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五十四條理解與適用

合同法五十四條理解與適用

發布時間: 2025-04-03 20:49:52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法律條文精簡版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一條 目的:保護合同權益,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社會建設。


第二條 合同定義: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


第三條 當事人平等原則:不得強加意志。


第四條 自願訂立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五條 公平原則:確定各方權利與義務。


第六條 誠信原則: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


第七條 合法原則: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維護公德。


第八條 法律保護:合法合同對當事人有約束力。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


第九條 訂立條件:具備相應民事能力。


第十條 訂立形式:書面、口頭或其他形式。


第十一條 書面形式:合同書、信件、數據電文。


第十二條 合同條款:當事人的名稱、標的、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方式、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法。


第十三條 訂立方式:要約承諾。


第十四條 要約要求:內容具體明確,承諾後受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希望他人提出要約。


第十六條 要約生效:數據電文到達時間適用相關規定。


第十七條 要約撤回:撤回通知應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前或同時到達。


第十八條 要約撤銷:通知應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前到達。


第十九條 特定情況下,要約不得撤銷。


第二十條 要約失效。


第二十一條 承諾定義: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 承諾方式:通常通過通知,特殊情況下可通過行為。


第二十三條 承諾期限:要約指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無期限時根據具體情形確定。


第二十四條 要約生效時間:數據電文的到達時間適用相關規定。


第二十五條 承諾生效時間: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條 承諾通知生效時間:到達要約人時生效,無需通知按習慣或要約要求行事。


第二十七條 承諾撤回:撤回通知應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前或同時到達。


第二十八條 逾期承諾視為新要約。


第二十九條 無效承諾:超過承諾期限,通常無效,除非要約人及時通知。


第三十條 承諾內容變更:實質性變更構成新要約。


第三十一條 省略條款


第三十二條 合同書形式:雙方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條 信件、數據電文形式: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成立地點:承諾生效地點。


第三十五條 合同書形式:簽字或蓋章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


第三十六條 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或約定時,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 合同書形式:在簽字或蓋章前已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條 國家指令或訂貨合同:按法律、法規訂立。


第三十九條 格式條款:公平確定權利義務,注意責任免除或限制。


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無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加重責任、排除主要權利。


第四十一條 格式條款解釋:按通常理解;兩種解釋,不利提供方;條款不一致,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四十二條 合同過程欺詐或隱瞞重要事實: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 合同過程商業秘密泄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十四條 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第四十五條 附條件合同: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條件成就時失效。


第四十六條 附期限合同:期限屆至時生效;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合同需法定代理人追認。


第四十八條 無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未經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生效,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第四十九條 相對方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 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超越許可權:相對人不知或不應知的,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處分財產:事後追認或取得處分權後,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條 合同無效情形:一方欺詐、脅迫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免責條款無效情形: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財產損失。


第五十四條 請求變更或撤銷合同: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受損害方有權請求處理。


第五十五條 撤銷權失效:一年內未行使,或明確放棄;五年內未行使,權消滅。


第五十六條 合同無效或撤銷:自始無效,但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


第五十七條 無效或撤銷合同:解決爭議條款仍有效。


第五十八條 無效或撤銷合同後果:財產返還或補償,雙方責任分擔。


第五十九條 惡意串通損害利益財產處理:法律有規定的,按法律規定。


合同履行:第六十條至第六十六條,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全面履行。


合同條款不明確:補充協議、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


履行方式、費用、價格調整、違約責任、中止履行、債務履行順序:第六十三至第六十九條。


債務人提前履行、部分履行、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條件與後果:第七十條至第七十三條。


撤銷權行使范圍與條件:第七十四條。


合同終止:第七十五至第八十條,債務履行完畢、解除、抵銷、提存、免除、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等。


合同終止後義務: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合同解除:協商一致,一方解除條件成就解除。


合同解除情形:不可抗力、一方違約、遲延履行。


解除權行使期限與效力:第七十五條至第七十七條。


解除通知與效力: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


解除後果:尚未履行終止,已履行部分恢復原狀、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


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後條款效力:第八十一條。


互負債務抵銷:第八十二條至第八十四條。


債務人提存:第八十五條至第八十八條。


難以履行債務處理:第八十九條至第九十二條。


提存費用:第九十三條。


提存物管理:第九十四條至第九十六條。


債權人領取提存物期限與後果:第九十七條至第九十九條。


合同終止不影響結算與清理條款效力:第一百條。


互負債務抵銷條件與例外:第一百零一條至第一百零三條。


難以履行債務處理:第一百零四條至第一百零七條。


債務人提存標的物時,提存費用過高的處理:第一百零八條至第一百一十條。


難以履行債務時提存標的物處理:第一百一十一條至第一百一十三條。


提存費用負擔:第一百一十四條。


提存物損毀、滅失風險:第一百一十五條至第一百一十七條。


提存期間收益歸屬:第一百一十八條至第一百二十條。


債權人領取權利期限與後果:第一百二十一至第一百二十三條。


權利消滅情形:第一百二十四條。


提存物處理:第一百二十五條至第一百二十七條。


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第一百二十八條。


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第一百二十九條。


違約責任:第一百三十條至第一百三十九條,違約情形、責任承擔、賠償損失、遲延履行、質量不符等。


違約金與損失賠償: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三條。


不可抗力:第一百四十四條至第一百四十七條。


通知與損失擴大的責任:第一百四十八條至第一百五十條。


雙方與第三人違約:第一百五十一至第一百五十四條。


違約與侵權選擇:第一百五十五至第一百五十六條。


其他規定:第一百五十七至第一百六十六條,涉及涉外合同、買賣合同、電費合同、贈與合同等。


法規施行:第一百六十七至第一百六十九條。


法規適用:第一百七十條至第一百七十九條,包括供用電、供用氣、供用熱力、易貨交易等。


其他有償合同參照:第一百八十條至第一百八十二條。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


第三十條 承諾內容變更:實質性變更構成新要約。


第三十一條 省略條款


第三十二條 合同書形式:雙方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條 信件、數據電文形式: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成立地點:承諾生效地點。


第三十五條 合同書形式:簽字或蓋章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


第三十六條 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或約定時,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條 合同書形式:在簽字或蓋章前已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接受,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條 國家指令或訂貨合同:按法律、法規訂立。


第三十九條 格式條款:公平確定權利義務,注意責任免除或限制。


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無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加重責任、排除主要權利。


第四十一條 格式條款解釋:按通常理解;兩種解釋,不利提供方;條款不一致,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四十二條 合同過程欺詐或隱瞞重要事實: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 合同過程商業秘密泄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十四條 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第四十五條 附條件合同: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條件成就時失效。


第四十六條 附期限合同:期限屆至時生效;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合同需法定代理人追認。



(1)合同法五十四條理解與適用擴展閱讀

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於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共計第二十三章四百二十八條。

Ⅱ 新勞動法中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 超過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 時間,但不能約定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沒有這樣的規定。勞動者想辭職只需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回,不需答要單位批准,30天後就可以離職。關鍵是你要保留已經提前30天書面通知單位的證據。可以通過郵局快遞辭職信(快遞單上註明辭職信)給單位人事負責人作為證據。

Ⅲ 合同法中的「重大誤解」需要如何認定

司法實踐中,當事人主張雙方存在重大誤解的情形較為普遍,尤其是在簽訂買賣合同等交易行為中。對合同內容重大誤解的認定可以參考如下方面:一、重大誤解應當是由於誤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經驗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當事人自己的過失,而非合同相對方的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二、重大誤解中的誤解應是對合同內容構成重大誤解。也就是合同雙方的意思表示不一致。三、產生重大誤解的合同能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合同的履行會使得誤解者的利益受到較大的損失或者達不到誤解者訂立合同的目的。四、重大誤解導致合同撤銷,應當是由於誤解才導致簽訂合同。若沒有誤解則當事人將不訂立合同或者雖然訂立合同但合同條件將發生重大改變。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有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Ⅳ 固定總價合同由承包商承擔全部風險,則採用固定總價合同對業主有利。你覺得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

三、風險應對


抓投標詢價


1

對於工程總承包項目,投標人要提升自身「概預算」水平,在項目僅有可研、方案設計或初步設計時,對工程項目進行准確估價。

2

投標人在投標前,應釐清信息價與市場價的關系、業主指定品牌的投標價與采購價差異、承包商自選品牌的投標價與采購價的差異等情況。


抓設計確認


固定總價,很多情況下,其價款確定但施工內容未必確認。因此,承包商要盡快確定施工內容,即完成施工圖設計的業主確認。若設計不能「定型」,則成本不能固定,業主變更不明顯,加之突破固定總價本身存在難度,所以設計的遲遲不定,對承包商極為不利。同時,筆者認為,設計確認之後的變更,應按照施工總承包的變更計價處理。


抓承包范圍


重點關註:項目前期的投資機會研究、項目發展策劃、建設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和經濟評價;工程勘察、總體規劃方案;工程設計(方案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工程采購和施工;試運行和生產運營組織;項目維護及物業管理等內容。


抓風險范圍


1

工程量清單准確性風險:包含清單缺項、漏項,工程量偏差;

2

辦理施工相關許可:包含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施工所需臨時用水、臨時用電、中斷道路交通、臨時佔用土地等許可和批准;

3

移交施工工作面的時間和質量風險;

4

施工條件風險:臨時水電、臨時用地、道路交通等;

5

基礎資料風險:地質勘察資料、地下障礙資料、周邊管線資料、設計資料等提供時間和准確性;

6

測量基準點、基準線和水準點等資料的提供時間和准確性;

7

人、材、機價格調整;

8

法律、法規、政策變化引起工程變更;

9

工程量增減。


抓概算控制


承包商應明晰項目概算金額,在施工過程中合理控制建設規模,避免項目超概;若非因承包商原因導致項目超概,承包商應在過程中要求業主予以確認並要求業主去調整概算。

熱點內容
婚姻法若干問題探析 發布:2025-04-04 15:56:32 瀏覽:160
葬殯條例 發布:2025-04-04 15:51:32 瀏覽:521
房地產常用法規目錄 發布:2025-04-04 15:43:35 瀏覽:569
懲治叛亂條例 發布:2025-04-04 15:40:10 瀏覽:545
道德的看法 發布:2025-04-04 15:26:53 瀏覽:225
民法典具體是什麼 發布:2025-04-04 15:26:05 瀏覽:28
相對論道德經 發布:2025-04-04 15:23:56 瀏覽:705
貿大法學院 發布:2025-04-04 15:21:17 瀏覽:203
刑事訴訟活動中第二審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04 15:06:11 瀏覽:942
防範金融詐騙黨員在行動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4-04 14:58:16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