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社會保障法心得

勞動社會保障法心得

發布時間: 2024-12-18 08:51:21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有什麼區別

社會保障法和勞動法的關系: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社會保障法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為勞動關系的延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其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㈡ 淺談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期末論文

目前,隨著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快速的發展,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論文,供大家參考。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論文篇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研究》

摘要:如何引導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在大學階段做出適合自己興趣、性格、能力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科建設的重點。通過分析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存在的課程設計不合理,缺少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心理輔導健康 教育 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了完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以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 總結 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並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並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並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每個人的職業生涯是有限的,如果不做一個切實可行的規劃,勢必影響個人事業的成功。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正處在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的 職業規劃 既要有較高的奮斗目標,又要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隨著高校的擴招, 畢業 生的就業問題日益嚴峻,許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由於缺乏對專業和自我的合理認識與定位,職業決策和選擇能力不足,難以找到理想工作。因此,應利用各種途徑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進行全程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指導。

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計不合理、內容簡單

目前,大部分高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課程的設計並不十分合理。很多學校只是硬性執行國家的政策精神,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教師的配備、課程的設計方面沒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師的本身素質不高。學校過於重視專業培養目標,授課地點僅限於課堂之內,採用教與學、講與聽的形式,內容也只停留在政策宣傳、形式分析、技巧傳授上,理論性強,而忽略了職業生涯顯著角色假定性訓練,以及對職業、社會的適應性訓練,實踐性較差,專業性特色不突出,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得不到大學生的認同,學生的職業自我概念意識淡薄,職業技能較弱,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體系不完整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是依靠幾個教師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建立一整套輔導體系。目前,我國的各高校還沒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按比例投入資金和人力來發展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的職業教育。人員配備極其缺乏,僅有幾個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老師,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為每一個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輔導,並且專職的專業授課教師也很少,都是由輔導員以及一些其他專業教師兼任,自身的理論性差,對學生的專業情況並不十分了解。

(三)缺少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求職存在盲目性

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特長,是將要選擇的職業是一個人的職業規劃的基礎。很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畢業生是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和通過別人的評價來了解自己和自己將選擇的職業的,這就最終導致了求職的盲目性。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職業測評與職業規劃是近幾年才在國內出現的測量個人職業興趣、性格與職業發展潛力的科學 方法 。對於大多數高等院校而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大多是兼職的,而且主要的工作目標是盡可能地為畢業生提供一個工作崗位,大多數指導教師不具備職業指導師的資格,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畢業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其次,目前國外的一些測評軟體中的常模並不完全適合我國的大學生,而國內的測評軟體的常模做的還不很全面,所以,應該針對不同地區、針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開發更加細致和有針對性的測評軟體。

(四)職業生涯心理輔導健康教育不完善

在就業壓力逐年增加的社會背景下,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學生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加,很多學生面對就業壓力出現了心理焦慮的情況,因此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發現自身的潛在能力和專業優勢,更不能設計好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咨詢服務機構配備的教師較少,並且專業性也不強,還僅僅停留在解決上門咨詢的學生層面,面對的學生面很窄,並且比較被動,更沒有專門針對大學生生涯心理的專業輔導。在當今這種就業壓力下,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加強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心理健康及學生生涯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完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對策

(一)加強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理念建設

要樹立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開發學生潛能,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第一要務的教育理念。大學生職業生涯是以引導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取得職業生涯及人生的成功為目標的科學的教育活動,其教育的開展必須以科學的、先進的理念為指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最終目標在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引導職業生涯走向成功。其直接目的在於充分挖掘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潛力,充分發揮、調動學生自身的潛能和素質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我的最大化、全面發展。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職業生涯教育應立足於學生自我、職業機會與職業世界的全面分析,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潛力,並開發自我的潛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個性化、系統化、長期化的教育活動,貫穿於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特別要求學生充分發揮自我的主體作用,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學生發自內心的接受,自覺、自願、自主的參與。同時,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連續、系統的活動,僅依靠學校教育,或是 家庭教育 、社會力量都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其實施過程中,應樹立系統觀,以學校為核心,整合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力量,群策群力、齊抓共管,才能保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效地開展。

(二)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由於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是新近引入的理論,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對這一理論比較陌生。只有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方面的課程建設才能做好其他的相關工作,它是普及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和理論的必由之路。職業生涯規劃課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要從大一做起,分年級從不同側重點實施,讓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深入大一學生,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去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促使學生在新的高度結合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事業,清楚將來在就業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以及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素質、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同時,結合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好學校各方面的資源,如教學環節中的實習、寒暑假的 社會實踐 、參觀學習等,將教學、講座、活動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立體的職業網路;邀請有豐富 經驗 的企業家和專家學者與大學生共同交往,讓學生深入社會,體驗社會中各種各樣的職業,達到對外部環境更為全面、客觀的認知。

(三)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建設

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它會因為每一個個體的具體情況和所能依賴的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課程建設只能起到普及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知識理論的作用,具體到個人的人生定位和職業道路的選擇,更需要有個性化的咨詢指導。因此,加強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建設成為必然。同時,由於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對未來職業世界只有籠統的、模糊的感性認識,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解難免有不足之處,只有加強面向個體、個性化的咨詢輔導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職業輔導咨詢可以視學校的具體情況設在就業指導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學院,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咨詢人員從事這項工作。除了個別咨詢外,也可以針對一些普遍的、共性的問題進行團體咨詢。

(四)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測評建設

“知己”是指對自我的認知,“知己”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只有建立一個切合實際的自我觀念才能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然而,自我認知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個體在成長過程當中對自我的能力、興趣、個性等方面都會有一些感性上、經驗上的自我體察,但是,這種自我的認知很多時候是帶有主觀性的。因此,它還必須藉助心理測量學科的研究成果,通過科學的手段測評自我的能力、興趣和個性,以建立一個更為科學、客觀的自我觀念。測評建設主要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生涯診斷(包括自我評估和環境評估),設定職業生涯的目標,選擇職業生涯路線,實施、評估和反饋五方面。既給予測評對象科學、客觀、公正的測評和解釋,又給予測評對象完整、科學的自我認知,幫助學生澄清疑惑,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外部環境協助其明確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劉曉君.試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人生發展[J].高教論壇,2005,(3).

[2]魏曉華,程春生.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芻議[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

[3]丁德智.高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探討[J].科技創業月刊,2006,(7).

[4]李兵寬,劉啟輝.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建設芻議[J].中國高教研究,2005,(1)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論文篇二:《法學院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特色培養》

摘要:從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理論依據出發,以西北政法大學為例,提出了法學院校應依靠自身力量創建體現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辦學理念和專業建設思路,並對專業課程結構進行了設計。

關鍵詞:勞動與社會保障;培養目標;課程設計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下簡稱“勞保專業”)是教育部1998年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新增設的專業。該專業設立時間雖晚,但發展速度很快,到目前為止,全國開設勞保專業的高校已達110多所。其中,30多所高校具有碩士點,近10所高校具有博士點,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梯隊。

西北政法大學是一所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建、由陝西省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法學院校。是全國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西北地區法學研究的中心。學校於2000年9月申辦勞保專業並於同年10月獲教育部批准,2001年9月正式招生,是法學院校設立勞保專業的典型代表。與其他院校相比,法學院校的師資背景、科研背景、專業設置並不具備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優勢,但在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實力。法學院校的勞保專業能否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能否真正地滿足於市場需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已的辦學特色。

一、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理論依據

本文認為,法學院校的勞保專業應該定位於法學特色,這既是基於學校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經驗而設定的專業特色,又是基於社會保障事業蓬勃發展及其所導致的社會保障法律人才供不應求而設定的專業特色。

(一)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中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的需要

從中國社會保障立法的發展過程來看,我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還相當落後,存在明顯的不足:首先,社會保障立法工作落後,尤其是基本立法不足,缺乏系統性,沒有形成應有的法律體系;其次,社會保障立法層次較低,社會保障制度的運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頒發大量的通知、規定、復函等,實行調控和管理;再次,社會保障立法各地不統一、不協調,弱化了法律的穩定性與權威性。同時,傳統的社會保障法律機制在立法原則、內容構造、保障范圍等方面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與市場經濟對社會保障要求的適應性有一定差距。因此,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是今後我國社會保障建設的主攻方向和發展趨勢[1]。打造法學特色的勞保專業,培養專業能力突出的法律人才,是保證中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的根本條件。

(二)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順利運行的保證

社會保障制度的順利運行不僅需要大批高素質的立法人才,而且也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司法人才。古人說,徒法不足以自行。即法律制定得再好,如果沒有嚴格公正的執法,制度依然無法正常運行。我國傳統觀念認為,只有社會保障立法過程才需要法律工作者,而忽視了司法過程中法律工作者的重要性。正是因為司法參與社會保障的不足與缺位,才造成了制度運行的不公和失范[2]。因此,國家必須加大社會保障法律人才的培養力度,確保制度實施中對大量司法人才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對社會保障基層工作者的法律指導,及時解決法律條文於實施中的難題;才能幫助 文化 程度參差不平的廣大社會保障受益人解讀法律條文,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同時,消除其對制度的不信任。

(三)打造法學特色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法學院校學科優勢和教學經驗的體現

法學院校有著不同與其他院校的整體環境和整體優勢。教師的專業背景、科研背景,學校的專業設置、學術氛圍均以法學為主,法學是該類院校的強勢專業,在此環境與背景下的勞保專業理應依託學校的整體優勢,充分利用學校的優勢資源,突出專業的法學特色。另外,法學院校還有著豐富的法學教育經驗與方法,從而保證了社會保障法律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法學院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設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既要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又要注意挖掘專業自身的優勢。根據上文分析,我們認為,法學院校勞保專業的總體培養目標應該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具備法學、管理學、經濟學等相關專業知識,通曉中外勞動與社會保障理論和務實,掌握現代管理技術與方法,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在各級政府部門、政策研究部門、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社區服務部門,以及勞動仲裁機構、司法部門、律師事務所等,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實務操作和法律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

(一)構建多層次發展平台,滿足專業學習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職業選擇能力

首先,應與法學專業接軌。社會保障關系盡管應由獨立的法律部門來調整和規范,但它與勞動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又密不可分。為了使學生在通曉中外社會保障法的基礎上,熟練解決社會保障法與其他法律部門的協調問題,在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課程的同時,應加強其他法律課程的學習。一方面體現法學院校的優勢資源,突出專業的法學特色。另一方面滿足學生專業學習的需要,提升其職業選擇能力。

其次,應與經濟學專業接軌。社會保障是通過經濟手段來達到特定社會目標和政治目標的制度安排,其本身亦可視為一種經濟活動。這種內在的關聯決定了經濟學科對社會保障專業的重要性。

再次,應與公共管理專業接軌。社會保障分配的資源往往來自於政府公共財政,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保障作為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具有充足的理由。

(二)建立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重視專業業務實踐,提高學生職業上手能力

勞保專業屬於應用層次的社會科學。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為了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一是要加強校內的實訓環節,通過建立設備齊全、規范的社會保障服務模擬大廳和勞動爭議、 保險 模擬法庭,讓學生親自參與處理,掌握基本的社會保險操作技能和庭審程序;二是要與用人單位合作辦學,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將學生分批分次安排到勞動與社會保障相關崗位頂崗值班,提升其職業上手能力。

(三)適應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專業方向,培養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專門人才

人才培養必須與市場需求相一致。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需求既是專業發展的動力,也是專業生存的條件。沒有市場的專業,是社會資源的浪費[3]。因此,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培養方向既要源自於市場需求,又要在動態考慮學生就業去向和市場求人意向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調整。

三、法學院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課程結構與體系

(一)課程設置原則

1.實基礎。以“必須、夠用”為原則,構建學院公共基礎課平台和學科基礎課平台。避免“厚基礎”造成的“窄口徑”和“寬口徑”帶來的“薄基礎”。

2.強專業。以崗位群需要為導向,強化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方向課程學習的同時,突出專業法學特色。避免“同質化”培養造成的惡性競爭。

3.重應用。以職業能力為本位,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業務操作技能的培養,使其能敏銳地發現既有問題和潛在問題,並熟練地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二)課程結構體系

按照上述原則,法學院校勞保專業的課程體系應分成理論課程組群和實踐課程組群。

1.理論課程組群。由基礎課、專業課、特色課和選修課組成:1)基礎課。包括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是為保證學生的身心素質和思想素質的培養,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而設置的。除開設以“兩課”為代表的相關公共課程外,還應增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導論課程”,幫助學生認識、了解所學專業,盡快適應大學的 學習方法 和專業課學習的特點;專業基礎課是根據專業課對相關學科的要求,作為專業課的先修課程而設置的。目前,我校在開設管理學原理、行政學原理、西方經濟學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同時,還開設了法學原理課程,使學生能初步掌握法學的一般理論和基礎性知識,了解現代法學研究的發展動向與思潮,為特色專業的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2)專業課。是根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要求而設置的。包括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學、社會保障理論、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社會保障國際比較、社會保險、社會福利與救濟等課程。3)特色課。是各院校根據自己的專業特色定位而選擇開設的。法學院校的勞保專業定位於法學特色。鑒此,必修環節里除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課程外,還應增設與其密切相關的經濟法、行政法、刑法等課程。一方面突出專業特色的同時,能夠使學生熟練解決社會保障法與其他相關法律部門的協調問題;另一方面,避免法律職業與法律教育相脫節;第三,保證特色專業的培養質量,避免選修課堂上的“選而不修”、“掛名選修”現象。4)選修課。是為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而設置的。為了克服盲目設課,浪費資源,學無所用等現象,我校結合市場及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將本專業選修課程分成素質提升和專業延伸兩大板塊,開設了秘書學(公文寫作)、電子政務、社會調查與統計、保險學、風險管理、社區管理、比較勞動法學、合同法、民事訴訟法學等課程,較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和社會的多元化需求。

2.實踐課程組群。法學院校勞保專業的實踐課程應由課程實驗、模擬實訓、基地實踐三大環節構成,各環節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緊密相連、相輔相成。1)課程實驗。以專業基礎課、方向課和特色課為對象,採用案例分析、專題討論和實地考察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培養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初級能力。2)模擬實訓。一是通過校內社會保障服務模擬大廳,舉辦各項社會保險業務的模擬實訓,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中體驗並掌握社會保障具體管理流程;二是利用校內優勢資源,定期舉辦勞動爭議、保險模擬法庭,使學生能夠將學到的專業知識靈活、准確地運用到法庭庭審的現場模擬中,實現法律專業與法律教育的統一。3)基地實踐。將學生分批、分次安排到預先建立好的校外實習基地頂剛上班。通過職位實踐,一方面,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應用緊密銜接,增強專業建設的動力和生機;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縮短其進入社會後的適應期。

參考文獻:

[1]齊海鵬.社會保障[M].沈陽:東北 財經 大學,2010:98-99.

[2]白維軍.對我國社會保障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0,(5):32-34.

[3]趙俊康、馬培生.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建設若干問題的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4):45-47.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勞 動與社 會保 障 法論 文”

㈢ 勞動保護培訓班心得

參加新《勞動法》培訓班學習心得
近日,我在長沙參加了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主辦的為期一周的新《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培訓班。我是帶著問題去參加培訓,感到獲益匪淺,現將我的培訓心得匯報如下: 一、新《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解析。
1、法律的適用范圍的變化。《勞動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勞動合同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民辦非企業單位如:民辦學校、醫院等組織。未畢業的學生不是勞動者,應簽訂實習協議。返聘人員不用簽勞動合同,不用交社保,也不構成工傷事故,但得交意外傷害保險。
2、制定企業規章制度的程序。《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一條:公司研究決定有關職工工資、福利、安全生產以及勞動保護、勞動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應當事先聽取公司工會和職工的意見,並邀請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列席有關會議。《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變化在於勞動合同法提高了工會在制定企業規章制度的地位,放在了和企業平等地位。
3、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及約定眾多創造條款。《勞動法》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一)勞動合同期限(二)工作內容(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四)勞動報酬(五)勞動紀律(六)勞動合同迅速騰空終止的條件(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勞動合同空間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4、試用期的變化。《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5、違約金的規定的變化。《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中第四條: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一)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二)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三)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四)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勞動合同法》違約金只有第二十二條培訓費用和第二十三條違反競業限制條款支付違約金。

㈣ 社會保障法和勞動法的關系是什麼

社會保障法和勞動法之間的聯系:
1、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在社會保險領域存在交叉。
3、社會保障法對勞動法功能的發揮有補充和促進的作用,首先社會保障法為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其次,社會保障法為勞動關系的延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㈤ 學完《勞動與社會保障法》這門課程後,談談本門課哪一章節的什麼內容讓你印象最深、最受用,為什麼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內容介紹:本書分為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和法律救濟三部分,共三編二十一章,系統地論述了勞動法基礎理論、勞動法的產生和發展、勞動法主體、促進就業和職業培訓、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勞務派遣和非全目制用工、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資、勞動安全衛生、職工民主管理、社會保障法基礎理論、社會保障法的產生和發展、社會保障法主體、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勞動爭議處理、勞動保障監督、勞動保障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隨著《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頒布和實施,以及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的相繼出台,我國的勞動與社會保障立法不斷完善,《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力求使學生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基本法律問題,全面反映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立法現狀和最新發展,並緊密結合社會實踐,對現行相關法律法規進行闡述與分析。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為普通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教材,內容系統簡練,並附有勞動與社會保障相關重點法律文本,適合高等學校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學生學習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時使用,也可作為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的人員的參考書。

㈥ 鍔沖姩娉曚笌紺句細淇濋殰娉曠殑鍖哄埆

鍔沖姩淇濋殰鏄鎸囦互淇濇姢鍔沖姩鑰呯殑鍩烘湰鏉冪泭鎵閲囧彇鐨勪竴鍒囨帾鏂藉拰琛屼負鐨勬誨拰銆傚姵鍔ㄤ繚闅滃埗搴︾殑鐩鐨勫氨鏄浠ヤ繚闅滃姵鍔ㄨ呯殑鍚堟硶鏉冪泭涓虹洰鐨勭殑錛岃繖鏄鍖哄埆浜庡叾浠栧瑰姵鍔ㄥ叧緋昏皟鏁寸殑娉曞緥鍒跺害銆傚姵鍔ㄤ繚闅滅殑鍐呭規槸涓諱綋鐨勭嫭絝嬩漢鏍箋佹硶寰嬪湴浣嶅拰鐗╄川鍒╃泭銆備富浣撶殑鐙絝嬩漢鏍兼槸鑾峰緱娉曞緥鍦頒綅鐨勫墠鎻愶紝鑰岀嫭絝嬬殑娉曞緥鍦頒綅鍙堟槸瀹炵幇鐗╄川鍒╃泭鐨勫墠鎻愩傚姵鍔ㄤ繚闅滈栧厛瑕佺『絝嬪拰緇存姢鍔沖姩鑰呭拰鐢ㄤ漢鍗曚綅鐨勭嫭絝嬩漢鏍煎拰娉曞緥鍦頒綅銆1銆佽皟鏁村硅薄錛氬姵鍔ㄦ硶涓昏佽皟鏁村姵鍔ㄨ呬笌鐢ㄤ漢鍗曚綅涔嬮棿鐨勫姵鍔ㄥ叧緋伙紝紺句細淇濋殰娉曡皟鏁村浗瀹躲佺敤浜哄崟浣嶃佸叕姘(鍔沖姩鑰)銆佺ぞ浼氫繚闅滅粡鍔炴満鏋勫洜紺句細淇濋櫓銆佺ぞ浼氭晳鍔┿佺ぞ浼氱忓埄銆佷紭鎶氬畨緗絳夊彂鐢熺殑鍏崇郴銆傛硶寰嬮儴闂錛氬湪涓澶錛岃炬湁鍔沖姩涓庣ぞ浼氫繚闅滈儴錛涘湪鍦版柟涓婏紝鍚勭駭鏀垮簻閮借炬湁澶勭悊鍔沖姩涓庣ぞ浼氫繚闅滈棶棰樼殑琛屾斂鏈哄叧鎴栧叿浣撳伐浣滈儴闂ㄣ傚叧緋葷殑涓諱綋錛氬姵鍔ㄦ硶璋冩暣鐨勫姵鍔ㄥ叧緋葷殑涓諱綋鏄鐢ㄤ漢鍗曚綅鍜屼笌涔嬪緩絝嬪姵鍔ㄥ叧緋繪垨鍔沖姩鍚堝悓鍏崇郴鐨勫姵鍔ㄨ(鍏鍔″憳銆佸啗浜虹瓑涓嶉傜敤鍔沖姩娉)錛涚ぞ浼氫繚闅滄硶鐨勪富浣撳寘鎷鍥藉躲佺敤浜哄崟浣嶃佺ぞ浼氫繚闅滅粡鍔炴満鏋勫拰鍏姘(鍔沖姩鑰)銆傜珛娉曠洰鐨勶細鍔沖姩娉曠殑鐩鐨勪富瑕佹槸涓轟簡鍗忚皟鍔沖姩鍏崇郴錛屼繚闅滃姵鍔ㄨ呯殑鍚堟硶鏉冪泭銆
鎷撳睍璧勬枡錛氱ぞ浼氫繚闅滄硶鐨勭洰鐨勪富瑕佹槸涓轟簡淇濋殰紺句細鍏ㄤ綋鎴愬憳鍦ㄩ伃鍙楀悇縐嶆剰澶栧拰椋庨櫓鏃剁殑鍩烘湰鐢熸椿錛屼績榪涚ぞ浼氬畨鍏ㄣ傝В鍐崇▼搴忥細紺句細淇濋殰娉曞紩鍙戠殑鍔沖姩浜夎錛岀敱浜庡叿鏈夋煇浜涚佹硶鍏崇郴鐨勭壒鐐癸紝涓昏侀傜敤姘戜簨紼嬪簭鏉ヨВ鍐籌紱鍔沖姩娉曚簤璁寮曞彂鐨勪簤璁錛岀敱浜庡叿鏈夎緝寮虹殑鍏娉曟э紝搴斾富瑕侀噰鐢ㄨ屾斂璇夎肩▼搴忋
娉曞緥渚濇嵁錛氥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鍔沖姩娉曘嬬涓鏉′負浜嗕繚鎶ゅ姵鍔ㄨ呯殑鍚堟硶鏉冪泭錛岃皟鏁村姵鍔ㄥ叧緋伙紝寤虹珛鍜岀淮鎶ら傚簲紺句細涓諱箟甯傚満緇忔祹鐨勫姵鍔ㄥ埗搴︼紝淇冭繘緇忔祹鍙戝睍鍜岀ぞ浼氳繘姝ワ紝鏍規嵁瀹娉曪紝鍒跺畾鏈娉曘

㈦ 如何理解社會保障法治

法律主觀:

社會保障法是指調整關於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等。也是保障社會成員基本生活需要和經濟發展享受權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社會保障法是調整以國家和社會為主體,為了保證有困難的勞動者和其他社會成員,以及特殊社會群體成員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其生活質量而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社會保障法的調整對象、即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一言以蔽之,可以稱為社會保障關系,理解社會保障關系是把握社會保障法內涵的關鍵。從目前關於社會保障法的著述關系,理解社會保障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這個問題上,難點主要有以下三個:⑴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各自的權利義務如何?⑵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是什麼?⑶社會保障關系的怎樣確定?是許可權於對基本生活的保障,還是包括提高生活質量?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究竟包括哪些?首先,有學者認為,保障的政府機制的形成,或者說導致政府介入社會保障的原因是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固定特徵所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看不見的手」無法增進公共利益,實現公共消費,必須構造一隻「看不見的手」——政府機制的「社會保障」,去實現這一項任務。這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為社會多數人們所在地接受的邏輯。還有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以國家責任為基礎的,例如西方一些學者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社會保孫漏伏障,認為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項經濟職能。為實現社會公平而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因而,從一般原理看,是市場失效的客觀現實和社會對公平的關注,為政府幹預經濟、插手社會保障提供了理論依據。確實,任何一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都離不開政府的參與。盡管近年來西方許多福利國家紛紛進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減輕和分散政府的責任,調動市場和個人機制的作用,但這只是要解決以往的高福利政策所釀成的政府財政危機並導致經濟效率下降這一弊病,就高層自身無法克服的「市場失靈」而言,政府仍應是社會保障關系的主體。當然,政府是一個泛化的概念,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的管理和運作、監督乃至出現爭議的解決,都要通過具體的社會保障機構以及國家的職能部門來操作。因而,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社會保障職能機構就始終代表著國家一方。而且則攜,由於現代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保障是政府基本職責而啟動搜段的,因而社會保障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社會保障職能機構,也即國家。社會保障關系主體中的「社會」,在我國主要指用人單位、社會共部分社會服務機構。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保障的實踐表明:政府通過經濟政策手段干預調節經濟運行過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擔負起社會保障的責任。在美國,一些經濟學家在分析市場失效的過程中,發現政府也存在失效。「當政府政策或集體行動所採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經濟產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時,政府失靈便產生了。」用這種政府失效的理論保障體制的弊端所在。例如英國貿工部專家指出,英國失業問題還在於半個多世紀來,英國歷屆政府對「坐吃山空」的高福利政策不敢觸及,以致為所欲為業者依賴政府津貼仍能度日,客觀上助長了不少惰性。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經濟轉軌國家,例如我國,基於目前的國情,財政基礎較簿弱,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指導思想下,國家不可能承擔起全部或大部分的保障,必須分散到社會或個人,構築起一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不能片面強調社會保障穩定社會、實現社會平等的作用,還要重視其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交率的功能。從目前我國許多保障措施來看,無論是「國家、用人單位、勞動者三方負擔」,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都體現了力圖使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兼顧的原則,所以社會和個人也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主體。特別是個人,其在社會保障制度中主體身份可以說是雙重的,不僅是社會保障被給付主體,在許多項目上(例如社會保險的一些項目上)還是資金來源主體(從該意義上講,也有說是給付主體)。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研究社會保障關系的屬性,可以分為幾個層次:⑴社會保障關系具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相結合的屬性。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優撫安置等。除社會福利具有廣泛性以外,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優撫安置都是針對特定社會群體的,只有具備一定的主體身份才能享受這些保障項目。而社會保障的核心是給付,通過給付,使保障對象獲得生活的必需,因此,社會保障關系又是一種典型的財產關系。⑵社會保障關系既不完全是平等主體間的關系,也不完全是體現國家權力的管理和服從關系。傳統公、私法的二元劃分理論認為,公法調整的是政治國家的關系,即國家權力運作產生的諸種關系;私法調整的是市民社會的關系,即市民社會中的個人權利。而隨著現代「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相互滲透,有學者認為已出現了一個新的法域——社會法。社會法以社會利益為本體,追求社會公平的實現,社會保障法即為典型的社會法。所以其中既有國家權力干預的關系,又有公民享受國家給付的權利的關系。有學者以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核心——給付關系為例進行了闡述,認為給付關系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合同的約定關系。在給付關系中,在存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基於行政權利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而是平等主體間基於合同約定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但這種約定又是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單方面做出的一種授益約定。因此,給付關系是一種國家依據行政權利做出授益約定,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依法履行授益的約定的關系。按照有的者的說法,認為它是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通過社會保障權利與社會保障義務將國家、社會團體以及全體社會成員聯系在一起,形成一種社會連帶責任關系。⑶社會保障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具有非對等性。這種權利義務的非對等性是指在社會保障關系中,既有無形履行了義務的法定權利,也有不享受任何權利的國家義務。前者體現在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福利法律關系中,享受社會保障權利的公民,不需要履行任何社會保障義務(不需要履行繳費等法定義務),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或主體身份,即可享受社會保障權利。例如在社會救濟中,只要公民生活在國家規定的貧困線和最低生活標准以下,就可以獲得救濟。此外,在社會保障項目中,勞動者對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都負有繳費義,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充分體現了權利義務對等原則,但對失業保險來說,繳納失業保險費是勞動者法定義務,但並非所在地有繳費者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在確定和理解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上,一個難點就是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是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是不僅包括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還包括了國家逐步提高公民生活質量的保證?我國與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的范圍是不一樣的。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因此許多國家學者認為社會保障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是社會福利中的最低層次。因此,我們看到的西方「福利國家」早已超越了這個層次。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本身飲食了社會福利,因而我們的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不應只限於對公民最低生活的保障。社會福利是國家為改善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物質、精神生活而採取的措施,提供的設備和服務,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我們。社會保障關系的內容應是指後者。但同時要注意的是,由於社會福利的普遍性和高水平,它必須是在經濟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的程序時才能充分實施,否則會導致「福利危機」,阻礙經濟的發展,今日西方一些高福利國家的「福利病」就證實了這一點。所以,我國目前社會保障制度還只能將其作為一個未來的發展目標,就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還不一定具備現實的可行性。這也是同我國社會保障「低水平、廣覆蓋」的精神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關系的分類社會保障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多種劃分。依其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社會保障關系,社會救助關系、社會福利關系,以及優撫安置關系。依社會保障的體制來劃分,又可以分為社會保障管理關系、社會保障資金籌集關系、社會保障給付關系、社會保障資金運營關系、社會保障監督關系等。概括地講,社會保障關系就是在社會保障實施過程中國家、用人單位以及社會成員之間所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具體有以下關系:⑴政府與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之間的關系。其間包括了委託、管理和監督的關系,政府委託並管理社會保障實施機構對社會成員進行給付和幫助,而社會保障實施機構也要接受政府的監督。⑵國家與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一種給付關系,明確國家的職責和義務以及社會成員應享受的保障性權利。⑶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它是指社會保障職能機構由於職責劃分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協作關系。包括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機構、管理機構、運營機構和發放機構,它們應各自有明確的分工,但又在職能上相互銜接,構成一個統一運作的整體。⑷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國家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社會保障費用的徵收與繳納而發生的關系。這些關系並非是單獨存在的,它們往往呈現出交錯復雜的特點。除此之外,就廣義而言,還有社會保障爭議的仲裁與訴訟關系,一般來說,社會保障訴訟應採用行政訴訟的程序進行。社會保障法的特徵廣泛的社會性社會保障法是典型的社會法,因而社會性是社會保障法最主要的特徵。其社會性表現在:第一,目的的社會性。社會保障之設立即為社會利益,保障社會全體成員的生活安全,所以社會保障法的目標即在於通過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來達到社會穩定。第二,享受權利主體的普遍性。社會保障的權利由全體社會成員享有,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可以享受保障的成員數目以及可以享受的社會保障項目會越來越多。第三,社會保障責任和義務的社會化。社會保障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社會保障通過立法,採取國家、用人單位和社會成員共同負擔的原則,將責任和義務分散到整個社會,以資金來源的多渠道來保證社會保障的正常運轉。嚴格的法定性社會保障法是社會法,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同於私法的意思自治,也不同於公法的國家行使行政權利。它帶有明顯的國家干預法的特徵,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強行規定的一系列准則,從社會保障項目的確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繳納到社會保障的享受人群范圍,以及社會保障金的發放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任意更改。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統一性實體法和程序法是對法律功能的劃分。規定社會關系參加者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法是實體法;為保障實體法的實現,規定實體法的運用和實現手續的法是程序法。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但社會保障法則不然,其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並非具單一特性的實體法或程序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會保障法所調整關系的復雜性。社會保障法調整的是一個在社會保障領域中由各種社會關系、各個運行環節組成的系統,因而社會保障法就必須不僅有具體的權利義務的規定,還要有維持程序正常運轉的程序性規定。例如社會救助性,既有救助對象所享受的權利義務的實體規定,又有救助對象資格認定以及發放手續的程序性規定。特定的立法技術性社會保障的運營須以數理計算為基礎,這使得社會保障法在立法上有較高的技術性。「大數法則」和「平均數法則」在社會保障立法中會經常用到。另外,還有一些保障項目在費率、范圍等的確定上會常用到統計技術。以養老保險為例,我國養老保險立法中的關鍵技術,涉及到退休後平均存活年數的確定、養老保險基金的社會統籌范圍的確定、養老保險費率的確定等種種問題,都需要運用數理技術來確定。社會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則權利保障即將獲得保障視為公民權利和國家義務。國家責任即提供基本保障、監督管理補充保障計劃以及鼓勵個人自我保障的多方面責任。社會夥伴參與責任即企業、各類社會組織、社區、家庭和個人共同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角色和功能。公平效率結合將效率寓於公平,在社會保障領域實現更高境界的公平。再分配與儲蓄相結合即二者在制度上和功能上的互補作用。建立多支柱的社會保障體系多支柱的社會保障,即國家最低保障、企業基本保障和個人資源儲蓄補充保障的協調運作。國際協調發展即在不同的國家之間建立協調措施、創造處理繳費和支付待遇的國際平台,為全球勞動力流動創造條件。

㈧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關系

在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穩定社會和安邦興國的根本大計,是一件「關乎國運、惠及子孫」的大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雖然人們都認識到了社會保障在社會層面的重要性,而對其法律層面的認識還不夠,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對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與分析。

當前,我國正處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企業的優勝劣汰和職工的下崗、失業已成為一種經常發生的社會經濟現象,妥善解決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問題,是推進企業改革和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

一、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簡介

社會保障法是調整社會保障主體之間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勞動法是調整勞動者與資本所以者之間社會關系的法律制度。

1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共性

社會保障法與勞動法的共通之處在於它們都是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法律,而且社會保障法是在勞動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便是德國俾斯麥頒布的社會保障法典,也是以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存狀況為基本動因的。

2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社會保障法調整國家、用人單位、公民(勞動者)、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因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發生的關系。

3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所涉及的對象

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公務員、軍人等不適用勞動法),而社會保障法的主體包括國家、用人單位、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公民(勞動者)。

社會保障的對象應當是該社會的全體社會成員,尤其是那些喪失勞動能力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幫助的人。同時,社會保障也對社會成員中的特殊對象給予特殊幫助。社會保障的特殊對象主要包括因退休、失業、患病、傷殘、生育等造成的失去或中斷收入來源而需要社會特殊幫助者。這些成員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與競爭能力,使收入中斷、減少或喪失而影響了基本生活,從而得到社會給予的特殊保障。

二、國家該退位的地方應當退位

在勞動法的調整上,我國長期來存在的問題是行政因素過重,在改革過程中雖有較大的改進,但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國家仍需進一步退位。目前,勞動關系中還存有大量的行政審查,例如:在勞動關系建立時一些地方執行強制鑒證,招、退工的行政審查程序;在勞動報酬中實行的工資總額管制;在特殊工時中實行的行政審批等等,使勞動關系建立與運行中融入大量行政因脊銷閉素。勞動關系的產生、結束與運行不應當是三方關系,而只應當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雙方關系。尤其要突破的是國家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規定每個勞動者只能建立一種勞動關系的觀念。

當著現實邏輯與觀念邏輯發生沖突時,需要重新審視的恰恰是觀念的邏輯。「一個勞動者只能形成一種勞動關系」這種觀點在計劃經濟時代無疑是恰當的。在那時,一個勞動者出現了多重勞動關系,國家將很難進行統一的管理。今天,當著勞動力通過市場來進行配置,為了使人盡其才,一個人存在多重勞動關系恰恰是一種常態。正是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對「一個勞動者只能形成斗扮一種勞動關系」的觀念進行全方位的突破。

允許一個勞動者同時建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勞動關系,對我國的勞動管理和社會保障制度會帶來有益的影響。在用工管理方面,應當允許一個勞動者同兩個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當然兩單位工作時間總和不應超過現行的工時制度;在工資管理方面,各地在公布和調整最低工資時,應同時公布月最低工資標准和時最低工資標准,如果一個職工每天在甲乙各工作四小時的話,甲單位或乙單位都只按月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來執行;在社會保障方面,繳費關系應當與工資關系掛鉤,以養老保險為例,每個勞動者固然只能有一個個人帳戶,但應要求多個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工資的一定比例向這一勞動者的個人帳戶櫻裂繳納養老保險費,從而保障勞動者的利益。

熱點內容
南通十大律師 發布:2025-01-23 01:41:49 瀏覽:609
法官宋魚水的故事 發布:2025-01-23 01:41:39 瀏覽:424
法院員額人大 發布:2025-01-23 01:17:52 瀏覽:600
法院怎樣找到被執行人 發布:2025-01-23 00:40:09 瀏覽:227
小悅悅事件社會道德 發布:2025-01-23 00:27:10 瀏覽:869
一站式供應鏈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0:15:38 瀏覽:348
多元司法救助 發布:2025-01-23 00:08:40 瀏覽:519
寧夏司法胡 發布:2025-01-23 00:06:05 瀏覽:168
北京通州區國家法官學院 發布:2025-01-22 23:24:10 瀏覽:810
按照勞動法臨聘人員傷亡補助 發布:2025-01-22 22:47:54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