歲

因談戀愛已輟學4個月,

還阻止父母在家裡住,

被制止後,他對著父母破口大罵。

澤清,14歲

澤清是三個孩子里最小的,

但卻是表現得最平靜的,

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

他沉迷於網上下棋,

面對母親的關心,他竟罵她「賤」,甚至動手。

看似三個典型的「問題少年」,出現的這種問題會被社會批鬥,唾棄,但「問題少年」的背後,卻是幾對「問題父母」。

三對家庭,窮富各異,社會地位各異,教育背景各異,他們的教育模式,都存在著不一的缺失。

一、父母的控制欲

片子的開頭就是一位學生的獨白,內容如下:

「我是一個機器人,只要輸入程序我就會照做,曾經我的主人不論吩咐我什麼,我都會乖乖去做,風雨無阻。在他們眼中,我是一個好機器人,轉眼十七年過去了,很不幸,有一天我感染了病毒,我開始不聽使喚。無論主人輸入任何修復程序,主人手足無措了,他們將我所有的程序都刪除一空,無論好壞。」

機器人沒有思想,不論如何支配,機器人都不會有任何情感,它不會想著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不會考慮怎樣才是自己喜歡的生活,它沒有個性,甚至沒有思想,但孩子確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現代社會的孩子受到太多家長的關注,承載了太多家長的期待。

現代社會里,太多家庭的孩子成為了家長的工具,用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與價值感。在夫妻關系中,夫妻雙方應該是彼此的情感寄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夫妻之間的情感交流逐漸減少,但彼此依然需要情感的寄託,從那一刻起,孩子成為了夫妻之間情感的新的寄託渠道。然後,越來越多的關注到了孩子身上,希望從孩子身上得到需要的滿足,控制者孩子的一切,不讓他逃離,不讓自己失去這情感的寄託。這種情況下換來的結果有二,一是父母的勝利,孩子順利成為媽寶,從此失去主權,過著與父母共生的日子;二是孩子奮起反抗,堅持要成為自己,這樣的孩子也就成為了父母眼中的「問題孩子」。

孩子除了是父母情感的寄託,還會成為家長夢想的承載,由於對我們自己人生的不滿意,從而控制孩子的人生道路,為他安排好每一步,讓他走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成為自己想讓他成為的那個人。當有人提出反對,我們會用所謂的人生經驗去辯駁,告訴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道路走就可以了,總有一天你會感謝我,明白我的付出。於是你不斷的去為孩子一步一步的安排人生,實現理想,永遠停不下來。就像是驢在拉磨,當驢停下來不再拉磨,它就不再有價值。所以你不允許孩子逃離,因為一旦孩子逃離你的控制,你就像驢失去了磨盤,只剩下被屠宰的命運。

為何不嘗試著將情感寄託回到自己伴侶的身上,為何不嘗試著在自己的范圍內實現自我價值,讓孩子逃脫牢籠,好好的喘一口氣。

不要以愛的名義控制,也不要將孩子物化,變成你的私人物品。

二、無法擺脫的焦慮感

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知坑害了多少中國家庭,似乎這句話規定了人生就是一場百米賽跑,必須竭盡全力,沿著唯一的直線去跑,不允許孩子在任何一個地方減速,因為減速就會輸掉人生的比賽。但是人生不應該更像一場拉力賽嗎?從出發到終點的路線都是由每一位車手自由選擇,也許選擇的道路崎嶇不平,我們會爆胎,會陷入沙坑,但是只有到終點的前一刻,我們才知道哪條路才是最好的。

當陷入沙坑時,我們只是奮力去刨沙,卻沒有觀察好地形和地質,你奮力去刨的過程,也許會讓車子越陷越深,從而徹底失去了前進的能力。所以,我們為什麼不能靜下心來等一等,看一看,找到最合適的方法,然後一起去克服。有時停下來,才是最快的選擇。

所以,學著放下我們心中的焦慮,去試著陪孩子完成他們自己選擇的路,當車子被迫停下,我們冷靜下來去陪他一起解決,你可能就是最快到達終點的那一個。

三、父母過低的評價

片子中張釗與家明受困於父母過低的評價,張釗的父母感覺孩子能力差、膽子小,感覺他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做,而在對張釗的采訪中,他自己說在高二還沒結束的時候就已經將他父母認為他不可能的事都幾乎做了個遍,三條高壓線——帶手機,談戀愛,打架,三件事都去觸碰了。在家明的采訪中,他哭訴父母只是把他當作幼稚的孩子,不同意他做的任何決定,於是他故意傷害自己,就是想告訴爸媽,他很堅強。

這兩個孩子都在追求自己的價值感,但是在家長那裡卻從來沒有獲得過肯定,在父母過低的評價之下,他們採取了過激的方式去證明自己,一切的行為,都只是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可。

父母的低評價的原因,一種是上文說到的控制欲作祟,給予孩子低的評價,從而讓其認為自己還太弱,必須依附於父母生存,從而達到控制的目的;另一種是父母對孩子認識的滯後,沒有意思到孩子經歷過青春期滯後心理層面的飛速發展,還停留在他們是小孩子的狀態去對待他們,從而以過去的標准去衡量自己的孩子。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會造成不良的後果,所以,是否可以嘗試去肯定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有價值的。

四、情感的缺失

第三集中的那首歌,似乎說出了孩子們的心聲。

「有時候只想找個人傾訴,哭著笑著都不再感到孤獨,Oh my friend!我始終明白你的心情,別總把痛藏才心的最深處。握住我的手,就不會再無助,風風雨雨我們一同上路。「

當孩子在學校里感到壓抑,回家傾訴的時候,你卻告訴孩子為什麼別人不壓抑,只有你壓抑;當孩子興致勃勃跟你說出自己夢想的時候,你卻告訴孩子,別做夢了,趕緊回去學習。父母們都在愛著孩子,我也堅信父母們一定是愛著孩子的,但是父母在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愛的同時,卻忽略了孩子最基本的,情感的需要。孩子也需要在自己無助無望的時候,有一顆大樹可以依靠,有一個人可以傾訴;孩子也需要在自己開心的時候,多一個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當孩子在家庭中沒有建立這種情感模式,沒有穩定的情感輸出,將會影響他的一生,因為他不知道怎會再去向別人表達情感,也很難再與人建立穩定的情感關系。而情感的過度壓抑,最終的走向,就是抑鬱。

片子最後對每個重點人物的後續現狀都給了展示,其實也證明了一點,每個人的改變都沒那麼容易,能保持改變後的狀態更不容易。

如果你還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請預防這些事情的發生。如果你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希望您能耐心的去改變、去成長。

在生活中,父母,夫妻,子女這些角色都不需要專業的考核證書去證明所擁有的身份,但都在不經意中給我們安排了這些不需要學習、考試就能擁有而且期限是一生的角色。請記住,愛和自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也以此文,獻給我的父母,我知道你們在我選擇叛逆的時候,有多難放手!

感謝你們,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熱點內容
依法治國是治國方式 發布:2024-12-22 00:44:58 瀏覽:165
香港律師條例 發布:2024-12-22 00:11:04 瀏覽:186
司法警校升本 發布:2024-12-22 00:09:19 瀏覽:611
法官英語好 發布:2024-12-22 00:08:39 瀏覽:748
社招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2 00:05:12 瀏覽:263
民法典編寫人 發布:2024-12-21 23:51:01 瀏覽:906
民法英文怎麼說 發布:2024-12-21 23:42:41 瀏覽:150
民法雙多數決 發布:2024-12-21 22:44:18 瀏覽:990
社會與法情逝 發布:2024-12-21 22:44:04 瀏覽:42
疫情期間法律援助 發布:2024-12-21 22:43:15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