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選擇題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選擇題

發布時間: 2024-10-21 22:12:22

1.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試題

1、商場要求「吳某需先交200元風險抵押金,如果吳某違約,則200元押金不再退還」。
2、試用期內約定為容6個月。因為本合同約定的期限才2年,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
3、試用期工資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
4、約定勞動者「患病住院懷孕」,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並且不對吳某進行任何經濟補償。屬於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

2. 簡述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答案】: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都與保護弱勢群體實現社會公平和社會安定有關汪橋升,但這兩個法律部門調整的社消空會關系是不同的;社會保障法調整社會保險、社困老會救濟、社會福利、軍人優撫、住房福利等社會關系。社會保障法中的社會保險與勞動法中的社會保險,是兩個法律部門的交叉部分。

3. 《社會保障法》相關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並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 機動車、非機動車 第八條 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尚未登記的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應當取得臨時通行牌證。 第九條 申請機動車登記,應當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的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機動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機動車登記審查工作,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應當發放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和行駛證;對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應當向申請人說明不予登記的理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發放機動車號牌或者要求機動車懸掛其他號牌,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的式樣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並監制。 第十條 准予登記的機動車應當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申請機動車登記時,應當接受對該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但是,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依據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認定的企業生產的機動車型,該車型的新車在出廠時經檢驗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獲得檢驗合格證的,免予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一條 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懸掛機動車號牌,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並隨車攜帶機動車行駛證。 機動車號牌應當按照規定懸掛並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擋、污損。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扣留機動車號牌。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 (一)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 (二)機動車登記內容變更的; (三)機動車用作抵押的; (四)機動車報廢的。 第十三條 對登記後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對提供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予以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給檢驗合格標志。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的地方,任何單位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保養。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對機動車檢驗收取費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 第十四條 國家實行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根據機動車的安全技術狀況和不同用途,規定不同的報廢標准。 應當報廢的機動車必須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不得上道路行駛。報廢的大型客、貨車及其他營運車輛應當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下解體。 第十五條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應當按照規定噴塗標志圖案,安裝警報器、標志燈具。其他機動車不得噴塗、安裝、使用上述車輛專用的或者與其相類似的標志圖案、警報器或者標志燈具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用途和條件使用。 公路監督檢查的專用車輛,應當依照公路法的規定,設置統一的標志和示警燈。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徵; (二)改變機動車型號、發動機號、車架號或者車輛識別代號; (三)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四)使用其他機動車的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第十七條 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回答者:啊停|一級|2011-5-12 23:18 社會保障基礎知識第一節 社會保障的概念與含義一、社會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義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和行政措施設立的、旨在保證社會成員基本經濟生活安全的各種項目總和。 2.國外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由於世界各國的國情不同,對社會保障的界定有所不同,並且對這一概念的認識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西歐福利國家將社會保障理解為一種公共福利計劃,人人都能夠享受。更多的國家則認為社會保障是一張社會安全網,為需要的社會成員特別是勞動者的生老病死及其家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我國對社會保障定義的理解 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因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失去勞動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礙的社會成員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項社會安全制度。二、社會保障概念的含義 對社會保障的概念要給予比較全面的、准確的、科學的概括,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是國家和社會:補償弱化的家庭保障功能,解決特定的社會問題以穩定社會。 2.社會保障的目標是滿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基於人的生存權的保護,二是受制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 3.社會保障面向社會全體成員:社會成員只要符合社會保障的條件,就應該無一例外地成為社會保障的對象。 4.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保證和依據是法律法規:即國家以立法或制定行政條例的形式來確定社會保障的范圍、資金來源及支付標准等基本內容,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其得以實現。法和行政條例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所依據的法律有兩類:形式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和實質意義上的社會保障法規。在具體操作時「小法必須服從大法」。三、社會保障的范圍和對象 1.保障的一般對象 按社會保障的定義,社會保障的一般對象應是全體社會成員。但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實現社會保障的原則不同,從而社會保障的對象也有所不同。 2.具體的保障范圍:視各國保障的原則及國情而定。實現普遍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為全體社會成員;實現特殊性原則國家:保障對象有選擇,為部分社會成員;我國的社會保障范圍:許多項目只面向城鎮的工薪階層,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在建設之中,由我國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決定。大多數地區農民是家庭保障。但如果進城打工,就應該受到保障;發展趨勢:隨保障內容的完善而不斷擴大。但何時擴大到更廣的領域,要視各國經濟發展的情況、經濟承受能力而定。本節重點: 1、社會保障的一般概念 2、社會保障的含義選擇題: 1. 社會保障制度旨在滿足人們什麼水平的生活需要?(單選)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現代化生活需要 2 .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依據是什麼? (單選) A.社會立法 B.企業和個人的自覺性 C.思想教育是非題: 1、社會保障不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1) 錯,社會保障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 (2) 因為社會保障的目標是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社會成員不至於因為年老、疾病、失業、傷殘、生育、死亡、災害等原因而陷於貧困。第二節 社會保障的特點與作用一、社會保障的目的和意義 1.經濟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使社會成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維持生命的安全; 2.政治目的 通過社會保障,保證國家的各項政策得到貫徹和實施,維持社會穩定,鞏固現存的社會制度。 3.最終目的: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二、社會保障的特點 一是社會性社會保障對象具有社會性,即其保障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社會保障組織管理機構的社會性;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的社會性。社會共同承擔制。 二是強制性各國均用法律的形式將社會保障制度固定下來,以確保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避免了主觀隨意性。社會保障所規定的某些保障項目,不論個人或僱傭單位願意與否,都必須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參加並接受其保障;社會成員個人無權選擇所參加的社會保障的項目、待遇,社會保障機構也無權拒絕社會成員享受其權利的要求;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以立法形式保證實施,符合繳納條件的個人和團體,都必須按要求繳納,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任。目前仍有不少企業拒絕參加社會保險,違反了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中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三是普遍性保障項目普遍: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險又包括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等多個方面;保障對象普遍:覆蓋至全體社會成員;四是公平性符合保障的對象能夠均等地獲得社會保障的機會和權利;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公平和進步。五是互助性橫向互濟: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遵循的是一種大數法則,也即是多數成員實現對少數遭遇風險成員的收入補償;縱向互濟:代際之間的互濟。如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部分。六是儲蓄性 一部分社會保障項目的資金是先行扣除、繳納和儲存,然後分配和使用。其實質是「取之於已,用之於已。」 三、社會保障的功能 1.社會保障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市場經濟的特點:一是通過市場機製作用於社會,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市場機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經濟、無法協調效率與公平等。社會保障是現代國家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由競爭性的市場體系與以政府為主體的宏觀調控體系兩部分組成,二者相互作用,進行資源配置。國家運用社會保障干預市場失靈。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公共利益。 2.社會保障的社會性功能(對社會發展、社會穩定的作用)社會保障的補償功能:是對因為市場競爭造成失業、下崗者的一種經濟補償。社會保障的穩定功能:通過保證勞動者乃至國民在特殊情況下的生活問題,從而實現整個社會乃至統治秩序的穩定。被譽為「社會安全網」和「社會減震器」。國際勞工組織在總結各國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時指出:「沒有社會的安定,就沒有社會的發展;沒有社會保障,就沒有社會的安定」,客觀地描述了社會保障作為社會穩定機制的重要性和功能。 2、社會保障的經濟性功能(對應於社會保障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調節投融資功能:社會保障的資金直接來源於社會保障費、國家資助(財政補貼)以及資金運營收入,經過長期積累,數量巨大,並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成為國家調節投資的一大支柱。 平衡需求功能:經濟要保持健康的發展,就要保持需求與供給的總體平衡。在經濟擴張時期,就業比較容易,失業率低。在經濟緊縮期,找工作困難,失業率高,可支配的收入減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會保障被稱之為調節經濟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當經濟衰退而失業增大時,由於失業給付,抑制了個人收入減少的趨勢,給失去職業和生活困難的人們以購買力,從而具有喚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復甦。而當經濟高漲失業率下降時,社會保障支出相應縮減,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因此增大,減少了社會需求急劇膨脹,最終又使社會的總需求與總供給達到平衡。國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過稅收的環節,在一次分配的時候,將高收入者以征稅的形式收上來,通過財政手段轉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公平。保護和配置勞動力功能 維持勞動力再生產:通過失業救助,使失業者能夠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通過就業培訓,又使得失業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業。促進勞動力有效配置:通過社會保障調控,勞動者無後顧之憂,可以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實現勞動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勞動力則通過失業救助,找到了最能發揮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實現了有效配置。本節重點:1、社會保障的特點 2、社會保障的功能

4. 誰能提供一些關於大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障法這科的一些相關試題啊…

是啊 沒答案 對於他來說沒有用呢 在哪兒找到答案啊

5.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案例題,求答案,回答的好可以追加分

第一、1)不能。因為謝某和皮革廠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對於勞動爭議來說,勞動爭議仲裁是必經程序,所以,謝某必須先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後,才能起訴。
(2)該條款無效,勞動合同有效。根據工傷保險法的規定,對於已經發生的職業傷害事實,即使僱主沒有任何過失和直接責任,也應當承擔善後處理和經濟賠償責任。而且,僱主承擔的是無條件賠償責任,即無論職工個人有無違反操作規程的因素,僱主均應依法賠償經濟損失和得到必要的醫療服務待遇。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的內容必須合法,要符合工作地安全和衛生等方面的法律規定。部分內容違法的合同僅該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內容的合法性。
(3)不能,因為根據《勞動法》第29條的規定,勞動者在患職業病或因公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部分上市勞動能力的,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第二、(1)試用期為1年違反勞動法規定。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期限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而不是1年。
(2)合同中規定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需提前60天通知用人單位,這一約定違法。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需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而不是60天。
(3)試用期內不得單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這一規定違法。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4)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合同須徵得廠方同意,這一約定違法。勞動法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並沒有規定必須徵得用人單位同意,因此廣方不負責轉移檔案關系的約定也是違法的。

第三、1)屬於工傷,符合《工傷保險條理》規定條件
2)不可以

3)

我盡力了 就找到這么多答案 想自己答 但是勞動法 才剛開始學 怕誤導你

6. 案例分析(勞動法與社會保障)

一、第一個問題:
1、國務院的《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內的企業容、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2、單位應支付小趙工傷待遇,理由是:小趙與單位之間屬於勞務關系,勞務關系的僱工,也是職工之一。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的涵蓋范圍。
二、第二個問題:
1、《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發〔1982〕59號) 第十八條規定:「職工無正當理由經常曠工,經批評教育無效,連續曠工時間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內累計曠工時間超過三十天,企業有權予以除名。」
2、《勞動合同法》規定,孕期的女職工有特殊保護,但是如果員工有嚴重違紀行為,比如案例中的小王,如果她的曠工時間已達到上面第1點條件,那麼小王的過錯性解除合同的條件就成立了,企業仍然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

7. 有勞動與社會保障試題嗎

試 題 一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 共20分)

1、提出勞動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__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A 終止勞動關系 B 勞動爭議發生
C 調解不成 D 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
2、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的,除了責令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外,還可責令支付__。
A 賠償金 B 違約金 C 滯納金 D 罰金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依法__。
A 解除合同 B 終止合同 C 變更合同 D 續訂合同
4、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____規定。
A 企業規章制度 B 勞動合同 C 法律法規 D 集體合同
5、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__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A 一年 B 六個月 C 一個月 D 十五天
6、勞動爭議調整委員會主任由__擔任。
A 職工代表 B 工會代表
C 用人單位代表 D 三方面選舉產生的代表
7、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條件出現,勞動合同__。
A 解除 B 自行解除 C 撤銷 D 終止
8、工會與企業簽訂的以勞動條件、工作條件、生活條件為主要內容的合同是__。
A 集體合同 B 經濟合同 C 民事合同 D 勞動合同
9、支付__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關系不屬於勞動法調整。
A 臨時工的勞動報酬 B 加工承攬的勞動報酬
C 輪換工的勞動報酬 D 雇傭工人的收入
10、某女職工遇到難產,按勞動法規定應給予的產假為__天。
A 56天 B 90天 C 105天 D 120天

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並說明理由(每題5分,共20分)

1、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工。( )

2、社會保險旨在向全體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擺脫人生的各種災害。( )

3、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時,方可申請仲裁。( )

4、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應當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 )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區別和聯系(每題10分,共20分)

1、勞動關系、勞動行政關系

2、勞動合同、勞務合同

四、問答題(每題12分 共24分)

1、我國對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建國以後,我國勞動法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各個階段勞動立法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五、案例題(16分)

某郵電部門的女工,因拒絕周日送報,被認定為曠工,遭到用人單位的違紀處罰。該女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訴,理由是:周日加班應與職工協商,職工有權拒絕,故自己並未違紀。仲裁機構調查情況如下:(1) 該企業經勞動部門批准已實行以月為單位的綜合計算工時制;(2)該企業實行輪休制度, 該女工周日本應輪到休息,故其已有安排,但因其他職工病休,企業要求其頂班,遭到拒絕。(3) 如果該日女工上班,該月的工作時間是40小時,該周的工作天數是7天。(4)按該企業的規章制度,曠工一天,除扣除當日工資外,還要扣除當月的部分獎金,企業按這一規定執行。問:(1)企業的處理是否正確?為什麼?(2)如果該企業執行的是標准工時制,這一處理是否正確?為什麼?

試題一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 2A 3A 4C 5D 6B 7D 8A 9B 10C
二、辨析題
1(非)未成年工是指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我國對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制度,而並不禁止使用。我國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童工。
2(非)社會保障旨在向全體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其免受或擺脫人生的各種災害。社會保險只是社會保障的一部分是指國家通過立法確立的,以保險形式實行的,對於因喪失勞動能力或勞動機會而不能勞動或暫時中斷勞動的勞動者提供一定的物質幫助或相應的補償,使其至少能維持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3(非)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非)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不能安排補休的,才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概念比較題
1、區別:(1)勞動行政關系一般著眼於社會的宏觀利益, 從全社會的角度指揮和協調個人活動,而勞動關系則局限在較小的范圍內,一般著眼於微觀利益;(2)勞動行政關系是按指令和服從、組織和監督原則建立起來的隸屬關系,而勞動關系是按協商原則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3)勞動行政關系是無償的關系, 是國家在進行各類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執行社會保障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勞動關系是有償的經濟關系。
聯系:一方面勞動行政關系應反映勞動關系的本質,對勞動關系起促進、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勞動關系必須在勞動行政關系的制約下發展。
2、區別:(1)社會關系性質不同。勞動合同是僅與勞動過程相聯系的的合同,表現為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力;勞務合同雖也與勞動過程相聯系,但它更著眼於實現過程。(2)勞動力的支配權不同。在勞動合同關系中, 勞動力的支配權歸掌握生產資料的用人單位行使,雙方形成管理與被管理者的隸屬關系;在勞務合同關系中則由勞務提供方自行組織和指揮勞動過程。(3)風險責任不同。 在勞動合同關系中,由用人單位承擔風險責任;在勞務合同關系中,勞務提供方自行承擔風險。(4)勞動報酬的性質不同。因勞動合同的履行而產生的勞動報酬, 具有分配性質,不完全和不直接隨市場供求情況變動,其支付形式往往特定化為一種持續、定期的工資支付;因勞務合同而取得的勞動報酬,是商品價格的一次性支付,商品價格是與市場的變化直接聯系的。
聯系:兩種合同都與勞動過程緊密相聯。
四、問答題
1、裁員條件的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准,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裁員程序的規定:(1)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 並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2)依法提出裁減人員方案;(3)將裁減人員方案徵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並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4) 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並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5) 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另外,用人單位從裁減人員之日起,六個月內需要新招人員的,必須優先從本單位裁減的人員中錄用,並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錄用人員的數量、時間、條件以及優先錄用人員的情況。
2、(1)我國勞動立法的形成時期。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勞動立法, 比較正確地反映了我國的社會勞動關系既存在著國營企業的社會主義勞動關系,同時也存在著私營企業的勞資關系的現狀。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的勞動法促進了全國統一的勞動、工資、保險福利制度的建立,但也反映了當時經濟體制的弊端,存在著過分強調行政管理,統得過死,包得過多的問題。(2)我國勞動立法的低谷時期。從 1958年到1976年10月"四人幫"粉碎的這段漫長的時間里,鑒於"左"傾錯誤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和破壞,一方面,我國勞動管理體制上的行政行為得到強化,另一方面,勞動工作逐步偏離法制化的軌道。(3)我國勞動立法的發展時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勞動法制建設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時期,勞動立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隨著勞動制度、工資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向縱深發展,勞動立法的相對滯後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4)我國勞動立法的成熟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公布,標志著我國的勞動立法進入成熟時期。
五、案例題
1、企業的處理是正確的。該企業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允許採用輪休制度。當月的工作時間並未超過國家規定的40小時,故周日要求該女工上班,不能視為加班,女工在規定的工作時間內應當服從企業安排,否則應按違紀處理。
2、如果該企業執行的是標准工時制度,企業的處理不正確。按每日工作六天計,企業已是延長工時。公休假日要求職工加班應當徵得職工本人的同意。職工有權拒絕。企業扣罰構成剋扣工資。

試 題 二

一、是非題(判別正誤,並在括弧內寫入"是"或"非")(每題1分,共10分)

1、勞動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後,應當依法予以解除。(非)
2、國家實行薪年休假制度。(是)
3、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非)
4、企業招用勞動合同制工人,應當訂明試用期。(非)
5、加班工資不能作為最低工資的組成部分。(是)
6、"待業"與"失業"兩個概念含義相同。(是)
7、"待業"與"待崗"兩個概念含義相同。(非)
8、集體合同經雙方當事人簽字即行生效。(非)
9、集體合同只有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才生效。(非)
10、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勞動者可以上班的,用人單位應安排工作。(是)

二、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6分)

1、勞動監察

2、勞動就業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 共24分)

1、用人單位非法招用童工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處以____。
A 警告 B 罰款 C 責令改正 D 停產整頓 E 拘留
2、勞動者在_____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A 生育 B 負傷 C 升學 D 失業 E 退休 F 工傷
3、勞動合同終止的的條件是____。
A 當事人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 B 經當事人協商達成一致 C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 D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
4、勞動合同無效的確認權在____。
A 用人單位上級主管部門 B 企業勞動爭議委員會
C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D 人民法院
5、社會保險具有的特徵是_____。
A 自願性 B 社會性 C 強制性
D 互濟性 E 營利性 F 福利性
6、我國已實行的特殊工時制度主要有_____。
A 定時工時制 B 縮短工時制 C 綜合計算工時制
D 延長工時制 E 計件工時制 F 不定時工時制
7、按照工資的確定方式,可將工資分為___________。
A 計時工資 B 實際工資 C 名義工資 D 計件工資
E 貨幣工資 F 津貼工資 G 獎勵工資 H 實物工資
8、按照工資的支付形式,可將工資分為___________。
A 計時工資 B 實際工資 C 名義工資 D 計件工資
E 貨幣工資 F 津貼工資 G 獎勵工資 H 實物工資

四、指出下列概念的區別和聯系(每題10分,共20分)

1、勞動關系、勞動法律關系

2、權利爭議、利益爭議

五、問答題(每題10分 共20分)

1、什麼是勞動法?現代意義上的勞動法是如何產生的?

2、我國為什麼要授予某些機構行政管理的職責?這些機構與一般的中介機構有何區別?

六、案例題(共20分)

李某與某企業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勞動合同,合同規定李某從事廚師工作。合同訂立後,企業未經協商,三年中多次變更李的工作崗位並以李未交單位向職工集資的1000元為由,扣發了李某三個月工資。為此,李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補發工資並解除勞動合同。企業提出反訴,要求李某承擔在上崗前企業自辦臨時賠訓的費用。勞動仲裁委員會支持了職工的申訴請求,駁回了企業的反訴請求。問:在本案中勞動仲裁委員會是依據勞動法的哪些規定作出裁決的?

試題二答案
一、是非題
1非 2是 3非 4非 5是 6是 7非 8非 9非 10是
二、名詞解釋
1、勞動行政部門設置專門機構,配備一定數量的監察員,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的情況進行規范性的監督、檢查。
2、勞動就業是指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公民,在事實上獲得有相應報酬的職業。
三、多項選擇題
1BC 2ABDEF 3AC 4CD 5BCDF 6BCEF 7ADFG 8EH
四、概念比較題
1、區別:(1)兩者產生的前提不同。勞動關系是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 有共同勞動存在就會有勞動關系的存在。勞動法律關系則是被勞動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勞動關系,所以它的形成必須以勞動法律規范的存在為前提。(2) 兩者的內容不同。勞動關系是以勞動為內容的,當國家沒有制定相應的勞動法律規范時,這種關系不具有法律上權利和義務關系,也就不具有國家強制力;勞動法律關系是以法定的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任何一個勞動法律關系的參加者,那是作為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出現的。
聯系:勞動關系的參加者依照法律規范的要求締結勞動關系,所締結的勞動關系便具備了法律關系的形式,而法律關系則以勞動關系為實際內容。
2、區別:(1)爭議內容不同。權利爭議是因為執行勞動法規和勞動合同、 集體合同規定的勞動條件而發生的爭議,在這類爭議中,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既定的,或已有勞動法律、法規加以規定,或已通過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加以確認;利益爭議往往是因為要求確定或變更勞動條件而發生的爭議,在這類爭議中,雙方所主張的權利義務事先並沒有確定,爭議之所以發生是因為雙方當事人對這些有待確定的權利義務有不同的要求。(2)處理程序不同。權利爭議是執行法規、 合同規定的問題,適用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或訴訟程序;利益爭議所涉及的還不是法律問題,所以被認為不在司法解決的范疇之內,主要是通過雙方協商或調解解決。
聯系:利益爭議往往表現為一方或雙方提出新的權利要求,目的在於使一方或雙方的某種利益得到合同或法律的確認,從而上升為權利。
五、問答題
1、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為實現勞動關系而產生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勞動法是一個重要的、獨立的法律部門。任何社會形態要進行生產都必須把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結合起來。如果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屬於同一個所有者,生產的兩要素就可以在它的所有者掌握中直接結合,進行生產。如果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分屬於不同的所有者,就會出現勞動力的所有者在一定條件下,把勞動力的支配權、使用權讓渡出去,以實現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結合,由此產生的社會關系就需要法律調整。當著立法者著眼於保護勞動者方面,對勞動關系進行調整,就產生了現代意義上的勞動法。
2、在我國,勞動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使國家機關不再直接管理企業勞動力。國家機關將其直接管理的重點移向勞動關系的兩端,以勞動關系建立前和終止後產生的社會關系為主要范圍,即以社會勞動力為管理對象。隨著社會勞動力的管理任務逐步加重,勞動行政機關授權勞動就業服務機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社會保險管理機構、勞動安全衛生的檢測機構等等從事一部分社會勞動力的管理服務任務。這些機構區別於一般中介機構的特徵:(1)這些服務具有排他性, 大部分的服務項目其他中介機構是不允許從事的;(2)某些服務在一定條件下,帶有強制性,如招工登記、退工登記、社會保險費的繳納;(3)某些服務在一定條件下, 會以國家行政部門的名義出現,如職業資格證書的頒發。可見,這些中介服務已具有某些管理的特徵,這些機構所從事的工作,往往是整個勞動行政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這些機構一般是事業單位,不以營利為目的或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並要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嚴格管理。
六、案例題
1、勞動法第十七條規定: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企業未經李某同意,強行變更其工作崗位,違反勞動法規定,也是一種違約行為。
2、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企業不顧李某的反對,以集資為由,強行扣除工資,已構成剋扣工資的行為。故企業因全額補發工資。
3、勞動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企業剋扣工資且違約,勞動者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4、勞動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企業對李某的培訓是勞動法規定的一項義務。李某是因為企業剋扣工資且違約,才解除勞動合同的,是正當的行使自己的權利,不應要求其承擔賠訓費用。

試 題 三

一、填充題(每空1分,共8分)

1、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__或者____勞動者的工資。
2、未成年工是指年滿__周歲、未滿__周歲的勞動者。
3、就業是指具有____和____的公民,在事實上獲得有相應報酬的職業。
4、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__日以__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5、國家對__工和___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二、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2分)

1、勞動基準法。

2、用人單位。

3、社會保險基金。

三、指出下列概念的區別和聯系(每題5分,共10分)

1、個別勞動關系、集體勞動關系

2、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解除

四、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並說明理由(每題5分,共20分)

1、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勞工法規是勞動立法的開端。( )

2、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用人單位在錄用職工時,除認為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

3、勞動合同雙方主體同時變更,意味著原合同關系消滅。( )

4、事實勞動關系是無效的勞動關系。( )

五、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

1、什麼是勞動法的原則?它在勞動關系的調整中具有怎樣的作用?

2、勞動行政管理系統的含義是什麼?它與勞動行政部門的關系如何?

3、什麼是最低工資標准?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依據是什麼?

4、工會法人與民法上規定的其他法人有何異同?

六、案例題(18分)

王某於1994年8月經招工考試被某企業錄用,並簽訂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 95年8月,企業以王某連續曠工28天,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為由, 對其作出除名並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理,同時開具退工單。王某不服,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維持勞動關系。仲裁委員會經調查確認,王某入廠以來,確有遲到、早退現象,最近半年以來,還常常完不成定額,95年5月又擅自出走28天。 同時在調查中也聽許多職工反映王某精神不正常,於是委託當地的勞動能力鑒定部門作了鑒定,證實王某患有精神分裂症。企業在仲裁過程中要求將退工理由改為"不符合錄用條件"。請依據勞動法回答:(1)企業的處理是否正確?為什麼?(2)仲裁委員會是否應當接受企業變更退工理由的請求?為什麼?(3)本案應當如何裁決?(4)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後,企業應如何處理?

試題三答案
一、填充題
1、剋扣、無故拖欠 2、十六、十八 3、勞動能力、就業願望、 4三十 書面 5、女職、未成年
二、名詞解釋
1、基準是指為了保障勞動者最起碼的勞動報酬、勞動條件而規定的最低限度的措施和要求。勞動基準法是有關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最低標準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用人單位可以優於但不能劣於基準法所規定的標准。凡集體合同、勞動合同、勞動規則(廠紀廠規)所確定的標准未達到國家規定的勞動基準的,均無法律效力。
2、用人單位是與勞動者相對應的勞動法律關系的另一方主體,也是我國勞動法的特定概念,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勞動者,形成勞動關系,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組織。勞動法對勞動關系進行調整時,賦予用人單位以勞動力使用者的資格。用人單位只有取得了支配一定財產的法律資格,才能進一步取得支配勞動力的資格,成為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
3、社會保險基金是國家為舉辦社會保險事業而籌集的,用於支付勞動者因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或勞動機會時所享受的保險金和津貼的資金。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三、概念比較
1、區別:(1)當事人不同。 個別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個人與用人單位發生的發生的關系;集體勞動關系是由勞動者團體代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的關系。(2)內容不同。個別勞動關系是勞動者個人在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時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關系;集體勞動關系是勞動者意志通過勞動者團體表現出來,涉及的是勞動關系的整體內容。
聯系:集體勞動關系的出現有助於克服個別勞動關系的內在不平衡。
2、區別:(1)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是約定的,勞動合同解除條件是法定的。(2)勞動合同的終止是勞動合同關系的正常結束, 勞動合同解除是勞動合同關系的提前消滅。聯系:勞動合同的終止和勞動合同的解除都將導致勞動關系的消滅。
四、辨析題
1、(非)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的"工廠法"是勞動法的開端。
2、(非)用人單位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3、(是)勞動法律關系的變更不包括勞動者一方主體的變更,這是由勞動法律關系所含的人身性質所決定的。如果勞動者變更,則表明原法律關系已經消滅而建立新的勞動法律關系。雙方主體同時變更,由於包括勞動者的變更,原合同關系消滅。
4、(非)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侯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既無勞動合同又存在著勞動關系的一種狀態,除當事人履行無效勞動合同而產生的勞動關系外,通常是由於合同期滿後既沒有續訂合同,又沒有終止合同,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由此產生的勞動關系不宜簡單否定。
五、問答題
1、勞動法的原則是社會勞動關系的反映,是和勞動關系的本質以及內在規律相適應的。它反映社會勞動關系質的穩定性。作為確立勞動法規范的准則,勞動法原則在勞動法規的系統內發揮指導和凝聚的作用。作為處理勞動問題的依據,勞動法原則在不同時期的勞動法規之間,發揮穩定和連續的作用。作為部門法的標志,勞動法原則在不同的部門法之間,發揮比較和區別作用。
2、勞動行政管理系統按國際上的理解是指負責從事勞動行政管理的一切公共行政管理的機構和為協調此類機構的活動、為與僱主和工人及其組織協商並使其參與管理的任何公共機構性的組織。在我國"勞動行政管理系統"主要是由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授權的一些中介機構構成。國家機關作為勞動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由國家機關的職責決定的,勞動行政部門在勞動行政管理系統中發揮負責、統籌、協調等著重要的作用。
3、最低工資標準是指以單位勞動時間表示的最低工資數額。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五個因素:(1)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2)社會平均工資水平;(3)勞動生產率;(4)就業狀況;(5) 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按這五個因素計算的最低工資,應高於當地的社會救濟金和失業保險金標准,低於平均工資。
4、我國一方面將工會法人規定為社會團體法人,說明工會法人具有社團法人的一般特徵,民法通則的規定也適用工會法人;;另一方面又通過工會法專列一條對法人資格進行規定,說明工會法人也具有區別於其他社團法人的特點。工會法人在維護、參與、教育等諸多職能中,維護職能畢竟是一種最基本的職能。
六、案例題
1、企業的處理不正確。除名是對職工因過錯違紀作出的一種處理。王某未來上班的原因是患病而非過錯,故不應要求其承擔違紀責任,不應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來處理。
2、仲裁委員會不應接受企業變更退工理由的請求。從仲裁程序上分析,這一請求不符合反訴的要求;進入仲裁後也不應允許企業變更其決定。從案件內容分析,"不符合錄用條件"只能在試用期內提出,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而本案中的勞動關系已維持了一年,已超過試用期。
3、仲裁委員會應裁決撤銷企業的除名決定,支持申訴請求。
4、恢復勞動關系後,企業應讓王某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積極治病。

試 題 四

一、填充題(每空1分 共10分)

1、勞動法是調整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2、失業是指符合法定年齡並具有____和____的公民未能實現就業的狀態。失業是與就業概念相對應的概念。
3、職業培訓是指直接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____和____以培養和提高職業能力為目的的智力開發活動。
4、勞動合同__或者________,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5、在我國,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______內提供了____,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並說明理由(每題5分 共20分)

1、凡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都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2、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物質幫助。( )
3、用人單位有權制定勞動規章制度,行政部門不應予以干預。( )
4、用人單位由於

8.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法考考嗎

考。
法鋒梁考姿腔客觀題分為兩卷,卷二考查科目包含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法考主要分為客觀題、主觀題兩個科目,客觀跡基衫題成績有效期為2年,想要參加主觀題考試必須通過客觀題考試才行。

9. 生活中經常遇見哪些有關社會保障法的問題

一、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
二、社會保障法的體系
三、社會保障法的地位
四、社會保障法的本位
五、社會保障法的本質
六、社會保障法的價值
七、社會保障組織體系的基本框架
八、社會保障權的構成要素
九、社會保障模式的選擇
十、社會保障基金的制度創新

社會保障是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農村改革、企業改革、價格改革、財政改革、金融改革等早已邁出大步,社會保障改革卻跚跚來遲,社會保障立法更是落後於市場主體立法、市場規制立法和宏觀調控立法。這可能是許多理想的改革措施難以出台或者出台後施展不開、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令人高興的是,最高決策層和改革設計者已開始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問題,社會保障改革和立法在近年來漸成熱點。於是,我們就社會保障法的若干基本問題試作探討,希望得到同仁的批評,更希望藉此批評來改變法學界低瞧社會法地位和冷談社會法研究的局面。

一、 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
在中國,「社會保障法」這個概念是80年代後期才出現的,尤其是1992年明確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以後,法學界在研究和設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時更是不斷提及。這些年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視。理論研究和現實需要的情況表明,對社會保障法是一個獨立法律部門已基本形成共識。但是,由於對「社會保障」的內涵與外延的不同理解,學術界對社會保障法的理解也稍有差別:(1)有的將社會保障法理解為社會保險法,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規定職工勞動者在其發生特殊困難時給予一定物質幫助的法律,規定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及其應用范圍,用於包括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等的求助,(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課題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理論思考和對策建議》,載《法學研究》1993年第6期。)(2)有的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法律,」(沈宗靈主編:《法理學》第337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模糊了「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概念。(3)有的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法律規定的總稱」(覃有土、樊啟榮編著:《社會保障法》第69頁,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這種表述則過於寬泛和籠統。(4)有的認為「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障有困難的勞動者和社會其他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史探徑:《我國社會保障法的幾個理論問題》,載《法學研究》1998年第4期)該定義的內涵比較具體,基本上能涵蓋社會保障的內容,但對內涵的表述不夠准確。鑒於上述不同定義,我們認為,關鍵在於對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關系的理解。

(一) 社會保障的界定
社會保障的涵義,在不同國家的立法例中往往不盡相同。綜觀各國立法所規定的社會保障項目,可以認為,社會保障是指國家為了保障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而依法建立的,在公民由於年老、疾病、傷殘、失業、災害、戰爭等原因而生活發生困難的情況下,由國家和社會通過國民收入分配,提供物質幫助,以維持公民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的制度。其要點有:(1)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是國家和社會。即有責任向全體公民提供社會保障的主體有兩個層次,一是國家作為全社會的管理者、全民利益的代表者和國民收入的分配者,有責任組織社會力量為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提供保障;二是企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作為社會勞動力資源的使用者和社會經濟活動的獲利者,有責任出讓部分利益,通過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機構為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提供保障。(2)社會保障的權利主體是生活發生困難的公民。生存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任何公民,無論什麼原因而陷於貧困,都有權要求國家和社會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獲得生存的條件。(3)社會保障的方式是通過國民收入分配來提供物質幫助。即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機構將通過征稅、收費等方式所籌集的資金,用於向生活發生困難的公民提供貨幣、實物、勞務等形式的幫助。(4)社會保障的目的是滿足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的需要,以保障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即社會保障有兩個層次的目的,其表層目的是保障公民在生活發生困難時仍能獲得維持其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其深層目的是通過滿足公民維持一定生活水平或質量的需要,進而為實現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創造條件。(5)社會保障的依據是相應的法律規范。即社會保障的規則由立法規定,享受社會保障是公民的法定權利,提供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的法定責任。
根據上述涵義,在界定社會保障的外延時,應當注意下述幾點:(1)社會保障不只限於社會保險。社會保障的方式有保險式和非保險式兩大類。保險式社會保障,即社會保險,是利用保險機制來實現社會保障,需要有廣泛和穩定的資金來源,要求保障人、投保人和受保障人(即被保險人)之間存在一定契約關系,並且要求受保障人(即被保險人)承擔相應的義務,宜為多發生性、常規性風險提供保障。因而,它一般適用於給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提供保障。非保險式社會保障,即在不宜運用保險機制提供保障或者社會保險不足以有效保障的領域或層次,宜由國家和社會以單向提供幫助的方式予以保障,如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由於社會風險的原因和形式復雜多樣,不具備保險機制適用條件但需要社會保障的現象大量存在,現代社會對非保險式社會保障的需要有擴大趨勢。因而,在強調社會保障的地位時,不能忽視非保險式社會保障,更不能忽視新出現的非保險式社會保險項目,如大學生貸學金、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等。(2)社會保障不只限於城鎮社會保障。在呈現城鄉二元經濟格局的我國,難以建立一元體系的社會保障,城鄉社會保障的水平、財源、方式必然不同。盡管如此,不應當把農村居民排斥在社會保障體系之外,也不宜把農村居民排斥在由國家提供財源的社會保障范圍之外。在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同時,應當構建農村社會保障,特別是應當強調國家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責任,力求使農村居民享有與城鎮社會保障項目對應的社會保障。(3)社會保障不只限於國家基本保障。社會保障固然以國家基本保障即國家直接組織和面向全社會並且統一水平和規則的社會保障為主幹,同時還應當重視具有局部性、內部性、差別性的社會保障的補充作用。以社會保險為例,在城鎮,已構建了國家基本保險為主、用人單位補充保險為輔的體系;在農村,由於經濟形式、人口規模、國家財力、生產力水平等原因,現階段國家未能提供基本保險,只宜將村民合作保障充當社會保險的主要形式。(4)社會保障不只限於普惠性保障。社會保障當然是惠及全民的制度,無論公民有無特殊貢獻,只要生活發生困難,國家和社會都為其提供基本生活或最低生活保障。但同時,為鼓勵公民對國家和社會多作貢獻,也有必要給對國家和社會有特殊貢獻者的優惠的社會保障待遇,例如,對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者實行離休制度,對軍人及其家屬、烈士家屬、勞動模範、見義勇為者等實行優撫制度。
(二) 社會保障關系的界定
作為社會保障法調整對象的社會保障關系,是指參與社會保障過程的各種主體相互之間以供給和管理社會保障為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其主要特徵表現在:(1)社會保障關系是發生在社會保障過程中的社會關系,換言之,只有構成社會保障運行系統中某種要素的社會保障關系,才屬於社會保障關系。(2)社會保障關系是以實現公民的社會保障利益為目的的社會關系,即是說,各種社會保障關系都是圍繞著如何使公民獲得社會保障利益而展開和運行的。(3)社會保障關系是體現社會連帶責任的社會關系,參與社會保障供給和管理的各種主體,特別是政府、社會保險事業單位和企業,共同對公民獲得社會保障利益承擔連帶責任。(4)社會保障關系是以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為軸心的社會關系整體,即是說,社會保障過程中的各種社會關系大多以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為一方當事人,正是由於社會保障機構參與各種社會保障關系,才能夠形成統一的社會保障供給系統和管理系統。(5)公民所參與的社會保障關系是兼有人身關系屬性和財產關系屬性的社會關系,即公民的社會保障利益一方面是與自身生存不可分離,具有人身利益屬性;另一方面是以獲得物質幫助為內容的財產利益。
如果從主體的角度來界定,社會保障關系包括下述幾類:(1)行政機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及其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代表國家對公民承擔社會保障職責的關系。(2)行政機關與社會保障事業單位和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主體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及其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社會保障事業單位和用人單位等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主體向公民履行社會保障義務進行管理、監督和財力支持的關系。(3)社會保障事業單位與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指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等事業單位向公民給付社會保障待遇和提供相關服務的關系。(4)社會保障事業單位與社會保障資金繳納或投資、捐贈主體之間的關系,主要指用人單位向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繳費的關系,企業等單位向社會保障事業單位投資或捐贈的關系,以及公民向社會保障事一單位繳費或捐贈的關系。(5)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即用人單位向其勞動者履行社會保障和勞動福利義務的關系。(6)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及其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為執行國家的社會保障職能而分工、配合和制約的關系。(7)社會保障事業單位之間的關系,主要指社會保障經辦機構與社會保障服務機構之間以及不同項目社會保障事業單位之間就社會保障供給而分工、協作和制約的關系。(8)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指公民之間互助共濟的關系。
如果從內容和性質的角度來界定,社會保障關系包括下述幾類:(1)社會保障基金形成關系,即政府和社會保障經辦機構通過各種法定渠道向社會保障基金供給主體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的關系,具體表現為特定的稅收關系、財政補貼關系、繳費關系、捐贈關系等形式。(2)社會保障待遇給付關系,即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直接或間接向符合條件的公民給付社會保障待遇的關系,直接給付通常表現為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直接向公民發放一定貨幣或實物;間接給付通常表現為政府有關部門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通過有關服務機構向公民提供一定服務。(3)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關系,即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將社會保障基金的積累部分向特定領域投資,以實現保值增值的關系,如購買國債、委託特定機構投資等。(4)社會保障財務管理關系,即在社會保障基金籌分配、使用過程中發生的預算、決算、核算、結算等管理關系,既有財政、審計等部門對社會保障財務活動的管理關系,也有社會保障系統內部的財務管理關系。(5)社會保障管理、監督關系,即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有關非政府監管機構對社會保障業務活動實施管理、監督的關系,其中,特別重要的是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管理、監督。(6)社會保障爭議處理關系,即社會保險爭議處理機構與社會保障爭議當事人(或其他人)之間因處理社會保障爭議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社會保障關系還可分別從不同角度作出多種分類。例如,依社會保障項目不同,可分為社會為社會保險關系、社會福利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優撫關系;依社會保障對象不同,可分為城鎮社會保障關系、農村社會保障關系和軍人社會保障關系。
二、社會保障法的體系
社會保障法體系,可以從法律規范體系和法律形式體系兩個層面來理解。我國現行社會保障立法,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體系均不完整。在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過程中,如何設計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是從總體和宏觀上把握和指導社會保障立法所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法律規范體系的結構
從法律規范體系的層面設計我國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應當考慮下述幾個因素:(1)社會保障的項目。眾多的社會保障項目一般分為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四大類別,各大類社會保障項目又可作進一步的分類。為使各種和各類社會保障項目都有專門的法律制度來規范,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當然要與社會保障項目的分類相對應。並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化,不斷出現新的社會保障項目,如下崗職工再就業和基本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貧困學生貸學金等,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當然要及時反映所出現的社會保障項目。(2)社會保障的通用性問題。各社會保障項目都有許多共同的問題,其中有的問題特別重要而需要有專門的法律制度來規范,如組織體系問題、基金問題、爭議處理問題等,在社會保障法體系中就有必要設置通用於各種社會保障項目的若干法律制度。(3)社會保障的城鄉差別。社會保障體系的城鄉二元結構在我國相當長時期內還會存在,因而,城鄉社會保障必然存在制度差別。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當然要反映這種差別,就與城鎮社會保障有重大差別的農村社會保障項目設置專門的法律制度。(4)社會保障的軍民差別。軍人在各國都是一種重要的特殊群體,對社會保障有不同於一般公民的特殊需求。因而,在社會保障法體系中應當給軍人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以特別法的地位。(5)社會保障與相關法律制度的關系。社會保障涉及面廣,與經濟、社會的多個領域相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受到多種相關法律制度的規范。社會保障法體系的結構對此應當有所反映。
(二)法律形式體系的結構
社會保障法的法律形式體系,又稱社會保障法規體系,其結構在世界范圍內呈現多樣化格局,主要有三種模式:(1)多法並立平行模式。即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社會保障項目,制定若幹部平行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分別調整某類或某一社會保障項目的社會關系。其特點是多部社會保障單行法律法規並存,互不隸屬,共同規范社會保障。這種模式由德國首創,「鐵血宰相」俾期麥於1883年頒布《勞工疾病保險法》、1884年頒布《勞工傷害保險法》、1889年頒布《老年及殘廢保險法》,這三部法律於1911年合並,另增加《孤兒寡婦保險法》,成為著名的「社會保險法典」。我國台灣地區亦采此立法體例,先後頒布有《勞工保險條例》、《軍人保險條例》、《公務人員保險辦法》、《退休人員保險辦法》、《私立學校教職工保險條例》、《社會救助法》、《職工福利金條例》、《殘疾人福利條例》、《兒童福利條例》、《老人福利條例》等一系列有關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及社會福利的法律法規。(2)一法統馭多法模式。即統一制定—部法律綜合規定各類社會保障項目的基本問題,作為社會保障法部門的基本法,再依據基本法就各類社會保障項目分別制定若干單項社會保障法律法規。這種體系由一法統馭、多法並行,呈現層次性,有利於社會保障法的一體化、全民化以及立法形式多樣化。這種模式由美國首創,羅斯福新政時期於1935年頒布《社會保障法》。這種模式,既有利於宏觀層次規范的相對穩定性和統一性,同時,又是一個發展和開放的體系,當產生新的社會保障項目需求時,可以基本法為依據進行立法。(3)混合立法模式。采此模式的國家,既頒布部分社會保障方面的專門法律法規,同時將另一些社會保障項目納入到其他部門法體系中進行規范,從而形成了一種混合性的社會保障立法模式。此種模式既不利於社會保障立法的整體、系統、協調地發展,也破壞了社會保障法作為獨立部門法的發展格局。
我國長期以來的社會保障立法系「分散立法」體例,至今還沒有一部關於社會保障的綜合性法律,只有就某種社會保障項目作出專門規定的少量法規和個別法律(如《殘疾人保障法》,體系不完整,層次低,多以「暫行」性法規的面目出現,沒有統一性、穩定性和權威性。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正步入宏觀設計和整體推進的關鍵階段,亟需重構社會保障法規體系,圍繞其模式選擇出現了許多爭論,其主流觀點有兩種:
一種是「一法統馭多法」模式論。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障立法應由「多法並存」的分散立法模式走向「一法統馭多法」的綜合立法模式,即由社會保障基本法從宏觀上協調、統一和指導各種單行法及地方立法。其必要性和意義在於:(1)傳統社會保障立法在內容上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格格不入,而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保障的諸多問題需要重新規范。例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社會保障職責上的分工,多部門分管社會保障的協調,不同社會保障項目之間的職能劃分和銜接,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布局和統一管理,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單行法律法規不能解決的。(2)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具有長期性、根本性和全面性,不是臨時的政策、具體的措施抑或局部的規定,因此,必須由社會保障基本法作出整體規定,不能零星片段、不求統一、立一條算一條。(3)社會保障制度應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因而社會保障法不應具有地方性,但我國近期以來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及其立法,走著「中央試點指導、地方立法為主」的路子,客觀上形成了地區之間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平衡。因此,需要有一個基本法對地方立法進行統一、協調並指導其發展。綜上所述,持此論者主張,同其他部門法體系一樣,社會保障法體系應當以基本法為中心來構建,因此,制定社會保障基本法是社會保障立法的首要任務和當務之急。(森永俁、劉豪興:《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立法建設問題》,載《社會學研究》1994年第5期。)另一種是「多法並立平行」模式論。認為在國外三種模式中,混合式立法顯然是缺陷最大的一種立法模式,但選擇一法為主的母子法結構還是選擇多法並重的立法結構,應當根據各國的具體國情來決定。從中國的現實國情出發,由於社會保障的內容廣泛和多部門管理,以及以往的立法慣例、立法結構和經驗,要制定綜合性的社會保障法作為母法,再在些基礎上制定若干社會保障法子法,顯然既不現實,也無必要。因為這種立法模式會徹底破壞現行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格局,造成新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設的成本高昂化。而從社會保障制度運行的需要出發,亦並非只有母子法結構才是最佳選擇。因此,盡管國際勞工局在《展望21世紀:社會保障的發展》中曾經建議將「分散的社會保障法律應綜合並盡可能匯集起來」,(國際勞工局:《展望二十一世紀,社會保障的發展》第7頁,勞動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但這種建議因社會保障內容的廣泛性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也無法做到,中國就更不能以此為依據了。有鑒於此,持此論者主張按照多法並立平行的原則來建立中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即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不屬於任何其他法律部門,而是與其龐大的領域及獨特的運行規律相適應,構成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同時,根據社會保障體系的六大子系統,在尊重現有立法格局與立法傳統的基礎上,分別制定《社會保障法》、《社會救助法》、《社會福利法》等多部平行的社會保障法律。這種立法格局不僅符合社會保障制度的內在要求,而且同樣能夠收到集中、有效的效果。(鄭功成著:《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道路》第485—486頁,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透過上述爭論,我們不難發現,二者在社會保障法的主要內容上已達到共識,即中國的社會保障法系統由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法、社會福利法等構成,爭論與分歧的焦點在於要不要社會保障基本法,以及是先制定社會保障基本法還是社會保障單行法律?
筆者認為,我國社會保障法應選擇一法統馭多法模式其意義在於:(1)有利於社會保障立法的整體、全面、系統的規劃和完善,從而推進我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科學合理地發展;(2)有利於通過社會保障基本法的統帥作用,克服社會保障法系統內的沖突與矛盾,以實現系統內的整體協調和平衡;(3)有利於社會保障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在我國形成和發展,從而推進我國社會保障法理論的繁榮與發達。
但是,我們還應充分地認識到,一個理想的社會保障法規體系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俾斯麥的社會保障立法歷程也給我們這樣的啟示。「鐵血宰相」俾斯麥於1883年頒布《勞工疾病保障法》、1884年頒布《勞工傷害保險法》、1889年頒布《老年及殘廢保險法》,這三部法律於1911年合並,另增加《孤獨寡婦保險法》,成為著名的「社會保險法典」,經由一個由單項分步立法走向綜合立法模式的變遷過程。我國社會保障立法,在步驟上亦可採用先分步單項立法然後統一的方式。
三、社會保障法的地位
(一)公法與私法的劃分與社會法
自古羅馬烏爾比安提出公法與私法的分類以來,西方法律體系中便有了所謂公法與私法的「兩分法」,並沿襲至今。有的學者認為,在近代國家和社會,國家和市民社會是分離和對立統一的;與此相適應,近代法分為公法和私法兩個范疇,兩者分別在各自獨立的范圍內發揮著保障市民權利的作用。但到本世紀,則產生了介乎公法與私法之間的「第三法域」,此即社會法域(以社會保障法為主體)([日]金澤良雄:《經濟法概論》第31頁,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他們認為,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許多國家通過立法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以致出現了所謂的「法律的社會化」,因而在市場規制、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等方面,形成了作為中間法域或稱第三法域的社會法,如社會保障法、勞動法和環境法等。它們與近代社會形成的行政法、民法等傳統法律部門是不同的。由於它們產生於現代且與現代社會相適應,因而可稱之為「現代法」。
從上述公法與私法的分類及其發展過程不難得見,把法律區分為公法與私法的二元論,是以國家與市民社會的二元結構為基礎的;而把法律分為分法、私法和社會法的三元論,則是分別將國家、個人和社會作為公法、私法和社會法的「本座」。三元論看到了國家、個人和社會的不同,認識到了社會法域確實更偏重於社會,並因而與公法和私法屬下的法律部門有不同之處,但這只是社會法獨立於其他法律部門的主要原因。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的社會法,它與公法和私法並非同一層次的概念,並且,社會法自身的發展與公法、私法的發展本來就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社會法雖然更具有社會性,更強調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平,以實現其在謀求社會福祉的基礎上促進經濟與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目標,但這仍不過是國家的社會職能在法律上的體現,況且國家和政府本身就是社會法的重要主體。因此,社會法從傳統的法律分類的角度,在實質上仍屬於公法,或曰在原則上屬於公法的范疇,它的獨立是在公法中的獨立。([德]漢斯·F·察哈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社會法》,載《國外法學》1982年第1期。)
(二)社會法與社會利益
社會法是一個新興的門類。起初,這一概念是相對於個人主義法律觀而言的一種學說。法國學者狄驥等人認為,根據社會連帶關系,個人權利具有社會性,個人負有一定的社會義務。在德國,第一次世紀大戰結束後,試行了所謂重要工業社會化政策,採取社會干預(包括國家干預和社會團體干預)的政策,來管理和糾正自由放任所帶來的各種弊病。在日本,社會法一詞開始也僅意味著對個人絕對所有權和契約自由的修正。後來,也蛻變為「統制經濟法和社會福利法的路上去了。」(參見潘念之主編:《法學總論》第40—41頁,知識出版社1981年版。)鑒於此,現在所說的社會法,往往是指有關市場秩序和社會保障的法律類別。我國學者認為,「社會法與市場經濟的競爭性所帶來的社會公害,使風險分散、轉移,讓公眾來承擔以減少損失,體現社會互助合作精神,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參見孫笑俠:《論傳統法律調整方式的改造》,載《法學》1995年第1期。)社會法的出現與勃興,就在於它是與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利益相聯系。社會利益的主體是公眾,即公共社會。社會公共利益的主體既不能與個人、集體相混淆,也不是國家所能完全替代的,盡管社會利益表現在權利形式上,其主體可以是公民個人、法人、利益階層或國家。在利益分類中,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四者是並列關系,社會利益是公眾對社會文明狀態的一種願望和需要,其內容也不象人們所說的那樣抽象得不可捉摸。它包括:(1)公共秩序的和平與安全;(2)經濟秩序的健康、安全及效率化;(3)社會資源與機會的合理配置和利用;(4)社會弱者利益(如市場中的消費者利益、勞動者利益等)的保障;(5)公共道德的維護(這在任何市場經濟國家及其任何發展階段都顯得特別突出);(6)人類朝文明方向發展的條件(如公共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等等方面。(參見孫笑俠:《論法律與社會利益》,載《中國法學》1995年第4期。)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可以相互轉化,社會利益通過法律確定為權利時,就轉化為個人利益、法人利益。利益主體雖然本質上是社會公眾,但表現在法律上的權利主體卻是個體。如環境保護本是社會公共利益,但經法律確認為環境權時,這一權利則由自然人或法人來行使。同時,個人利益也能轉化為社會利益。當個人利益和個人權利被侵害達到一定的普遍性,具有經濟秩序或社會正義的普遍和典型意義時,就可能轉化為社會利益。比如向農民打「白條」,假葯害人等,所侵犯的是社會利益。 心

熱點內容
合同復印件加公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0-22 04:41:43 瀏覽:840
17經濟法視頻 發布:2024-10-22 04:38:07 瀏覽:914
純商法條文 發布:2024-10-22 04:01:34 瀏覽:839
互聯網小貸公司適用法律 發布:2024-10-22 03:59:21 瀏覽:622
合同法在什麼情況下可撤銷 發布:2024-10-22 03:10:09 瀏覽:650
上海市勞動法2017電話 發布:2024-10-22 02:42:53 瀏覽:411
電大本科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0-22 02:30:23 瀏覽:916
法院助力復工 發布:2024-10-22 02:29:36 瀏覽:810
法官在法庭上都說什麼 發布:2024-10-22 02:21:26 瀏覽:996
騷擾別人法律法規 發布:2024-10-22 02:06:13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