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Ⅰ 勞動合同法 的適用范圍包括
一、勞動合同法適用范圍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為: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以下 4 種類型企業:
(1)中國境內的企業;
(2)個體經濟組織;
(3)民辦非企業單位;
(4)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
《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 適用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二、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規定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Ⅱ 私營企業能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律師解答
私營企業也能適用《勞動合同法》。我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都適用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Ⅲ 事業單位為什麼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因為其錄用公務人來員是源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
Ⅳ 勞動合同法不適用的范圍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不適用的范圍是國家公務人員還有事業單位的人員,因為這兩類人員的話,他們實際上是根據我們國家的公務員法,還有相關的法律來進行一個執行,所以在這方面並不適用,比如說約定的試用期的話,公務員就是一年的試用期,他相對於普通的勞動的來說的話較長。
一、勞動合同法不適用的范圍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不適用的范圍是國家公務人員還有事業單位的人員,根據《勞動法》第2條,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條的規定,下列人員不是《勞動法》上所稱為勞動者,不適用《勞動法》
1、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依法行使國家職權的行為,不是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而國家職權不能作為合同的對象,從而不能把公務員祝為雇員。我國當前採取的是公務員和非公務員分別立法的模式,公務員勞關系,由國家公務員法和其他法律加以規范。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工作人員(如工、青、婦等社會團體的機關工作人員)也不適用《勞動法》。
2、農村勞動者(或稱農業勞動者、農民)
毫無疑問,農民屬於勞動者的范疇,但農民勞動關系是否由《勞動法》調整,爭議很大。現在立法的態度是,農村勞動者通過家庭聯產承包合同確定其權利和義務,農民與村民委員會之間不屬於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但是,如果作為鄉鎮企業的職工或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與相應的企業、僱主之間形成的勞動關系,仍應是《勞動法》的適用范圍。
3、現役軍人
正在服役的軍人肩負著保衛祖國和人民安全的重任,這是符合服役條件的公民應盡的義務,所以任何國家均規定現役軍人不適用《勞動法》。
4、家庭保姆
家庭保姆是否適用勞動法,各國規定不同,有的國家規定家庭保姆適用勞動法。但大多數國家規定家庭保姆不適用勞動法,我國也是如此。教師、醫生等事業單位的勞動者是否適用《勞動法》。
一般來講,在事業單位中,從大中專以上學校畢業的在一定技術或有一定知識程度崗位上工作的人員均為幹部身份(包括教師和醫生)。但根據目前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大批像教師、醫生這樣的事業單位的勞動者,既不屬於公務員,也不是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人員,同時又不是《勞動法》所調整的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事業單位的勞動者。這樣,這些勞動者與所在的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處於無法調整的狀態,由此產生的糾紛也是投訴無門。為了彌補上述空白,國家人事部曾頒布過處理事業單位與其職員之間發生勞動爭議的規定,但該規定的頒布僅是有部門有心無力的行為,在客觀上不能起到解決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糾紛的作用。因為依該規定成立的仲裁機構所作出的裁決沒有法律上的強制執行力,對爭議的裁決無實體法依據。
二、勞動合同法立法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員在查詢到勞動合同法的時候,感覺並不是所有的人員對象都能夠使用,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國家的公務人員,他們的一些規定的話和這裡面的是有一些違背的,所以他們是由專門的法律來進行一個制定的。
Ⅳ 企業不執行勞動法,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企業必須遵守勞動法相關規定,具體內容可以請專業法律人士來解答,勞動者可以舉報企業違規行為,是對自己自身權利的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