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十九條詳細
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屬於夫妻的個人財產不會因為婚姻關系的存續而變為夫妻共同財產,主要針對的是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6條的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2. 婚姻法第十七,十八,十九條的規定
夫妻財產約定製是指夫妻以協議的方式約定、存續期間所得財產的歸屬、佔有、使用、處分、收益及債務清償、婚姻解除時財產的分割等事項,排除法定夫妻財產制適用的制度。它不僅是調節夫妻財產關系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涉及交易的安全問題。夫妻財產約定製在司法實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任何一個離婚案件,在認定財產性質時首先考慮夫妻對財產是否有約定,凡是有合法約定的應以約定,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無效的,才考慮按照法定夫妻財產制的規定處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的一般應採用書面形式。 我國《婚姻法》第19條第1款規定,約定應當採用書面的形式。協議採用書面形式,能夠明確約定財產的內容,可以減少和防止爭議和糾紛,有利於減少家庭矛盾。規定書面形式的主要目的為了避免爭議,當事人採用口頭形式約定,內容明確,且無爭議的,也應認定有效。 法律依據:《婚姻法》第十九條 夫妻財產約定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3.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
確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債務屬於夫妻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可以考慮以下兩個標准:1、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2、夫妻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盡管夫妻事先或事後並沒有共同舉債的合意,但該債務發生後,夫妻雙方共同分享了該債務所帶來的利益,則同樣應當視其為共同債務。
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夫妻為家庭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2、夫妻一方或雙方為履行法定撫養義務所負的債務;3、履行法定贍養義務所負的債務;4、為支付夫妻一方或雙方的教育、培訓費用所負的債務;5、為支付正當必要的社會交往費用所負的債務;6、夫妻共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7、夫妻協議約定為共同債務的債務。
而夫妻個人的債務則是指夫妻約定為個人負擔的債務或者一方從事無關家庭生活的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實踐中主要包括:1、夫妻一方的婚前債務;2、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沒有撫養義務的人所負的債務;3、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生產或者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並且其收入確未用於共同生活的;4、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妻一方的財產,附隨此份遺囑或或者贈予合同的債務也應當視為個人債務;5、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承擔的債務;6、夫妻一方因個人不合理的開支所負的債務,或者夫妻分居期間所負的債務;7、其他依法應當由個人負擔的債務。
如果夫妻間的債務約定沒有作公證,債權人不知道該協議內容且無過錯地認定該筆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的的,債權人有權利將夫妻作為共同被告起訴要求還款。雙方須負連帶責任,不過,如果證明該筆債務滿足上面個人債務的條件的,把債務向債權人清償以後,無責任方可以另行提起訴訟要求對方還款。
4.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是什麼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是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婚姻法現今已經廢止,如果需要引用應該引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