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簡述經濟法和行政法的關系

簡述經濟法和行政法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5-02-16 16:41:34

A. 經濟法與民商法行政法的關系

所謂關系,無非就是聯系和區別,來源和發展,作為論述題,自然要長篇大論了,偶水平不夠,簡單議論幾句吧。
總的來說,民商法是是經濟法產生的基礎,沒有民商法的發展,就不可能有經濟法的出現,經濟法是來源於民商法之後才獨立於民商法的。而行政法的產生和發展則促進了經濟法的發展,行政法的調整手段是經濟法微觀管理和宏觀調控手段的重要來源。
從調整對象來看,傳統民商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財產關系,行政法調整公權力機關與普通公民之間的關系,而經濟法則是這兩者的綜合,既要保護市場主體的平等權利,又要維護市場秩序的和諧發展。在彌補了民商法無法強制保護弱者權利的同時,又限制了行政權力對於公民權利的侵犯。
從主體來看,傳統民商法只包括平等的市場主體,行政法則是公權力機關與普通公民,經濟法則是把公權力機關對市場主體的影響納入到調整的范圍內,直接在民商法和行政法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系,在兩者之間的權利(權力)義務(職責)之間進行了一次明確的再分配。
從調整手段來看,傳統民商法採取的是一種消極的調整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當事人的意志,很少強制性的對主體的行為做出規定;行政法則正好相反,積極地調整社會生活,維護秩序,規范人們的行為。經濟法介於兩者之間,可是說經濟法是用行政法的手段來調整民商法的關系。

B. 經濟法屬於行政法嗎

法律分析:不屬於,經濟法和行政法屬於不同的部門法,是並列關系而不是包含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C. 經濟法律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的區別是什麼

經濟法律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是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基鄭滾下幾個方面:
1. 不同的主體:經濟法律搏余關系是在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法律關系,主體是市場經濟中的各種經濟主體,例如企業、個人等;而行政法律關系是在行政管理中產生的法律關系,主體是行政管理機關和公民、法人等。
2. 不同的性質:經濟法律關系是經濟活動中的民事關系,主要涉及財產權益和合同等方面;而行政法律關系是行政管理中的公法關系,主要涉及行政權力的行使和公共利益的實現。
3. 不同的法律規范:經濟法律關系的產生和解決主要依據《合同法》等民法規范;而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和解決主要依據《行政法》等行政法規范。
4. 不同的解決途徑:經濟法律關系的爭議解決主要依靠民事訴訟等民事解決途徑;而行政法律關系的爭議解決主要依靠行政訴訟等行政解決途徑。
總的來說,經濟法律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都是社會生活中產生的法律關系,但它們的主體、性質、法律規范和解決途徑等方面存在叢慶明顯的不同。

D.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聯系與區別

法律分析:經濟法和行政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同屬於國內法體系,都有自己獨立的基礎和原因,有自己獨立的功能和作用,不能混同,也不能替代。

1.主體不同,經濟法主體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行業司法機關,還包括法人、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行政法主體的一方是政府及其非經濟主管部門,另一方面則是下屬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

2.調整對象不同,行政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所體現的是一種權力從屬關系,同時這種關系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直接具有經濟內容的行政關系;而經濟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正好相反;

3.調整程序不同,行政法調整范圍內的行政糾紛純由行政訴訟程序解決,而經濟法則可能有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或經濟訴訟程序解決。 簡單說的話,行政法調整的是國家機關和私人之間的公務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E. 舉例說明經濟法與行政法之間的關系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一)行政法的界定
傳統行政法是在資產階級革命以後以判例發展起來的。本質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在國民經濟運行中政府權力濫用的限制之法。行政法起源於對政府權力的控制(「控權論」),以保護國民不因權力濫用而遭受損害。傳統行政法,實際以國家利益、個人利益平衡為本位,以防止行政權膨脹,越界侵害私人利益,應對其加以防範、限制為價值理念,以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為基本原則。
部分行政法學者主張,現代行政法認同國家行政權的擴張(「賦權論」)或「平衡論」),認同行政法領域從國家行政擴充至公共行政,認同行政主體及行政相對人的擴張,以使行政法與民法一樣呈現邊緣化、社會化趨勢,對日新月異經濟發展有更大的適用度、以使行政法學對當代社會生活有更強的解釋力。
大陸法系國家與英美法系主流行政法學界對行政法的認識不一,一般來說,前者較寬,後者較窄。同一法系不同國家,同一國家不同學者對行政法的認識也不一致。我們認為控權仍是最經典的行政法的核心與本體,其宗旨、理念、基本原則和功能有所修正,但未發生根本變化。
按照我國的通說,行政法是「規定國家各個方面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規的總稱」,是「關於國家行政組織及其行為,以及對行政組織及其行為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關於行政法學界對行政法的理解和界定偏於漏指寬泛。
(二)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別
經典行政法之本質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政府權力濫用信絕的限制之法。現代行政法學起源於對政府權力的控制,以保護國民不因權力濫用而遭受損害。美國行政法學家古德諾認為,「行政法是公法的一部分,它規定行政機關的組織和職權,並規定公民在受到行政行為侵害時的行政救濟」。我國台灣學者林紀東和管歐都認為,行政法是規定行政權的組織及其作用的法。行政法為政府的組織人事和行政救濟法,基本宗旨是依法行政和廉潔高效。
產生並發展於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法,即不是從行政法中分滑搜姿化出來的法,更與行政法在立法宗旨、功能作用、調整對象、理論依據、基本原則等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
(三)經濟法與行政法的聯系
經濟法為實現國民經濟穩定、協調、持續發展,國家介入社會經濟最主要和經常性地運用政府和其他行政主體的權力,因而,經濟法與行政法在內容上有交叉,具有密切的相互聯系性。

F.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就是經濟法需要行政法保障才能夠有效運行經濟行為,在經濟法的范圍內,有效運行經濟活動和經濟業務,並通過行政法保障這種運行的正常機制。供參考。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核心是歸 發布:2025-02-20 16:10:34 瀏覽:813
法院張玉山 發布:2025-02-20 16:09:48 瀏覽:753
職業道德個人心得體會 發布:2025-02-20 14:08:48 瀏覽:310
商品房預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20 13:48:38 瀏覽:926
廣告法律法規自考試題 發布:2025-02-20 13:47:11 瀏覽:300
司法法系 發布:2025-02-20 13:43:05 瀏覽:752
經濟法破產計算題 發布:2025-02-20 13:22:45 瀏覽:459
律師辭職信 發布:2025-02-20 13:17:40 瀏覽:579
刑事訴訟法202條五日內送達 發布:2025-02-20 12:36:48 瀏覽:356
法院計算日期 發布:2025-02-20 12:32:13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