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的工資說法
⑴ 勞動合同法中的月工資指的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中的月工資指的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這包括勞動者的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月工資的計算通常基於勞動者在過去十二個月內的平均收入,通常按照每月21.75天的工作日來計算,以反映法定工作時間和節假日工資的支付。
工資通常由多個部分組成,包括:
1. 基礎工資:保障職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資,旨在滿足勞動力的簡單再生產。
2. 崗位(職務)工資或技能工資:根據崗位的技術、業務要求、勞動強度、工作條件和責任大小來確定。
3. 效益工資:根據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職工完成的勞動數量和質量支付。
4. 浮動工資:根據企業經營狀況和勞動者勞動貢獻大小浮動的工資形式。
5. 年功工資:根據職工參加工作年限支付,體現逐年積累的勞動貢獻。
在勞動合同中,月工資的具體數額應明確列出,以確保合同的法律效力,並避免勞動糾紛。
⑵ 員工離職 《勞動合同法》最後一個月工資怎麼算
勞動者辭職的,工資應當按照勞動者實際出勤的天數以及加班時間的多少來進行計算,其月實際工資=月工資÷21.75×實際出勤天數,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2.75÷8×加班小時數×1.5倍。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一、《勞動合同法》最後一個月工資怎麼算:
勞動者辭職的,工資應當按照勞動者實際出勤的天數以及加班時間的多少來進行計算,其月實際工資=月工資÷21.75×實際出勤天數,
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
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
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二、《勞動法》規定的工資加倍情況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二、日晌槐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 工 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單位應給予離職補償
如果是由於勞動者本人的原因自行辭職,用人單位可以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是由於用人單位違法或違約符合《勞動合同法》第38條情形而導致勞動者辭職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而不僅僅是多發一個月的工資。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鎮謹隱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御廳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所以,《勞動合同法》最後一個月工資怎麼算,這個得看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員工離職,如果是由於員工自身的原因離職的,工資應當按照勞動者實際出勤的天數以及加班時間的多少來進行計算,如果是因為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的員工離職,除了發放應有的勞動所得之外,還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⑶ 勞動合同法工資支付
《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1、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在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就應當約定工資的支付標准以及支付時間。公司不得無故剋扣員工的工資,也必須按時支付員工的工資,否則員工可以就工資支付的事情提請勞動仲裁。那麼,勞動合同法工資支付的規定是怎樣的?詳情參考下文。
1、《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2、《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7 條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曰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曰、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工資應當按時、足額支付,不能附加任何不合理條件。
3、《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5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1)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2)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3)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4)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4、所謂「無故拖欠」,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付薪時間未支付勞動者工資。
5、你所在單位無故拖欠工資工,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和和加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條規定:「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本文僅是就勞動合同法關於工資支付的相關說法及解釋進行了相關分析,該法主要強調了公司必須依法支付勞動報酬,不得進行剋扣,如果延遲發放的需要進行說明,而且理由必須正當。單位無故拖欠工資的,應當支付補償金等。
⑷ 勞動合同法中的「工資」包不包括獎金
包括。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的「工資」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一)計時工資;
計時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准(包括地區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
(1)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
(2)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
(二)計件工資;
計件工資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
(三)獎金;
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
(四)津貼和補貼;
津貼和補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