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遲到罰款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遲到罰款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5-02-07 08:46:07

⑴ 遲到罰錢違反勞動法

法律分析:勞動者遲到屬於違反勞動紀律,用人單位應當有權在規章制度或企業獎懲制度中,對此類行為進行一定的處罰,以實現雙方的權利義務平等。公司依法有權對員工的違規行為作出處罰,但前提是公司有處罰依據,並且是合法制定的。因此,罰款是否合法,一看公司是否有相關規章制度規定;二看規章制度是否合法。如果公司沒有相關規章制度規定,作出處罰是沒有依據的,是違法的。但嚴格的講公司對於遲到不是罰款,罰款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必須有行政立法機關進行立法規定。因為公司不是行政執法機關,沒有罰款許可權。所謂的罰款其實是對工資的扣除,這個是合法的,因為你違反了公司的制度,但是勞動法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也規定了公司對於遲到員工的處罰不得超過當月工資的20%,另外扣發完工資後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⑵ 遲到罰款違反勞動法嗎

在中國,遲到罰款是否違反勞動法需要具體分析情況:1、如果用人單位未在勞動合同或內部規章制度中明確遲到處罰的規定,那麼對員工的遲到罰款缺乏法律依據,屬於違法行為;2、從法律角度來看,用人單位並非行政執法機關,不具有罰款的權力。通常所說的遲到罰款實際上是對員工工資的扣除,這種做法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是合法的。根據勞動法,如果因員工個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員工賠償,並可以從員工的工資中扣除相應金額。然而,每月扣除的金額不得超過員工當月工資的20%。如果扣除後員工的剩餘工資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用人單位應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工資分配應遵循按勞分配原則,並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應隨著經濟發展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用人單位不得剋扣或無故拖欠工資。第五十一條規定,在法定休假日、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支付員工工資。

⑶ 遲到罰款是否合法

不合法。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⑷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不可以對員工進行罰款,若遲到可以扣除未提供勞動部分的工資,員工犯錯了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失可以在工資中扣除,不能對員工進行罰款。罰款是一種剝奪公民財產權的行為,在性質上屬於行政處罰行為。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部門:勞動者有權提議修改制度「如果認為用人單位關於遲到的規章制度不適當,勞動者有權向公司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⑸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一、員工遲到罰款是否符合勞動法規定
1、公司對員工遲到進行罰款通常是不合法的,因為罰款屬於行政處罰,只有國家行政機關才有權實施,而公司不具備這種權力。然而,如果公司的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了遲到會扣除獎金,並且該規章制度已經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並且公示給了所有員工,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以按照規章制度扣除相應的獎金。
2、相關法律依據如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如果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以從勞動者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如果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應按照最低工資標准支付。第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代扣工資,如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費用、法院判決或裁定中要求的撫養費或贍養費,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費用。
二、舉報公司違法行為的途徑
1、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或舉報;
2、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依法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訴訟等。

熱點內容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傳 發布:2025-02-07 11:06:53 瀏覽:119
2017婚姻法關於房產 發布:2025-02-07 11:06:10 瀏覽:562
民法典解讀講座 發布:2025-02-07 10:40:24 瀏覽:384
勞動法對工種的分類 發布:2025-02-07 10:31:10 瀏覽: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發布:2025-02-07 10:23:22 瀏覽:376
成都西同律師 發布:2025-02-07 10:21:42 瀏覽:936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二十字 發布:2025-02-07 10:10:22 瀏覽:811
法規英文動詞 發布:2025-02-07 10:09:40 瀏覽:324
首頁社會正文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2-07 10:08:08 瀏覽:476
法律碩士要事先選定學校 發布:2025-02-07 09:50:03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