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ppt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經濟法ppt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25-02-11 04:42:58

❶ 大學課程經濟法a與經濟法b的區別

很簡單:
AB是針對考生的外語類型劃分的
A是英語或者日語考生
B是德語考生(南大不招收其他外語考生,這個必須關注一下,因為大陸法主要來自德國,普通法主要來自英美,中國法律很多專業詞彙來自於日本,所以只招收這三種外語的考生。)

經濟法A 和傳統的經濟法碩士研究生一樣
經濟法B 主要研究中德經濟法

具體如下2011年南京大學經濟法學碩士報考須知
一、研究方向:
A組:01經濟法理論02比較與涉外經濟法03公司與企業法04競爭法(含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05金融法(含銀行法、證券法與保險法)06知識產權法07勞動和社會保障法08財稅法
B組:09中德經濟法學
二、考試科目
A組:①101政治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612法理學④928經濟法專業綜合一(經濟法學、民法學、商法學)
B組:①101政治②264德語③612法理學④929經濟法專業綜合二(經濟法學、民法學、德國概況) 復試:A組:經濟法學、商法學; B組:經濟法學、民法學、德國概況(我提示一下,這個科目用德語答題,《德國概況》需要從德國駐中國大使館免費索取,必須用德語寫信,過一段時間他們的工作人員會寄給你)
三、參考書目
法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經濟法學》(第四版)楊紫烜、徐傑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民法》(第三版)魏振瀛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商法》(第三版)范健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Tatsachen ueber Deutschland, Societaets Verlag,《德國概況》德國莎西埃德出版社,2005年版。可以購買,也可以免費從德國大使館索取。
另外,A組和B組是分別排名,B組是單獨招生。
B組可以到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院交流一年。
A組競爭非常激烈,因為經濟法是南大法學院唯一的博士點,也是江蘇重點學科。
B組近年的情況是,招收各大法學院德語系考生,法學德語班考生比較多。
報考人群主要有:南京大學法學院德語班,南京大學德語系,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德語班,青島大學,同濟大學,其他大學德語系或者法學德語班。
B組應當對照自己的大陸法學實力和德語水平再考慮報考。
B組經典面試提問環節:
特色是對大陸法系的理解
用德語回答一些法學詞彙,比如解釋法系,民法典,無因性等等。

❷ 看《今日說法》談經濟法的重要性

《今日說法》節目標題的四定位
○張瑜燁

【內容提要】作為電視法制專欄節目,《今日說法》在標題製作上獨具匠心,狠抓標題的四定位:重在「普」、根在「法」、淡於「奇」、貴在「引」。在標題的具體製作過程中始終遵循「普及法律知識,弘揚道德風尚,宣揚精神文明」的宗旨,將標題與欄目的相互關系系統地融入節目製作之中,充分地體現了法制節目的特徵。本文對《今日說法》部分節目的標題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給電視欄目的標題製作提供一些思考。

【關鍵詞】《今日說法》;標題;四定位

作為社政類節目的《今日說法》,以一種獨立的報道形態在全國電視媒體中迅速成為最為活躍、報道最為頻繁、最有「觀眾緣」的節目之一。1998年11月23日《今日說法》在中央一套試播,1999年正式播出,當天的收視率為1.78%。隨著欄目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收視率不斷攀升,「據統計,中央電視台的《今日說法》在2001年9月30日至10月27日的收視率達到5.41%,觀眾5919萬,佔有率達26.27%」。①下面是《今日說法》1999至2002年10月中央台收視率情況表和在全國媒介中的獲獎情況表。

表<1>:1999年-2002年10月《今日說法》在中央台的收視率情況:②
年 份 收視率情況
1999年 中央台前10名
2000年 中央台前7名
2001年 中央台前6名
2002年8月 中央台第5名
2002年10月 中央台第4名
表<2>:《今日說法》1999年——2002年獲獎情況:③
獲獎類型獲獎情況
中國電視社教節目獎(政府獎) 1. 1999年度欄目一等獎 2. 2000年度一等獎
全國電視法制節目「金劍獎「 第五屆至第七屆欄目一等獎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法制節目獎 第五屆至第七屆欄目一等獎
金盾獎 《誰在說謊》獲2001年度金盾新聞一等獎
金鼎獎 《錯了,國家也要賠償》獲1998——1999年度金鼎獎影視類一等獎
綜合治安治理獎及其他 1.《彩票惹出貪污案》獲2000年度第十四屆全國好 新聞電視專題一等獎2.《回家》獲2000年度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好新聞一等獎
主持人獎
1、肖曉琳獲第五屆「金話筒」主持人開拓獎
2、撒貝南獲「榮事達杯」全國電視主持人大賽一等獎
3、撒貝南獲全國電視法制欄目主持人大賽一等獎
4、張紹剛獲第五屆全國電視法制節目「金劍獎」主持人獎二等獎
光榮稱號
1、1999年度中央電視台先進集體
2、1999年度中央電視台優秀欄目
3、2000年度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
4、2002年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
5、2002年製片人錢蔚被授予中央電視台「十優青年」稱號

《今日說法》在短短的幾年歷程中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火爆大江南北,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法律午餐」,其原因除了它有定位準確的價值觀(尊重法律,關注法治,尊重群眾)、嚴格標準的選題(法律含量高、故事性強、可視性高、政策性嚴)、鮮活的內容(每天一個真實的中國法律故事)、獨特的報道結構(故事+演播室權威評點)等作為名牌法制欄目所獨有的魅力外,也具有新聞欄目的優秀秉性。本文對《今日說法》部分節目的標題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給電視欄目的標題製作提供一些思考。

電視法制節目,是以「電視為載體,藉助電視的製作和表現手段,以宣傳法制為主題,以法制與社會生活方面的密切聯系為切入點的各種節目形態。」⑤為了更好地體現《今日說法》「重在普法、監督執法、促進立法」的宗旨 ,節目的標題必須有機的融入到整個欄目的系統中。在標題的製作上體現法制類節目重在『普』、根在『法』、淡於『奇』、貴在『引』的定位。⑤

一、定位於「普」 「重在普,就是要求法制節目要努力宣傳法理法規,弘揚法制精神,不斷提高人們的法律自覺意識。」⑧而法理法規、法制精神、法律自覺意識等都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屬於理性思維的層面,普通老百姓很難從15到20分鍾的節目內容中去體會吸收這些抽象的理論。為此,《今日說法》欄目在標題的製作上充分考慮本欄目是以普通電視受眾為對象的轉播特點,把深奧的法規、抽象的法理,在標題中簡潔化、口語化、視聽化,從而使《今日說》的標題在宣傳上恰到好處地體現法制節目的「重在普」的定位上。

例如,為了在農村宣傳村委會組織法,《今日說法 》在2001年11月5至8日策劃了一組系列報道,標題上強烈體現了普法的目的。其標題分別是: 《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之一:選舉風波; 《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之二:無效的合同; 《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之三:擱淺的村官; 《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之四:水心村罷免案。

從「《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這幾個字可以知道這幾期節目是向社會宣講有關《村委會組織法》法律條文的,標題中的關鍵詞:「選舉」、「無效的合同」、「擱淺的村官」、「罷免」等體現了《村委會組織法》中的四個民主核心內容: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類似的標題在《今日說法》中屢見不鮮:《不要把我們踩在腳下》、《一個都不許少》、《兩會報道之一 ——給我們一片藍天》、《還我一片綠地》、《無奈的結婚證》、《並不殘缺的權利》、《八旬老婦的姓名權》、《告狀的權利》、《被害人的權益》、《偷接電視天線釀惡果》、《法盲村支書》等。

二、標題定位於「法」

「根在法,就是要求法制節目要以法為本,緊扣案件背後的法律含義,拓展法律探討的深度,加大法律內涵的挖掘力度。」⑦電視法制節目與一般新聞專欄節目有所不同,它要求用新聞的敏感去發現問題,戴上法律的眼鏡去看世界。那麼深奧的法理如何用新聞的故事去表達呢?特別是在日益爭奪眼球經濟的電視欄目中如何快速而又准確抓住受眾,引導人們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興趣?《今日說法》欄目在標題製作上找到了自己的准確定位,標題與節目的整體內容相得益彰,有的標題揭示了其法律行為,如《法律支撐貧弱者天空》;有的標題包含了某些法律觀念,如《我拿工傷賭明天》;有的標題暗示了法律的適用范圍,如《這場官司怎麼打》;有的標題包括了法律的執行,如《打擊盜車團伙》;有的標題強調了守法的重要,如《〈今日說法〉討說法》、《行賄的代價》);有的標題還從宏觀上揭示了社會法理的問題,如《新春法制漫談之一 ——法制、道德與你同行》、《法律在希望的田野上(一至五)》;有的標題則是從微觀上強調法律程序的運用,如《遲到26年的訴訟》;還有的標題則暗示了在司法當中適用法律的某些難處,如《兵馬俑砸死女孩怨誰》、《「鳳翔改改」冠名之爭》等等。

「根在法」並不要求我們把法律做得枯燥無味,照抄照搬法律條文和法理邏輯,特別是節目的題目要取得輕松、愉悅,力避傳統說教和指令。《今日說法》的標題雖然要求立足於法,但很多標題在「說法」中起到了說服作用,如有一期節目的標題是《你的生命我的決定》,標題既揭示了人人都要珍重生命權,又強調了作為公民「我」要遵紀守法的重要性。使節目標題為欄目增光添彩。

三、標題定位於「淡」

「淡於奇,就是要求法制節目要力戒驕躁,踏實進取,切切實實在傳媒界形成良好的節目製作氛圍。」⑧法制節目用新聞的形式表現,新聞性並不僅僅是節目所追求的目標,它的主旨在於通過宣傳的形式讓法制建設更加快速更加健全,從而切實讓人們明了立法的緊迫、執法的重要,讓公民的法律意識大大提高。法制節目本來就與兇殺、爆炸等驚險刺激的畫面相關聯,有巨大的新聞市場,能夠強烈吸引眼球。但法制節目決不雷同於警匪片、兇殺案,如果單從這個角度去運作,不僅沒有多大的新聞價值,恐怕會產生更壞的社會影響。相反,有些案件似乎只與百姓生活相關,看似平淡,卻蘊涵著豐富的法律知識,給人啟迪和思考。《今日說法》從2001年1月3日至11月30日,除了部分周末反饋節目、特別報道節目外,在305期節目中,直接與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有261期,占總節目的85.6%,而與殺人、投毒、車禍、販毒、貪污、交通肇事等暴力兇殺、對社會危害極大的相關案件總計44期,占總節目的14.4%,而真正涉及殺人案的節目只有8期,販毒2期,走私3期,貪污7期,關於打擊盜竊搶劫團伙的有4期,完全涉及社會黑幫惡勢力的只有1期⑨。即使這樣,《今日說法》的新聞標題與節目也以冷靜、平淡相結合達到了最優化。

1、標題反映新聞事實

新聞事實是信息的內容,新聞標題應是該信息的最真實最完滿最准確的反映。《今日說法》標題從不故弄玄乎、靠刺激眼球尋找賣點,絕大部分標題立足於對法律事實的准確判斷、合理選擇。例如《笑死人的官司》、《一元錢的貪污案》、《黃牌引起的糾紛》、《搖獎搖出的官司》、《城市雕塑侵權案》等等。

2、標題滿足受眾需求達到最優化

受眾既是新聞信息傳播活動產生的起因,也是新聞信息活動的歸宿,因此一個好的新聞標題應該充分考慮到受眾的心理需求,將那些新鮮的、顯著的、趣味的、易於接受的新聞標題製作出來,這樣才能滿足受眾需求最大化。《今日說法》的標題力戒有些社會新聞以宣揚色情、搶劫、兇殺、甚至利用節目去揭人隱私、進行人身攻擊在標題上迎合一些人的低級趣味的做法。

即使與殺人有關的案件,標題的製作也盡量避免血淋淋的渲染,化怪誕為平淡,化血腥為真情。例如在2001年1月3日至11月30日期間的節目中與殺人有關的案件的標題是:《神漢之死》、《誰是主謀》、《誰殺死了路路》、《父子為何雙雙入獄》、《車河謎案》、《罪惡的澆鑄》、《到底是誰乾的》等。

四、標題定位於「引」

「貴在引,就是要求法制節目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地為依法治國提供強有力的輿論保障和理論支持。紒紛矠」法律節目以新聞的形式播出,其目的不是通過新聞去干擾法律的執行,而是通過借用新聞的影響力和傳通力去監督法律執行,去引導法制建設。因此,必須要處理好專題節目與法制節目的位置關系,克服激情有餘而理性不足的毛病。而作為節目的標題對受眾的引導功能更加明顯。

而作為《今日說法》這個受眾面廣、影響力大的欄目,其輿論導向作用尤為明顯,因此作為節目的一部分,標題的製作應努力促使節目報道的主題產生強烈的「輿論場」效應。比如《今日說法》中有的標題是這樣擬的:《打擊邪教,有法可依》,標題引導人們不要相信邪教,相信邪教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行賄的代價》,從標題上一眼就能看出行賄是要付出代價的,警示我們不能行賄;《我也有尊嚴》,標題從人性方面闡述任何人都有人格尊嚴,引導人們應相互尊重人格;《將反扒進行到底》,標題中透露出一股與扒手斗爭到底的決心和勇氣,讓那些扒手們作賊心也虛……等等,這些標題與節目的內容有機統一,既講究一定的「情趣性」,又時刻把握著「導向性」的原則,保證了《今日說法》欄目在法制類節目中的高品位和獨樹一幟,得到了受眾的認可。□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郵編:430074

注釋:

①石長順:《電視欄目解析》,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第149頁。

②⑤⑥⑦⑨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法制節目委員會編:《見證中國法制進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49—51頁、第9頁、第10頁。

③④李東升 主編《電視專題文集》,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386頁、372頁。

⑧資料來源:作者整理尹力主編的《今日說法》(1—1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