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履行主要義務
㈠ 合同法第60條的規定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1、全面履行原則
《合同法》第60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這一規定,確立了全面履行原則。全面履行原則,又稱適當履行原則或正確履行原則。它要求當事人按合同約定的標的及其質量、數量,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適當的扒塌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義務的履行原則。
2、誠實信用原則
《合同法》第60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此規定可以理解為在合同履行問題上將誠實信用作為基本原則的確認。
3、情勢變更原則
情勢變更原則,是指合同成立後至履行完畢前,合同存在的基礎和環境,因不可歸屬於當事人的原因發生春陪圓變更,若繼續履行合同將顯示公平,故允許變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
合同履行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面履行原則《合同法》第60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這一規定,確立了全面履行原則。全面履行原則,又稱適當履行原則或正確履行原則。它要求當事人按合同約定的標的及其質量、數量,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適當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亂春義務的履行原則。
第二,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第60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三,協作履行原則協作履行原則,是指當事人不僅適當履行自己的合同債務,而且應基於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協助對方當事人履行其債務的履行原則。
第四,情勢變更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㈡ 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解釋
第三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法條文義解釋:本條是對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而未採用的合同如何成立的規定。
當事人未按照規定或者約定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履行了主要義務,並且對方當事人接受了旅行,當事人以行為表示接受合同的約束,該合同成立。主要理由有: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在未採用書面形式之前,應當推定合同不成立。
但是,形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在於當事人之間是否真正存在一個合同。合同的形式只是當事人意思的載體,法律的要求也是為了保障當事人的交易安全。如果一方當事人已經按照約定履行完主要義務,
(2)合同法履行主要義務擴展閱讀:
經公證或審批的合同:
合同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合同當事人的申請,對合同的真實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證明。經公證的合同,具有較強的證據效力,可作為法院判決或強制執行的根據。對於依法或依約定須經公證的合同,不經公證則合同無效。
合同鑒證是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國家經濟主管部門,應合同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進行的鑒證。鑒證機關認為合同內容有修改的必要時,有權要求當事人雙方予以改正。鑒證機關還有監督合同履行的權利,故鑒證具有行政監督的特點。
合同的審核批准,指按照國家法律或主管機關的規定,某類合同或一定金額以上的合同,必須經主管機關或上級機關的審核批准時,這類合同非經上述單位審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對外貿易合同即應依法進行審批程序。
㈢ 約定採用書面合同而並未簽訂,一方履行主要義務為對方接受的,合同成立嗎
合同成立,即使雙方約定必須簽訂書面合同才能成立合同,但是只要一方履行主要義務且另外一方接受的,合同仍然成立。
法律分析
合同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主體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一般情況下只有簽字或蓋章,才能表明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承認。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合同沒有簽字和蓋章是不具備效力的無效合同,但在當事一方簽字或者蓋章之前,另一方已經履行合同中的主要義務,且持有已履行義務的相關證據,對方認可的,該合同成立。合同生效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合同生效分為幾類:一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二是除具備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還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履行法定手續時生效。三是合同雖然成立,但還必須具備雙方當事人所約定的生效條件時或雙方當事人所約定的生效期限屆滿時才能生效。合同訂立是合同成立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合同的訂立也就不會有具體合同的成立,合同訂立是當事人為訂約而進行相互協商的全過程,而合同的成立僅是締約當事人達成合意的狀態,合同的訂立可有合同成立與不成立兩種後果,而合同成立僅是合同訂立的積極後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㈣ 合同義務具體內容
我國《合同法》第60條詳細規定了合同當事人的義務,特別是全面履行義務、誠實信用原則下的通知、協助和保密等附隨義務。以下是這三種義務的詳細解釋,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附隨義務:
1. 通知義務,也稱為告知義務,要求債務人在涉及債權人利益的重要事項上主動通知。如第230條,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時應在合理時間內告知承租人;第256條,承攬人應對材料進行檢驗並及時通知定作人。通知義務包括說明標的物使用方法、忠實報告代理事務、瑕疵告之以及遲到告之等。
2. 協助義務,即協助對方實現合同目的。這包括合同締結過程中的協力,履行過程中的照顧便利,以及合同終止後的相關事務處理。例如,第240條規定出租人應協助承租人行使索賠權;第259條承攬人需在必要時要求定作人協助完成工作。
3. 保密義務,要求當事人對知曉的商業秘密或需要保密的信息不得泄露。《合同法》第43條規定,即使合同未成立,泄露商業秘密也會承擔責任。保密義務尤其在技術合同中至關重要,通常為消極義務,無需積極行為。
4. 其他附隨義務包括注意義務和保護義務。注意義務要求債務人盡到管理自己事務般的謹慎,如像一個善良管理人那樣盡職盡責。保護義務在合同關系中確保不侵害對方的合法權益,如在運輸過程中對旅客的救助,這是合同締結和存續階段的連續性義務。
《合同法》並未窮盡所有附隨義務,還有其他類型可能在實踐中出現,如照顧、指示、說明等,它們共同構成了合同履行中更為廣泛的義務體系。
(4)合同法履行主要義務擴展閱讀
合同義務主要是合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但現代合同法上的合同義務來源多樣化,導致違約責任概念的改變。傳統合同法認為僅僅只是當事人約定的義務才能稱為合同義務.違反約定的義務才是違約責任。現代合同法認為,以下兩種義務也是合同義務:一是法律規定的當事人必須遵守的強行性義務;二是附隨義務.附隨義務基於誠信原則而產生,體現在合同的履行及合同終止之後。
㈤ 合同的履行是怎樣的
合同的履行,指的是合同雙方根據合同條款完成各自應盡的義務。這可能包括交付商品、提供服務、支付費用、完成特定工作、以及保守商業秘密等內容。
根據《合同法》第60條第1款,當事人有義務全面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這項規定確立了全面履行原則,要求合同雙方不僅要履行合同內容的實質部分,還要盡到誠實信用原則,確保合同的順利執行。
全面履行原則強調的是合同雙方必須按照合同條款的約定,全面、准確、及時地履行自己的義務。例如,賣方應按時交貨,買方應及時支付貨款;服務提供方應按照約定提供服務,接受方應及時驗收;僱傭方應按時支付報酬,員工應盡職盡責完成工作。
全面履行原則還要求合同雙方在履行義務時,需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故意損害對方利益。這意味著,合同雙方在履行義務時,不僅要考慮自身的利益,也要考慮到對方的利益,避免給對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應積極溝通,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合同的順利執行。如果一方未能全面履行義務,另一方可以要求其履行,或者根據合同約定採取相應的救濟措施。
全面履行原則是合同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要求合同雙方誠信履約,確保合同的順利執行,為市場經濟秩序的穩定提供法律保障。
㈥ 合同法中,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1、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或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2、合同的主要條款是:(一)姓名、(二)標的、(三)數量三個條款。只要這三個條款達成了一致合同就成立了。
3、(四)(五)(六)(七)項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是可以事後協商解決的,或者是協商不成的,可以按合同法的規定來解決的。
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
助、保密等義務。
合同法第61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合同法第62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合同法第63條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政府價格調整時,按照交付時的價格計價。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原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新價格執行。逾期提取標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新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原價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