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壹』 法考有幾門,都需要考什麼
一、考試科目
法考共設有多門科目,考生需一次性完成所有科目的考試,不存在分科考的情況。通常將法考科目分為八大門類,具體包括:
1. 民法
2. 刑法
3. 民事訴訟法
4. 刑事訴訟法
5.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6. 商經法(涵蓋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7. 理論法(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制度史)
8. 三國法(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法考大綱通常在5月中旬左右發布,考生可對照大綱是否有新增或修訂,進行相應知識點的更新。
二、考試題型
法考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部分,只有通過客觀題考試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主觀題考試。客觀題成績的有效期為兩年(包括考試當年和下一年度)。
1. 客觀題
客觀題主要是選擇題,採用機考形式。考試通常在9月中上旬進行,2021年考試時間分為9月11日和9月12日兩個批次。客觀題共兩卷,稱為卷一和卷二,每卷考試時間為3小時,分別安排在上午8:30至11:30和下午14:00至17:00。卷一包含刑法、刑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理論法、國際公法等科目;卷二則包括民法、民訴、商經、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科目。每卷100道選擇題,總分為150分,其中單選題50道,多選題和不定項選擇題50道。兩卷總計300分,180分即為通過,成績一般在考後一周左右公布。
2. 主觀題
主觀題即問答題,可以選擇機考或筆考,考試一般在10月中下旬進行,2021年考試時間為10月17日。主觀題只有一卷,考試時間為4小時,即上午8:30至12:30。主觀題不考查的科目包括三國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中國法律史。改革後的兩年,主觀題共5道題目,包括1道論述題和4道案例分析題。案例分析題涉及刑法、刑訴、民法、民訴、行政法和商法等科目。主觀題總分為180分,108分即為通過,成績一般在考後一個半月左右公布。
三、考試難度
法考的考試難度逐年增加,越來越注重對考生理解能力的考查,題型以案例分析和評判情形為主。盡管法考需要大量記憶,但更側重於理解性記憶。對於零基礎、非法本、在職的考生,如果沒有強大的自學能力和自律性,建議報名參加培訓課程。作者本人雖已通過多個證書,包括CPA,但法考仍選擇報名輔導班,如BT學院,以適應在職非法本的學習需求和應試策略。不同的培訓機構和老師教學節奏、講義細節和應試方法各有差異,考生應選擇與自己學習節奏和方法相匹配的機構。
總結來看,法考難度較大,但通過合理的備考計劃、選擇合適的輔導班和老師,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考生可以成功通過法考,獲得那份值得驕傲的成就感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