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實踐體會

經濟法實踐體會

發布時間: 2024-11-12 08:03:51

1. 經濟法學習心得體會

我是學財會的,第一門學科就是經濟發!
沒什麼心得!就是死記硬背!知道了政策條例法規你就懂了;否則,你啥都不會!
希望採納

2. 學習《經濟法》能得到什麼收獲

學習經濟法心得
一、考情分析,學習方法應以聽課為主通過分析歷年來的考試情況,不難看出,試題越來越靈活,試卷中客觀題部分佔75分,主觀題部分佔25分,其中最難的部分就是40分的多選題了,所以,單靠押住綜合題是很難過關的。我們的學習方法應側重於客觀題部分(包括單選、判斷、簡答、綜合),通過聽課,60分的內容能夠得到解決,另外40分的內容則應聽課加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勿死記硬背。總之,經濟法應以聽課為主。二、教材調整,重點變化大自2007年起,會計職稱考試教材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由原來的12章調整為9章,所以各章的考試分值也相對平衡,基本上轉變為章章重點。三、經濟法的學習法通過聽老題的課和各個考試過關者介紹的個人學習方法,我總結了以下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1.認真聽課大家都是成年人,參加考試都不容易,有家、有事業,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學習時間都是靠擠出來的,而且一般報職稱一報就是3門或2門,因此,我們是不可能把大塊的時間劃出用於學習經濟法,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學習實務和財務管理,所以,我們大家應該有較高的學習效率,有較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習課件中,老師所講的重點幾乎涵蓋了90%以上的考試內容,所以,只要我們認真聽課,用心聽課,過關應該是不成問題的。2.課後復習,注重總結歸納聽課後,應認真歸納總結,可以自己製作一些表格,加深記憶,真正將知識變成自己的,這樣掌握得更牢固,記得更深刻。課後復習時,只復習不會的內容,會的就省略了,盡量不要重復復習,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3.做題要精,以典帶面聽課復習後,不要忙於做題,當下聽完,誰都會做。可以過兩天再做前幾天學習過章節的習題,這樣很容易發現不會的問題。題不在多,而在於精,歷年考題是習題中再精典的習題了,也是必做且應認真分析總結的習題。做題後,要注意總結考點,明確解題思路,以典帶面。做錯的題,應記下來,之後反復做,錯題會逐漸變少,當然自己掌握的知識逐漸增多。這就是我自己總結的一些《經濟法》學習方法,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今後,我會把《經濟法》逐章的學習體會及自己歸納總結的一些資料傳上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各位學友多多支持,多多指教,大家互相學習,互相督促,一起順利通過考試「讀己」也是我大學價值觀的一個部分,上大學我追求的是自己在能力、素質、性情多方面的自我提升,然而我時常「讀己」看自己與之前的變化。所以在這經濟法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我應該用自己的價值尺度來衡量自己在這課堂受到的感悟和得到的提高。在論文開始我也已經提到了通過這一個系列的課程我初步奠定了我一生學習經濟法的框架。也許現在課堂中許多專業問題我都無法全部的理解,但我相信隨著自己逐漸步入商場對經濟法中條款會更為理解。學習到一些基礎的經濟法知識是必然的,在其他方面通過一次學生講課也讓我換位思考更加了解老師的職責,也讓我好好的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課後也有幸再和我們的項老師進行了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自己的思想再度受到啟發,真的自己在這課程的學習中和這位老師的交流中自己在某些方面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希望有更多的機會也我們的項老師進行交流。

3. 學經濟法學的感受和收獲怎麼寫

學經濟法學的感受和收獲示例:

通過經濟法課程的學習,我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和體會,雖然我不是法律專業的,但我還是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來對待。

它使我對法律法規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更正了自己以前許多錯誤的觀點,對我自身的經濟法律知識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同時也是法律社會的背景下,這樣的一門課程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

經濟法中的《公司法》和《合同法》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闡述一下我的學習心得。

首先,從我個人說起,我自己比較喜歡了解一些新聞,獲取一些當前國內外的大事和報道,更喜歡對事件有深層次的了解。但是由於我個人知識的限制,我很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如果事件涉及到經濟法律知識,我就更不能做到從深層次了解經濟現象了。

僅僅通過不到十八周的經濟法課的學習就想獲得足夠的法律知識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但是我還是可以發自內心的大聲說:我收獲很多,因為它讓我收獲了一種意識,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

要把經濟法學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因為對於我們來說它是一門新學科,它與我們以前了解的民法行政法等有區別也有聯系,因此我們應該對經濟法的概念、作用范圍、具體實施等認真分析與比較。

經濟法專業畢業以後主要從事的工作

有考法檢系統公務員的,有到公司當法務的,還有念完博士教書的,也有轉行做市場營銷的。這是我們院經濟法專業畢業生的大致情況。

其實念法律的要想在法律這一行做下去,而且還能做得好的話,要看個人能力了。如果活動能力強,專業基礎也扎實做律師也幾年就出來了,要是理論功底深厚,那可以努力成為知名法學家。其它庸庸碌碌,水平一般的,基本都轉行了。

4. 關於學習經濟生活的心得體會的學生作文範文

經過幾周的學習,我們把《經濟法學》這門課基本學完了,但我說的「學完」僅僅是指本學期我們不用再課堂上學習《經濟法學》了,而真正掌握了多少、會應用多少,這是因人而異的。《經濟法學》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我們不能僅停留在課本的理論知識上,先積累理論知識,以便以後能夠實際運用才是我們學習它的主要目的。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珍惜課堂上的學習,還要在今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時刻關注經濟法。

5. 學經濟法學的感受和收獲有哪些

學經濟法學的感受和收獲如下:

1、學習經濟法之前,經濟法律給我的印象往往是比較實質性的意義,比如哪些經濟行為或事情可為或不可為,哪些行為或者事情符合規定,哪些行為或者事情會受到法律法規的制裁。而通過老師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積累的經驗。

在講解中穿插引用了許多生動的關於經濟法不同方面的案例,並且通過多媒體,讓我們在聽的同時,看到了許多的真實糾紛實況。經濟法包括企業法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票據法企業破產法而三資企業法是重點等的內容。我們學得津津有味,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經濟法對維護社會的正常穩定所起到的貢獻。

2、通過經濟法課程的學習,我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和體會,雖然我不是法律專業的,但我還是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來對待。它使我對法律法規有了一定的認識。

同時也更正了自己以前許多錯誤的觀點,對我自身的經濟法律知識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同時也是法律社會的背景下,這樣的一門課程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

3、通過一個學期《經濟法》的學習,讓我們意識到經濟法對我們生活以及將來步入社會工作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過開設這門課程,讓我們長了不少見識,應該說學到了很多應該懂得的生活知識和法律知識,增強了我們維護自身利益和權益的意識,為我們將來步入社會作了一定的鋪墊。

不過要把經濟法學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因為對於我們來說它是一門新學科,它與我們以前了解的民法行政法等有區別也有聯系,因此我們應該對經濟法的概念作用范圍具體實施等認真分析與比較。

4、我通過學習這一個學期的經濟法。知道它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和認識國家干預經濟生活調節市場的法律原則和理論基礎,也讓我們知道經濟法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法律有機聯系整合統一的紐帶。

學好經濟法可以讓我們運用法律武器規避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從而確保國家經濟健康穩步快速發展,同時,也為我們以後的經濟行為提供可行的模本。

5、經過幾周的學習,我們把《經濟法學》這門課基本學完了,但我說的「學完」僅僅是指本學期我們不用再課堂上學習《經濟法學》了,而真正掌握了多少、會應用多少,這是因人而異的。

《經濟法學》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我們不能僅停留在課本的理論知識上,先積累理論知識,以便以後能夠實際運用才是我們學習它的主要目的。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珍惜課堂上的學習,還要在今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時刻關注經濟法。

6.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

1、思想:各科其實挺簡單的,這關鍵是我們對它是否感興趣,要知道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2、行為習慣:自我感覺良好,在學校並沒有違反紀律,在家幫家長忙。
3、為人處事:還行,就是有點粗心和莽撞,不懂得考慮其他人的感想,但是很樂於助人。
4、學習成績:在班級雖然總是前三名,但是考試時還是會很粗心,把不該錯的題目給做錯。
(以上在需要時,可以進行改編)

7. 求一篇學習《經濟法概論》心得或體會。。。。1200字左右。。。。

試論經濟法的獨立地位

經濟法的地位問題其實就是經濟法是不是一個法律部門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明確經濟法的概念,證明其獨立性,並在理論和現實的基礎上對相關部門法加以區分.

一、經濟法的概念

經濟法從其萌芽至今已走過了100多年風風雨雨的歷程,它的產生以至發展都伴隨著爭吵,目前學界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作為理論思維的第一步就是給經濟法下定義,這也是經濟法研究學者的首要任務。前人在此已做了相當的工作,總的說來,對經濟法的定義可以分為兩類觀點:一是承認經濟法是一個法部門,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定義;二是不承認經濟法的獨立地位,認為經濟法是一個學科或是一種規范的綜合等等。

否定經濟法的普遍觀點認為「經濟法沒有統一的調整對象和方法,所以無論是單個的經濟法規或是這些法規的總合,都不能構成獨立的法律部門」(1) 。而肯定派則認為經濟法有獨立的調整對象和方法,堅持經濟法的獨立法律部門地位(2)。綜觀兩方的觀點其最大的分歧就在於經濟法是否有有別於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和方法,這也是傳統部門法的劃分標准。還有部分學者為求證經濟法的獨立地位對傳統的部門法劃分標准提出了質疑,認為法部門的劃分並非如此,現在不得不對這一傳統理論加以徹底的改造了(3)。當然還有提「法域說」和「法體制說」的。筆者以為我們沒有必要一廂情願的為建立一套理論而去任意否定已有的且被大家所公認的東西,否定這一點就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唐詩有言:「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詩用來說明經濟法的發展極恰。經濟法的獨立地位應該得到肯定,如何去詮釋經濟法呢?首先還得從法談起,法律就是調整一定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那麼經濟法也是為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而存在,了解這一點給經濟法下定義就不是一件難事。從蘇聯改造過來的「縱橫統一說」在學界曾佔有相當的地位,此說認為經濟法調整的是縱向的經濟管理關系和橫向的經濟協作關系(4)。這一觀點試圖使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更加明顯,但無意間卻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經濟協作關系更多的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關系,這不應屬於經濟法調整的范疇,而是民法調整的范疇。經濟法主要是從公權力入手來調整公私融合的部分,也就是公私之間的交叉關系。現在特別是象中國這樣的日益發展的經濟民主社會,公權力應該在一定的地方適可而止,不應過多的涉入私權利。因此,經濟法應定義為是調整國民經濟的管理和協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這一概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理解:首先,經濟法調整的是縱向的經濟管理和協調關系,這區別於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關系。其次,調整的主體其中重要一方是國家相關的經濟機關,這是為擺脫行政機關對經濟的盲目干預,確定一定的機關進行經濟的管理和協調工作。雖然,經濟法是以一定的強力為基礎的,但強力並不是直接調整手段而是作為經濟管理協調的堅實後盾。

二、經濟法的獨立性

經濟法的地位問題歸結到一點就是經濟法是不是一個法律部門的問題,而進一步研究其實重要的就是經濟法的獨立性問題,這個問題是上個世紀以來法學界爭論的焦點,可以肯定的說經濟法是一個部門法。前面已對經濟法的概念進行了分析,下面具體就經濟法的獨立性進行研究。

判斷經濟法是否為部門法須確立一個明確的部門法劃分的標准,而不是不顧現實自封為部門法。部門法的劃分有對象說,對象加方法說,還有方法說,還有目的說等。按照多數的觀點認為特有調整的對象和方法是劃分的標准。但方法相對於對象來說是次後的,特有的調整對象才是關鍵,任何法律部門都有其調整的對象,這是劃分部門的根本標志,它是指法律部門調整的特定社會關系(5)。雖然有人對這一傳統的劃分方法提出了質疑,但他還是不得不承認,對經濟法的基本界定說還是應當立足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及其根本特徵,否則經濟法就成了無本之木,無異於空中樓閣,經濟法的科學性也就值得懷疑(6)。在前面的定義中已經闡述了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協調關系。這種關系的一方主體是國家經濟機關,另一方則是市場經營的主體,大到公司企業集團,小到「戶」(7) 這種經營的單位。從客觀上說,經濟法調整的的對象是一種社會關系,具體說有宏觀調控法(或者宏觀經濟法)、市場規製法、經濟組織法等方面。宏觀調控法主要包括金融財稅等,市場規製法包括不正當競爭法和反壟斷法以及產品質量法等方面的內容,經濟組織法主要包括了公司企業法等方面的內容。

調整的對象基本上就決定了經濟法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在經濟的管理協調過程中會使用包括民事、行政等方面的調整手段,這並不會影響經濟法的獨立地位,現實的情況非常復雜,使得國家必須用多方面的手段進行調整。另外經濟法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調整手段和方法,如「經濟不名譽」處罰等。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經濟法有明確的調整對象並輔以一定的調整方法,它就具有作為一個法部門的獨立性,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四、經濟法與相關部門法的關系

若要進一步明確其部門法的地位,須與相鄰的部門法加以比較,不能區別就難說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涉及公私權利的問題,一方面它與民法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方面它的主體是行政機關,與行政聯系緊密,所以准確的區分經濟法與民法和行政法的關系才能說明經濟法的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相較而言,其他部門法就沒有什麼可比較的必要,本文由於篇幅的限制,也不打算與民法和行政法之外的部門法相比較。

與民法相比較,雙方調整關系的主體明顯是不一樣的,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而經濟法則是調整的不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管理協調關系,與人身關系無關。明確的區分經濟法和民法是為了讓公權利不幹預私權,讓市場經濟按價值規律發揮最大的作用。經濟法與民法並不是對立的,經濟法是民法的重要補充,可以說民法是經濟法的基礎,經濟法是民法的保障。

眾所周知狹義的民法不包括商法,商法是後來才出現的特別民法。盡管有民商分離和民商合一的不同,但商法屬於廣義的民法是沒有異議的,其基本的價值理念與民法是相同的,調整的對象仍然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關系,脫離這點商法就不成其為民法。一般認為商法包括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等,但這些同時又被納入經濟法的范疇,如何具體的區分商法和經濟法呢?有的學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考證了商法的來源,認為商法本來就是一個不十分規范的叫法,也就是說沒有商法,建議把調整平等主體的部分劃入民法中,而餘下的劃歸經濟法(8)。筆者以為這完全沒有必要,保持民商法的現有提法已是共識,所以屬於商法的相關法中可以有經濟法規范,只是雙方的研究角度不同,商法可以從主體資格、權力自治等方面就以規定和研究,而經濟法則從經濟組織、競爭規范等方面進行規定和研究。商法與經濟法並不矛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其區分關鍵在調整的主體不同。

與行政法相比較,二者主體方面存在相似之處,行政機關有行政職能和經濟職能,也就是說國家一方面是統治者的身份,另一方面又是管理者、組織者,在某些時候還是經營活動的參與者。其行使行政職能的由行政法調整,行使經濟職能的由經濟法加以調整。傳統的行政法內容龐雜,不利於提高行政機關的效率並規范行政行為,一些原來行政領域的東西應分離出來納入新的法律部門如經濟法來調整,而一些未成熟又沒有形成一套法律系統的法規繼續留在行政法中,最終行政法調整餘下的部分。所以行政法應該是規定行政機關的組織和職權,並規定公民在受到行政機關侵害時的行政救濟(9)。因此區分經濟法和行政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從調整對象上看,行政法只調整發生在行政活動中的行政關系,如公安管理關系,人事行政關系等,經濟法調整的是經濟活動中的管理協調關系,包括產業政策管理關系,工商管理關系等。再是從調整的方法上看,經濟法更廣,不僅涉及有民法和行政法的方法,還有自己特有的方法,而且經濟法在宏觀調控上更多的是採用間接調控方式。最後,經濟法規范專業性更強,更復雜。

8.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經濟法力感觸最深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比較有趣。尤其是對那些不正當競爭行為比較感興趣。仿冒商標、虛假宣傳,還有商業詆毀都十分地有意思。譬如,「康帥傅方便麵」與「康師傅方便麵」、「秦山牌圖釘」與「泰山牌圖釘」謂之仿冒商標;「高露潔牙膏14天讓你牙齒變白」、「黃金搭檔送女人今年20明年18」謂之虛假宣傳;「購買惠普,連想,連想都不要想」、「南孚電池1節等於其他電池6節」謂之商業詆毀。還有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在生活中也遇到過,震驚全國的任曉峰、馬向景盜竊金庫案,亦由此鋪開。

9. 新課程背景下中職《經濟法》教學之思考

關於新課程背景下中職《經濟法》教學之思考

論文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學校的課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專業課教師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正擔當起這次課程改革的重任。《經濟法律法規》(本文簡稱《經濟法》)課程作為中職財會、營銷專業的基礎課,正處在現代與傳統的新舊教學思想交替的關鍵時期。作者通過總結近幾年的教學經驗,提出《經濟法》課程教學應堅持三個原則,並結合當前中職《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多角度進行了教學探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中職;《經濟法》課堂教學;案例教學法;高效課堂

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盡管不同於基礎教育,有其自身固有的特點和規律,但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帶有普遍性的教育理念,依然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宏觀課程改革背景下,筆者認為,當前《經濟法》課程教學要堅持三個原則:一要以人為本,體現中職學生的特點,客觀反映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身心特點;二要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尤其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三要充分體現《經濟法》課程的教學特色。在此,筆者擬總結近幾年《經濟法》課堂教學的探索實踐,歸納本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中職《經濟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教材內容編排上,嚴重脫離學生實際 教材內容編排按照先抽象知識再進行實體法律內容分述的順序,嚴重脫離學生的實際,造成了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現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經濟法律法規》,第一章是「經濟法概述」,主要講述經濟法的本質、特徵與基本原則和作用;第二章是「經濟法律關系」,主要講述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特徵、構成以及產生、變更與終止。這兩章是對經濟法知識的高度概括,有抽象性、系統性和專業性的特點。但對中職學生而言,直接接受這些純理性知識,大大超越了學生現有接受能力,教學效果較差。

在教學實施上,形式過於單一 在目前的《經濟法》課堂教學中,教師仍然唱主角,「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觀。由於課堂活動單一,片面強調對法律知識點的機械記憶,課堂上出現了學生厭學、紀律鬆懈的狀況。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邏輯嚴密的口頭表達能力、據理力爭的雄辯膽量和知識實際應用能力。這種教學忽視對職業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性培養,難以有效吸引學生,課堂缺乏生氣,新課程提出的三維教育目標得不到落實。

在教學方法運用上,案例教學法應用不夠充分 在目前的《經濟法》教學中,為了完成繁重的教學內容,教師往往忙於應付講授繁重的各章節法律內容,而疏忽了法律教學中最有特色的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只在課堂中充當講授法的「配角」,造成教師的案例意識淡薄,學生碰到現實問題,難以有效地運用經濟法知識予以解決,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在課時分配上,時間緊、任務重,教學任務難以按時完成 一方面,《經濟法》內容繁雜,面廣量大,實際教學需要九十多個課時,但一般學校只安排72課時,存在著較大的課時缺口。另一方面,本課程課堂教學效能低,且存在著大量的重復教學現象。如第三章「公司法」中的各種有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章「中小企業法律法規」中的合夥企業與個人獨資企業,在教學中無需作一一詳細講解。第七章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初中、高中的法律教材中都有相關內容,「會計法」內容在會計專業課教學中也有相應的內容,大量的重復教學造成了課堂的低效或無效,浪費了教學時間。

在學生評價上,片面強調書面的學業檢測,忽視過程性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期末終結性檢測替代學段成績,學生平日的過程性表現往往被置之度外。評價方式大都是閉卷書面考試,考試內容以概念、知識點的記憶等為主,能真正反映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案例分析等應用性題目相對不足,出現了學生依賴高強度記憶就能拿高分的現象。實踐證明,這種要以死記硬背來應考的評價方式偶然性很大,難以反映學生真實的綜合能力和水平。

思考與體會

積聚感性認識,構建知識生長的肥沃土壤 新課程提倡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建立密切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經驗。皮亞傑的知識建構理論也指出,學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如何發揮學生已有的經濟生活經驗、積累更多的經濟素材,成為《經濟法》有效教學的關鍵。為此,在教學中可以採取如下對策:(1)打破原先的編排順序,重新整合教材內容,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選擇學生相對比較熟悉、容易接受的具體經濟法律章節優先進行課堂教學。(2)在教每一章節時,教師先從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對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剖析社會經濟現象,積累素材,從而引發學生對經濟現象的關注。如筆者在講公司法、中小企業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內容時,都是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先結合義烏地方區域經濟中學生比較熟悉的典型企業,暢談其存在的社會價值或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慾望。(3)拓展教學資源,發揮現代網路媒體的教學優勢,實施直觀性教學。教師可從多媒體網路中搜集學生喜聞樂見的經濟法案例、生活趣聞視頻等,給學生播放,既能增進學生對法律知識背景的了解,又能吸引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搭建多彩活動舞台,拓展法律技能的訓練空間 經濟法本身是一門建立在豐富多彩、形形色色的經濟活動基礎上的法律,經濟法課堂理應成為充滿活力的活動空間。新課程改革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筆者在《經濟法》教學中,經常開展專題討論或辯論、模擬法庭、組織學生去法院旁聽開庭審理等活動,使它們成為課程活動的重要載體。(1)專題討論或辯論。例如,講完公司法後,筆者組織學生觀看了轟動一時的「浙江東陽吳英集資案」的網路視頻,圍繞主題「吳英集資是為了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需要而應無罪釋放,還是屬於個人非法集資詐騙而判死刑呢」,組織持相反觀點的學生,展開唇槍舌劍的`辯論。(2)模擬法庭。為了滿足學生親自進行經濟法實踐的慾望,可開展模擬法庭教學活動。具體操作時,由教師提供具有典型性、疑難性案例,由學生自願模擬法庭角色。模擬法庭可面向所有學生,可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如法官組、律師組、當事人組和書記員組,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模擬法庭活動中來。(3)旁聽開庭審理。如果條件許可,可安排學生參加法院開庭審理,體驗整個審理審判過程,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例如,筆者在講授合同法時,安排了一次合同糾紛的開庭旁聽,結果學生的興趣大增,非常認真聽取了案件的審理過程,從而為本章的有效教學作了鋪墊。

熱點內容
國內法學 發布:2024-11-22 00:16:37 瀏覽:634
荔錦台法院 發布:2024-11-22 00:14:10 瀏覽:140
合同法解釋二懸賞廣告 發布:2024-11-21 23:59:43 瀏覽:205
法官用英語說 發布:2024-11-21 23:49:28 瀏覽:589
電力系統道德模範 發布:2024-11-21 23:48:52 瀏覽:119
承擔法律責任意味著接受法律制裁對嗎 發布:2024-11-21 22:58:17 瀏覽:49
離婚女律師第一季 發布:2024-11-21 22:53:03 瀏覽:28
銀行雙錄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1 22:44:12 瀏覽:621
人事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1 22:41:57 瀏覽:943
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七條 發布:2024-11-21 21:42:08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