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法合同法

社會法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0-12-17 21:57:12

1. 招投標法和合同法各屬於什麼法是民法商法社會法

招投標法和合同來法自各屬於民商法的范疇。
民商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0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59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2. 我國合同法第52條第四項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釋義】本條是關於無效合同的規定。

所謂無效合同就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和不發生履行效力的合同。一般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拘束力,但是無效合同卻由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即使其成立,也不具有法律拘束力。無效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1.無效合同具有違法性。一般來說本法所規定的無效合同都具違法性,它們大都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損害了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例如,合同當事人非法買賣毒品、槍支等。無效合同的違法性表明此類合同不符合國家的意志和立法的目的,所以,對此類合同國家就應當實行干預,使其不發生效力,而不管當事人是否主張合同的效力。

2.無效合同是自始無效的。所謂自始無效,就是合同從訂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以後也不會轉化為有效合同。由於無效合同從本質上違反了法律規定,因此,國家不承認此類合同的效力。對於已經履行的,應當通過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方式使當事人的財產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許多國家的法律都規定違反了公序良俗或者公共秩序的合同無效。公序良俗或者公共秩序對於維護國家、社會一般利益及社會道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雖然沒有採用公序良俗或者公共秩序的提法,但是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五項確立了社會公共利益的原則。第五十八條第五項規定,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實質上是違反了社會主義的公共道德。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和生活秩序。例如,與他人簽訂合同出租賭博場所。


3. 論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1.遵守法律、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專同,屬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該條規定,集中表明二層含義,一是遵守法律(包括行政法規),二是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2.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原則。《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4. 合同法和勞動法屬於哪個部門法

合同法屬於民法,勞動法一般認為是經濟法的組成部分,但勞動糾紛適用民事訴訟程序。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屬於什麼法比如合同法屬於民法

合同法是民法的范疇。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版、權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在學術上有兩種觀點,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我國現行立法採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觀點,認為《民法通則》是民法這個法律部門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屬於大民法的范疇。

6.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合同源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一、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自願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三、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四、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五、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7. 我國《合同法》的第七條規定了什麼

合同法第7條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這一條規定的是保護公序良俗原則和合法原則。
第一,保護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的簡稱,是現代民法一項重要的概念和法律原則。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市場經濟中維護國家社會一般利益和一般道德觀念,因而在現代民法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法國法、德國法、日本法等都有規定。我國現行合同法未使用公序良俗的概念,《民法通則》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法則具體指明了「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國內有學者認為此謂「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其地位作用相當於各國民法中的公序良俗。
善良風俗是以道德為核心的概念,是以一定社會應有的道德准則,在我國通常稱為「社會公德」。但善良風俗應注意與另一種具有道德規則的誠實信用區別開來。誠實信用原則主要是對市場行為的要求,而善良風俗主要是對人們在親屬、婚姻家庭和兩性關系中的行為所提出的要求。
第二,合法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主要是指遵守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合同法將當事人的意思放在突出地位,以任意性規定為多。

8. 談談合同法對現實的指導意義

合同的意義,在於雙方在信任或者不信任的狀態下,因為簽訂了合同就有了法專律依靠,在履屬行合作期間,雙方的書面承諾,有法可依,有據可尋,使所有的商務合作者,都能規范的承諾和履行合作的過程,從而使合作的結果完美化,和合法化,對和諧社會和諧治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社會發展,和法治社會的重要方式方法。

9. 合同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有哪些特點

合同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由合同法加以規定,可以適用合同法解決其中矛盾、沖突的特定社會關系。

合同法調整一部分動態財產關系,動態財產關系又稱財產流轉關系,是財產由一主體向另一主體移轉時,在財產轉讓者與受讓者之間形成的財產關系。與動態財產關系對應的是靜態財產關系,又稱為財產支配關系,是財產在特定主體支配下形成的支配者與社會一般人之間的財產關系。

合同法不調整所有的財產流轉關系,可以由合同法調整的財產流轉關系必須同時具備主體地位平等和在形式上表現為合同關系這兩個方面。後者是說由合同法調整的財產關系是基於雙方共同意志行為而發生的財產流轉關系,其內容由雙方訂立的合同確定。

由合同法調整的財產流轉關系可以分為兩類:商品交換關系和無償性民事財產流轉關系,但是調整的中心在於前者。

(9)社會法合同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訂立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

5、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干擾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10. 勞動合同法屬於民法范疇還是經濟法或是社會法

民法和經濟法都有關於合同的內容啊。所以合同法由這二部法律來調整。特別是民法是基本法,經濟法里沒有的規定就用民法的。有就用經濟法的。有的合同在民法里。有的適用經濟法的。要具體案子具體分析哦。

熱點內容
抗疫中的道德 發布:2024-09-17 04:16:32 瀏覽:89
道德經二十九章 發布:2024-09-17 04:07:42 瀏覽:411
公安執法規范化講話 發布:2024-09-17 03:51:16 瀏覽:162
道德無力論 發布:2024-09-17 03:37:34 瀏覽:695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依法治國 發布:2024-09-17 02:39:34 瀏覽:648
黨員交通違法規定 發布:2024-09-17 01:56:11 瀏覽:777
2020年婚姻法離婚協議離婚 發布:2024-09-17 00:42:59 瀏覽:499
判緩刑後司法局的流程 發布:2024-09-16 23:00:30 瀏覽:969
漢川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4-09-16 22:45:52 瀏覽:772
勞動法18周歲 發布:2024-09-16 22:44:13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