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法情逝
① 如何理解民法的原則
平等原則
我國《民法總則》第4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此外,《民法通則》第3條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合同法》第3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物權法》第3條第3款規定,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所謂平等原則,指在民事活動中一切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當事人的人格完全平等,任何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同時法律對當事人提供平等的法律保護。它是憲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具體表現。
平等原則,最集中地反映了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本質特徵,是民法區別於其他部門法的主要標志,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合同關系當事人的法律要求。
具體來說,在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如自然人的身份、性別、資產、年齡、識別能力、政治地位、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民族和種族等,法人的具體組織形式、規模大小和經濟實力強弱等,全都懸而不論,都擁有法律上平等的人格。
具體表現在:
其一,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平等、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法律地位平等。
其二,在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由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決定各自享有的民事權利和負擔的民事義務。
其三,法律對民事主體實行平等的保護。
其四,作為平等原則的一個邏輯結果,當事人的意思也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思強加給另一方。本條規定屬於強行性規范,任何人違背平等原則,將自己的意思強加於對方,均將承擔對自己不利的法律後果。
須特別注意的是,平等原則所要求的平等非指經濟地位上的平等或經濟實力的平等,而是法律地位的平等,以免滋生疑義。此法律地位平等,是對民事活動當事人的基本要求,應貫徹民事活動之始終。
此原則在法、德、日本、瑞士等國民法以及我國台灣地區「民法」中,未有明文規定,學者稱為無須明文規定的公理性原則。鑒於中國在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曾經背離平等原則,靠隸屬關系組織生產和供應,改革開放以來也存在簽訂所謂「霸王合同」的現象,因此法律明文規定平等原則,有其重要意義。
意思自治原則
意思自治原則,也稱合同自由原則,指參加民事活動的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享有完全的自由,按照自己的自由意思決定締結民事法律關系,為自己設定權利或對他人承擔義務,任何機關、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意思自治原則在民法分則及特別法中有不同的稱謂,在合同法稱為合同自由原則,在物權法稱為所有權自由原則,在婚姻家庭法稱為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原則和收養自由原則,在繼承法稱為遺囑自由原則,在商事特別法稱為營業自由原則,其中,以合同自由原則為典型,因此,民法理論和立法例常以合同自由原則代替意思自治原則。
我國《民法總則》第5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的原則。其次是《合同法》第4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意思自治是建立在19世紀個人自由主義之上的基本原則。意思自治原則,對於排除當時封建身份關系及各種封建法律對個人之束縛,廢除法人尤其是公司之特許主義,保障私有財產之處分,實踐營業自由,維護個人之自由與尊嚴,促進社會經濟之發展、文化之進步,發揮了極重大的作用。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前,實行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體制,民法理論否定意思自治原則。
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意思自治原則提供了物質條件。意思自治原則,適用於一切私法關系和私法領域。在財產法領域,意思自治原則要求經濟活動之運作不受國家行政權力的支配,經由個人意思之決定以體現自由競爭。個人自主、自決及自由競爭,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下,可以將勞動力與資本導向能產生最大利益之場所,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國家行政權力的干預,應當限制在進行宏觀調控和維護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的必要限度之內。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意思自治原則發揮作用,須以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意思自由,及由此而產生的自由競爭、機會均等和正當程序為前提條件,才能確保法律行為內容之妥當性。
作為各國家通行的私法原則,法國民法典第1134條: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間有相當於法律的效力。前項契約,僅得依當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規定的原因取消之。2013年匈牙利新民法典第6:59條:雙方當事人有訂立合同和選擇相對人的自由,有決定合同內容的自由,雙方當事人可以合意改變關於其權利義務的條文,但本法對此有禁止規定的除外。
美國統一商法典第1-302條(a)款:除本條(b)款及本法另有規定外,合同可以變更本法的規定。俄羅斯聯邦民法典第421條、白俄羅斯民法典第391條自然人與法人在訂立合同上享有自由當事人可以訂立法律或其他法律文件規定或未規定的合同合同條款依據當事人的意思決定。
此外,國際實體法文件如國際商事合同通則(PCC)第1.1條、歐洲合同法通則(PECL)第1:102條、歐洲民法典草案(DCFR)第二編合同及其他法律行為第1:102條均明定合同自由原則。其他國家民法典雖未就合同自由原則設置明文規定,但理論和實務均一致承認合同自由(意思自治)為民法基本原則。
公平原則
《民法總則》第6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
民法公平原則,主要是針對合同關系而提出的要求,是當事人締結合同關系,尤其是確定合同內容時,所應遵循的指導性原則。現代民法設立公平原則之目的,在於合同關系中要兼顧雙方的利益,並為誠實信用原則、情事變更原則、顯失公平規則樹立判斷基準。
《合同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對於公平正義,合同法首先通過確認合同主體平等地締約,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加以落實,並通過對當事人各方真實的合意(自由合意)全力保護來進一步實現。
在這個層面上,合同法略去了各個合同主體的差別,只要他(它)具有法律人格,就一視同仁,應算是公平的。合同法作為交易法、任意法主要是體現、貫徹和保護這種形式的公平,除非不得已,不直接尋求實質的公平。
一般認為,合同法追求實質正義的情況有四。
其一,在合同系因欺詐、脅迫、乘人之危而成立,一方當事人違背真意並遭受損失的場合,合同法對此類合同予以否定性評價,有的允許當事人撤銷或變更合同,有的直接規定合同無效,以衡平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其二,在合同主體不適格的場合,合同法將此類合同劃歸為效力未定,授權有關人(如法定代理人)確定合同有效或無效,協調利益關系,達到實質公平。
其三,規制格式條款,承認強制締約,確立產品責任制度,強化保護經濟上的弱者,周到保護消費者,維護社會公平。
其四,基於誠實信用原則,形成附隨義務及其理論,踐行合同正義。至於以合同正義為基本原則,強調雙務合同中兩個給付等值、合理分配風險及其他負擔,更是合同法的基本任務。 [2]
有觀點認為,公平原則不具有授權條款的性質,不得作為裁判案件的依據,法院審理案件查明法律行為(合同)成立時顯失公平的,應當以《民法總則》第151條(《合同法》第54條)關於顯失公平的規則為裁判依據;法律行為(合同)成立之後情事變更導致顯失公平的,應當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情事變更的解釋規則為裁判依據。屬於依格式條款訂立合同違背公平原則的,應當以合同法第40條為裁判依據。 [3]
外國法關於公平原則大多設有明文規定,例如《法國民法典》第1135條,契約不僅依其明示發生義務,並按照契約的性質,發生公平原則、習慣或法律所施加的義務。
《德國民法典》第315條,由契約當事人一方確定給付者,在有疑義時,應依公平的方法確定之。依公平的方法確定給付者,其確定只於適合公平時始得對他方當事人發生拘束力。第317條,給付由第三人確定者,在有疑義時,第三人應依公平方法確定之。第319條,給付由第三人依公平方法確定者,如其確定顯系不公平時,對於契約當事人不發生效力。
誠實信用原則
1.內涵
誠實信用原則,簡稱誠信原則。誠信原則要求一切市場參加者遵循誠實商人和誠實勞動者的道德標准,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公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誠實信用為市場經濟活動中的道德准則。
市場經濟條件下,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應當通過市場交換獲取利益和生活資料。第一種方式是用已有金錢投資牟利;第二種方式是用自己的技術、知識換取報酬,第三種方式是用自己的體力勞動換取工資。
靠這三種方式獲取利益,即為誠實信用,是正當的、合法的,應受法律保護。法律絕不允許靠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以獲得利益。
誠實信用原則的目的是在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和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中實現平衡,並維持市場道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