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公約的締約國
1. 合同法和公約的區別
合同法大多是國家正式的法律文件是有國家強制力保護的,並且是在司專法機關進行法律適用的屬.而公約大多是一個行業內部為達到自律或其他原因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制訂的,大多解決違反公約的機關為行業內部的委員會或專門機關.而國際公約,是由國際組織制訂的,在締約國間有效.沒有什麼太大的強制力,主要是靠自覺的遵守.但是也有是通過經濟措施進行懲罰的.比如WTO國家如果沒有遵守自己的承諾或者是WTO公約的話,那麼WTO成員國會對這個違反規定的國家進行聯合的經濟抵制或者是進行懲罰.
2. 印度是否是《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和《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適用法律公約〉的締約國
中國和印度都是這2個公約的締約國。
若雙方發生買賣合同糾紛,則根據CISG和《適用公約》的規定,還要看爭議的事項是否是兩個公約管轄的范圍,若是,則當然適用兩公約,否則則不適用。
附:
我國是在1988年加入CIGS公約的,當時聲明保留的條款,一是關於適用范圍的,一是關於合同形式的。
我國在加入CISG公約時就聲明對公約第一章「適用范圍」的第一條第一款的(b)項「如果國際私法規則導致適用某一締約國的法律。」做出保留。這表明我國公司與非締約國當事人訂立的合同將不適用CISG公約。此舉的目的是限制該公約的適用范圍,從而擴大中國國內法適用的機會。根據這一保留,中國當事人與來自非公約締約國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國際貨物銷售合同爭議,沒有就法律適用問題達成協議的,法院將根據沖突法的指引決定適用中國的法律時,只能適用中國國內法,而不是公約。這一聲明屬於法律上的強制規范。
我國在參加公約時所做的保留之一便是關於合同形式的保留。依據CISG公約第11 條之規定,「銷售合同無須以書面訂立或書面證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條件的限制。銷售合同可以用包括人證在內的任何方法證明」。當時中國之所以對此條聲明保留,蓋因當時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規定涉外合同必須以書面形式訂立。雖然1999 年10 月1 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 規定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而且在《合同法》分則部分「買賣合同」一章並未規定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但是迄今為止中國對CISG公約第11 條的保留並未隨之聲明撤回。如果解決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爭議應適用CISG公約,那麼仍應該考慮中國的這項保留,合同仍要以書面形式訂立。
3. 我國《合同法》與《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一項制度的區別
《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共分為四個部分:(1)適用范圍;(2)合同的成立;(3)貨物買賣;(4)最後條款。全文共101條。公約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公約的基本原則。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原則、平等互利原則與兼顧不同社會、經濟和法律制度的原則。這些基本原則是執行、解釋和修訂公約的依據,也是處理國際貨物買賣關系和發展國際貿易關系的准繩。
2.適用范圍。第一,公約只適用於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即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雙方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但對某些貨物的國際買賣不能適用該公約作了明確規定。第二,公約適用於當事人在締約國內有營業地的合同,但如果根據適用於「合同」的沖突規范,該「合同」應適用某一締約國的法律,在這種情況下也應適用「銷售合同公約」,而不管合同當事人在該締約國有無營業所。對此規定,締約國在批准或者加入時可以聲明保留。第三,雙方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確規定不適用該公約。(適用范圍不允許締約國保留)
3.合同的訂立。包括合同的形式和發價(要約)與接受(承諾)的法律效力。
4.買方和賣方的權利義務。第一,賣方責任主要表現為三項義務:交付貨物;移交一切與貨物有關的單據;移轉貨物的所有權。第二,買方的責任主要表現為兩項義務:支付貨物價款;收取貨物。第三,詳細規定賣方和買方違反合同時的補救辦法。第四,規定了風險轉移的幾種情況。第五,明確了根本違反合同和預期違反合同的含義以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當事人雙方所應履行的義務。第六,對免責根據的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
4.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與我國合同法的區別
1、從效力上來說:
該公約作為國際法的淵源,並不是對所有國家強制實施的,而是要加入才有效,且加入也可以選擇部分條文有效,部分不遵守。自1988年1月1日起,公約對包括我國在內的11個成員國生效。截至2005年 6月,加入該公約的國家已有65個。
而合同法是我國國內法的一部分,在我國全國范圍內具有強制性,所有合同行為均受其調整。
2、從主體來說:
該公約適用於營業地在不同國家的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但必須具備下列兩個條件之一:或者雙方當事人營業地所在國都是締約國;或者雖然當事人營業地所在國不是締約國,但根據國際私法規則導致應適用某一締約國法律。2.公約適用的客體范圍。公約適用的客體范圍是「貨物買賣」。
合同法的主體是國內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3、從調整范圍來說:
該公約排除了以下幾種買賣:(1)以直接私人消費為目的的買賣;(2)拍賣;(3)依執法令狀或法律授權的買賣;(4)公債、股票、投資證券、流通票據和貨幣的買賣;(5)船舶、氣墊船和飛行器的買賣;(6)電力的買賣;(7)賣方絕大部分義務是提供勞務和服務的買賣。
而合同法對國內的的各種買賣基本都進行了規定,並規定了十五種中有名合同,包括「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等。
4、該公約沒有涉及: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條款的效力或慣例的效力;合同對所有權的影響;貨物對人身造成傷亡或損害的產品責任問題。
而合同法對這些都有規定。
5、合同法與該公約也有很多共同點,如:合同經過要約、承諾兩個階段,及違約的救濟方法等。
5. 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與公約的聯系
新合同法的重要改進及其不足
「內容提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於1999年10月1日起實施。與1998年9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比,合同法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變動和修改,較之合同法草案更規范、更完善。同時也應該看到合同法的個別條款,不論是在行文措詞上,還是在條款內容的安排上都存在可以商榷和需要改進之處。本文通過將合同法與合同法草案的若干具體條款的比較,指出了合同法的長處及不足,並就其完善化提出了建議。「關鍵詞」合同法,合同法草案,合同形式,要約失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於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並於1999年10月1日起實施。該合同法是一部關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切身利益、完善市場交易規則、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法律,是一部既借鑒了國際通行做法,又符合我國國情,既有現實可行性,又有超前預見性,既考慮通俗易行,又注意遵循科學立法技術的合同法。與去年9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比,合同法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變動和修改,較之合同法草案更規范、更完善,許多條款更簡潔、充實、具體,充分平衡了合同各方的利益。同時也應該看到合同法的個別條款,不論是在行文措詞上,還是在條款內容的安排上都存在可以商榷和需要改進之處。本文主要通過將合同法與合同法草案的若干具體條款的比較,探究出它們的差異,指出了合同法的長處和其與合同法草案存在的不足,並就其不足提出了的具體看法和建議,以期能引起關注和進行深入研究。一、關於合同形式條款合同形式是當事人訂立合同達成協議的表現形式,是合同內容的外觀。它是關系著合同是否有效成立的一個重要問題。訂立合同的形式一般有3種,即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當事人將合同內容以文字方式表達的合同形式。口頭形式是指合同當事人合意表現為口頭約定,而非書面文字。其他形式是指除了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之外的任何形式,其中之一就是我們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行為或者特定情形來推定合同的成立,如乘客乘上公共汽車並到達目的地時,盡管乘車人與承運人之間沒有明示協議,但我們可以依當事人的行為推定運輸合同的成立。從合同形式發展演變的歷史來看,總體而論,古代合同法在合同形式上採取絕對的「要式原則」,即合同要按照法律規定的形式和手續訂立,否則無法律上的效力,或者不能被強制執行。近代合同法則在一定程度上承認和主張「不要式原則」,即合同無須按特定的形式和手續訂立,只要雙方當事人的意思達成一致,合同便具有法律效力。現代世界上,許多國家從便利經濟交往,簡化手續,提高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在合同形式上採取更為寬松的態度,基本上採用不要式原則,法律只是要求某些特定的合同需採用書面形式,而其他類型的合同可以任何方式訂立。例如法國法律把商事合同視為非要式合同,就是說這類合同的訂立不受形式的限制,當事人為確定合同的成立可使用任何證據加以證明。在英國,匯票與本票、海上保險、擔保、地產買賣、金錢借貸以及某些動產抵押等類合同須以書面訂立,否則無效或不能被法院強制執行。除此以外,對其他類別的合同並無形式上的要求。有鑒於此,作為目前國際貿易領域重要國際公約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為適應國際經濟關系發展的需要,對作為主要合同類型之一的貨物買賣合同的形式也採取寬松的態度,明確規定貨物買賣合同無須以書面訂立或書面證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條件的限制。由此可見,合同的形式正朝著更靈活、更簡便的方向發展。關於合同形式,合同法草案第十條曾規定:「不動產轉讓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涉外合同、價款或者酬十萬元以上的合同,除即時清結的以外,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依照其規定。前款規定以外的合同,當事人可以採用口頭或者其他形式訂立。「草案該條第一款首先確定了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三類合同,第二款說明除前款規定之外的合同規定可以採取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為了便於把握、判斷和執行在什麼情況下應採用書面合同,該條極具特色的一點,就是在第一款規定了一個限制性條件和那些法律未特別規定的一般合同不包括涉外合同,規定了一個固定的經濟上的判斷標准。該限制性條件是不能「即時清結」,這里的「即時清結」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該規定的經濟上的判斷標準是價款或者酬為十萬元以上。只要涉外合同、價款或者酬超過十萬元以上的合同不能「即時清結」者就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就其採取固定的經濟上的判斷標准而言,筆者認為顯然是受美國《統一商法典》的影響,美國《統一商法典》第2~201條規定價款達到或超過500美元的貨物買賣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否則合同即不得通過訴訟或抗辯強制執行。但該條使用是否「即時清結」來對涉外合同或價款或者酬超過十萬元的合同採用書面形式加以限制,卻給其帶來了明顯的不足,這樣規定顯得過於籠統,不切實際,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它的不當之處在於僅以「即時清結」與否作為涉外合同或價款或者酬超過十萬元的合同是否需要採用書面形式的唯一標准,在於這種一刀切的法律規定,因為「即時清結」與書面合同沒有任何必然聯系。現以我們熟悉的、在商事交往中使用最為頻繁的主要合同類型-買賣合同為例來加以說明。按照草案的這條規定,不論買賣合同的標的額多大,只要即時清結,都可以不訂書面合同。這樣顯然不利於交易的安全,容易導致欺詐的出現,在有些情況下,使賣方有機可乘,特別是在買賣的標的物屬於價格昂貴,結構復雜的高技術產品的情況下,盡管這類標的物多半都超過十萬元,若是即時清結,依照本條就可以不訂書面合同,在這種情況下,買方購買時因受專業知識和檢測手段的限制,不易當時發現其存在的瑕疵或缺陷,而在購買使用一段時間後才有可能發現其瑕疵所在,這時買方由於缺乏書面合同舉證,若要向賣方索賠就十分困難,賣方時常可以缺乏書面合同、沒有具有
質量保證條款為由進行推脫,拒不認帳,導致爭議的產生。這足以說明,買賣標的額十萬元以上的買賣合同,即便即時清結,也應以書面形式訂立為好。再者,按照該條規定,凡是不能即時清結的十萬元以上的買賣合同,買賣雙方均沒有選擇口頭合同或書面合同的自由,必須採用書面形式。這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當事人之間未訂有書面合同,僅有口頭協議,即便雙方當事人系長期業務中形成的交易夥伴,由於雙方信賴度強,都對此加以承認並自願認真履行,法律也不認可這種合同。當然如果這種合同發生糾紛,法律肯定是不會承認其效力的。這種規定顯然缺乏靈活性,不便於買賣交易的迅速達成。而合同法第十條對合同法草案的該條進行了重大的修改,徹底摒棄了「即時清結」這一限制性條件,對合同形式採取了更為寬松的態度,明確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筆者認為合同法的該條這樣規定適應了商事交易的不同情形,符合合同形式正朝更靈活、更簡便的方向發展的客觀規律,既借鑒了國外經驗,又結合了中國國情,同時也便於與國際慣例接軌,體現了下述三個有機的結合:靈活性與限制性的有機結合。該條首先在合同形式上採取開放性的態度,明確對當前商事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認可的各種合同形式加以確認,指明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這體現了其靈活性。同時,該條又規定,法律另有規定,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辦理,這又說明了其限制性。這樣對那些確實需要以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種類,立法機關就能運用法律來加以明確規定,並要求當事人予以遵循,充分保證各類合同都能根據實際需要和各自不同的特點,以與其相適應的形式訂立,從而便利於實際履行,防止爭議的產生。尊重當事人的自願與促成交易的達成的有機結合。該條貫穿的一項原則就是凡是不違反法律,民事雙方自願訂立的合同就是有效的。這實際上就是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且條款將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與書面形式一並進行規定,實質上是注重和承認了當代社會里商事交易是以講速度而不注重形式這樣一個現實,因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交易范圍與交易方式的增加以及人們對交易時間的迅速性要求越來越強烈,不要式合同尤其是口頭合同的數量必然逐漸增加,並且會在買賣合同等類合同中顯得更加突出,法律上明確對這些形式進行規定,承認其法律效力無疑會促成交易的達成,因而它體現了尊重當事人的自願與促成交易達成的有機結合。現實可行性與超前預見性的有機結合。雖然目前在我國,人們的法律意識正處在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之中,但應予承認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健全和完善,誠實信用原則正受到愈來愈多人的重視,合同的嚴肅性亦在得到愈來愈多人的維護,基於這一情況,承認口頭合同有效在當前是存在著一定的現實可行性的,而且未來社會商品生產愈發達,交換愈頻繁,合同形式必然愈趨簡單,條款這樣規定就把現實可行性與超前預見性有機結合在一起。
二、關於要約失效條款要約與承諾是達成合同所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它們構成合同成立的軸心。在合同法制定之前,我國的民事立法包括三部合同法以及有關合同的法律、行政法規,都沒有關於要約與承諾制度的規定,這對鼓勵交易、正確處理合同糾紛不利。因而在合同法中規定要約與承諾制度、要約與承諾的效力以及合同的成立和締約者的責任,就會使在經濟交往中需要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有所遵循。這對於分清各當事人的責任,正確恰當地確定合同的成立與生效,充分保障當事人的權益,鼓勵交易,減少與解決糾紛,促進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合同法草案和合同法都較為詳細地規定了要約與承諾制度,兩者相比較,合同法更為完善和全面,這在要約失效的條款上反映得尤為明顯。所謂要約的失效,也稱為要約的消滅或者要約的終止,指要約喪失法律效力,要約人與受要約人均不再受其約束,要約人不再承擔接受承諾的義務,受要約人亦不再享有通過承諾使合同得以成立的權利。通常要約失效的情況有:要約有效期屆滿。要約中若訂明了要約有效期的,那麼,在有效期內受要約人不作出承諾的,要約失去效力。要約中若沒有訂明有效期的,則經過合理期間受要約人未作承諾的,要約喪失效力。要約被拒絕。要約被拒絕指受要約人明確回絕或對要約人的訂約條件作了擴張、限制或變更。在前一種情況下,受要約人根本沒有交易的意思,要約自然無效。在後一種情況下,視為受要約人對原要約人做了新的要約,原要約效力自然終止。要約人撤回或撤銷要約。要約人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撤回要約或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後撤銷要約,其目的在於排除要約對自己的約束力,在這種情況下,要約的效力自然終止。對於要約的失效,合同法草案在其第二十條規定:「要約於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時失效」顯然這條對要約的失效採取了過於簡單的處理方式,僅規定了要約失效的一種情況,未能將其他幾種常見的要約失效的情況進行具體規定,這不利於全面地規范合同訂立的行為,容易導致執行過程中的爭議產生,達不到充分保護合法當事人目的。合同法第二十條則對合同法草案的該條進行了必要的完善和補充,它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了實質性變更「。上述合同法該條規定的要約失效的四種情形里,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種情形。它規定的是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了實質性變更致使要約失效的情況。受要約人對一項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的變更為反要約,提出反要約就是對要約的拒絕,使要約失去效力,要約人即不受其要約的拘束。這里關鍵是要准確理解何謂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為此,合同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在現實生活里,還有一種可能使要約失效的情況是,在特定條件下要約人或者受要約人死亡。但要約是否因要約人或者受要約人死亡而歸於無效的問題,各國法律規定不盡一致,情況比較復雜,有鑒於此,合同法未對此加以規定。應該說合同法的第二十條既對合同法草案進行了必要的完善,基本上涵蓋了要約失效的幾種常見情況,亦還存在著不足,這就是尚未窮盡所有要約失效的情況。筆者認為似還應補上第種情形「法律上的原因」。「法律上的原因」致使要約失效的情形相當於因不可抗力而解除合同,例如,甲向乙要約出售A產品,但在要約有效期內,甲因法律嚴禁A產品出口,那麼,該要約即失去效力。三、關於預期違約條款預期違約是一種源於英美法的先進的合同制度。它指的是合同依法成立後,在規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已有根據預示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將不會履行其合同義務。按照英美法預期違約的理論,預期違約分為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兩種。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後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合同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而明確肯定地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他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後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合同一方當事人的自身
行為或客觀事實預示其將不履行合同。立法上明文對預期違約予以規定,建立預期違約制度,不僅會使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公平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預期違約誘發的違約危險,而且還可將預期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消滅在萌芽狀態或降低到最低限度。此外,建立預期違約制度還可以防止長期爭訟,特別是合同成立至履行期長達數年的長期合同,如果一方預期違約,另一方依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解除合同,就可以使糾紛及時解決。合同法草案吸取和採納了預期違約制度,在其第九十七條明文規定:「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對方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沒有改變合同法草案的這一措詞,而是將它與其他違約情況主要是實際違約歸並在一起,其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目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從上述合同法草案和合同法對預期違約規定的條款的措詞和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既涉及預期違約里的明示預期違約,也涉及默示預期違約。在明示預期違約方面,它規定只要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對方可以解除合同。基於明示預期違約有當事人明確的意思表示,屬於一種明顯的、確定的毀約,比較容易判斷,因而條款這樣規定明確可行,容易操作。但條款對默示預期違約的規定卻存在著明顯的不足,還有尚待完善和改進的地方。其不足具體表現為:條款規定過於簡單,缺乏完善的判斷當事人一方默示預期違約的客觀標准,不便於實際操作。因為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後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合同一方當事人的自身行為或客觀事實預示其將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這也就是說,當事人一方是否構成默示預期違約,我們既可以從該當事人的行為來判斷,也可以根據客觀事實進行判斷,而不是僅限於從當事人的行為上判斷。這里客觀事實比較常見的主要包括當事人一方的經濟狀況、商業信用、履行能力等。而合同法草案和合同法的該條款都僅規定從當事人一方的行為這一方面去判斷默示預期違約,而沒有規定從客觀事實方面去判斷默示預期違約,顯然其判斷的客觀標準是不完善的,它容易導致對默示預期違約認定上的主觀隨意性。這里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實際情況是默示預期違約在我國先前有關合同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中明文加以規定的並不多見,對絕大多數合同當事人來說相當陌生。鑒於這一實際情況我們更有理由認為在規定默示預期違約的判斷標準的時候就必須慎重,應盡量將其規定得詳細、全面,避免由於法律規定的缺漏導致的實際執行中的混亂,因而,條款在這方面顯然尚待完善。救濟方法不足。合同法草案和合同法的預期違約條款都規定,只要當事人一方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對方就可以直接採取解除合同這種救濟方法。這未免賦予守約方的權利過大,嚴重影響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平衡。筆者覺得守約方應在採取解除合同這種救濟方法之前,作為一種必要步驟,首先應要求預期違約方提供履約擔保,並同時採取中止履約這種救濟方法。這是因為,在當事人一方預見到另一方不能或不會履行合同主要債務以後,他雖然已面臨著不能履約的危險,但他還不能立即確定另一方默示預期違約,更不能馬上就解除合同,因為這時當事人一方僅僅是根據另一方行為或客觀事實所作的一種推斷,這種推斷並不能代替另一方的決定,並有可能與具體實際情況發生巨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輕易允許當事人一方以另一方默示預期違約為由而解除合同,對交易秩序的維護是不利的。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時,還是應該要求當事人一方首先應書面通知另一方,讓另一方在合理時間內提供履約保證,並有權要求在另一方提供保證之前,採取中止履行其在合同項下的義務這一種救濟方法。若另一方在合理的期限內提供了履行保證,則證明其不構成默示預期違約,合同因而就不應該解除;若另一方不能在合理的期限內提供履約保證,這就構成默示預期違約,在此情況下,當事人一方才有權採取解除合同這種救濟方法。應該看到這種分步驟採取不同救濟方法的模式在西方許多國家的相關法律中都有規定,並已被證明是切實可行的。缺乏制約當事人一方濫用默示預期違約救濟方法的規定。為了避免合同當事人一方濫用默示預期違約救濟權,以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必須預設一項責任,給該當事人必要的制約和牽制,這就是說,法律上應明文規定合同當事人一方未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確切證據時,中止或解除合同的,應負相應的違約責任,因此而造成另一方損失的要負責賠償。另外,合同法將合同法草案單列一條的預期違約與其他違約主要是實際違約歸並在一起用一個條款進行規定,筆者覺得不恰當,因為預期違約與它們存在重大差異。就拿預期違約與實際違約的差異來說,預期違約屬於在履行前毀約,而不像實際違約是在履行期到來之後的違約,它與實際違約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它們發生的時間不同,由此導致它們兩者呈現不同的特點,預期違約是表現為未來將不履行義務而不像實際違約那樣,表現為現實的違反義務;預期違約所侵害的只是期待的債權而不是現實的債權。因而,為了便於合同當事人准確判斷和把握預期違約,宜將預期違約作為一種特殊的違約形態,單獨用一個條款加以規定,而不應像目前這樣,與其他違約統在一起加以規定。基於上面的分析,筆者試就合同法上應對預期違約作出的規定單獨擬定條文如下:「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對方可以解除合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因其行為或客觀事實表明其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對方應中止履行合同,並立即書面通知當事人一方。若該方對履行合同提供了充分保證,對方應履行合同;若該方自書面通知發出30天內未提供履約的充分保證,對方可以解除合同。若沒有當事人一方默示預期違約的充分證據,對方中止或解除合同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至於客觀事實具體涵蓋哪些內容,一方當事人在對方中止履約之後提供了充分保證,對方需要繼續履行義務的履約期限如何計算,筆者覺得應通過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對此加以明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預期違約制度在我國較為准確有效地貫徹執行。「參考文獻」王利明等著:《民法新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徐炳:《買賣法》,經濟日出版社,1991。隋彭生主編:《買賣合同法》,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吳志忠:《美國商事法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