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調整和民法調整

經濟法調整和民法調整

發布時間: 2025-04-11 12:34:08

經濟法民法分別調整哪種社會關系

簡單的說,經濟法調整對象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社會公共性經濟關系,不調整人身關系。而民商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具體而言,民法起源於《羅馬法》中的市民法,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在古羅馬時期,商品交換需要一個共同遵守的交易規則來維護交易秩序,保障交易順利。商品交換的習慣產生進而發展為法。民法以保護交易利益為主,適應商品交換的要求。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經濟法和民法在社會財富的分配方面所起作用的不同日益明顯。作為法律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兩者既存在一定的聯系,又有一定的區別。
(一)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
經濟法和民法雖然是兩種不同的法律,在調整范圍、宗旨和調整方法等方面有不同之處,然而實際上二者聯系最為密切,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從調整對象上看,兩者具有交叉性,都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作為民法,重要調整對象是財產關系,本質上是經濟關系,在經濟關系調整中與經濟法相輔相成。一方面,經濟法維護宏觀、自由公正的社會經濟秩序,而另一方面,民法規范自由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行為,超出民法調整的范疇由經濟法作具體調整。
在法律作用上,經濟法和民法都在保護公民合法經濟權益,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方面發揮重要功能。
最後,兩者互為補充。民法以人為本,其理念是自由主義,對抗國家力量的侵犯;經濟法以社會整體利益為宗旨,調整社會經濟關系,消除個體權利本位對整體經濟發展造成的消極影響,解決個體私利與社會公利的矛盾,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二)經濟法與民法的區別
經濟法與民法既是不同的法律,自然也存在差異和個性,且兩者的區別是較大的,主要體現在:
1.兩者法律屬性不同。民法突出個體權利,以個體為本位,強調社會個體權利平等和自由;而經濟法強調社會利益和社會責任,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著眼於全局和長遠的利益。
2.兩者法律關系的主體不同。民法調整的主體只限於公民和法人;經濟法主體除公民和法人外,還包括企業法人的內部機構和其他經濟主體。
3.兩者的調整目的不同。民法側重對私人利益的保護,目的是保障經濟主體自由基礎下的交易成果;而經濟法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追求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強調合理配置社會公共資源和公平分配社會財富。
4.兩者調整主要內容不同。民法主要調整平等主體公民、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具有平等性。具體來說,民法法律規定是為了保護市場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體現對個人權利的關照。經濟法主要管理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具有顯著的服從性、經濟法每一條具體原則都以保護社會利益為目標,體現社會整體權益本位,追求社會公共利益內部的和諧。
5.兩者調整方法不同。民法對違法行為則更多地採用民事制裁形式,具有補償性。在民法保護范圍內,個人的行為一般不會受限制,不過多對法律行為後果予以保護,尊重市場自由交易規則,由市場主控。而經濟法則以行政性手段為主,民事、刑事的調整方法為輔,多帶有懲罰性。另外,還有經濟法獨有的獎勵手段等。在經濟法領域,若市場交易破壞公共利益的協調,即使交易是經濟主體在平等、意願基礎上進行,也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種強制手段即宏觀調控,彌補自由交易狀態下的民法的缺陷。
6.兩者的責任形式不同。民法的責任形式多位民事責任,注重事後補償性;而經濟法的法律責任則是兼有行政、民事、刑事責任。
經濟法和民法有著很多的不同點,互不隸屬,互為補充。我們更應關注的是他們之間的差異性鑄就了他們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才會發揮兩者在社會資源配置和社會財富分配中相得益彰的作用。

❷ 簡述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與區別

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
二者都是以特定的市場經濟關系作為規范對象,適用許多相同的法律制度。例如,民法中的法人制度對於確認經濟法中的市場主體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法中的物權制度對於認識經濟法中的市場主體的權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民法責任制度直接為經濟法所適用。
經濟法與民法的區別:
1. 調整對象不同。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而經濟法調整國家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而協調經濟運行和調控經濟關系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2. 調整手段不同。民法採取自願、平等、等價有償和誠實信用等原則和手段調整經濟關系,而經濟法的調整手段則具有綜合性。
3. 民法是最典型的私法,經濟法則是以公為主、公法與私法的相互滲透和兼容的法。
4. 主體不同。一是主體范圍不同,民法主體只限於法人和公民,國家僅在特殊情況下為其主體,經濟法主體除法人和公民外,還包括國家、法人內部機構等;二是主體法律地位不同,民法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經濟法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則不一定都是平等的。
參考資料:網路-經濟法、網路-民法。

❸ 緇忔祹娉曚笌姘戞硶鐨勮皟鏁寸洰鐨勫尯鍒錛

緇忔祹娉曞拰姘戞硶閮芥槸璋冩暣紺句細緇忔祹鍏崇郴鐨勬硶寰嬶紝浣嗗畠浠鐨勮皟鏁寸洰鐨勬湁鎵涓嶅悓銆
姘戞硶鐨勪富瑕佽皟鏁寸洰鐨勬槸淇濇姢騫崇瓑涓諱綋鐨勮嚜鐒朵漢銆佹硶浜哄拰闈炴硶浜虹粍緇囦箣闂寸殑浜鴻韓鍏崇郴鍜岃儲浜у叧緋伙紝寮鴻皟涓浣撴潈鍒╃殑緇存姢鍜岃嚜鐢變氦鏄撶殑淇濋殰銆傛皯娉曢氳繃瑙勮寖姘戜簨涓諱綋鐨勮屼負錛屼繚闅滃叾鍚堟硶鏉冪泭錛屼績榪涚ぞ浼氱粡嫻庣殑鍋ュ悍鍙戝睍銆
鑰岀粡嫻庢硶鐨勮皟鏁寸洰鐨勬槸緇存姢紺句細緇忔祹縐╁簭鍜屼績榪涚ぞ浼氫富涔夊競鍦虹粡嫻庣殑鍙戝睍銆傜粡嫻庢硶涓昏佽皟鏁寸殑鏄鍥藉跺湪綆$悊鍜屽崗璋冨浗姘戠粡嫻庤繍琛岃繃紼嬩腑鍙戠敓鐨勭粡嫻庡叧緋伙紝鍖呮嫭鍥藉跺瑰浗姘戠粡嫻庣殑綆$悊銆佸悇甯傚満涓諱綋涔嬮棿鐨勭粡嫻庡叧緋葷瓑銆傜粡嫻庢硶閫氳繃瑙勮寖鍥藉跺瑰浗姘戠粡嫻庣殑騫查勫拰綆$悊錛屼繚闅滃競鍦轟富浣撶殑鍏騫崇珵浜夛紝緇存姢紺句細緇忔祹縐╁簭鐨勭ǔ瀹氬拰鍙鎸佺畫鍙戝睍銆
鎬葷殑鏉ヨ達紝姘戞硶鏇存敞閲嶄釜浣撴潈鍒╃殑淇濇姢鍜岃嚜鐢變氦鏄撶殑淇冭繘錛岃岀粡嫻庢硶鏇存敞閲嶇ぞ浼氱粡嫻庣З搴忕殑緇存姢鍜屼績榪涘浗姘戠粡嫻庣殑鍙戝睍銆

❹ 經濟法與民商法的區別

調整對象不同、法律屬性不同、調整方法不同等區別。
1、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調整的是國家在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包括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兩大部分,具有顯著的服從性,屬於公法范疇;而民商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非財產關系,以個體權利為本位,屬於私法范疇。
2、法律屬性不同:經濟法以社會利益和社會責任為最高准則,立足社會整體,具有利益均衡性、社會公益性、國家干預性和調制性等特徵;而民商法則以個人權利為本位,以社會個體利益為基礎。在經濟法看來,民商法所表現的個人利益並不是與社會脫離的個人利益,而是存在並實現於一定社會關系中的個人利益。
3、調整方法不同:經濟法以強制性規范為主,對違法行為綜合運用財產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三種制裁形式,具有懲罰性;而民商法則更多地採用任意性規范,由當事人自己意志決定,當事人之間處於平等的地位。在法律責任方面,民商法一般採用自願協商原則。

❺ 經濟法與民法的區別是什麼

(1)兩者調整范圍不同。經濟法調整以生產經營管理為中心、縱向的與一定范圍的橫向的經濟關系,還調整經濟組織內部一些重要經濟關系。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以交換為中心發生的財產關系。

(2)主體構成不同。經濟法主體體系廣泛,包括法人、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和內部組織,具有一定的必要的層次性。民法主體分自然人與法人兩類,只講平等性。

(3)主旨思想不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民法是「個體權利本位」。

(4)調整手段不同。經濟法採取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手段綜合調整。民法主要採取民事手段。



(5)經濟法調整和民法調整擴展閱讀:

(1)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最為密切,主要表現在:在調整對象方面,兩者都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這是因為作為民法重要調整對象的財產關系,實質上就是經濟關系;在法律作用方面,經濟法和民法都在保護當事人合法經濟權益,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方面發揮重要功能。

(2)經濟法與民法的區別。

①具體的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以國家在管理和協調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為調整對象,具有顯著的服從性,屬於公法范疇;民法則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以平等性為基本特徵,屬於私法的范疇。

②法律屬性不同。經濟法強調社會本位,以社會利益和社會責任為基本原則,著眼於維護全局的、長遠的利益;而民法則突出個體權利的本位性,強調社會個體的權利、平等和自由,能夠調動和保護個體的積極性及創造性。充分運用和體現市場競爭機制。

③調整方法不同。經濟法以強制性規范為主,對違法行為綜合運用財產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三種制裁形式,具有懲罰性;民法則更多地採用任意性規范,當事人可以依法自由處分權利,對違法行為採取民事制裁形式,具有補償性。

❻ 經濟法與民商法的區別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知識,1、調整范圍不同。經濟法調整以生產經營管理為中心的經濟關系,還調整經濟組織內部一些重要經濟關系。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以交換為中心發生的財產關系。2、主體構成不同。經濟法主體包括法人、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和內部組織。而民法主體分自然人與法人兩類,只講平等性。3、主旨思想不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而民法是「個體權利本位」。4、調整手段不同。經濟法採取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手段綜合調整。而民法主要採取民事手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❼ 民商法與經濟法在經濟關系調整中是什麼關系

  1. 民商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包括法人、自然人、非法人組織、以及參與版民事生活的國權家)

  2. 經濟法調整的是非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包括稅法、海關法、能源法等)

  3. 民商法調整的是橫向的財產關系,經濟法調整的是縱向的財產關系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