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下載合同法全文

下載合同法全文

發布時間: 2024-12-14 07:05:35

『壹』 勞動合同法全文,勞動合同法怎麼規定的

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四)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五)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七)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八)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九)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十)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十一)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十二)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三)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四)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五)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七)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八)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十)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十一)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十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十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准確定。
第二十一條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第二十二條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依法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的,除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貳』 求崔建遠合同法

《合同法第六版.pdf》

https://tc5.us/file/16273814-415620204(選擇普通下載即可!

1、先聲明找到的這個版本不版全,請熟知,介意勿下;權

2、文件有時效性,請及時下載;

『叄』 鍚堝悓娉曡嚜鑰冩暀鏉恜df錛屽悎鍚屾硶鑷鑰冩暀鏉愪笅杞斤紵

浠婂ぉ鏁欏姟鑰佸笀緇欏ぇ瀹舵敹闆嗘暣鐞嗕簡鍚堝悓娉曡嚜鑰冩暀鏉恜df錛屽悎鍚屾硶鑷鑰冩暀鏉愪笅杞界殑鐩稿叧闂棰樿В絳旓紝榪樻湁鍏嶈垂鐨勮嚜鑰冨巻騫寸湡棰樺強鑷鑰冨嶄範閲嶇偣璧勬枡涓嬭澆鍝︼紝浠ヤ笅鏄鍏ㄥ浗鎴戜滑涓鴻嚜鑰冪敓浠鏁寸悊鐨勪竴浜涘洖絳旓紝甯屾湜瀵逛綘鑰冭瘯鏈夊府鍔╋紒
銆婂悎鍚屾硶鐮旂┒銆媏pub涓嬭澆鍦ㄧ嚎闃呰誨叏鏂囷紝奼傜櫨搴︾綉鐩樹簯璧勬簮銆婂悎鍚屾硶鐮旂┒銆嬬數瀛愪功緗戠洏涓嬭澆鍏嶈垂鍦ㄧ嚎闃呰
閾炬帴:鎻愬彇鐮:b75d
涔﹀悕錛氬悎鍚屾硶鐮旂┒
浣滆咃細鐜嬪埄鏄
鍑虹増紺撅細涓鍥戒漢姘戝ぇ瀛﹀嚭鐗堢ぞ
鍑虹増騫翠喚錛2004-1
欏墊暟錛753
鍐呭圭畝浠嬶細
鍏ㄤ功瀵嗗垏緇撳悎鎴戝浗鍚堝悓絝嬫硶涓庡徃娉曞疄璺碉紝騫跺湪騫挎硾鍊熼壌鍥藉栧厛榪涚珛娉曠粡楠屽拰鐞嗚烘垚鏋滅殑鍩虹涓婏紝瀵瑰悎鍚岀殑灞ヨ屻佷繚鍏ㄣ佸彉鏇淬佽漿璁╁拰緇堟錛屼互鍙婅繚綰﹁矗浠誨埗搴︼紝榪涜屼簡緋葷粺銆佹繁鍏ョ殑鐮旂┒銆
浣滆呯畝浠嬶細
鐜嬪埄鏄庯紝鐢鳳紝1960騫村嚭鐢燂紝婀栧寳浠欐冨競浜恆傜幇浠諱腑鍥戒漢姘戝ぇ瀛︽硶瀛﹂櫌鍓闄㈤暱銆佹暀鎺堛佸崥澹鐢熷煎笀錛屼腑鍥戒漢姘戝ぇ瀛﹀晢浜嬫硶寰嬬戝︾爺絀朵腑蹇冧富浠匯傛浘鑾封濅腑鍥芥湁紿佸嚭璐$尞鐨勫崥澹瀛︿綅鑾峰緱鑰呪濄佲濆嶮澶ф澃鍑洪潚騫存硶瀛﹀垛濄佲濆寳浜甯傚厛榪涘伐浣滆呪濓紝騫惰幏涓鍥戒漢姘戝ぇ瀛︾浜屽眾鍚寸帀絝犲栧﹂噾浼樼鏁欏﹀栧拰絎涓灞婁腑闊╅潚騫村︽湳濂栥備富瑕佸︽湳鎴愭灉鏈夛細涓葷紪鍙告硶閮ㄦ湰縐戠粺緙栨暀鏉愩婃皯娉曨渚墊潈琛屼負娉曘嬨婁漢鏍兼潈娉曟柊璁恆嬨婃皯娉曘嬬瓑錛屼笓钁椼婅繚綰﹁矗浠昏恆嬨婂徃娉曟敼闈╃爺絀躲嬨婄墿鏉冩硶璁恆嬨婁漢鏍兼潈涓庢柊闂諱鏡鏉冦嬬瓑錛岀紪钁椼婂悎鍚屾硶鐤戦毦妗堜緥鐮旂┒銆嬬瓑妗堜緥鏁欐潗錛涘彂琛ㄨ烘枃闆嗐婃皯鍟嗘硶鐮旂┒銆嬨傚叾涓澶氶儴浣滃搧閮芥浘鑾瘋繃鍏ㄥ浗澶у栥傜帇鍒╂槑鏁欐巿浣滀負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姘戞硶鍏搞嬭搗鑽夊皬緇勯噸瑕佹垚鍛橈紝鐩鍓嶆e湪榪涜岀墿鏉冩硶鐨勮搗鑽変笌娣卞叆鐨勭悊璁虹爺絀跺伐浣溿傚叾璐熻矗鐨勫叚欏瑰浗瀹墮噸鐐圭戠爺欏圭洰錛屽凡瀹屾垚浜旈」錛屾垚鏋滃彈鍒板箍娉涘ソ璇勩
鑷鑰冩硶寰嬮渶瑕佷粈涔堟暀鏉愯嚜鑰冩硶寰嬩簨鍔′笓涓氬繀鑰冪戠洰鏈:姣涙辰涓滄濇兂姒傝洪┈鍏嬫濅富涔夋斂娌葷粡嫻庡﹀師鐞嗚嫳璇娉曞緥鏂囦功鍐欎綔鍥介檯縐佹硶鍥介檯嫻庢硶姒傝哄悎鍚屾硶鍏鍙告硶鍔沖姩娉曠幆澧冧笌璧勬簮淇濇姢娉曠煡璇嗕駭鏉冩硶濠氬Щ瀹跺涵娉
閫夎冪戠洰:浠婚変笁闂,紼庢硶紲ㄦ嵁娉曞叕璇佷笌寰嬪笀鍒跺害鎴垮湴浜ф硶淇濋櫓娉
璇存槑錛氭硶寰嬨佺粡嫻庢硶瀛︺佽屾斂娉曞︺佸緥甯堜笓涓氫笓縐戞瘯涓氱敓鎶ヨ冩湰涓撲笟涓嶉渶鍔犺冿紱鐩戞墍綆$悊涓撲笟闇鍔犺冩皯浜嬭瘔璁煎師鐞嗘垨姘戜簨璇夎煎︿竴闂錛涘叾浠栦笓涓氶渶鍔犺冨娉曞︺佹皯娉曞︺佸垜娉曞︺佹皯浜嬭瘔璁兼硶瀛﹀洓闂ㄨ劇▼銆
40宀佷互涓婄殑鑰冪敓鍙鍏嶈冭嫳璇錛屼絾闇鍔犺冧笁闂ㄩ夎冭
鎰熻夎繖鏍風殑鎻愰棶娌℃湁浠涔堟剰涔
寤鴻鐪嬬湅涔︼紝鏌ユ煡璧勬枡
甯屾湜鑳藉府鍔╁埌浣狅紒
鑷鑰冧細璁℃湁鍝浜涙暀鏉愶紵涓嶅悓涓鐪佷喚錛屽畨鎺掔殑縐戠洰鏄涓嶄竴鏍風殑錛屼絾娌℃湁澶氬ぇ鐨勫樊鍒錛屽彲浠ュ幓鐪佽嚜鑰冪綉瀹樼綉鍘葷湅鐪###浣犲彲浠ユ姤涓涓涓撲笟鐨勬満鏋勶紝浠栦細鎻愪緵緇欎綘鎵鏈夌殑鏁欐潗涓嶇敤浣犺垂蹇冩壘鏁欐潗錛屾垜鏄鍦ㄦ櫤宀涘惎鑸鎶ョ殑璧勬牸璇佷繚榪囷紝鎻愪緵鏁欐潗
PDF鏁欐潗杞鍖栨垚Word鎬庝箞鍋?瀹夎 ?Adobe Acrobat 9 Pro ?杞浠 ?錛屽皢瑕佽漿涓簑ord鐨刾df鏂囨。浣跨敤璇ヨ蔣浠舵墦寮 錛岄夋嫨鈥滄枃浠 ?鈥 ?瀵煎嚭 ?鈥 ?word 鏂囨。鈥濆懡浠 錛屽嵆鍙
鑷鑰/鎴愯冩湁鐤戦棶銆佷笉鐭ラ亾鑷鑰/鎴愯冭冪偣鍐呭廣佷笉娓呮氬綋鍦拌嚜鑰/鎴愯冩斂絳栵紝鐐瑰嚮搴曢儴鍜ㄨ㈠畼緗戣佸笀錛屽厤璐歸嗗彇澶嶄範璧勬枡錛https://www.87dh.com/xl/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關於締約過失責任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關於締約過失責任有哪些規定

《合同法》第42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例如,賣同一種商品,為不讓對手賣出,故意與之洽談,拖延時間,將自己的商品賣出。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或提供虛假資料;例如,明明沒有專業承包資質,謊稱有。
3有其他違反誠實信用的行為。例如,賣保險箱,卻泄露了密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有修改過嗎

1、未被修改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至今未進行一次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哪些需要改善

新合同法的重要改進及其不足
「內容提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於1999年10月1日起實施。與1998年9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比,合同法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變動和修改,較之合同法草案更規范、更完善。同時也應該看到合同法的個別條款,不論是在行文措詞上,還是在條款內容的安排上都存在可以商榷和需要改進之處。本文通過將合同法與合同法草案的若干具體條款的比較,指出了合同法的長處及不足,並就其完善化提出了建議。「關鍵詞」合同法,合同法草案,合同形式,要約失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於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並於1999年10月1日起實施。該合同法是一部關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切身利益、完善市場交易規則、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法律,是一部既借鑒了國際通行做法,又符合我國國情,既有現實可行性,又有超前預見性,既考慮通俗易行,又注意遵循科學立法技術的合同法。與去年9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比,合同法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變動和修改,較之合同法草案更規范、更完善,許多條款更簡潔、充實、具體,充分平衡了合同各方的利益。同時也應該看到合同法的個別條款,不論是在行文措詞上,還是在條款內容的安排上都存在可以商榷和需要改進之處。本文主要通過將合同法與合同法草案的若干具體條款的比較,探究出它們的差異,指出了合同法的長處和其與合同法草案存在的不足,並就其不足提出了的具體看法和建議,以期能引起關注和進行深入研究。一、關於合同形式條款合同形式是當事人訂立合同達成協議的表現形式,是合同內容的外觀。它是關系著合同是否有效成立的一個重要問題。訂立合同的形式一般有3種,即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當事人將合同內容以文字方式表達的合同形式。口頭形式是指合同當事人合意表現為口頭約定,而非書面文字。其他形式是指除了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之外的任何形式,其中之一就是我們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行為或者特定情形來推定合同的成立,如乘客乘上公共汽車並到達目的地時,盡管乘車人與承運人之間沒有明示協議,但我們可以依當事人的行為推定運輸合同的成立。從合同形式發展演變的歷史來看,總體而論,古代合同法在合同形式上採取絕對的「要式原則」,即合同要按照法律規定的形式和手續訂立,否則無法律上的效力,或者不能被強制執行。近代合同法則在一定程度上承認和主張「不要式原則」,即合同無須按特定的形式和手續訂立,只要雙方當事人的意思達成一致,合同便具有法律效力。現代世界上,許多國家從便利經濟交往,簡化手續,提高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在合同形式上採取更為寬松的態度,基本上採用不要式原則,法律只是要求某些特定的合同需採用書面形式,而其他型別的合同可以任何方式訂立。例如法國法律把商事合同視為非要式合同,就是說這類合同的訂立不受形式的限制,當事人為確定合同的成立可使用任何證據加以證明。在英國,匯票與本票、海上保險、擔保、地產買賣、金錢借貸以及某些動產抵押等類合同須以書面訂立,否則無效或不能被法院強制執行。除此以外,對其他類別的合同並無形式上的要求。有鑒於此,作為目前國際貿易領域重要國際公約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為適應國際經濟關系發展的需要,對作為主要合同型別之一的貨物買賣合同的形式也採取寬松的態度,明確規定貨物買賣合同無須以書面訂立或書面證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條件的限制。由此可見,合同的形式正朝著更靈活、更簡便的方向發展。關於合同形式,合同法草案第十條曾規定:「不動產轉讓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涉外合同、價款或者酬十萬元以上的合同,除即時清結的以外,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依照其規定。前款規定以外的合同,當事人可以採用口頭或者其他形式訂立。「草案該條第一款首先確定了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三類合同,第二款說明除前款規定之外的合同規定可以採取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為了便於把握、判斷和執行在什麼情況下應採用書面合同,該條極具特色的一點,就是在第一款規定了一個限制性條件和那些法律未特別規定的一般合同不包括涉外合同,規定了一個固定的經濟上的判斷標准。該限制性條件是不能「即時清結」,這里的「即時清結」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該規定的經濟上的判斷標準是價款或者酬為十萬元以上。只要涉外合同、價款或者酬超過十萬元以上的合同不能「即時清結」者就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就其採取固定的經濟上的判斷標准而言,筆者認為顯然是受美國《統一商法典》的影響,美國《統一商法典》第2~201條規定價款達到或超過500美元的貨物買賣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否則合同即不得通過訴訟或抗辯強制執行。但該條使用是否「即時清結」來對涉外合同或價款或者酬超過十萬元的合同採用書面形式加以限制,卻給其帶來了明顯的不足,這樣規定顯得過於籠統,不切實際,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它的不當之處在於僅以「即時清結」與否作為涉外合同或價款或者酬超過十萬元的合同是否需要採用書面形式的唯一標准,在於這種一刀切的法律規定,因為「即時清結」與書面合同沒有任何必然聯絡。現以我們熟悉的、在商事交往中使用最為頻繁的主要合同型別-買賣合同為例來加以說明。按照草案的這條規定,不論買賣合同的標的額多大,只要即時清結,都可以不訂書面合同。這樣顯然不利於交易的安全,容易導致欺詐的出現,在有些情況下,使賣方有機可乘,特別是在買賣的標的物屬於價格昂貴,結構復雜的高技術產品的情況下,盡管這類標的物多半都超過十萬元,若是即時清結,依照本條就可以不訂書面合同,在這種情況下,買方購買時因受專業知識和檢測手段的限制,不易當時發現其存在的瑕疵或缺陷,而在購買使用一段時間後才有可能發現其瑕疵所在,這時買方由於缺乏書面合同舉證,若要向賣方索賠就十分困難,賣方時常可以缺乏書面合同、沒有具有
質量保證條款為由進行推脫,拒不認帳,導致爭議的產生。這足以說明,買賣標的額十萬元以上的買賣合同,即便即時清結,也應以書面形式訂立為好。再者,按照該條規定,凡是不能即時清結的十萬元以上的買賣合同,買賣雙方均沒有選擇口頭合同或書面合同的自由,必須採用書面形式。這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當事人之間未訂有書面合同,僅有口頭協議,即便雙方當事人系長期業務中形成的交易夥伴,由於雙方信賴度強,都對此加以承認並自願認真履行,法律也不認可這種合同。當然如果這種合同發生糾紛,法律肯定是不會承認其效力的。這種規定顯然缺乏靈活性,不便於買賣交易的迅速達成。而合同法第十條對合同法草案的該條進行了重大的修改,徹底摒棄了「即時清結」這一限制性條件,對合同形式採取了更為寬松的態度,明確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筆者認為合同法的該條這樣規定適應了商事交易的不同情形,符合合同形式正朝更靈活、更簡便的方向發展的客觀規律,既借鑒了國外經驗,又結合了中國國情,同時也便於與國際慣例接軌,體現了下述三個有機的結合:靈活性與限制性的有機結合。該條首先在合同形式上採取開放性的態度,明確對當前商事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認可的各種合同形式加以確認,指明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這體現了其靈活性。同時,該條又規定,法律另有規定,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辦理,這又說明了其限制性。這樣對那些確實需要以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種類,立法機關就能運用法律來加以明確規定,並要求當事人予以遵循,充分保證各類合同都能根據實際需要和各自不同的特點,以與其相適應的形式訂立,從而便利於實際履行,防止爭議的產生。尊重當事人的自願與促成交易的達成的有機結合。該條貫穿的一項原則就是凡是不違反法律,民事雙方自願訂立的合同就是有效的。這實際上就是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且條款將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與書面形式一並進行規定,實質上是注重和承認了當代社會里商事交易是以講速度而不注重形式這樣一個現實,因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交易范圍與交易方式的增加以及人們對交易時間的迅速性要求越來越強烈,不要式合同尤其是口頭合同的數量必然逐漸增加,並且會在買賣合同等類合同中顯得更加突出,法律上明確對這些形式進行規定,承認其法律效力無疑會促成交易的達成,因而它體現了尊重當事人的自願與促成交易達成的有機結合。現實可行性與超前預見性的有機結合。雖然目前在我國,人們的法律意識正處在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之中,但應予承認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健全和完善,誠實信用原則正受到愈來愈多人的重視,合同的嚴肅性亦在得到愈來愈多人的維護,基於這一情況,承認口頭合同有效在當前是存在著一定的現實可行性的,而且未來社會商品生產愈發達,交換愈頻繁,合同形式必然愈趨簡單,條款這樣規定就把現實可行性與超前預見性有機結合在一起。
二、關於要約失效條款要約與承諾是達成合同所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式,它們構成合同成立的軸心。在合同法制定之前,我國的民事立法包括三部合同法以及有關合同的法律、行政法規,都沒有關於要約與承諾制度的規定,這對鼓勵交易、正確處理合同糾紛不利。因而在合同法中規定要約與承諾制度、要約與承諾的效力以及合同的成立和締約者的責任,就會使在經濟交往中需要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有所遵循。這對於分清各當事人的責任,正確恰當地確定合同的成立與生效,充分保障當事人的權益,鼓勵交易,減少與解決糾紛,促進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合同法草案和合同法都較為詳細地規定了要約與承諾制度,兩者相比較,合同法更為完善和全面,這在要約失效的條款上反映得尤為明顯。所謂要約的失效,也稱為要約的消滅或者要約的終止,指要約喪失法律效力,要約人與受要約人均不再受其約束,要約人不再承擔接受承諾的義務,受要約人亦不再享有通過承諾使合同得以成立的權利。通常要約失效的情況有:要約有效期屆滿。要約中若訂明了要約有效期的,那麼,在有效期內受要約人不作出承諾的,要約失去效力。要約中若沒有訂明有效期的,則經過合理期間受要約人未作承諾的,要約喪失效力。要約被拒絕。要約被拒絕指受要約人明確回絕或對要約人的訂約條件作了擴張、限制或變更。在前一種情況下,受要約人根本沒有交易的意思,要約自然無效。在後一種情況下,視為受要約人對原要約人做了新的要約,原要約效力自然終止。要約人撤回或撤銷要約。要約人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撤回要約或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後撤銷要約,其目的在於排除要約對自己的約束力,在這種情況下,要約的效力自然終止。對於要約的失效,合同法草案在其第二十條規定:「要約於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時失效」顯然這條對要約的失效採取了過於簡單的處理方式,僅規定了要約失效的一種情況,未能將其他幾種常見的要約失效的情況進行具體規定,這不利於全面地規范合同訂立的行為,容易導致執行過程中的爭議產生,達不到充分保護合法當事人目的。合同法第二十條則對合同法草案的該條進行了必要的完善和補充,它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了實質性變更「。上述合同法該條規定的要約失效的四種情形里,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種情形。它規定的是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了實質性變更致使要約失效的情況。受要約人對一項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的變更為反要約,提出反要約就是對要約的拒絕,使要約失去效力,要約人即不受其要約的拘束。這里關鍵是要准確理解何謂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為此,合同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在現實生活里,還有一種可能使要約失效的情況是,在特定條件下要約人或者受要約人死亡。但要約是否因要約人或者受要約人死亡而歸於無效的問題,各國法律規定不盡一致,情況比較復雜,有鑒於此,合同法未對此加以規定。應該說合同法的第二十條既對合同法草案進行了必要的完善,基本上涵蓋了要約失效的幾種常見情況,亦還存在著不足,這就是尚未窮盡所有要約失效的情況。筆者認為似還應補上第種情形「法律上的原因」。「法律上的原因」致使要約失效的情形相當於因不可抗力而解除合同,例如,甲向乙要約出售A產品,但在要約有效期內,甲因法律嚴禁A產品出口,那麼,該要約即失去效力。三、關於預期違約條款預期違約是一種源於英美法的先進的合同制度。它指的是合同依法成立後,在規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已有根據預示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將不會履行其合同義務。按照英美法預期違約的理論,預期違約分為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兩種。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後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合同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而明確肯定地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他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後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合同一方當事人的自身
行為或客觀事實預示其將不履行合同。立法上明文對預期違約予以規定,建立預期違約制度,不僅會使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公平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預期違約誘發的違約危險,而且還可將預期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消滅在萌芽狀態或降低到最低限度。此外,建立預期違約制度還可以防止長期爭訟,特別是合同成立至履行期長達數年的長期合同,如果一方預期違約,另一方依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解除合同,就可以使糾紛及時解決。合同法草案吸取和採納了預期違約制度,在其第九十七條明文規定:「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對方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沒有改變合同法草案的這一措詞,而是將它與其他違約情況主要是實際違約歸並在一起,其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目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從上述合同法草案和合同法對預期違約規定的條款的措詞和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既涉及預期違約里的明示預期違約,也涉及默示預期違約。在明示預期違約方面,它規定只要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對方可以解除合同。基於明示預期違約有當事人明確的意思表示,屬於一種明顯的、確定的毀約,比較容易判斷,因而條款這樣規定明確可行,容易操作。但條款對默示預期違約的規定卻存在著明顯的不足,還有尚待完善和改進的地方。其不足具體表現為:條款規定過於簡單,缺乏完善的判斷當事人一方默示預期違約的客觀標准,不便於實際操作。因為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後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合同一方當事人的自身行為或客觀事實預示其將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這也就是說,當事人一方是否構成默示預期違約,我們既可以從該當事人的行為來判斷,也可以根據客觀事實進行判斷,而不是僅限於從當事人的行為上判斷。這里客觀事實比較常見的主要包括當事人一方的經濟狀況、商業信用、履行能力等。而合同法草案和合同法的該條款都僅規定從當事人一方的行為這一方面去判斷默示預期違約,而沒有規定從客觀事實方面去判斷默示預期違約,顯然其判斷的客觀標準是不完善的,它容易導致對默示預期違約認定上的主觀隨意性。這里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實際情況是默示預期違約在我國先前有關合同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中明文加以規定的並不多見,對絕大多數合同當事人來說相當陌生。鑒於這一實際情況我們更有理由認為在規定默示預期違約的判斷標準的時候就必須慎重,應盡量將其規定得詳細、全面,避免由於法律規定的缺漏導致的實際執行中的混亂,因而,條款在這方面顯然尚待完善。救濟方法不足。合同法草案和合同法的預期違約條款都規定,只要當事人一方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對方就可以直接採取解除合同這種救濟方法。這未免賦予守約方的權利過大,嚴重影響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平衡。筆者覺得守約方應在採取解除合同這種救濟方法之前,作為一種必要步驟,首先應要求預期違約方提供履約擔保,並同時採取中止履約這種救濟方法。這是因為,在當事人一方預見到另一方不能或不會履行合同主要債務以後,他雖然已面臨著不能履約的危險,但他還不能立即確定另一方默示預期違約,更不能馬上就解除合同,因為這時當事人一方僅僅是根據另一方行為或客觀事實所作的一種推斷,這種推斷並不能代替另一方的決定,並有可能與具體實際情況發生巨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輕易允許當事人一方以另一方默示預期違約為由而解除合同,對交易秩序的維護是不利的。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時,還是應該要求當事人一方首先應書面通知另一方,讓另一方在合理時間內提供履約保證,並有權要求在另一方提供保證之前,採取中止履行其在合同項下的義務這一種救濟方法。若另一方在合理的期限內提供了履行保證,則證明其不構成默示預期違約,合同因而就不應該解除;若另一方不能在合理的期限內提供履約保證,這就構成默示預期違約,在此情況下,當事人一方才有權採取解除合同這種救濟方法。應該看到這種分步驟採取不同救濟方法的模式在西方許多國家的相關法律中都有規定,並已被證明是切實可行的。缺乏制約當事人一方濫用默示預期違約救濟方法的規定。為了避免合同當事人一方濫用默示預期違約救濟權,以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必須預設一項責任,給該當事人必要的制約和牽制,這就是說,法律上應明文規定合同當事人一方未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確切證據時,中止或解除合同的,應負相應的違約責任,因此而造成另一方損失的要負責賠償。另外,合同法將合同法草案單列一條的預期違約與其他違約主要是實際違約歸並在一起用一個條款進行規定,筆者覺得不恰當,因為預期違約與它們存在重大差異。就拿預期違約與實際違約的差異來說,預期違約屬於在履行前毀約,而不像實際違約是在履行期到來之後的違約,它與實際違約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它們發生的時間不同,由此導致它們兩者呈現不同的特點,預期違約是表現為未來將不履行義務而不像實際違約那樣,表現為現實的違反義務;預期違約所侵害的只是期待的債權而不是現實的債權。因而,為了便於合同當事人准確判斷和把握預期違約,宜將預期違約作為一種特殊的違約形態,單獨用一個條款加以規定,而不應像目前這樣,與其他違約統在一起加以規定。基於上面的分析,筆者試就合同法上應對預期違約作出的規定單獨擬定條文如下:「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對方可以解除合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因其行為或客觀事實表明其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對方應中止履行合同,並立即書面通知當事人一方。若該方對履行合同提供了充分保證,對方應履行合同;若該方自書面通知發出30天內未提供履約的充分保證,對方可以解除合同。若沒有當事人一方默示預期違約的充分證據,對方中止或解除合同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至於客觀事實具體涵蓋哪些內容,一方當事人在對方中止履約之後提供了充分保證,對方需要繼續履行義務的履約期限如何計算,筆者覺得應通過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對此加以明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預期違約制度在我國較為准確有效地貫徹執行。「參考文獻」王利明等著:《民法新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徐炳:《買賣法》,經濟日出版社,1991。隋彭生主編:《買賣合同法》,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吳志忠:《美國商事法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txt全集下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選免費下載:

需要別的再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不適用於( )。

合同法不適用:
(1) *** 依法維護經濟秩序的管理活動,屬於行政管理關系,不是民事關系,適用有關 *** 管理的法律,不適用合同法;
(2)法人、其他組織的內部管理關系,適用有關公司、企業的法律,也不適用合同法;
(3)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也不適用合同法。(4)不屬於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不適用合同法。
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
(1)適用於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2)適用的合同包括各類民事主體基於平等自願等原則所訂立的民事合同;
(3)適用范圍既包括當事人設立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也包括當事人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是否構成作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是法律,不屬於作品。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五條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檔案,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頒布於哪一年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不一致時優先適用那部法律?

擔保法施行以前適用《合同法》,擔保法施行後適用《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三條擔保法施行以前發生的擔保行為,適用擔保行為發生時的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
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審判監督程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後尚在一審或二審階段的,適用擔保法和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頌布於多少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合同的條款包括哪些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題;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字訂立合同。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txt全集下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需要別的再問

『陸』 法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第十三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第十六條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十七條 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 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第二十一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 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承諾應當依照下列規定到達:
(一)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到達。
第二十四條 要約以信件或者電報作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者電報交發之日開始計算。信件未載明日期的,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開始計算。要約以電話、傳真等快速通訊方式作出的,承諾期限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開始計算。
第二十五條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條 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第二十八條 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第二十九條 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第三十條 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第三十一條 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除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者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的以外,該承諾有效,合同的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准。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 立。
第三十三條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條 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三十五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第三十六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 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條 國家根據需要下達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的,有關法人、其他組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第三十九條 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第四十一條 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四十二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返回
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四十四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 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熱點內容
民法上的時效是指 發布:2025-01-23 04:38:28 瀏覽:31
刑事訴訟法簽字 發布:2025-01-23 04:32:04 瀏覽:933
洪公法院 發布:2025-01-23 04:30:23 瀏覽:972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23 03:30:20 瀏覽:940
司法中打架 發布:2025-01-23 03:18:00 瀏覽:895
鐵路法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03:03:11 瀏覽:403
農業發展公司管理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1-23 02:40:29 瀏覽:507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3 02:26:07 瀏覽:293
初中籃球競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02:12:16 瀏覽:258
南通十大律師 發布:2025-01-23 01:41:49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