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與稅收法定主義的關系

經濟法與稅收法定主義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4-10-27 10:15:41

❶ 稅收法律存在的彈性以及漏洞有哪些

稅收法律是指擁有稅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頒布的調整稅收關系的規范性文件,是稅法的主要表現形式。下面為大家介紹下2014《經濟法基礎》中關於稅收法律存在的彈性以及漏洞有哪些的內容知識。
一、稅收法定原則
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法最基本的原則,它是稅法三大基本原則中最基本的原則。稅收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可概括為: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都必須由法律予以明確規定;稅法主體及其權利和義務都必須由法律予以確認;沒有法律依據,國家就不能課賦和徵收稅收,國民也不得被要求繳納稅款。這是世界各國稅法普遍遵從的一條最基本的原則。稅收法定原則包括兩個基本要素:
1、是征稅必須立法。
2、是納稅也必須立法。
所謂征稅必須立法是指國家征稅機關,即稅法中的征稅主體必須依法征稅,如稅法沒有規定的,國家不能隨意進行課稅、征稅。《稅收征管法》第3條規定:「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優惠、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優惠、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二、稅收法律存在的彈性
經濟活動是復雜多變的,納稅人的經營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國家要對納稅人的經營活動征稅,就要制定能夠應對復雜的經濟活動的稅收制度,這就要求稅收法律具有一定的彈性。這種彈性也給納稅人提供了選擇的可能性。這種彈性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征稅范圍的彈性
征稅范圍是可大可小的,稅法上往往難以准確界定。例如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稅,「所得」的范圍就很難把握。在世界各國的稅法中,所得也沒有一個統一標准。從理論上說,應納稅所得額應該等於企業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金額。單從准予扣除項目金額來說,稅法只是作了一系列較抽象的界定,納稅人完全可以通過一定的合理的技術處理,使自己的征稅對象游離於征稅范圍之外,或者將高稅范圍內的對象轉移於低稅范圍之中,從而不納或少納稅。
2、納稅人定義上的彈性
任何一種稅都要對其制定的納稅人給予法律的界定。這種界定,理論上包括的對象和實際包括的對象差別較大。這種差別的原因在於納稅人定義的變通性,特定的納稅人繳納特定的稅收。納稅人如果能設法證明自己不是某種稅收的納稅人,自然也就不必繳納這種稅了。
3、計稅依據的彈性
稅額的計算關鍵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課稅對象金額,即計稅依據;二是適用稅率。稅額就取決於計稅依據金額的大小和稅率的高低。納稅人在既定稅率前提下,計稅依據愈小,稅額也就愈小,納稅人的稅負也就愈輕。為此,納稅人就會想方設法研究如何縮小計稅依據,從而達到減少稅額的目的。
4、稅率的彈性
稅率是稅額多少的一個重要因素。當課稅對象金額一定時,稅率越高稅額越多,稅率越低稅額越少。稅率與稅額的這種密切關系誘發納稅人盡可能避開高稅率,尋求低稅率。稅制中不同稅種有不同稅率,同一稅種中不同稅項有不同稅率,以及「一種一率」和「一目一率」上的差異性。累進稅率是稅率彈性的重要基礎,當計稅依據達到一定標准後,它適用的稅率會增高或降低,並且這種增降幅度相差非常大。這就使得納稅人對稅率的增降非常敏感,並想方設法去使自己適用較低的稅率。這種巨大的稅率差異對納稅人進行納稅選擇具有非常大的刺激力。
5、應納稅種的彈性
稅法規定,當納稅人存在混合銷售行為時,當其銷售額小於全部營業額50%時徵收營業稅,當其銷售額大於全部營業額50%時徵收增值稅,這樣納稅人可以通過對銷售額的控制來選擇應納稅的稅種。
三、稅收法律存在的漏洞
除了差異、彈性,現行的稅收制度中還有很多漏洞。任何稅法都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也不可能對征稅中所涉及的各種問題都作出嚴密而周全的規定。稅法上的缺陷和漏洞使納稅人的主觀避稅願望有可能通過對其適當的利用得以實現。就我國而言,稅收法律方面的漏洞主要有:
1、稅法條文過於具體
任何具體的東西都不可能包羅萬象、完美無缺,過於具體的稅法條文造成一部分應稅行為游離於稅法規定之外,從而給這些應稅行為的避稅提供了機會。如我國目前對電子商務的征稅問題就沒有具體規定,我們無法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稅。
2、稅法條文不一致
由於稅收政策隨著經濟的發展總是處於調整和變化狀況,導致有些稅法條文前後不一致。
3、稅法條文不嚴密
許多稅收優惠條款沒有防範避稅的規定,使納稅人存在濫用優惠條款的可能。如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制度給予外資企業超國民稅收優惠待遇,許多內資企業就利用這方面的政策搞假合資企業,規避企業所得稅負擔。當然這種作法是不可取的。
4、稅法條文不明晰
稅法有些規定過於抽象,不便於操作,這也許對納稅人有利,也許對納稅人不利,關鍵看納稅人如何爭取對政策的理解和稅務部門的支持。如現行增值稅制度和消費稅制度要求關聯企業商品交易按公允價格進行處理,如果出現無正當理由而價格明顯偏低的現象,稅務機關有權依照有關規定對交易價格進行調整甚至對企業實施處罰。但在實際操作中,計稅價格到底低到什麼程度才叫明顯偏低,標准不確定,可操作性較差。
建立合理的稅收立法結構、規范立法許可權;建立執法約束機制、規范執法行為;完善稅務救濟法律建設、建立獨立的稅務司法體系不僅僅是稅收法定原則的要求,也是提高依法治國、依法治稅從而提高依法執政能力水平的需要,更是建立現代化法制社會與國家的必然趨勢。(網摘)

❷ 張守文的研究成果

著作:《市場經濟與新經濟法》(合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反不正當競爭的理論與實務》(合著)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版 《信息法學》(合著) 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稅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規制與發展》(合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稅法的困境與挑戰》 廣州出版社2000年版 《國際經濟法新論》(合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稅法通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財稅法》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財稅法疏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財稅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經濟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經濟法總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論文:1 《經濟法學的法律經濟學分析》。 《法學研究》1992年第5期2 《中國「新經濟法理論」要略》 《中外法學》1993年第1期3 《德國的<經濟穩定與增長促進法>》, 《外國法譯評》1993年第4期。4 《略論經濟法的宗旨》 《中外法學》1994年第1期。5 《中日競爭法律制度比較研究》, 《外國法譯評》1994年第2期6 《商號及其法律保護》, 《知識產權》1995年第3期7 《消費者的獲取信息權及其法律保護》 《中外法學》1996年第1期8 《論稅收法定主義》 《法學研究》1996年第6期9 《社會法論略》 《中外法學》1996年第6期10 《論稅收的一般優先權》 《中外法學》1997年第5期11 《略論納稅人的退還請求權》 《法學評論》1997年第6期12 《經濟法學發展中的若干問題》 《中外法學》1998年第3期13 《經濟法的時空維度描述》 《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14 《「第一稅案」與財稅法之補缺》 《中國法學》1999年第4期15 《稅權的定位與分配》 《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16 《略論納稅主體的納稅義務》 《稅務研究》2000年第8期17 《論經濟法的現代性》 《中國法學》2000年第5期18 《略論經濟法上的調制行為》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5期19 《論稅法上的可稅性》 《法學家》2000年第5期20 《略論對第三部門的稅法規制》 《法學評論》2000年第6期21 《「內部市場」的稅法規制》 《現代法學》2001年第1期22 《宏觀調控權的法律解析》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3期23 《稅法的普適性及其局限》 《中外法學》2001年第5期24 《我國反欠稅制度的整合》 《法學》2001年第10期25 《經濟法學的基本假設》 《現代法學》2001年第6期26 《收益的可稅性》 《法學評論》2001年第6期27 《稅收權利的性質及其法律保護》 《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28 《稅收逃避及其規制》, 《稅務研究》2002年第2期。29 《宏觀調控法的周期變易》 《中外法學》2002年第5期30 《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2期31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與創新》 《法學論壇》2003年第2期32 《經濟法責任理論之拓補》 《中國法學》2003年第4期33 《稅收行為的范疇提煉及其價值》 《稅務研究》2003年第7期34 《財政危機中的憲政問題》 《法學》2003年第9期35 《經濟法的政策分析初探》 《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36 《經濟法學方法論問題芻議》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4期37 《稅法變革與私法秩序的協調》 《法學家》2004年第5期38 《經濟法學的有效發展》 《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39 《發展法學與法學的發展》 《法學雜志》2005年第3期40 《發展非公經濟的經濟法解讀》 《法學家》2005年第3期41 《稅收收入的合法性分析》 《稅務研究》2005年第2期42 《經濟法體系的結構分析》 《法學論壇》2005年第3期43 《「二元分化」的稅收調控及其合法性》 《稅務研究》2006年第3期44 《經濟法研究的「合」與「同」》 《政法論壇》2006年第3期45 《論經濟法的「特異性范疇」》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3期46 《企業集團匯總納稅的法律解析》 《法學》2007年第5期47 《經濟法院的經濟法思考》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5期48 《企業所得稅法統合的內在局限》 《稅務研究》2008年第2期49 《論「促進型」經濟法》 《重慶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4期50《貫通中國經濟法學發展的經脈——以分配為視角》,《政法論壇》2009年第6期

❸ 李剛的個人小傳

2005年3月,進入廈門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廖益新教授。
2004年11月起,任經濟法教研室主任。
2004年9月,遴選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3年7月起,任教於廈門大學法學院經濟法教研室。
2000-2003年攻讀民商法專業法學博士學位,師從漆多俊教授,主攻民商法與經濟法(稅法)比較研究方向。
1997-2000年攻讀經濟法專業法學碩士學位,師從劉劍文教授,主攻財政稅收法方向。
1993-2003年就讀於武漢大學法學院,2003年獲法學博士學位。
主要講授課程:
本科生:經濟法、稅法、破產法
法學碩士研究生:比較稅法學
法律碩士研究生:財政稅收法
主要學術觀點:
稅法非僅為 「征稅之法」,更應是納稅人憑以對抗國家課稅權的「權利之法」。
研究理念和特點:
相信並奉行漆多俊教授所提出的 「鑽進去、跳出來」之「全局總攬法」的學術研究理念;遵從並堅持黃仁宇先生所主張的「長時間、遠距離、寬視界」的宏觀研究方法;認為應在多學科背景下,從稅法與他學科之間的聯系角度出發,全方位、綜合研究稅法。
承擔項目:
7.21世紀宏觀經濟法理論與宏觀調控法立法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盧炯星教授主持),2004年10月,項目參加人,負責「稅收宏觀調控法理論及體系」部分的研究、撰寫工作。
6.國家稅務總局「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加入WTO 後中國稅收法制體系改革和完善研究」中由劉劍文教授主持的「中國稅收立法機制的改革和完善研究」子課題的課題組成員,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
5.轉變中的法律——中國經濟法的時代特徵(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第一批,01JA820004;漆多俊教授主持),2002年至2004年9月,項目參加人,負責中國稅法在轉變中的時代特徵問題的研究。
4.財政稅收法研究綜述(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項目;劉劍文教授主持),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項目參加人,負責稅法總論中部分問題綜述的撰寫工作。
3.中國對外雙邊稅收協定範本修訂(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項目,廖益新教授主持),項目參加人,負責協定範本第25-29條中英文文本的修訂及立法注釋工作。
2.《國際稅法學》(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項目;劉劍文教授主持),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項目參加人,負責「中國涉外稅法」一編和「稅收饒讓抵免」一章的撰寫工作。
1.參加漆多俊教授主持的「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及其立法研究」課題組(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0-2001年,項目參加人,負責「計劃法」的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
5.參編《財稅法學研究述評》(劉劍文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撰寫第四章第八-十二部分(約4.2萬字)。
4.參編《國際稅法學(第二版)》(劉劍文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撰寫第10、19-21章(約10.7萬字)。
3.參編《經濟法學》(李國海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三副主編,並撰寫第十四章《計劃法》(約4萬字)。
2.《宏觀調控法研究》(漆多俊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一副主編,並完成第四章「計劃法」,約6.4萬字。
1.參編《國際稅法》(劉劍文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版),並撰寫第七章《中國涉外稅法》(約4萬字)。
主要論文:
25.《對稅法學教學內容與方式改革的幾點嘗試》,載劉劍文主編:《潤物無聲 北京大學法學院百年院慶文存之財稅法治與財政法教學》,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4.《中國稅法學的現代化:標志、體系和差距》,《法學家》2004年第6期。
23.《對中國涉外稅法的再認識》,《涉外稅務》2004年第11期。
22.《契約精神與中國稅法的現代化》,《法學評論》2004年第4期。
21.《對本科生稅法學教學的認識與實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增刊(教學論文專輯)。
20.《稅收法律行為初論》,《當代法學》2004年第3期。
19.《「國際調節」視角下稅法經濟調控功能的再認識》(第二作者),載漆多俊主編《經濟法論叢》(第9卷),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8.《國家、稅收與財產所有權》,載劉劍文主編:《財稅法論叢》(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7.《稅法經濟調控功能的國際化》(第一作者),《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16.《稅法與私法關系探源——對(私人)財產權的確認和保障》(李剛、叢中笑),《法制與社會發展》2003年第6期。
15.《宏觀調控行為可訴性問題初探——由「納稅人訴訟」引發的思考》,漆多俊主編:《經濟法論叢》(第7卷),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14.《從法律救濟到法律責任——計劃法對計劃的「第二次限制」》(李剛、趙紅光),載朱崇實主編:《經濟法理論與實務熱點問題探討——2001年全國經濟法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選》,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3.《稅法與私法關系探源——對(私人)財產權的確認和保障》,獲「湖北省法學會經濟法專業委員會」2002年年會論文評選二等獎,載劉隆亨主編:《當代財稅法基礎理論及熱點問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2.《市場和計劃法:對計劃的兩次限制——試論計劃法若干基本問題》,載漆多俊主編:《經濟法論叢》(第6卷),中國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11.《稅法公平價值論》,載劉劍文主編:《財稅法論叢》(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0.《簡論中國稅法之現代化》,獲「湖北省法學會經濟法專業委員會」2001年年會論文評選二等獎。
9.《論稅收法定主義》(覃有土、劉乃忠、李剛),《現代法學》2000年第3期。
8.《稅收法律關系新論》(劉劍文、李剛),《法學研究》1999年第4期;榮獲「武漢大學1998至1999學年度研究生學術成果甲等獎」和「中國法學會稅法學研究會」1999年年會論文評選一等獎。
7.《國際稅法特徵之探析》(劉劍文、李剛),《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6.《稅法基本價值論》,獲「湖北省法學會經濟法專業委員會」1999年年會論文評選二等獎。
5.《二十世紀末期的中國稅法學》(劉劍文、李剛),《中外法學》1999年第2期;《經濟法學、勞動法學》1999年第6期全文轉載。
4.《我國農業稅制立法改革之展望》(劉劍文、李剛),《法商研究》1998年第5期。
3.《試論行政機關立法權的若干基本問題》,《南昌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3期。
2.《依法治稅及其觀念基礎——稅收法律意識之重構》,獲「湖北省法學會經濟法專業委員會」1998年年會論文評選三等獎;獲「武漢大學1997至1998學年度研究生學術成果甲等獎」;《湖北國稅》1998年第9期。
1.《試論我國稅收立法體制之完善》(劉劍文、李剛),《稅務研究》1998年第6期。
主要社會兼職:
1.《財稅法論叢》(劉劍文主編,法律出版社系列出版物)「比較稅法與國際稅法」和「書評」專欄責任編輯。
2.「中國財稅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
3.廈門市國家稅務局法律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
4.廈門市國際稅收研究會理事。

❹ 徐蓉的簡介

1992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7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
現在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學博士學位
1997年7月至今,四川大學法學院工作,助教、講師、副教授
學術成果
課題:
1、 公司解散清算中的法律問題研究,校基金,負責人
2、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保護研究,橫向項目,主研
3、專利侵權訴訟中人民法院的許可權及審理方法研究,橫向,主研
4、商法學精品課程建設,省級項目,主研
5、南沙群島油氣資源共同開發法律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研
目前已在《中國法學》(英文版)、《現代財經》、《學習與探索》、《社會科學研究》、《法律書評》、《財稅法論從》等刊物上發表三十餘篇學術論文,擔任《民商法學》一書的副主編,參編《經濟法學》、《商法學》、《商法學原理》、《稅法》、《經濟法律通論》(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等多部教材。
《Review of China Indivial Income Tax Legislation》,《China Legal Science》2008.
《應稅所得視角:所得稅法與民法之有機結合》,《現代財經》2007年第1期(CSSCI),獨著。
《從所得稅與民法的聯系論和諧稅收關系的建立》,《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獨著。
《如何完善我國稅收授權立法的思考》,《四川法學文集》法律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獨著。
《公司非破產清算中保護債權人利益的法律思考》,《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2期(CSSCI),獨著。
《公司擔保與銀行貸款的風險控制-兼談《公司法》與《擔保法》的沖突》,《學習與探索》2005年的6期(CSSCI),獨著。
《保險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對如實告知義務的要求》,《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第6期(CSSCI),獨著。
《試論稅收法定主義及其對我國稅收立法的要求》,《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獨著。
《關於公司能否對外擔保的法律思考—對我國有關公司法教材的質疑》,《法律書評》第2輯,法律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獨著。
《建立我國公司解散登記備案制度的設想》,《理論月刊》2005年第10期,獨著。
《我國破產法的適用范圍及其完善》,《學習論壇》2004年第3期,獨著。
《經濟法》,2003年9月,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本人編寫8萬字。
《商法》,2003年3月,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本人編寫11萬字。
《民商法學》,2007年7月,四川大學出版社,擔任副主編並編寫14萬字。
《稅法》,2007年9月,清華大學出版社,本人編寫4萬字。
《商法學原理》,2007年11月,科學出版社,本人編寫12萬字。
《經濟法律通論》,2008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本人編寫約4萬字。
獲獎:
撰寫的「如何完善我國稅收授權立法」和「試論所得稅和民法在保護財產權中的關系」分別被評為中國財稅法教育研究會暨海峽兩岸財稅法學術研討會2005年年會和2006年年會優秀論文獎和三等獎
2004年度獲得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獎勵

熱點內容
北京市朝陽區司法局 發布:2024-10-27 12:18:19 瀏覽:506
法國民法典三部分 發布:2024-10-27 12:17:18 瀏覽:732
商法學教案 發布:2024-10-27 12:11:03 瀏覽:550
民法總則149條 發布:2024-10-27 11:47:07 瀏覽:736
使用假幣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0-27 10:47:57 瀏覽:613
經濟法與稅收法定主義的關系 發布:2024-10-27 10:15:41 瀏覽:964
司考合同法重點 發布:2024-10-27 10:07:35 瀏覽:781
道德塑造人 發布:2024-10-27 09:36:59 瀏覽:601
民事責任法律體系 發布:2024-10-27 09:24:47 瀏覽:830
道德經竹書 發布:2024-10-27 09:05:15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