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合夥人制度案例

經濟法合夥人制度案例

發布時間: 2025-02-14 13:37:58

⑴ 《經濟法》每日一練-202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11-15)

《經濟法》每日一練-2020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1.【單項選擇題】張、王、李、趙共同設立了甲有限合夥企業,張、王為普通合夥人,李、趙為有限合夥人。3月3日,甲企業向建設銀行借款10萬元。4月4日,劉、馬二人分別作為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加入該企業;5月5日,張、李二人分別轉變為有限合夥人、普通合夥人;6月6日,王、趙二人退夥。7月7日,甲企業欠建設銀行的10萬元到期。對於該筆債務,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張、王、劉、李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馬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趙以其從甲企業分回的財產承擔責任

B.張、李、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馬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王、趙二人不承擔責任

C.張、王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李、趙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劉、馬不承擔責任

D.張、王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李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趙以其從合夥企業分回的財產承擔責任,劉、馬不承擔責任

2.【單項選擇題】除合夥協議另有約定外,經( )同意,甲可以由有限合夥企業的有限合夥人轉變為普通合夥人。(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過半數合夥人

B.半數以上合夥人

C.2/3以上合夥人

D.全體合夥人

3.【多項選擇題】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包括(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合夥期限屆滿,合夥人決定不再經營

B.全體合夥人決定解散

C.合夥人已不具備法定人數滿20天

D.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4.【單項選擇題】根據合夥企業法律制度規定,下列關於合夥企業的清算說法正確的是(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合夥企業解散,清算人必須由合夥人擔任

B.清算人自被確定之日起10日內將合夥企業解散事項通知債權人,並於3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

C.合夥企業財產依法清償後仍有剩餘時,對剩餘財產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

D.合夥企業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的債務仍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5.【單項選擇題】合夥企業解散後,合夥企業的財產支付合夥企業的清算費用後的清償順序是(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①繳納所欠稅款

②清償債務

③職工工資

④社會保險費和法定補償金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參考答案及解析

1.【難度系數】中等

【答案】A。

解析:本案例中(1)劉某是新入伙的普通合夥人,對入伙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馬某新入伙的有限合夥人對入伙前有限合夥企業的債務,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2)張某是普通合夥人轉變為有限合夥人的,對其作為普通合夥人期間合夥企業發生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李某是有限合夥人轉變為普通合夥人的,對其作為有限合夥人期間有限合夥企業發生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3)王某是退夥的普通合夥人對基於其退夥前的原因發生的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趙某是退夥的有限合夥人對基於其退夥前的原因發生的有限合夥企業債務,以其退夥時從有限合夥企業中取回的財產為限承擔責任。

2.【難度系數】簡單

【答案】D。

解析:除合夥協議另有約定外,普通合夥人轉變為有限合夥人,或者有限合夥人轉變為普通合夥人,應當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

3.【難度系數】中等

【答案】ABD。

解析:合夥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解散:(1)合夥期限屆滿,合夥人決定不再經營;(2)合夥協議約定的解散事由出現;(3)全體合夥人決定解散;(4)合夥人已不具備法定人數滿三十天;(5)合夥協議約定的合夥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6)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原因。

4.【難度系數】中等

【答案】D。

解析:(1)選項A:清算人由全體合夥人擔任;經全體合夥人過半數同意,可以自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出現後15日內指定一個或者數個合夥人,或者委託第三人擔任清算人。自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15日內未確定清算人的,合夥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因此A選項不正確。(2)選項B:清算人自被確定之日起10日內將合夥企業解散事項通知債權人,並於6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應當是60日而不是30日,因此B選項不正確。(3)選項C:剩餘財產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選項C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5.【難度系數】中等

【答案】C。

解析:合夥企業的財產支付合夥企業的清算費用後的清償順序如下:合夥企業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債務。

⑵ 經濟法案例分析

1.萬方農貿公司有權解除合同。理由:合同法規定,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造成內合容同不能履行,一方有權解除或者協商變更合同。
2:可以免除綠島家禽養殖場違約責任。理由:造成該合同不能正常履行的原因是不可抗力,不能遇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事件,都歸為不可抗力,合同法上該條款為免責條款,所以可以免除綠島家禽養殖場違約責任。
3:應當返還萬方農貿公司預付款。理由:當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時,違約方除應當返還另一方的保證金[預付款在合同法上為保證金]外,還應承擔違約責任!但這個違約是不可抗力造成的,所以在免責的同時應當返還萬方農貿公司預付款。
4:法院應當受理!理由:仲裁是民間調解機構,不具有強制力,所以只要事實清楚,被告明確,法院應當受理該案件。
5:符合法律規定。理由:法律規定,產生合同糾紛當事人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⑶ 經濟法案例分析 急!

【正確答案】 (1)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分擔。

(2)該合夥企業與果農簽訂的水果買賣合同及與銀行簽訂的借款合同均為有效合同。

根據合夥企業法律制度的規定,合夥企業對合夥人執行合夥企業事務以及對外代表合夥企業權利的限制,不得對抗不知情的善意的第三人。本案中,雖然合夥人甲、乙、丙在合夥協議中約定了「凡5萬元以上的業務須經甲、乙、丙三人一致同意」,但該約定對善意第三人(果農和銀行)無效,故水果買賣合同、借款合同均為有效。

(3)該合夥企業與銀行簽訂的貨車抵押合同在效力上應認定為成立但未生效,銀行在其債權未受清償時不能對貨車主張抵押權。根據擔保法律制度規定,抵押人以車輛作抵押的,應在該車輛的登記部門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本案中,合夥企業雖以貨車為抵押物與銀行簽訂了抵押合同,但未辦理抵押物登記手續,依前述規定該貨車抵押合同未生效,另外,抵押權的行使以有效抵押合同的存在為前提,故銀行因抵押合同未生效而不能對抵押貨車行使抵押權。

(4)如果合夥企業的債權人銀行、趙某、錢某同時對合夥企業行使債權,應以該合夥企業的財產按比例清償;不足部分,由各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為,第一,銀行與該合夥企業之間的貨車抵押合同並未生效,由此決定了銀行對合夥企業的債權屬於無擔保的普通債權,不具有優先受償的效力;第二,根據合夥企業法律制度規定,合夥企業對其債務,應先以其全部財產進行清償;合夥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的,各合夥人應當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

提示:本題(4)中涉及了《擔保法》的有關內容。根據《擔保法》的有關規定,當事人以法律規定的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的財產作為抵押的,應當向有關部門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通過此題,建議大家關注一下企業法和其他法律相結合的綜合題。

⑷ 會計中級職稱題庫《經濟法》簡答題及答案

簡答題

【案例1】

2014年1月,甲、乙、丙、丁四人成立了A有限合夥企業(以下簡稱A企業),主營電子器材。其中甲、乙為普通合夥人,丙、丁為有限合夥人。

2月6日,甲分別徵得乙、丙的同意,以自己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出質,為朋友的借款提供擔保,丁對此事並不知情。乙、丙對此也相互不知情。

3月20日,A企業向C銀行借款100萬元。

7月2日,乙與他人合夥成立B有限合夥企業,主營電子器材。其他合夥人知道後一致反對,認為乙違反了競業限制原則,要求乙退出合夥企業,乙表示反對。

8月9日,乙轉為有限合夥人,丁轉為普通合夥人。 庚以普通合夥人的身份加入合夥企業。

10月10日,A企業欠C銀行借款到期,A企業全部財產只有40萬元。

要求:

根據以上事實,分別回答下列問題:

(1)甲的出質行為是否有效?並說明理由。

(2)乙與他人合夥成立B有限合夥企業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並說明理由。

(3)對於A企業不能清償的60萬元債務,甲、乙、丙、丁、戊各自承擔什麼責任?並說明理由。

【案例2】

2014年8月2日,東林公司采購員田某向西柳食品廠采購500盒月餅,價格為100元/每盒,作為中秋福利發放給公司員工。雙方簽訂了買賣合同,同時約定,東林公司先交付定金12000元,西柳食品廠在收到定金後一個月內交付月餅。東林公司在收到貨物後3日內付清全部款項。除此之外雙方並無其他特殊規定。在發貨前,西柳食品廠通過東林公司的競爭對手了解到,東林公司經營不善面臨嚴重的財務困難,遂停止發貨,要求東林公司提供擔保,東林公司無奈只能提供擔保,西柳食品廠按期發貨。東林公司在清點入庫時發現,西柳食品廠多交付了10盒月餅。

要求:

根據以上事實,分別回答下列問題:

(1)東林公司交付的定金是否符合規定?並說明理由。

(2)西柳食品廠是否有權行使不安抗辯權,停止發貨?並說明理由。

(3)東林對於西柳食品廠多交付的10盒月餅應當怎樣處理?並說明理由。

【案例3】

某大型商場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4年5月發生如下業務:

(1)銷售家電500台,每台零售價格為1.17萬元;採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金項鏈1000條,每條新金項鏈的零售價格為0.585萬元,每條舊金項鏈作價0.117萬元。

(2)採用預收貨款方式銷售一批日用品,當月取得不含稅預收款80萬元,合同約定於2014年6月發貨。

(3)與某出版社(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進行以物換物的交易,將不含稅價格為5萬元的一批辦公用品換取一批同等價值的圖書,雙方互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該商場將換進圖書的20%發給職工做福利,剩餘的80%用於銷售。

(4)采購一批服裝,取得一般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價款420萬元,增值稅稅額71.4萬元,委託甲運輸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運輸服裝,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運費3萬元。

(5)接受乙廣告公司(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提供的廣告服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金額100萬元;接受丙律師事務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提供的法律咨詢服務,取得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咨詢費30萬元。

(6)領用上月購進的一批建築材料用於裝修辦公室,該批建築材料的賬面成本為25萬元,上月購進時已抵扣過進項稅額。

假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本月均通過認證並允許抵扣,該商場財務人員在申報5月份的增值稅時計算過程如下:

准予抵扣的進項稅額=5×13%+71.4+100×6%+30×6%=79.85(萬元)

銷項稅額=(500×1.17+1000×0.585)/1.17×17%+80×17%+5×17%=184.45(萬元)

應納增值稅額=184.45-79.85=104.6(萬元)。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結合增值稅法律制度的規定,分析指出該商場財務人員申報5月份的增值稅時存在哪些問題,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簡答題

【案例1】

【答案】

(1)甲的出質行為無效。根據規定,普通合夥人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出質的,須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未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的,其行為無效,由此給善意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由行為人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2)乙與他人合夥成立B有限合夥企業的行為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規定,普通合夥人不得自營或者同他人合作經營與本企業相競爭的業務。

(3)對於A企業不能清償的60萬元債務,甲、乙、丁、庚均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丙承擔有限責任。根據規定,有限合夥人轉為普通合夥人的,對其作為有限合夥人期間有限合夥企業發生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普通合夥人轉為有限合夥人的,對其作為普通合夥人期間合夥企業發生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新入伙的普通合夥人對其入伙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案例2】

【答案】

(1)東林公司交付的定金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本題中,合同價款為100×500=50000元,定金數額不得超過50000×20%=10000元。

(2)西柳食品廠無權行使不安抗辯權停止發貨。根據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本題中,西柳食品廠僅從東林公司的競爭對手了解到情況,並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東林公司喪失債務履行能力。所以無權行使不安抗辯權停止發貨。

(3)對於多交付的10盒月餅,東林公司可以接收或者拒絕接收多交的部分。根據規定,出賣人多交付標的物的`,買受人可以接收或者拒絕接收多交的部分,買受人接收多交部分的,按照合同的價格付款,買受人拒絕接收多交部分的,應當及時通知出賣人。

【案例3】

【答案】

(1)納稅人採用以舊換新方式銷售金銀首飾的,應當按照銷售方實際收取的不含增值稅的價款徵收增值稅。

(2)納稅人採取預收款方式銷售一般貨物的,其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貨物發出的當天,該商場採用預收款方式銷售的日用品並沒有在本月發出,不需要確認銷項稅額。

(3)將外購貨物用於集體福利的,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該商場將換進圖書的20%發給職工做福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4)納稅人接受運輸服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抵扣進項稅額。

(5)接受小規模納稅人提供的法律咨詢服務,取得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按照3%抵扣進項稅額,不能按照6%抵扣進項稅額。

(6)將外購材料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的,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如果已經抵扣的,應該做進項稅轉出處理。所以將上月購進建築材料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正確計算過程如下:

准予抵扣的進項稅額=5×13%×80%+71.4+3×11%+100×6%+30×3%-25×17%=74.9(萬元)

銷項稅額=[500×1.17+(0.585-0.117)×1000]/(1+17%)×17%+5×17%=153.85(萬元)

應納增值稅=153.85-74.9=78.95(萬元)。

⑸ 經濟法的案例分析

(1)有效,」我國《合夥企業法》第11條進一步規定:「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
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上述出資應當是合夥人的合法財產及財產權利。」可知,本案中,甲以林木採伐權、乙丙以貨幣作為出資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因此,三人對出資
范圍的約定是有效的。
(2)無效,根據《合夥企業法》第44條的規定:「 新合夥人入伙時,應當經全體合夥人同意,並依法訂立書面入伙協議。 訂立入伙協議時,原合夥人應當向新合夥人告知原合夥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3)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合夥企業的財產用於清償對A公司的債務,對B公司的債務則不可以。《合夥企業法》第39條規定:「合夥企業對其債務,應先以其全部財產進行清償。合夥企業
財產不足清償到期債務的,各合夥人應當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第43條規定:「合夥人個人財產不足清償其個人所負債務的,該合夥人只能以其從合夥企業中
分取的收益用於清償;債權人也可以依法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該合夥人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用於清償。對該合夥人的財產份額,其他合夥人有優先受讓的權
利。」
本案中,對A公司10萬元的債務是合夥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所以應首先由合夥企業的財產清償,不足的部分再由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
任。而對B公司的5萬元債務是乙的個人債務,所以不能強制執行合夥企業的財產,只能以其從合夥企業中得到的受益或者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用於清償。
(4)丙應當賠償由於其強行退夥給其他合夥人造成的損失。《合夥企業法》第46條規定:「合夥協議約定合夥企
業的經營期限的,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合夥人可以退夥:(一)合夥協議約定的退夥事由出現;(二)經全體合夥人同意退夥;(三)發生合夥人難於繼續參加合夥
企業的事由;(四)其他合夥人嚴重違反合夥協議約定的義務。
本案中,合夥協議約定了經營期限但是沒有規定退夥條件,丙退夥應當取得其他合夥人的同意;但是,丙未經其他合夥人同意擅自退夥,其應當承擔由此給其他合夥人造成的損失。
(求採納我為最佳呀,親自給你手打答案)

⑹ 經濟法案例分析: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資設立A合夥企業。合夥協議的部分內容如下

1、該約定不符合復法律規定,依合制伙企業法規定,各合夥人應當共同經營、共擔風險,丙丁無權過問企業事務的約定損害了二人的基本權利。
2、甲的行為不符合入伙、退夥須經全體合夥人同意的規定。
3、鄭的合夥人雙方若未經其他合夥人同意,不能成為合夥企業的合夥人,該行為雖違法,但屬於效力待定的行為,一旦被追認仍為有效行為。

⑺ 經濟法案例分析,求高手解答~

【評析意見】
首先,當合夥企業發生虧損時,對於債務應當先以企業的全部財產進行清償,當合夥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的,各合夥人應當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各合夥人所有個人的財產,除去依法不可執行的財產,如合夥人及其家屬的生活必需品、已設定抵押權的財產等,均可以用於清償。這種責任的承擔可能導致個人破產,但是我國目前只有企業破產制度;而隨著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的不斷發展,個人破產制度必將建立起來。本案中,王海、俞穎和舒立欣在未清償銀行貸款的情況下將合夥企業的財產進行分配,這是無效的行為,應該全部返還,因5萬元不足以清償銀行貸款,所以還有追究各合夥人的個人財產。
其次,以合夥企業財產清償合夥企業債務時,其不足部分,由各合夥人按照合夥企業分擔虧損的比例,用其在合夥企業出資以外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合夥協議有約定的,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比例分擔;合夥協議未約定的,由各合夥人平均分擔。但是需要注意,合夥協議中的分擔比例只是合夥人之間的一種約定,對合夥企業的債權人沒有約束力。債權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清償利益,請求全體合夥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承擔全部清償責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確定的比例向各合夥人分別追索。如果合夥人實際支付的債務數額超過其依照既定比例所承擔的數額,該合夥人有權就超過部分向其他未支付或者未足額支付應承擔數額的合夥人追償。
再次,舒立欣雖然不是該合夥企業最初的合夥人,但是在合夥企業存續期間,他經過全體合夥人的同意,並依法訂立了書面入伙協議而成為合夥人;且原合夥人又向他介紹了原合夥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即向他履行了告知義務。入伙的新合夥人舒立欣與原合夥人享有同等的權利,承擔同等的權利。依《合夥企業法》,入伙的新合夥人對入伙前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所以舒立欣對該筆貸款負有清償義務。若他清償後,清償數額超過其應當承擔的份額時,他可以按照合夥協議向其他未支付或者未足額支付應承擔數額的合夥人追償。
最後,李平盡管經全體合夥人的同意已退出了合夥企業,但是退夥以後,並不能解除他對於合夥企業既往債務的連帶責任。《合夥企業法》規定,退夥人對其退夥前已發生的合夥企業債務,與其他合夥人承擔連帶責任。本案中,向銀行貸款發生在李平退夥之前,所以若銀行要求他清償貸款,他應承擔連帶責任予以清償。又因為他已退夥,在合夥企業內部對合夥企業的債務不承擔清償責任,若他向銀行清償了,則可以向王海、俞穎和舒立欣追償。後者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承擔相應責任。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李平、王海、俞穎和舒立欣對銀行要求他們清償貸款而各自提出的理由拒絕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他們對該筆貸款都承擔連帶責任。法律這樣規定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防止合夥人逃避企業的債務。

熱點內容
辯護律師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後 發布:2025-02-15 23:00:22 瀏覽:271
2018同濟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2-15 22:39:07 瀏覽:918
綜合工時加班勞動法 發布:2025-02-15 22:25:37 瀏覽:669
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案 發布:2025-02-15 22:07:30 瀏覽:195
李佳和吳鵬行政法 發布:2025-02-15 21:40:32 瀏覽:807
新婚姻法總結 發布:2025-02-15 21:09:59 瀏覽:723
公司內部車間承包法律 發布:2025-02-15 20:53:46 瀏覽:447
我國法治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2-15 20:42:34 瀏覽:11
貴陽的花果園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2-15 20:34:56 瀏覽:214
鐵西法院楊旭 發布:2025-02-15 20:34:08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