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的上位法是
① 法律的頒布執行時間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1985年1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一號公布,1985年5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正)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1999年10月31日再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修訂,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該法是我國現行的會計法,目前尚未被修正修訂。
另外,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財政部令第33號」——《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對原《企業會計准則》(財政部令第5號)進行了修訂,並規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日,財政部發布了「財會[2006]3號」——《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准則,並規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執行該38項具體准則的企業不再執行原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上述新准則的基本准則及具體准則,連同具體准則應用指南統稱為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該准則體系文本,可閱見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網站。
② 地方性法規比國家法律嚴格先執行哪個
一、從位階來說:上位法優先。民族自治、單行、經濟特區條例等與上位法有沖突,適用條例
二、根據您的問題,我推斷您的意思是地方性法規對國家法律細化和具體化吧?(您提及的「引伸」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具體化的話,可以適用地方性法規。只要:
(一)不屬於法律保留的事項(參看立法法第八條)
(二)沒有超出上位法規定的范圍
(三)不與上位法沖突
則地方性法規有效。
三、實踐中,法院是會直接適用地方性法規的,即使地方性法規可能嚴重違反上位法。因為:
(一)法院是地方的法院啊,錢從地方來啊,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二)下位法違反上位法的話,按程序應該是由立法機關通過違憲審查予以廢除和修正。法官直接否定地方性法規,認為其違法而拒絕適用,在程序上也不怎麼合法。
(三)著名的李慧娟案,對很多法官是一個很大的「威懾」。
③ 我國的法律制度
1、行政訴訟法律制度:是規定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加人參加審理行政回案件中進行的各答種訴訟活動所應遵循程序制度的總和。
2、民事訴訟法律制度: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法院與訴訟參與者人的各種民事訴訟活動和訴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合義制度、迴避制度和公開審判制度是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
3、刑事訴訟法律制度: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制度的總和。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訴訟管轄、訴訟參與人、訴訟強制措施、訴訟程序等。
4、仲裁法律制度:是調整在仲裁過程中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制度的總稱。是發生爭議的雙方當事人,根據其在爭議發生前或者發生後所達成的協議,自願將爭議提交中立的第三者居中評斷是非並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式。
5、調解法律制度:是指發生糾紛的當事人在第三者的主持下,互相協商、互諒互讓,依法自願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一種活動。我國的調解制度包括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
④ 2019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入門基礎:法律效力及其適用規則
【 #會計職稱考試# 導語】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備考即將開始, 考 網為了讓考生更好掌握知識點特發布「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入門基礎:法律效力等級及其適用規則」本文為考生提供第一章總論考點內容,希望考生提前預習,為2019年打下牢固的基礎。
法律效力等級及其適用規則
1、上位法優於下位法
憲法至上原則
法律高於法規原則
法規高於規章原則
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性法規原則。
2、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同一機關制定)例如: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
3、新法優於舊法
4、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經濟特區法規的變通規定優先
5、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殊規定不一致
(1)法律:全國*常委會裁決
(2)行政法規:國務院裁決
(3)法律與行政法規不一致:全國*常委會裁決
(4)地方性法規、規章
①同一機關制定的:制定機關裁決
②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不一致:國務院裁決
③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由國務院提出意見→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適用地方性法規→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提請全國*常委會裁決
【溫馨提示】學習以上知識點後,環球網校我建議考生做題鞏固一下學習的內容!看看自己掌握的程度如何?
單選題
1、下列法的形式中,效力最低的是()。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憲法
【鋒茄答案】C
【解析】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同級地方政府規章
多選題
1、下列關於規范性法律文件適用原則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B.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C.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D.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答案】ABCD
【解析】(1)選項B: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2)選項C: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拍槐,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3)選項A: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4)選項D: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襲基友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⑤ 辯論「經濟法不是門獨立的法律」,我該從那些角度進行
上面有人從法律角度解答了。
我也是學法律的,但是我更願意從辯論角度來幫你分析下。
1.你們的辯題沒有限制國家,那麼廣泛的來說可以認為說的是所有有效的的、各國的所有經濟法。但是從辯論存在的現實意義來看也可以從現實意義的角度把范圍縮小到「中國有效的經濟法」。(之所以說是有效的,也是依據辯論的現實意義)
2.從辯論角度來理解,「獨立」可以介定為與其他法律互不依賴依存。也可以介定為與其他一切事物互不依賴依存。你們可以自由選擇你們更好把握,更好發揮的介定方式。從和其他法律關系來說,經濟法的立法依據和法律淵源的緊密關繫上講,它肯定不是獨立的法。以我國為例子,它存在的前提和依據是我國的憲法及其他上位法,它的實施和保障則依靠行政制度和程序法等等其他法規來保障。離開了憲法和其他上位法,它就沒有存在的可能性;離開了其他可以對起進行保障的法規,那麼它的存在就是理論上的存在,而毫無任何實際效力,由此失去起存在價值和意義。從非法律的現實角度講,經濟法調整的是社會中的經濟關系,失去了社會和經濟活動(經濟關系)中的任何一個,經濟法的存在也是毫無意義的。
3.從事物聯系的復雜性,多樣性上看,從理論上講經濟法和社會的任何事物都存在廣泛密切的聯系。那麼我們只要論證「和其他事物有密切聯系的就不是獨立的」就可以證明我們的論點了。在論證的時候,最終會出現這樣一個結論:「任何法律都不是獨立的」。那麼對方可能提出:既然任何法律都不是獨立的,或者說不存在獨立的法律,我們的辯題還有什麼意義呢?但是我們可以闡述:我們的辯題要論證的僅僅是「經濟法的獨立性」至於其他法律,不是我們辯題討論的范圍,實際上只要證明了所有法律都不是獨立的,那麼我們的觀點也就被證明了:法律都不是獨立的,經濟法是法律,所以經濟法不是獨立的。(邏輯上是典型的三段論)(具體的對於事物聯系的論述請參看馬列哲學中對事物聯系的論述,我就不多論述了)
我的專業知識不是很好,但是大學四年都在玩辯論,也很喜歡辯論。辯論賽比的,證明的不是真理。實際上是比較雙方的應對,臨場反應,邏輯能力,表達能力。
不知道這樣的幫助有用沒有啊?
⑥ 憲法的上位法和下位法包括什麼
上位法和下位法分別是指什麼?
法的效力位階,是指不同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法律淵源體系中所處的效力位置和等級。在法的位階中處於不同或相同的位置和等級,其效力也是不同或相同的;據此,可以分為上位法、下位法和同位法。上位法是指相對於其他規范性文件,在法的位階中處於較高效力位置和等級的那些規范性文件。下位法,是指相對於其他規范性文件,在法的位階中處於較低效力位置和等級的那些規范性文件。同位法,是指在法的位階中處於同一效力位置和等級的那些規范性文件。
我國的法的位階關系:下位法不得與上位法的規定相抵觸;同位法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比如: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效力肯定高於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這時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就是上位法,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就是下位法。兩種法律發生矛盾的時候,當然是上位法優於下位法。
⑦ 經濟法和憲法的關系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經濟法則是指導和約束經濟發展的重要法律,二者之間的關系研究對於提升憲法與經濟法的落實、完善都具有重要意義。
基於此,本文針對憲法與經濟法關系體現的共有經濟性進行分析,並分析二者之間存在的相互影響,為提升對憲法與經濟法關系的「經濟型」了解,提供有效的參考和依據。
(7)經濟法的上位法是擴展閱讀:
憲法是我國的一部基本法律,憲法當中針對我國的各項事業建設都進行了總結性的規定。而經濟法主要制約的對象是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發展當中的各個主體以及各項活動。憲法和經濟法之間存在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經濟性」。
憲法在規范國計民生的同時,不會忽視對於經濟建設的約束,憲法和經濟法的作用以及內容,都是二者共同擁有經濟性的一種體現。國家的憲法當中,會結合國家的經濟制度進行提現,因此,不同國家的憲法當中針對經濟的內容存在極大的差別。
憲法是我國公民經濟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是我國公有制、私有制發展的重要影響者,也是國民經濟推進的重要因素。在一個國家發展的不同時期,所面臨的國際經濟形勢以及國內經濟形勢都是不同的,而為了能夠在不同時代的經濟要求下都突顯出經濟性;
憲法和經濟法都需要能夠時刻體現國家的經濟職能,體現法律化的經濟調控手段以及權利。在世界各國當中,憲法由於具有經濟性,因此都會促進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憲法也是如此,在修改與完善的過程當中,都將不斷完善經濟性規范作為重要的參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