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違法行為的種類

合同法違法行為的種類

發布時間: 2024-12-15 21:09:56

1. 合同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1、計劃合同與普通合同
凡直接根據國家經濟計劃而簽訂的合同,稱為計劃合同。如企業法人根據國家計劃簽訂的購銷合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等。普通合同亦稱非計劃合同,不以國家計劃為合同成立的前提。公民間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計劃合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計劃合同日趨減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合同已被控制在很小范圍之內。
2、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雙務合同即締約雙方相互負擔義務,雙方的義務與權利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合同。如買賣 《新勞動合同法》之僱主調查
合同、承攬合同、委託合同(無償有償都是雙務)、保管合同(無償有償都是雙務)。單務合同指僅由當事人一方負擔義務,而他方只享有權利的合同。如贈與(唯一一個純粹的無償合同)、自然借款(無償有償都是單務)等合同為典型的單務合同。
3、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有償合同為合同當事人一方因取得權利需向對方償付一定代價的合同。無償合同即當事人一方只取得權利而不償付代價的合同,故又稱恩惠合同。前者如買賣、互易合同等,後者如贈與、使用合同等。有些合同既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由當事人協商確定,如委託、保管等合同。雙務合同都是有償合同,單務合同原則上為無償合同,但有的單務合同也可為有償合同,如有息貸款合同。
4、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
以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的,為諾成合同。除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須實物給付,合同始能成立,為實踐合同,亦稱要物合同。
5、要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
凡合同成立須依特定形式始為有效的,為要式合同;反之,為非要式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規定,法人之間的合同除即時清結者外,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公民間房屋買賣合同除用書面形式訂立外,尚須在國家主管機關登記過戶。
6、主合同與從合同
凡不依他種合同的存在為前提而能獨立成立的合同,稱為主合同。凡必須以他種合同的存在為前提始能成立的合同,稱為從合同。例如債權合同為主合同,保證該合同債務之履行的保證合同為從合同。從合同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前提,故主合同消滅時,從合同原則上亦隨之消滅。反之,從合同的消滅,並不影響主合同的效力。
本約與預約
約定將來訂立一定合同的協議為預約。嗣後履行預約而訂立的合同為本約,即本合同。凡訂有預約的,即負有訂立本合同的義務,違背預約而使對方遭受損失時亦應負民事責任。 · · 訂約當事人利益的合同與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根據訂立的合同是為誰的利益,可將合同分為為訂約當事人利益的合同與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為訂約當事人利益的合同,是指僅訂約當事人享有合同權利和直接取得利益的合同。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指訂約的一方當事人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第三人設定權利,使其獲得利益的合同。在這種合同中,第三人既不是締約人,也不通過代理人參加訂立合同,但可以直接享有合同的某些權利,可直接基於合同取得利益。如為第三人利益訂立的保險合同。 ·
定式合同,又稱定型化合同、標准合同,是指合同條款由當事人一方預先擬定,對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亦即一方當事人要麼整體上接受合同條件,要麼不訂立合同。

2. 民事違法行為有哪13種

一、民事違法行為分為違反合同行為和侵權行為兩大類。

1、前者指合版同當事人沒有合法事權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

2、後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權利的行為。

二、民事違法行為在表現形式上可分為作為和不作為。

1、違法的作為是指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2、違法的不作為是指不實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為。

不過,從來沒有哪部法律規定過13種類的民事違法行為,事實上,單就違反合同就有15種,違反買賣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贈與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借款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租賃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融資租賃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承攬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建設工程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運輸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技術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保管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倉儲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委託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行紀合同的違法行為,違反居間合同的違法行為等,以上15種在合同法中專門列出的合同,在法學理論上稱為「有名合同」。其他的侵權行為,那就更多了,如醫療侵權糾紛, 土地侵權糾紛,人身權益糾紛,等等。.

3. 10個無效合同的例子

10個無效合同的例子

10個無效合同的例子,大家在生活中也都會經常碰見各種法律事件,所以說法律在現實中無處不在,法律的知識非常的豐富,比如說關於合同的法律知識,下面是10個無效合同的例子。

10個無效合同的例子1

1、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的合同無效

有一對夫妻想賣房,於是跟隔壁老王商量好了以300萬賣給他,但是夫妻倆又想避稅,於是妻子就讓丈夫把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然後辦理了離婚手續;

離婚後,妻子帶著房子跟隔壁老王結婚,並與老王簽合同、過戶房產,老王直接把錢打到了妻子的賬上;這時候,丈夫卻聯系不上妻子和老王了。

這時丈夫才明白過來,這是妻子和老王合夥在騙自己的房子。

這樣的合同有效嗎?答案當然是無效的,這種情況屬於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丈夫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向妻子和隔壁老王追回房產。

2、違反社會公德的合同無效

張三中彩票後一夜暴富,買房又買車,還找了個年輕貌美的老相好。張三想天天見自己的老相好,於是就在自己家樓下租了個房子讓老相好居住。

除此之外,張三為了讓老相好心甘情願地跟著自己,於是跟對方簽訂了一個借款協議,名義上約定借五十萬給老相好,實際是給老相好當零花錢使用。

之後,張三媳婦發現了這事,在要求還款無果後,張三媳婦就拿著這個借款協議和張三的租房證據將張三的老相好告上法院

法院認為這個借款協議違反了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序良俗,應屬無效法律行為,民事行為無效,張三的老相好不得不將五十萬退還。

3、苦肉計、約定免責,無效

三國時期,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黃蓋和周瑜約定,讓周瑜使勁的揍自己,周瑜不用對此負責。

雖說他們的苦肉計取得了成功,但是如果將周瑜和黃蓋的約定放在2021年新出台的《民法典》里來,其中不合法的事兒可就太多了。

我國法律規定保護自然人的身體權、生命權和健康權,如果在合同中約定給對方造成人身損害而不需要負責,這樣的約定是無效的。

因為只要你的行為使得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受到損害,即使你們在合同中約定了免責,這也是無效的條款。

4、擔保合同無效的情形下擔保人承擔責任

《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第十七條規定:

主合同有效而第三人提供的擔保合同無效,人民法院應當區分不同情形確定擔保人的賠償責任:

(1)債權人與擔保人均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

(2)擔保人有過錯而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對債務人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賠償責任;

(3)債權人有過錯而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主合同無效導致第三人提供的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無過錯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擔保人有過錯的,其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三分之一。

5、公司未召開股東會即為其股東提供擔保無效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公司未經股東會決議就為其公司股東提供擔保,應認定擔保合同無效,各方應根據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

6、民間借貸合同因違法而無效

民間借貸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1)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

(2)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

(3)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

(4)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6)違背公序良俗的。

7、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因違法而無效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無效:

(1)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業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

(2)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

(3)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8、行政行為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或者沒有依據,已經簽訂的拆遷協議無效

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的一方必須是具有職權的行政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集體土地上的徵收,是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並組織實施;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是由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或者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具體實施。

如果與被徵收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的是村民委員會、拆遷公司等民事主體或其他不具備職權的主體,均可以它們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為由確認所簽訂的行政協議無效。

9、為借款而簽訂房屋買賣合同

原告與被告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協議》系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法律行為,雙方的交易情形更符合民間借貸法律關系的特徵,《房地產買賣協議》因系虛假意思表示而無效,房屋應當返還給原告。

10、股權轉讓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實/虛假的無效

意思表示與實際真意不符,虛假的意思表示與相對人通謀,目的在於欺詐第三人;

行為人與相對人通謀以虛假意思表示簽訂股權轉讓合同,隱藏雙方間真實的民事法律關系。

如陰陽合同:為掩蓋交易各方的真實意圖而簽訂的工商登記《股權轉讓合同》無效,實際履行的《股權轉讓合同》有效;

或者兩份合同均為有效,而工商登記的陽合同部分有效、部分無效,除規避法律義務條款無效,其他為有效。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從一開始訂立合同時就要規避合同無效的風險,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簽約前確認對方當事人是否是適格的簽約主體,以免因為其沒有簽約資格而導致合同無效。

(2)在簽約前要判斷合同的內容和目的是否合法,如果違法,應拒絕簽署並要求修正。

(3)仔細查看合同的條款,防範合同條款部分無效或全部無效,仔細擬定合同的所有條款,確保合同條款不違反法律法規、不顯失公平、不屬於明顯的霸王條款,明確約定各項內容,讓合同成為保護雙方當事人的有力武器。

(4)簽訂合同前,就合同事宜咨詢律師,由律師來分析利弊、出謀劃策,最大化地避免合同無效的情形發生。

10個無效合同的例子2

無效合同的種類包括以下四種:

1、第1種:訂立合同的主體不合格,表現為:

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的,該合同無效,但有例外:純獲利益的合同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需追認,合同當然有效;

b、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對人有過失而成立的合同,該合同無效;

c、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且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該合同無效。

2、第2種:訂立合同的內容不合法,表現為:

a、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b、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

c、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

d、以合法形掩蓋非法目的合同,無效;善意取得。

3、第3種: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無效。

4、第4種:部分無效合同,部分無效合同是指合同的部分內容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的其餘部分內容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3)合同法違法行為的種類擴展閱讀:

無效合同的定義:

合同依法成立,便具有法律效力。

依法成立的含義,不僅包括合同訂立過程應符合法律規定,而且包括已經成立的合同應當符合法律規定的生效要件。

凡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產生合同的法律效力,從而屬於無效合同。

所謂無效合同是相對於有效合同而言的,是指合同雖然成立,但因其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社會公共利益,被確認為無效。

可見,無效合同是已經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無效合同自始無效,合同一旦被確認無效,就產生溯及既往的效力,即自合同成立時起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以後也不能轉化為有效合同。

10個無效合同的例子3

合同無效的界定

法律對於合同當事人之間合意的評價表現為確立一個合同有效要件的評價標准,符合該標準的,賦予當事人的合意以法律上的效力;對於不符合該標準的,則視情形賦予合同無效、未生效、可撤銷或效力待定等法律後果。《民法通則》54條規定了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的合法行為。

該法55條則規定了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三個實質要件,因此該條可以被認為是合同有效的評價標准。由於否定合同效力是法律對合同的最嚴厲的否定性評價,因此當合同僅輕微欠缺《民法通則》55條規定的要件時,例如一方以欺詐的手段損害合同相對人利益而非國家利益的場合,法律賦予受損害方撤銷權,而並未直接否定合同的效力。

合同只有在嚴重欠缺《民法通則》55條規定的有效要件時,法律則不允許合同按照當事人之間的合意發生任何效力,而是直接規定其法律後果,此時,合同即為無效。

由於《民法通則》55條的規定較為抽象,自《合同法》頒布實施後,合同是否無效則應根據《合同法》52條、53條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進行判斷。

合同無效不同於合同不成立。合同效力的判斷是基於合同已經成立的情形,在合同不成立時,尚未到達評價其效力的階段。因此,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合同已經成立,但是因欠缺有效要件而無效;後者,合同欠缺成立要件。

4. 無效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一、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合同無效五種情形解讀:

(1)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之規定,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為發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生的。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9條的規定,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也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損國家利益時,該合同才為無效。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串通一氣,共同實施訂方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

惡意串通而訂立的合同,其構成要件是:

1、當事人在主觀上具有惡意性。即明知或者知其行為會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損害,而故意為之。

2、當事人之間具有串通性。串通是指相互串連、勾通,使當事人之間在行為的動機、目的、行為以及行為的結果上達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實現。在實現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後,當事人約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實施該種合同行為。

3、雙方當事人串通實施的行為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惡意串通的結果,應當是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損害。法律並不禁止當事人在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中獲得利益。但是,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謀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時而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時候,法律就要進行干預。

惡意串通所訂立的合同,是絕對無效的合同,不能按照《合同法》第58條規定的一般的絕對無效合同的原則處理,而是按照《合同法》第59條的規定,將雙方當事人因該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收歸國有或者返還集體或者個人。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也稱為隱匿行為,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合法的行為來掩蓋其真實的非法目的,或者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內容上是非法的行為。

當事人實施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當事人在行為的外在表現形式上,並不是違反法律的。但是這個形式並不是當事人所要達到的目的,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圖,而是通過這樣的合法形式,來掩蓋和達到其真實的非法目的。因此,對於這種隱匿行為,應當區分其外在形式與真實意圖,准確認定當事人所實施的合同行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的合同,應當具備下列要件:

1、當事人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須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所禁止的;

2、合同的當事人具有規避法律的故意;三是當事人為規避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採用了合法的形式對非法目的進行了掩蓋。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規無明確規定,但合同又明顯地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時,可以適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條款確認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約目的、訂約內容都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釋》第4條明確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後,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的合同,當事人在主觀上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所致,均則非所問。只要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則就確認該合同無效。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2條之規定的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釋義】本條是關於無效合同的規定。

所謂無效合同就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和不發生履行效力的合同。一般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拘束力,但是無效合同卻由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即使其成立,也不具有法律拘束力。無效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1.無效合同具有違法性。一般來說本法所規定的無效合同都具違法性,它們大都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損害了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例如,合同當事人非法買賣毒品、槍支等。無效合同的違法性表明此類合同不符合國家的意志和立法的目的,所以,對此類合同國家就應當實行干預,使其不發生效力,而不管當事人是否主張合同的效力。

2.無效合同是自始無效的。所謂自始無效,就是合同從訂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以後也不會轉化為有效合同。由於無效合同從本質上違反了法律規定,因此,國家不承認此類合同的效力。對於已經履行的,應當通過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方式使當事人的財產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

本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本項是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效力的規定。在經濟生活中出現很多以此類合同的方式侵吞國有資產和侵害國家利益的情形,但是受害方當事人害怕承擔責任或者對國家財產漠不關心,致使國有資產大量流失,若此類合同不納入無效合同之中,則不足以保護國有資產。

所謂欺詐,就是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故意告知對方虛假的情況,欺騙對方,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而與之訂立合同。欺詐的種類很多,例如,出售假冒偽劣產品,提供虛假的商品說明書,在沒有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對外簽訂合同騙取定金或者貨款等。欺詐具有以下構成要件:(1)欺詐一方當事人有欺詐的故意。即欺詐方明知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並且會使對方當事人陷於錯誤而仍為之。欺詐的故意既包括欺詐人有使自己因此獲得利益的目的,也包括使第三人因此獲得利益而使對方當事人受到損失。(2)要有欺詐另一方的行為。所謂欺詐行為,是指欺詐方將其欺詐故意表示於外部的行為,欺詐行為既可是積極的行為,也可是消極的行為。欺詐行為在實踐中可分故意陳述虛假事實的欺詐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的欺詐。故意告知虛假情況就是虛假陳述,如將劣質品說成優等品;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指行為人負有義務向他方如實告知某種真實情況而故意不告知的。(3)受欺詐方簽訂合同是由於受欺詐的結果。只有當欺詐行為使他人陷於錯誤,而他人由於此錯誤在違背其真實意願的情況下而與之簽訂了合同,才能構成受欺詐的合同。

所謂脅迫,是指行為人以將要發生的損害或者以直接實施損害相威脅,使對方當事人產生恐懼而與之訂立合同。因脅迫而訂立的合同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以將要發生的損害相威脅,而使他人產生恐懼。將要發生的損害可以是涉及生命、身體、財產、名譽、自由、健康等方面的,這種損害必須是相當嚴重的,足以使被脅迫者感到恐懼。如果一方所進行的將要造成的損害的威脅是根本不存在的、沒有任何根據的,或者受脅迫方根本不會相信的,不構成脅迫。另一種情況是行為人實施不法行為,直接給對方當事人造成人為的損害和財產的損害,而迫使對方簽訂合同。這種直接損害可以是對肉體的直接損害,如毆打對方;也可以是對精神的直接損害,如散布謠言,誹謗對方。因脅迫而訂立的合同要具有如下構成要件:(1)脅迫人具有脅迫的故意。即脅迫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將會對受脅迫方從心理上造成恐懼而故意為之的心理狀態,並且脅迫人希望通過脅迫行為使受脅迫者作出的意思表示與脅迫者的意願一致。(2)脅迫者必須實施了脅迫行為。如脅迫者必須要有以將要有的損害行為或者接對對方施加損害相威脅的行為。如果沒有脅迫行為,只具有主觀上的故意,不構成脅迫行為。脅迫在合同中常常表現為強制對方訂立合同而實施的,也可以是在合同訂立後,以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變更或者解除合同。(3)脅迫行為必須是非法的。脅迫人的脅迫行為是給對方施加一種強制和威脅,但這種威脅必須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如果一方有合法的理由對另一方施加壓力,則就不構成合同中的威脅。如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如對方若不按時履行合同,就要提起訴訟,則因為提起訴訟是合法手段,不構成脅迫。(4)必須要有受脅脅迫者因脅迫行為而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思與脅迫者訂立的合同。如果受脅迫者雖受到了對方的威脅但不為之所動,沒有與對方訂立合同或者訂立合同不是由於對方的脅迫,則也不構成脅迫。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所謂惡意串通的合同,就是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非法勾結,為牟取私利,而共同訂立的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例如,甲企業產品的質量低劣,銷不出去,就向乙企業的采購人員或者其他訂立合同的主管人員行賄,然後相互串通訂立合同,將次品當成合格產品買入。在實踐中比較常見的還有代理人與第三人勾結,訂立合同,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為。由於這種合同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損害了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為了維護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維護正常的合同交易,本法依據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將此類合同納入了無效合同之中。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合同。

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七項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無效。此類合同中,行為人為達到非法目的以迂迴的方法避開了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所以又稱為偽裝合同。例如,當事人通過虛假的買賣行為達到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目的就是一種比較典型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合同。由於這種合同被掩蓋的目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並且會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損害,所以本法把此類合同也納入了無效合同中。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許多國家的法律都規定違反了公序良俗或者公共秩序的合同無效。公序良俗或者公共秩序對於維護國家、社會一般利益及社會道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雖然沒有採用公序良俗或者公共秩序的提法,但是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五項確立了社會公共利益的原則。第五十八條第五項規定,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實質上是違反了社會主義的公共道德。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和生活秩序。例如,與他人簽訂合同出租賭博場所。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從本條的規定可知,只有違反了這些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才無效。這是因為法律、行政法規包含強制性規定和任意性規定。強制性規定排除了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自由,即當事人在合同中不得合意排除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適用,如果當事人約定排除了強制性規定,則構成本項規定的情形;對任意性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排除,如當事人可以約定商品的價格。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與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是不同的。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法律、行政法規中的規定人們不得為某些行為或者必須為某些行為,如法律規定當事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等都屬於強制性規定;而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只是指規定人們不得為某些行為的規定。由此可見,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當包括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

應當特別注意的是本項的規定只限於法律和行政法規,不能任意擴大范圍。這里的法律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頒布的法律,如當事人訂立的合同違反了刑事法律或者行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頒布的法規,如我國稅收征管、外匯管理的法規。實踐中存在的將違反地方行政管理規定的合同都認定為無效是不妥當的。

熱點內容
民法上的時效是指 發布:2025-01-23 04:38:28 瀏覽:31
刑事訴訟法簽字 發布:2025-01-23 04:32:04 瀏覽:933
洪公法院 發布:2025-01-23 04:30:23 瀏覽:972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23 03:30:20 瀏覽:940
司法中打架 發布:2025-01-23 03:18:00 瀏覽:895
鐵路法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03:03:11 瀏覽:403
農業發展公司管理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1-23 02:40:29 瀏覽:507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3 02:26:07 瀏覽:293
初中籃球競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02:12:16 瀏覽:258
南通十大律師 發布:2025-01-23 01:41:49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