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基礎2019年考試重點
『壹』 初級會計考試兩科不定項選擇題答題技巧
一、《初級會計實務》
在初級會計考試中,不定項選擇題是難度較高的題型,但是整體看2019年《初級會計實務》不定項選擇題的難度適中。
不定項選擇題中,單一知識點的考查概率很低,往往是將各章各節中有聯系、能做對比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考查。不定項選擇題出題方式靈活,包含計算題、分錄題、記憶題、套公式、陷阱題等多種樣式。
二、《經濟法基礎》
初級會計考試不定項選擇題的考查具有重者恆重的特點,根據歷年考生反饋,一般情況下,邊緣冷門的知識點很少會出現在不定項選擇題中。
在2019年初級會計考試中,《經濟法基礎》科目不定項選擇的考查內容集中在第3章、第4章、第5章、第8章。《經濟法基礎》科目不定項選擇題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記憶題、陷阱題、套公式、套模板。
初級會計考試兩科不定項選擇題答題技巧小編就說到這里了,祝願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在備考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自己的復習事半功倍,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貳』 2019年初級經濟法基礎真題考點及答案: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真題考點:
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為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
1.土地增值稅只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征稅,對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不征稅。
2.土地增值稅既對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征稅,也對轉讓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著物產權的行為征稅。
3.土地增值稅只對有償轉讓的房地產征稅,對以繼承、贈與等方式無償轉讓的房地產,不予征稅,但並非所有名為「贈與」的行為均不征稅。不徵收土地增值稅的房地產贈與行為只包括:
(1)房產所有人、土地使用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贈與直系親屬或承擔直接贍養義務人的行為;
(2)房產所有人、土地使用權所有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將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贈與教育、民政和其他社會福利、公益事業的行為。
對應試題:
根據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行為中應徵收土地增值稅的有()
A.個人出租不動產
B.企業出售不動產
C.企業轉讓國有土地使羨凳用權
D.政府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參考答案:BC
參考解析:考察知識點: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對出讓國有土地的行為不征稅,所以侍攔D錯誤。A選項要征老派胡收增值稅,不徵收土地增值稅。
『叄』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備考重點
1.學習思路要轉變。
1月份初級會計考試經濟經濟法基礎科目的學習內容全部都是大稅種的內容。在每年的考試中,大稅種考查往往側重於整體框架性的計算,稅收優惠很少結合計算題考查,大多單獨設置記憶性試題考查。不過,2月份開始,除了個人所得稅外,其他稅種全部都是小稅種的內容。在以往年度的考試中,小稅種由於本身內容簡單,往往會雜糅各種優惠政策結合考查小計算,特別是每年的最新政策要高度關注。因此,本月在學習經濟法基礎科目的小稅種時,我們要順勢而為,特別要注意學習各個小稅種的稅收優惠。否則,學錯了方向,就很難達到學習效果。
1. 最新政策要把握。
通過最近幾年初級會計考試的稅收政策變化情況看,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內容變化較大,尤其是個人所得稅法,整個稅法體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原先的分類所得稅制轉變為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所得稅制。盡管2019年已經考查過一年新個人所得稅法,但重難點很多,比如:匯算清繳的情形、綜合所得的范圍與計算等等,新的內容仍然有很多尚未進行考查。本月在學習個人所得稅時要高度重視。此外,小稅種最近幾年的稅收優惠政策變化較大,幾乎年年都會有變化,例如:房產稅、印花稅、城建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以往年度未通過的考生在學習上述內容時,務必要掌握最新政策。
3. 不可輕視小稅種的學習。
很多初級會計考試考生在學完個人所得稅相關內容後,都會長長舒一口氣。這是因為第6章的內容除了土地增值稅外,其他稅種本身幾乎沒有理解難度,計算相當簡單,步驟簡化很多。這就導致部分考生在學習小稅種時,往往較為輕視,學習速度過快,囫圇吞棗,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在此,特別要提醒各位考生,小稅種雖然內容簡單,易於理解,但真正考試時,往往會結合其他內容提升考題難度,學習時要融會貫通,由點及面的學習,深入理解與把握。別讓小稅種考題成為你通過考試的絆腳石。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的學習之旅沒有回程票,雖然在旅途中困難繁多,但只要我們向前看,拼搏到底,不辜負時光,一定能夠通過考試。祝願大家早日取得證書!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肆』 2019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入門基礎:法律效力及其適用規則
【 #會計職稱考試# 導語】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備考即將開始, 考 網為了讓考生更好掌握知識點特發布「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入門基礎:法律效力等級及其適用規則」本文為考生提供第一章總論考點內容,希望考生提前預習,為2019年打下牢固的基礎。
法律效力等級及其適用規則
1、上位法優於下位法
憲法至上原則
法律高於法規原則
法規高於規章原則
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性法規原則。
2、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同一機關制定)例如: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
3、新法優於舊法
4、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經濟特區法規的變通規定優先
5、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殊規定不一致
(1)法律:全國*常委會裁決
(2)行政法規:國務院裁決
(3)法律與行政法規不一致:全國*常委會裁決
(4)地方性法規、規章
①同一機關制定的:制定機關裁決
②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不一致:國務院裁決
③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由國務院提出意見→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適用地方性法規→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提請全國*常委會裁決
【溫馨提示】學習以上知識點後,環球網校我建議考生做題鞏固一下學習的內容!看看自己掌握的程度如何?
單選題
1、下列法的形式中,效力最低的是()。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憲法
【鋒茄答案】C
【解析】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同級地方政府規章
多選題
1、下列關於規范性法律文件適用原則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B.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C.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D.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答案】ABCD
【解析】(1)選項B: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2)選項C: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拍槐,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3)選項A: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4)選項D: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襲基友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伍』 2019年初級經濟法基礎真題考點:增值稅銷項稅額
【 #會計職稱考試# 導語態則】2019年初級經濟法基礎真題考點:增值稅銷項稅額, 祝大家取得優異成績!
真題考點:
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8年8月銷售空調取得含增值稅價款626.4萬元,另收取包裝物押金5.8萬元,約定3個月內返還:當月確認預期不予退還的包裝物押金沖閉祥為11.6萬元。已知增值稅稅率為16%,計算甲企業當月散搏上述業務增值稅銷項稅額的下列算式中,正確的是()
A.(626.4+5.8+11.6)*16%=103.008萬元
B(626.4+11.6)÷(1+16%)*16%=88萬元
C(626.4+5.8+11.6)÷(1+16%)*16%=88.8萬元
D(626.4+11.6)*16%=102.8萬元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對於非酒類的一般貨物包裝物押金,收取時不征稅,應在逾期或超過一年以上仍不退還時計征增值稅,因此當月應計征增值稅的包裝物押金為11.6萬,計算增值稅時,首先應當換算成不含稅價格,再乘以相應稅率。這里銷售空調價款為含稅價,包裝物押金也為含稅價,因此甲企業當月上述業務增值稅銷項稅額=(626.4+11.6)÷(1+16%)*16%,選B
『陸』 2020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單選題答題技巧
一、考情分析
《初級會計實務》
根據考生反饋的真題來看,2019年《初級會計實務》單選題難度適中,考點覆蓋全面,重點突出。在2019年考試中,《初級會計實務》24道單選題中教材第2章、第5章的考查頻次較高,第一批次考試中2個章節共考查了11道題,第三批次中共考查了12道題,均接近半數,重點突出。《初級會計實務》單選題包含記憶、計算、分錄、陷阱等多種類型,其中,記憶性單選題,在第三批次中,佔比75%。
《經濟法基礎》
2019年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科目試題難度並不高,考查內容以基礎為主,但注重細節。《經濟法基礎》單選題呈現重點突出的特點,教材中第4章、第5章、第6章的內容考查頻次較高,在兩個批次的試卷中分別佔19.5分、18分。單選題考點覆蓋全面,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邊緣考點”也會考查。單選題主要可以分為三類:記憶題、套公式、陷阱題,其中,記憶性題目佔比較大。
二、單選題答題技巧
1.重視基礎,巧記憶
在初級會計考試中,難題偏題較少,考查的大多是基礎性知識點,所以,考生在復習時,要重視基礎,仔細研讀教材,不留復習死角。另外,在初級會計考試中,考查的單選題多是記憶性題目,這就需要考生要多背誦知識點,但是也不要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考生也可以編一些口訣,這樣記憶效果更好。
2.認真審題,善排除
在答題時,考生要注意題干中的反向提問,尤其是看到帶有“不正確”、”不屬於“、”不適合“等字樣時,要提高警惕。另外,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時,可以利用排除法,先排除掉自己能確準的選項,然後在剩下的選項中進行選擇,這樣正確率會更高。
3.不踩陷阱,忌馬虎
在單選題中,還有一些題目是陷阱型題目,考生稍不留意就會落入命題人設下的陷阱里。所以,考生要認真閱讀題乾和選項,不要因為趕時間而大意馬虎,一般情況下,初級會計考試的時間是夠用的,考生可以先快速做一遍,把不確定的題目標注出來,待所有試題做完之後,再把做標注的習題,重新做一遍,這樣就不用擔心答不完題了。
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最新資訊、備考干貨、每日習題等,小編都會及時進行更新,請大家持續關注起來。
『柒』 2019天津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第五章易混淆知識點解析
很多考生現在已經在為2019年的 天津初級會計職稱考試 做准備了,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會計我為大家整理了《初級會計實務》各章節易混淆知識點,希望給大家提供幫助。
第五章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
(一)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案例】居民企業甲公司2017年將自行開發的一項專利技術轉讓,取得轉讓收入1200萬元,與該項技術轉讓有關的成本和費用為300萬元。
【解析】技術轉讓所得=1200-300=900(萬元),其中500萬元以內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假定甲公司當年不存在其他納稅調整事項,2017年甲公司就此項業務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1200-300-500)×25%×50%=50(萬元)。
(二)加計扣除
1.“三新”研究開發費用
(1)一般規定
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
①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
②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
【例題·不定項選擇題(節選)】(2015年)甲公司為居民企業,2013年……新技術研究開發費用30萬元,已計入管理費用……
【解析】
①甲公司發生的新技術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而是計入了管理費用,在按照規定據實(30萬元)扣除的基礎上,還可以加計扣除50%;
②准予扣除的新技術研究開發費用總額=30×(1+50%)=45(萬元),或者,納稅“調減”額=30×50%=15(萬元)。
(2)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2018年新增)
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2.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
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例題·不定項選擇題(節選)】(2017年)甲電子設備公司為居民企業,屬於主要從事電子設備的製造業務的大型企業。2016年……支付殘疾職工工資14萬元;新技術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19萬元……
【解析】
(1)支付殘疾人員工資稅前可扣除14+14×100%=28(萬元),或者,納稅調減額=28-14=14(萬元);
(2)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新技術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可扣除19+19×50%=28.5(萬元),或者,納稅調減額=28.5-19=9.5(萬元)。
(三)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1.基本規定
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捌』 2019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重點筆記
經濟法基礎主要內容包括:經濟法概論,會計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概述,流轉稅回法律制度,所答得稅法律制度,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等。這里的重點難點都是是後四項。
初級會計實務主要內容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概念及核算出來,財務報告編制、事業單位會計等。非重點是事業單位會計及貨幣資金,重點難點是投資、成本核算、財務報告。
從難度深度上看會計實務比經濟法基礎難,經濟法基礎記憶性知識點多。
不知道你之前復習的情況,如果都看過兩遍了,那這一個月就先把兩門里的重點難點章節吃透多做題練習,做累了看看非重點章節鞏固一下,初級內容不難也不多,應該能過的
如果你從來沒看過,本身基礎也不好,一個月肯定學不透就等明年再考吧
『玖』 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模擬題(四)
第一題:
(9)經濟法基礎2019年考試重點擴展閱讀
這張試卷考察的是學員對稅率稅額的熟悉:
對征稅對象的徵收比例或徵收額度。稅率是計算稅額的尺度,也是衡量稅負輕重的重要標志。中國現行的稅率主要有比例稅率、超額累進稅率、超率累進稅率、定額稅率。
單一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的所有納稅人都適用統一比例稅率。
差別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的不同納稅人適用不同的比例征稅。具體又分為下面三種形式:
產品差別比例稅率:即對不同產品分別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同一產品採用統一比例稅率,如消費稅、關稅等。
行業差別比例稅率:即按不同行業分別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同一行業採用統一比例稅率,如營業稅等。
地區差別比例稅率:即區分不同的地區分別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同一地區採用統一比例稅率,如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幅度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稅法只規定最低稅率和最高稅率,各地區在該幅度內確定具體的適用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