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是什麼
1. 新婚姻法對女人有何影響
新婚姻法是間接的不承認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和對生育孩子造成的身體傷害和職業生涯的犧牲。
新婚姻法逼迫女人要提前考慮:如果沒有了這個家,女人將一無所有,女人的付出將付之東流,女人的犧牲將不值一提,那麼,以後萬一男人出軌,或者真的過不下去了,女人需要離婚時,女人就需要你將來的生存問題。
新婚姻法讓所有女人在沒結婚之前就要想好要不要結婚,如果婚姻不如意麵臨離婚時,你能不能承受你付出了 情感 和青春之後,將一無所得。也就是說,青春沒有了,二婚,沒有多少個人財產,沒有房子。
新婚姻法讓所有女人在沒生孩子之前就想好生不生孩子,生幾個孩子的問題,生孩子會讓女人身體受到傷害,孩子需要媽媽付出巨大的精力,職業生涯受到影響較為嚴重。生不生?生幾個?你要想好當你離婚的時候,你能獨立撫養幾個孩子+你自己?
新婚姻法的初衷是打擊小三,可小三這個問題大部分責任在於那個已婚而出軌的男人,因為他已婚,需要對婚姻忠誠,他婚內出軌已然犯錯,而新婚姻法卻從女人下狠手,完全忽略男人出軌的責任。其實我更想知道的是,新婚姻法是什麼樣的一群人制訂出來的。
每個女人都希望能純粹地談場戀愛,然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在談戀愛的時候就功利地考慮:這婚我能不能結?如果這個男人是人渣我該如何逃離婚姻而不讓自己受到傷害?如果有了孩子我該不該要孩子?要了孩子我和孩子們該如何生存?
這個婚姻法助長了男人對家庭的不負責,讓男人犯了錯誤以後受到懲罰的卻是女人。新婚姻法讓為家庭付出巨大的女人不僅得不到應有的安全感,應有的法律保護,反而倍受打擊。
新婚姻法想讓女人獨立,脫離家庭,個個做女強人,就不要用賢妻良母的條條框框來評斷一個女人的好壞,不要把生育任務強加於女人身上,而是讓她們在職場上與男人一決高下。如果想要讓女人回歸家庭,讓她們犧牲個人的各種利益,讓她們去生孩子,就要給她們安全環境和生存空間上的法律保障,不要讓她們在這些問題上那麼焦慮。
著名學者胡適曾說過有這樣一句話:「你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的時間。 」
現在的婚姻法對女人是很不利的,所以女人在結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一但面臨離婚的時候,女人是非常被動的,財產、孩子,什麼都不會是你的。
這是新婚姻法財產和子女的分配:
新婚姻法中離婚房產分割情況歸納的更加復雜
(1)婚前男方出首付或全額買房,女方很難分到房產
凡是結婚前男方出資全款購房,不管房產證上是阿貓阿狗的名字,都跟你(女方)沒關系!這屬於出資方個人財產,不在夫妻共同財產范圍內!
既然男方全款買房,女方沒分,那雙方共同出錢買房,女方總可以分得部分房產吧!錯!你忽略了一個本子,那就是不動產登記證書。如婚前男方出首付,貸款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在男方名下,即使婚後雙方出錢還房貸,你也只能得到共同還貸的增值部分的補償金。
(2)雙方出資買房一般可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婚前雙方出資買房在法院可以被認定為同居期間以婚後共同使用的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應該平分,一般不按份額處理。
(3)即使是婚後買房,房產也不完全歸於夫妻一起產業:
1、 婚後由一方爸爸媽媽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掛號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依照婚姻法的規則,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產業。
2、 兩邊用一起產業以爸爸媽媽名義買房,產權掛號在一方爸爸媽媽名下的,房子的產權歸於爸爸媽媽,離婚時不歸於夫妻產業,不能切割,只能依照出資狀況,算作債務要求歸還出資額。
(4)以下狀況為婚後買房歸於夫妻一起產業的景象:
1、 由兩邊爸爸媽媽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掛號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兩邊依照各自爸爸媽媽的出資比例按份共有,但當事人還有約好的在外。
2、 在夫妻婚姻存續期間購買的房子,夫妻兩邊沒有清晰約好的話,房產證上只寫一方的姓名,都認定為夫妻一起產業。
3、 兩邊結婚時由一方爸爸媽媽付出首期款置辦的房產,婚後夫妻一起交給的供房款以及為房子裝修所付出的相關費用都歸於夫妻一起產業,離婚時能夠要求對這些費用進行切割,至於一方爸爸媽媽的出資部分則要依據其時的具體約好來處理。
(5)繼承與獲贈財產歸屬大不同
按照相關規定,如無特殊說明的情況下,無論在婚前或者婚後,一方繼承所得的房屋為個人財產,離婚不分;若是贈與所得的房產,則默認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處理。
四、在新婚姻法中撫養權的問題也做出了很多新的規定,在子女的撫養和探視方面做出了更細致的規定。
(1)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
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2)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分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3)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 健康 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法制談男女平等,婚前財產男歸男,女歸女。
民俗續重男輕女,父母財產傳男多,傳女少!
做女人太難了,從娘家分不到財產,從婆家也分不到財產。也許有女人硬氣地說:「姐我誰都不靠,娘家婆家都不靠,靠自己賺錢。」對不起!潑一盆冷水,你要生孩子帶孩子教育孩子,你的時間你的精力,不允許你有機會比男人更容易安身立命!
女人被逼得無立足之地,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婚姻,讓自己有時間有精力學習、工作,從而經濟有保障。
女人離女漢子進了一步!
照例審題
新婚姻法對女人有何影響?
這里要解釋一下「新婚姻法」婚姻法是中國建國以後的第一部法律,1950年5月1日實施,對於所說的「新婚姻法」不過是2011年最高法對於婚姻法的最新司法解釋。
所以2018年沒有新婚姻法!
現今所使用的婚姻法是2001年頒布生效的婚姻法,這部法跟前面幾部最大的區別是取消了事實婚姻的相關規定,就是不管你有任何形式的同居,只要沒領證,都不被法律保護。2001年12月頒布了第一部與婚姻法相配套的司法解釋,司法解釋的出台就是為了在裁決中更好的依照法律。
03年12月最高法又出台了第二部有關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包括離婚後財產分割的范圍,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中規定:「父母方在子女婚前婚後因為購房的出資行為,如果不明確,就視為贈與雙方。」
2011年頒布的司法解釋,被很多人認為是新的婚姻法,其實不是,解釋中的第七條:父母一方在子女婚後出資購房,並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視為對自己子女的單獨贈與,不屬共同財產。
看到這兒是不是覺得司法二和司法三的解釋有矛盾?
一個說屬於雙方的?一個又說不屬於?
這里要做個區分,解釋二當中說的屬於全款出資,解釋三當中說的是部分出資,再看一下時間線,03年到11年,8年的時間,房價漲了十倍。2011年的時候大部分的房屋基本是首付,2003年基本都是全款。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兩條司法解釋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對於女人來說,想要得到房子要麼自己買,要麼名字寫雙方,以前想要靠一紙證書得到房子的的辦法,行不通了。至於那些想當全職太太的來說,也越來越不靠譜了,畢竟你除了母親這個角色,誰都可以替代,女人還是要自主和獨立,不然會很沒有安全感,假如十年以後離婚了,你失去了男人,會連房子都失去。
司法解釋中的邏輯就是這樣的,誰買的,還給誰,付出了多少,按照比例還給你多少,所以,到了今天還想用不勞而獲的思維去做事兒的人,註定是黃粱一夢,也就會影響到現代女性的選擇跟重心,她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職場而不是家庭,認為命運只有握在自己手裡才有發言權,基於安全感的情況下,會與男性爭搶更多的 社會 地位和資源,面對雙重壓力下的女性,選擇不婚不育,或者晚婚晚育的可能性會增多。
回答完畢。
無量天尊。
如果從合同法的角度講,否認技術投資肯定是不對的。但中國的婚姻法不對的又何止這點?
只要一天在婚姻法和其相關解釋上,彩禮和嫁妝不對等,一天婚姻法就是男女不平等的。
從一個長遠的角度來講,讓女性認識到自己在原生家庭應該是平等的,也算是個意外之喜。
但是,就好像計劃生育不是為了提高女性地位,但實際提高了女性地位一樣。新婚姻法也有類似的作用。
新婚姻法最大的不同在於房產問題,再多的規定也指向一個方向:誰出的錢,房子就是誰的。這裡面對於還貸部分是否分享升值利益是有不同解讀的,但基本是這個原則。
那很簡單,女性可以問父母要啊!同樣的兒女,有一份首付,各切一半,女兒付半套,兒子付半套,讓兒女的另一半再付半套,不是很合理嗎?
女性在原生家庭憑什麼沒有分享利益的位置?父母窮,一無所有,那接受事實自己努力,父母有,但分配不均,難道是應該的嗎?贍養義務可沒有婚姻法這么男女不平等吧?
如果坦然接受了原生家庭的不平等,那又憑什麼在婚姻里問別的家庭要平等呢?不是雙標嗎?
所以,要麼承認自己低人一等,試試看會不會到四五十歲,孩子上了大學,就落如沒有錢沒有房沒有工作沒有養老金沒有婚姻的境地。要麼,在婚姻開始前先從原生家庭爭取。
少扯什麼自己努力,中國幾個男人自己努力的買的房子?
至於婚姻法,剛才說了,只要一天彩禮嫁妝沒有落到平等的位置子,婚姻法就是男女不平等的。一部男女不平等的婚姻法,你指望能保護你什麼?
出一半房子的首付?扯淡。
這筆錢去買一個小房子,不管是遠郊房,還是市區里三五平米無法居住的學區房,都行,反正能收租金,好脫手的最好。可以應對婚後產生的大部分問題,除了婚姻續存期間不要脫手,沒啥毛病。
至於男方只有一半的首付,那也買個小房子好了,能住就住,不能住的。兩套房子往外一租,拿兩套房的租金租個大點的不一樣過日子?
順便說一下彩禮這玩意,關於彩禮在幾種條件下可退的這個真不是新婚姻法的鍋。好多年了呢!這事也很容易破解,保留婚後所有開銷的票據。彩禮用於共同生活是不用退還的。
恩格斯講,沒有愛情的婚姻就是賣淫。
咱們是講馬克思主義的國家,所以,把婚姻法往恩格斯路子上面導也沒有什麼。什麼經濟協作,什麼共同 育兒 ,都是賣淫啊,親!
但是,隔絕了經濟協作,女性不得不向原生家庭索取權利,但索取到權利以後呢?女性自己有錢了,有房了,親媽也帶孩子了,要老公幹嘛呢?
男人的婚姻和孩子本來就是用錢買來的,你不想花錢,想要免費的?靠愛情啊?那用啥來表達你的愛情?搶孩子冠姓權嗎?呵呵
有些女人辛苦一輩子撈不到任何好處,就連生活也得不到保障,想要保留財產為自己和孩子,你就得懂得如何做做准備。意思自治優於法律,你可以簽訂婚前協議,考慮一下婚姻中的隱患,防止對方謀害自己!
剛看到一個新聞報道,圖片給你們,剩下的自己留心眼吧
2. 2024新婚姻法
2024年新婚姻法是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對婚姻家庭關系的一次重要調整,旨在更好地保護婚姻當事人的權益,促進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新婚姻法在多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涉及結婚、離婚、財產分割等多個方面。
一、結婚條件的調整
新婚姻法對結婚條件進行了更為嚴格的規定,包括年齡、健康狀況、血緣關系等方面的限制。這旨在確保婚姻的穩定性和當事人的權益,防止因不符合條件而導致的婚姻無效或糾紛。
二、離婚制度的改革
新婚姻法對離婚制度進行了更為人性化的改革,強調離婚雙方的自主意願和平等協商。在離婚過程中,法律將更加註重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益,確保他們在離婚後得到妥善的撫養和教育。同時,新婚姻法還規定了更為嚴格的離婚條件,防止輕率離婚和惡意離婚的發生。
三、財產分割的明確規定
新婚姻法對夫妻財產的分割進行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充分考慮了夫妻雙方在婚姻期間的貢獻和付出。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法律將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四、婚姻家庭的保護
新婚姻法加強了對婚姻家庭的保護力度,包括對家庭暴力、虐待等行為的嚴厲打擊。同時,法律還鼓勵夫妻雙方加強溝通、增進理解,共同維護婚姻家庭的和諧穩定。
綜上所述:
2024年新婚姻法在結婚、離婚、財產分割等方面進行了重要修訂和完善,旨在更好地保護婚姻當事人的權益,促進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新婚姻法強調婚姻家庭的穩定性和當事人的自主意願,為構建和諧美滿的婚姻家庭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五條規定: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一條規定:
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九條規定: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3. 2024新的婚姻法財產分配有什麼規定
新的婚姻法財產分配的規定有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屬於夫或妻其中一方個人財產的規定、夫妻對財產歸屬進行約定的形式的規定、夫妻在分割財產時的具體處理方法的詳細規定。為了不引起糾紛,最好在婚前進行財產書面約定、公證,分割財產時法院會從多方考慮。
一、新的婚姻法財產分配有什麼規定
(一)共同財產的規定
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
5、其他應當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
(二)應當歸一方財產的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三)夫妻財產約定、分割的規定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因這種約定如果是口頭的,具有不確定性,極易發生糾紛,所以法律規定,該約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認為在法庭審理中應當分清個人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和家庭共同財產,堅持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照顧無過錯方,尊重當事人意願,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合情合理地解決,並提出22條具體意見,其中第6條與現行婚姻法沖突,不再適用,其餘各項還作為法院審理離婚時的依據, 具體包括:
1、夫妻雙方對財產歸誰所有以書面形式約定的,或以口頭形式約定,雙方無爭議的,離婚時應按約定處理。但規避法律的約定無效。
2、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包括:
(1)一方或雙方勞動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
(2)一方或雙方繼承、受贈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
(3)一方或雙方由知識產權取得的經濟利益;
(4)一方或雙方從事承包、租賃等生產、經營活動的收益;
(5)一方或雙方取得的債權;
(6)一方或雙方的其他合法所得。
3、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復員、轉業軍人所得的復員費、轉業費,結婚時間10年以上的, 應按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復員軍人從部隊帶回的醫葯補助費和回鄉生產補助費,應歸本人所有。
4、夫妻分居兩地分別管理、使用的婚後所得財產,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在分割財產時,各自分別管理、使用的財產歸各自所有。雙方所分財產相差懸殊的,差額部分,由多得財產的一方以與差額相當的財產抵償另一方。( 作者按:我認為此規定不太公平,如一方財產為5,另一方財產為3,差額應為2,財產為5的一方給對方2,財產少的一方變為5,財產多的一方變為3,是又不公平了。這是立法者的一個失誤,但合理了又不合法,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
5、已登記結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雙方受贈的禮金、禮物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具體處理時應考慮財產來源、數量等情況合理分割。各自出資購置、各自使用的財物,原則上歸各自所有。
6、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此條與該解釋沖突,所以不再適用)
7、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難以確定的,主張權利的一方有責任舉證。當事人舉不出有力證據,人民法院又無法查實的,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
8、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具體處理時也可以有所差別。屬於個人專用的物品, 一般歸個人所有。
9、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與他人合夥經營的,入伙的財產可分給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財產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於入伙財產一半價值的補償。 (此處立法者顯然考慮到了5-2=3的問題)
10、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生產資料,可分給有經營條件和能力的一方。分得該生產資料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於該財產一半價值的補償。
11、對夫妻共同經營的當年無收益的養殖、種植業等,離婚時應從有利於發展生產、有利於經營管理考慮,予以合理分割或折價處理。
12、婚後8年內雙方對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進行過修繕、裝修、原拆原建,離婚時未變更產權的,房屋仍歸產權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屬於另一方應得的份額,由房屋所有權人折價補償另一方;進行過擴建的,擴建部分的房屋應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按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期限應不僅限於8年)
13、對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應根據雙方住房情況和照顧撫養子女方或無過錯方等原則分給一方所有。分得房屋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於該房屋一半價值的補償。在雙方條件等同的情況下,應照顧女方。
14、婚姻存續期間居住的房屋屬於一方所有,另一方以離婚後無房居住為由,要求暫住的,經查實可據情予以支持,但一般不超過兩年。無房一方租房居住經濟上確有困難的,享有房屋產權的一方可給予一次性經濟幫助。( 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離婚後沒有住處的,屬於生活困難。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
15、離婚時一方尚未取得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歸一方所有。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對另一方予以適當的照顧。
16、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後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 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17、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以個人財產清償:
(1)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
(3)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於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4)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
18、婚前一方借款購置的房屋等財物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為購置財物借款所負債務,視為夫妻共同債務。
19、借婚姻關系索取的財物,離婚時,如結婚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對取得財物的性質是索取還是贈與難以認定的,可按贈與處理。
20、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未從家庭共同財產中析出,一方要求析產的,可先就離婚和已查清的財產問題進行處理,對一時確實難以查清的財產的分割問題可告知當事人另案處理;或者中止離婚訴訟,待析產案件審結後再恢復離婚訴訟。
21、一方將夫妻共同財產非法隱藏、轉移拒不交出的, 或非法變賣、毀損的,分割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的一方,應予以少分或不分。具體處理時,應把隱藏、轉移、變賣、毀損的財產作為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的一方分得的財產份額,對另一方的應得的份額應以其他夫妻共同財產折抵,不足折抵的,差額部分由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的一方折價補償對方。對非法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的一方,人民法院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進行處理。
新的婚姻法財產分配仍然是確定了屬於夫妻個人的財產范圍,保護了各自的財產安全,然後規定了共同財產的分割方法。在離婚時只能分割共同財產和應當分割的債務,除非雙方有在婚前進行財產約定。法規總體趨向於保護婦女兒童,禁止任意一方擅自變賣、隱藏財產,法院還提供了查封的保護措施。
4. 婚姻法2024年新規定
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其中的婚姻家庭編取代了原有的婚姻法條款。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編相較於原婚姻法,主要變動如下:
- 新增「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的規定,強調了國家對婚姻家庭的保護責任。
- 明確了「優良家風」的法律地位,提倡夫妻間的相互忠實、尊重和關愛等良好家庭風尚。
- 對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的范圍進行了細化,增加了一些具體規定,例如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投資收益、工資獎金等歸夫妻共同所有。
- 規定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和償還原則,明確了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一方事後追認的債務,以及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均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 增加了離婚冷靜期的規定,即自離婚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撤回申請。
- 修改和完善了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更注重保護弱勢一方的合法權益。
此外,中國還發布了一些與婚姻法相關的司法解釋和政策文件,以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婚姻法的規定,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主要司法解釋包括: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解釋了婚姻法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則,如婚姻效力、夫妻財產制度等。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重點解釋了夫妻財產分割、債務承擔等問題。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主要涉及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婚前財產婚後收益的歸屬等。
民法典生效的同時,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也開始實施。內容包括:
- 一般規定:解釋了婚姻編的適用范圍、基本原則等。
- 結婚:明確了結婚的條件、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情形。
- 夫妻關系:細化了夫妻財產制度、夫妻債務的認定和處理等問題。
- 離婚:詳細規定了離婚的條件、程序、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方面。
- 收養:規范了收養的條件、程序和收養關系的解除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編 婚姻家庭編的相關規定如下:
- 第一千零五十三條: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第一千零五十四條: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原則判決。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子女,適用關於父母子女的規定。婚姻無效或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 第一千零六十四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名或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債務,以及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債權人能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自離婚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