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時間: 2025-02-12 18:55:24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約定有先的原則在哪個法律條文中有具體規定

約定優先是原則性規定,是在法律條文中提取出的合同法律精神,沒有條文作出具體規定。

② 反應市場經濟最重要的標準是合同法中的什麼

《合同法》是否反映了市場經濟現實需要的一個重要標准,就在於其是否在內容上確立了合同自由原則。


合同自由原則,是合同法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則,所謂合同自由,是指當事人依法享有締結合同,選擇相對人,選擇合同內容變更和解除合同,確定合同方式等方面的自由。其中核心內容為「約定優先原則」(當事人合意具有法律的效力)。

合同自由原則是鼓勵交易,發展市場經濟所必須的法律措施,合同關系越發達越普遍,則意味著交易越活躍,市場經濟越有活力,社會財富才能在不斷增長的交易中得到增長。然而,這一切都以合同當事人依法享有的充分的合同自由為前提。正因為合同自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交易關系發展的基礎和必備條件,因而以調整交易為主要內容的《合同法》當然應以此為最基本的原則,可以這樣說,在某種意義上說,檢驗合同法是否反映我國市場經濟現實需要的一個重要指標 ,就在於是否在內容上確認了合同自由原則。

在我國,由於長期的實現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徹底取消了合同自由的原則。盡管改革開放以後,交易當事人所享有的必要自由得到極大的增強,在實際生活當中,限制,阻礙,剝奪合同當事人的合同自由現象還嚴重存在。例如,1981年經濟合同法第4條將遵守國家政策和計劃的要求作為訂立經濟合同的一項基本原則,第7條也確認凡違反國家計劃合同為無效合同。可見,合同自由在當時並為得到認可,直到 《民法通則》出來以前以及1993年修改經濟合同法,合同自由原則才逐漸得到認可,新《合同法》第三條,第四條可以認為是對合同自由的規定,盡管沒有使用「合同自由」一詞,《合同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合同自由原則。

附:

合同法第三條: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合同法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③ 約定優於法定,具體指什麼

具體如下:

考慮到單位與發明人之間的關系首先是民事關系,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公平等民法基本原則。同時,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發明對於單位經濟效益的貢獻差別非常大,很難作出統一規定;

為了建立更加和諧的勞動關系,草案在權利歸屬和獎勵報酬方面規定了約定優先的原則,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當事人依法達成的協議對權利歸屬和獎勵報酬有約定的,首先適用其約定。

同時,為了防止單位變相剝奪或者限制發明人的權利,草案對約定優先原則進行了
一定限制,規定:

任何取消發明人依據條例享有的權利或者對前述權利的享有和行使附加不合理條件的約定和規定無效。

在條例草案徵求意見過程中,一些單位建議在總則中寫入約定優先原則,明確單位與發明人可以就發明的權屬劃分、發明報告、署名權和獎勵報酬等所有事項進行約定。

我們經討論認為,單位相對於發明人總體上處於優勢地位,如果法律允許職務發明的所有事項都可以約定,則可能導致單位通過約定剝奪發明人的基本權利,最終使發明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條例草案在權屬劃分、發明報告和獎勵報酬等可以適用約定的條款中都已明確了約定優先,其餘發明人的署名權、獲得獎勵報酬的權利、知情權等基本權利是不能通過約定取消或者限制的。因此,我們沒有採納這一建議。

(3)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擴展閱讀

案例:

在審理原告某銀行與被告張某、李某、湯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中,原告某銀行訴稱:被告張某與李某系夫妻關系;

2013年3月25日,被告張某向原告某銀行申請抵押貸款400萬元,2013年4月10日,被告張某與原告簽訂借款合同,李某作為張某的丈夫在合同尾頁的借款人配偶欄進行了簽字確認,表明其同意張某的該筆借款並同意承擔連帶責任。

被告湯某與原告簽訂了一份抵押合同,約定被告湯某以其自有房產為被告張某在銀行處的貸款設立抵押擔保,並辦理了抵押登記。貸款到期後,被告李某沒有按約還款,現原告某銀行起訴要求:

1、被告張某、李某向原告償還止於2014年8月19日尚欠的借款本金400萬元,利息32998.17元及止於清償之日的利息及罰息。

2、請求人民法院判決確認原告對被告湯某的抵押房地產享有優先受償權;

3、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在本案中李某應該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理由如下:

民法屬於私法,意思自治原則作為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現代私法制度的重要基石,意思自治原則又稱私法自治原則,是民法主體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意志從事民事活動,創設自己的權利義務。

在本案,張某與某銀行簽訂的借款合同中,張某對該筆借款進行了簽字確認並同意承擔連帶責任。該約定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應屬合法有效。

雖然該筆借款發生在張某與李某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按照約定優先於法定的原則,被告李某應該按照約定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所以本案的400萬元借款不應判令由其夫妻二人共同償還。

熱點內容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