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經濟法選擇題答案
㈠ 求兩道國際經濟法的選擇題
國際經濟法單項選擇題分析
1.《專利合作條約》規定,申請人呈遞申請案之後,一般可享受的優先權期限為:
A. 6個月
B. 12個月
C. 20個月
D. 25個月
答案:C
解析:本題是關於工業產權國際保護的問題,命題目的是考察《專利合作條約》的內容;其關鍵點是《專利合作條約》延長了優先權期限。
選擇C的理由是《專利合作條約》規定,申請人呈遞申請案後,可享受20個月的優先權期限。如果要求進行實質審查,則優先權期限為25個月。
2. 國際許可證協議中的技術受讓方所取得的通常技術知識的什麼權利?
A. 所有權
B. 使用權
C. 佔有權
D. 收益權
答案:B
解析:本題是關於國際許可證貿易的問題,命題目的是考察國際許可證協議的法律特徵,其關鍵點在於許可證協議標的特點。
選擇B的理由是,國際許可證協議的標的通常是技術的使用權而非所有權
3. 在消除或緩解國際重復征稅諸措施中,對跨國納稅人最有利的是下列哪一項?
A. 免稅制
B. 抵免制
C. 扣除制
D. 減稅制
答案:A
解析:本題是關於國國際重復征稅的問題,命題目的是考察避免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其關鍵點在於對各種方法的理解。選擇A的理由是,免稅制是對本國居民來源於國外的怕得和位於國外的財產免予征稅,因此對跨國納稅人最為有利。
4.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對同一筆所得在具有某種經濟聯系的不同納稅人手中各征一次稅的現象稱做什麼?
A. 國際重復征稅
B. 國際重疊征稅
C. 國際偷稅
D. 國際避免
答案;B
解析:本題是關於際稅法基本概念的問題,命題目的是考察國際重復征稅的國際重疊征稅的區別。選擇B的理由是,國際重疊征稅是在不同納稅人手中各征一次稅,而國際重復征稅是對同一納稅人征多次稅。
5.《經合組織範本》和《聯合國範本》建議用以協調法人雙重居民身份沖突的標準是什麼?
A. 法人注冊地所在國
B. 法人的國籍所屬國
C. 法人總機構所在國
D. 法人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國
答案:D
解析:本題是關於國際稅收協定的問題,命題目的是考察國際稅收協定的主要內容,其關鍵點在於國際稅收協定對人的適用范圍,選擇D的理由是;兩個《範本》確定法人居住國的標準是法人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國原則。
㈡ 《經濟法基礎》不定項選擇題練習,附考點解析
2021年初級會計報考工作馬上就要開始,在報名前已經有部分考生開始了明年備考事宜,在歷年考試中,不定項選擇題基本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考題,接下來深空網出幾道題目考考大家,看看對知識點掌握的如何。
《經濟法基礎》 | 不定項選擇題
一共5道題~
1.下列關於法律效力等_及其適用原則說法中正確是( )。
A.憲法至上體現了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原則
B.統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_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一般規定
C.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D.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_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_定在該地方適用部門規章的規定
2.下列各項中,能夠成為法律關系主體的有( )。
A.人身
B.流動性農村小商販
C.北京大學
D.紅十字會
3.下列各項中,屬於行政法規的制定部門是( )。
A.國務院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國務院部委
D.國務院直機構
4.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機構是( )。
A.上一級主管部門
B.上一級人民政府
C.本級人民政府
D.國務院
5.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的是( )。
A.上訴權
B.申訴權
C.勝訴權
D.實體權
題目答案
1.答案:AC
【解析】選項B特_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_規定;選項D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2.答案:BCD
【解析】選項A人身不能作為法律關系的主體,而是法律關系的客體,自然人是法律關系的主體。法律關系的主體種類包括如下:自然人;組織(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國家。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察法的形式。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由國務_制走的規范性文件。
4.答案:A
【解析】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5.答案:C
【解析】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勝訴權"但實體權利、起訴權(上訴權、申訴權)並不滅失。
㈢ 2021司法考試每日一練:經濟法-多項選擇題(1.12)
一、多項選擇題
1.根據《商業銀行法》,關於商業銀行的設立和變更,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2012/一/67)
A.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審慎監管的要求,在法定標準的基礎上提高商業銀行設立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B.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適用《公司法》
C.商業銀行的分立、合並不適用《公司法》
D.任何單位和個人購買商業銀行股份總額5%以上的,應事先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參考答案
1.【考點】商業銀行的設立和變更
【答案】ABD
解析:《商業銀行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審慎監管的要求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但不得少於前款規定的限額”。依據審慎監管原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可以提高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但是不能降低。A項正確,當選。
《商業銀行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商業銀行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商業銀行的分立、合並,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B項正確,當選。C項錯誤,不當選。
《商業銀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購買商業銀行股份總額百分之五以上的,應當事先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該條規定了對投資商業銀行的限制。D項正確,當選。
故本題選ABD。
㈣ 2021司法考試每日一練:經濟法-單項選擇題(1.21)
一、單項選擇題
1.關於個人所得稅,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2015/一/69)
A.以課稅對象為劃分標准,個人所得稅屬於動態財產稅
B.非居民納稅人是指不具有中國國籍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個人
C.居民納稅人從中國境內、境外取得的所得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D.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實行加成徵收
參考答案
1.【考點】稅法概述(稅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的基本內容)
【答案】C
解析:個人所得稅屬於所得稅而非財產稅。A項錯誤,不當選。
《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二款規定,“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即採用住所加居住標准而非國籍標准。B項錯誤,不當選。
《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一款規定,“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C項正確,當選。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屬於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一)項規定,“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D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C。
㈤ 《經濟法基礎》多項選擇題練習,附題目答案
目前,除了進行2021年初級會計報名工作外,也是2021年初級薯尺顫會計備考預習的階段,從歷年考試中,多選題一直都是考生得分率較低的題型,針對這樣的問題,深空網繼續出幾道《經濟法基礎》科目多選題考考大家,看看正確率如何。
《經濟法基礎》 | 多項選擇題
一共5道題~
1.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民事責任形式的有()
A.沒收財產
B.消除危險
C.暫扣許可證
D.賠禮道歉
2.下列各項中屬於附加刑的有()。
A.罰金
B.剝奪政治權利
C.驅逐出境
D.沒收財產
3.根據民事困租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於民事責任形式的有()
A.返還財產
B.沒收非法財物
C.賠償損失
D.罰款
4.下列各項中屬於民事責任形式的有()。
A.返還財產
B.支付違約金
C.責令停產停業
D.罰金
5.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民事責任的有()。
A.賠償損失
B.返還財產
C.沒收財產
D.責令停產停業
題目答案
1.答案:BD
【解析】(1)選項A:屬於刑事責任一附加刑;(2)選項C:屬於行政責任一行政處罰
2.答案:ABCD
【解析】附加刑分為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和數敗驅逐出境。
3.答案:AC
【解析】選項BD:屬於行政責任中的行政處罰。
4.答案:AB
【解析】選項C屬於行政責任;選項D屬於刑事責任
5.答案:AB
【解析】選項C屬於刑事責任;選項D為行政責任形式
㈥ 2020法考客觀題【經濟法】-單項選擇題【5.30】
一、單項選擇題
1.為大力發展交通,某市出資設立了某高速公路投資公司。該市審計局欲對其實施年度審計監督。關於審計事宜,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2015/一/28)
A.該公司既非政府機關也非事業單位,審計局無權審計
B.審計局應在實施審計3日前,向該公司送達審計通知書
C.審計局欲查詢該公司在金融機構的賬戶,應經局長批准並委託該市法院查詢
D.審計局欲檢查該公司與財政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應委託該市稅務局檢查
參考答案
1.【考點】審計法的調整范圍;審計機關的職責和許可權
【答案】B
解析:根據《審計法》第二條規定,國有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依法接受審計監督。《審計法》第二十條規定,“審計機關對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損益,進行審計監督”。該高速公路投資公司是某市的國有企業,屬於審計范圍。A項錯誤,不當選。
根據是否事先通知,審計可分為預告審計和突擊審計。《審計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審計機關根據審計項目計劃確定的審計事項組成審計組,並應當在實施審計三日前,向被審計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遇有特殊情況,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審計機關可以直接持審計通知書實施審計”。突擊審計主要用於對貪污挪用等違法亂紀行為進行的財經違紀審計,且需經批准,本題材料所涉及的情形為根據年度計劃的例行審計,屬於預告審計。B項正確,當選。
《審計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審計機關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負責人批准,有權查詢被審計單位在金融機構的賬戶”。審計局無須委託人民法院查詢。C項錯誤,不當選。
《審計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審計機關進行審計時,有權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運用電子計算機管理財政收支、財務收支電子數據的系統,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被審計單位不得拒絕”。審計局無須委託稅務局檢查。D項錯誤,不當選。
㈦ 2021司法考試每日一練:經濟法-多項選擇題(12.22)
一、多項選擇題
1.某商業銀行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造成資本和資產狀況惡化,嚴重危及穩健運行,損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對此,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該銀行依法可採取下列哪些措施?(2013/一/69)
A.限制分配紅利和其他收入
B.限制工資總額
C.責令調整高級管理人員
D.責令減員增效
參考答案
1.【考點】監督管理措施
【答案】AC
解析:《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或者其行為嚴重危及該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穩健運行、損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區別情形,採取下列措施:
(一)責令暫停部分業務、停止批准開辦新業務;
(二)限制分配紅利和其他收入;
(三)限制資產轉讓;
(四)責令控股股東轉讓股權或者限制有關股東的權利;
(五)責令調整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限制其權利;
(六)停止批准增設分支機構”。A、C兩項符合題意,當選。B、D兩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故本題選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