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重慶市勞動合同法全文

重慶市勞動合同法全文

發布時間: 2025-02-17 16:08:16

Ⅰ 新的勞動法規定國企的臨時工都會轉正嗎

只有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用人單位可以辭退勞動者。自勞動法實施,沒有正式工和臨時工之分,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勞動合同,都是勞動合同制職工,享有平等的權利。所以只有勞動合同期限長短不同,因此也就不存在臨時工轉正的問題。

Ⅱ 因工負傷了,公司要解除勞動合同,應怎樣補償

一、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2條規定,「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如果強制解除勞動合同的,需要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二、如果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的情形,或以解除勞動合同。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如果工作職工評上等級的,除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外,還應當支付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三、工傷職工評為一至四級傷殘的,法律不支持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評為五至六級傷殘的非經本人提出也不能解除勞動合同關系。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Ⅲ 94年勞動合同法對於自動離職的規定

94年只有《勞動法》,沒有《勞動合同法》。94年的《勞動法》沒有對於自動離職的具體規定。
94年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自動離職與曠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復函:「自動離職」是指職工擅自離職的行為。
附: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自動離職與曠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復函【勞辦發(1994)48號】
重慶市勞動局:
你局《關於自動離職與曠工除名如何界定的請示》【渝勞仲發(1993)20號】收悉。經研究,現函復如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條第(一)項中的「自動離職」是指職工擅自離職的行為。
二、職工與企業因辭職問題發生爭議,只要不出現職工違紀引發的糾紛,應按辭職爭議處理。
三、《關於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勞人計(1983)61號】第二條、第六條中規定的職工要求停薪留職,未經企業批准而擅自離職的,或停薪留職期滿後一個月內既未要求回原單位工作,又未辦理辭職手續的,企業對其按自動離職處理,是指企業應依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有關規定,對其作出除名處理。為此,因自動離職處理發生的爭議應按除名爭議處理。
一九九四年二月八日
發布部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含勞動部)發布日期:1994年02月08日
實施日期:1994年02月08日

Ⅳ 事業單位辭職怎樣才有補償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辭職,如果勞動者是主動辭職的,用人單位是無需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的。

一、勞動者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只有第1種情況有補償: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勞動者違法,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該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承擔。

二、勞動者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於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工資或不為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三、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4)重慶市勞動合同法全文擴展閱讀:

員工擅自離職的法律後果

員工擅自離職,而用人單位沒有及時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與員工的勞動關系,在法律上依然存續。

對員工來說:實際付出勞動的工資待遇、離職證明等拿不到。

對企業來說:若員工在外發生人生意外傷害,尤其是死亡的,單位有涉及賠償責任的風險。

員工擅自離職的應對方法

1、單位以書面的形式送達通知書

遇到員工擅自離職的,用人單位應當以書面形式送達通知書,限定員工在指定是時間內回公司上班,並提出如限期內不上班的處理措施。

2、員工擅自離職達到辭退標準的

用人單位應當將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宜公開,並以書面形式送達離職通知書給員工,通知其前來辦理交接工作以及離職手續。

通知書的送達,用人單位應採取掛號信或EMS形式,將通知書送達至員工信息登記的住址、身份證地址,或者經濟聯系人地址,並保存好回執。

送達日期,以簽收日期為標准。若員工不簽收,或郵寄信被退回,用人單位應當完好保留郵寄信,如有爭議發生,至開庭時方才當仲裁員的面打開郵寄信,以證明用人單位履行了通知義務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意願。必要時,用人單位可以在報紙上登聲明,自通告之日起滿30天視為送達。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Ⅳ 重慶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重慶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和履行 勞動合同 的行為,維護 勞動關系 ,保護勞動 合同當事人 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勞動法 》等有關法律、 法規 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均應遵守本規定。 法律、法規對建立勞動關系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 第四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五條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非經雙方協商一致或者出現法定的情況,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者 解除合同 。 第六條下列 勞動合同無效 :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 (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 無效勞動合同,從訂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的無效,依法由 勞動爭議仲裁 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 第七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 勞動合同期限 ;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 勞動合同變更 、終止和解除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八)雙方協商約定的其他條款。 市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規定製定統一的勞動合同標准文書格式。 第八條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 勞動合同期限,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確定。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九條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約定終止或者解除的條件。 第十條勞動合同可以約定 試用期 。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試用期限應計算為合同期限。 第十一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變更、終止和解除 第十二條勞動 合同履行 期間,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部分變更或者 解除勞動合同 。 第十三條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第十四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 合同訂立 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 十六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6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十七條用人單位依據本規定第十二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第十八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規定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 職業病 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 喪失勞動能力 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醫療期內的; (三)女工在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勞動合同,工會有權要求重新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 訴訟 的,工會應當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二十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 勞動合同終止 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第四章 勞動合同監察、 勞動合同爭議 的處理和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條市、區市縣勞動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情況實施監察。 第二十二條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 勞動爭議處理 條例》處理。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規定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本規定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重慶市勞動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本規定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核心是歸 發布:2025-02-20 16:10:34 瀏覽:813
法院張玉山 發布:2025-02-20 16:09:48 瀏覽:753
職業道德個人心得體會 發布:2025-02-20 14:08:48 瀏覽:310
商品房預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20 13:48:38 瀏覽:926
廣告法律法規自考試題 發布:2025-02-20 13:47:11 瀏覽:300
司法法系 發布:2025-02-20 13:43:05 瀏覽:752
經濟法破產計算題 發布:2025-02-20 13:22:45 瀏覽:459
律師辭職信 發布:2025-02-20 13:17:40 瀏覽:579
刑事訴訟法202條五日內送達 發布:2025-02-20 12:36:48 瀏覽:356
法院計算日期 發布:2025-02-20 12:32:13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