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代理制度

合同法代理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1-21 00:16:04

❶ 表見代理 概念是什麼啊

華人來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自九條對表見代理制度作出了規定,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終止代理權後,仍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如:業務員被取消代理權後,仍舊拿著蓋過原單位的章的合同去簽約,合同的對方仍以為該業務員有權簽約,而簽訂合約,業務員的這種代理行為就屬於表見代理。表見代理直接發生代理的效力,無須被代理人的追認,善意的相對人(如合同的相對方)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張代理的效力。

在審判實踐中,認定表見代理,一般圍繞表見代理的三要件即認定代理人的行為有無代理權、相對人有無主觀過失、合同的內容進行審理。

❷ 《合同法》第402條的理解

如果你是法學專業的話,建議你回去讀讀紅色本民法教材關於代回理一章的講述;你有這個疑答問說明你沒有問題,因為這是我們國家採用立法原則的問題;對於代理制度,我們國家採用的是狹義說而不是廣義說,也就是採用的是顯性代理、直接代理而沒有採用廣義的隱形代理與間接代理。但是,合同法第402與403條的規定又實際上運用了廣義的學說立法,因此造成這樣的理解矛盾!這是實際中理論界與實務界協商的結果!當然,這些制度上的小小瑕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我們國家關於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它的概念是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法民事行為。注意是「合法民事行為」,也就是說「非合法民事行為」不是民事法律行為!這是很怪的,這也就是中國特色的東西!如果你在准備司考,建議不要過於糾結一些東西,好好理解基礎的,那麼就一定沒有問題的!

❸ 《民法通則》中的委託代理與《合同法》中的委託合同行為是什麼關系,有什麼區別

《民法通則》中的委託代理與《合同法》中的委託合同都屬於委託法版律關系。
兩部法律權關於委託的規定區別大概有:
《民法通則》主要規定了代理的含義、代理權授予方式、代理類型、無權代理、代理中各方當事人的責任等等。《合同法》總則部分規定了無權代理(48條)和表見代理(49條);分則部分主要體現在「委託合同」與「行紀合同」中,委託合同部分,規定了委託合同的含義、委託合同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過錯歸責原則、轉委託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有關間接代理的規定,包括委託人的介入權和第三人的選擇權;行紀合同中,規定了行紀合同的定義、費用承擔、如何合理的處理事務、自己代理、責任承擔等等規定。
《民法通則》只承認直接代理,並且表明代理權的授予屬於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可以通過口頭或書面授予,不以書面授權委託書為必要。但在《合同法》委託合同第402、403條規定了間接代理制度。

熱點內容
河北省司法考試報名時間 發布:2025-02-23 17:54:15 瀏覽:269
勞動合同法有關離職的規定 發布:2025-02-23 17:34:03 瀏覽:734
司法考試鹽城 發布:2025-02-23 17:18:24 瀏覽:520
惠州廣告公司勞動法 發布:2025-02-23 16:09:51 瀏覽:439
員工道德行為規范 發布:2025-02-23 15:36:24 瀏覽:97
道德與法治手抄報內容 發布:2025-02-23 15:11:39 瀏覽:803
法院執行局死刑 發布:2025-02-23 14:49:48 瀏覽:359
法律法規標准符合性評價 發布:2025-02-23 14:48:13 瀏覽:666
勞動法離職年假計算方法 發布:2025-02-23 14:21:27 瀏覽:223
行政法關於撤銷 發布:2025-02-23 13:58:53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