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規定在第四十條

勞動合同法規定在第四十條

發布時間: 2025-04-11 07:37:26

①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②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是什麼內容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需提前通知勞動者或支付額外工資。
第一種情況是,當勞動者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既無法從事原工作,也無法勝任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時,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需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的工資。
第二種情況是,勞動者無法勝任現有工作,盡管經過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後仍然無法勝任。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同樣需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支付額外一個月的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種情況是,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此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協商變更勞動合同內容。如果雙方未能達成一致,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本人或支付額外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這些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權益,確保在特定情況下,用人單位能夠合理、合法地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也提醒勞動者應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工作表現,以免因無法勝任工作而面臨解僱的風險。

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內容

法律分析: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內容是關於無過失性辭退,在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動者不能勝任工作或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④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無過失性辭退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關於無過失性辭退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 健康挑戰與工作轉型

    • 當勞動者因病或非工負傷,在經過法定醫療期後,若無法回歸原崗位或適應調整後的職務,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選擇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補償。
  2. 能力瓶頸與提升機會

    • 若員工無法勝任當前工作,且經過培訓或崗位調整後仍無法達到工作要求,用人單位在遵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 環境變遷與協商未果

    • 當勞動合同訂立時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如企業並購、遷移等,導致原合同無法繼續履行,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一致時,用人單位可以合法解除勞動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在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前,必須確保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並遵循法定程序。同時,解除勞動合同並非輕率之舉,用人單位應充分考慮勞動者的權益,確保合法、合理地行使解除權。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