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的發展階段

婚姻法的發展階段

發布時間: 2025-04-12 08:53:13

㈠ 人類婚姻的發展歷史

1、群居雜交時代:人類初始,群居野生,艱難求活,「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無進退、緝讓之禮,無衣服、履帶、宮室、蓄積之便,無器械、車舟、城郭、險阻之備」。
2、血緣家族行輩婚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男女之間有了越來越明顯的分工,同時人類智力逐步發展,思維也在進步。這時母子和父女等不同輩的婚姻漸漸消失,但包括兄妹婚姻的同輩婚姻沒有禁止。
3、 氏族外婚制:隨著人類活動的擴張,不同血緣家族男女的性行為開始增加,神話傳說常有「郊野受孕」的故事,當時不同血緣家族之間的婚姻是違背道德規范的,所以只好用神話來解釋懷孕現象。
4、 對偶婚制:合作必然取代分裂,男女群婚逐漸轉為固定對偶式婚姻,雙方不僅產生了合作方式的新經濟模式,關鍵是男方參與了撫養後代的任務,於是增添了父親的角色。並且形成了以男方為主體的宗親關系,為父權社會的產生打下基礎。
5、一夫一妻制婚姻。它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從原始社會後期父系氏族的興起開始,這一時期由於社會分工,男性逐漸成為生產的主力,女性逐漸退出生產領域,隨著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男性開始主導經濟,並且有了剩餘生活品,私有制誕生了,有了私有財產。男人為了把私有財產留給自已的後人於是便有了固定配偶的要求,要求女性只允許有自己一個配偶以便確定誰是自己的後代,致此一夫一妻制誕生了。但此時男性的配偶不只一個女性,只要你有錢可以擁有多個女性,但妻只有一個,所以一夫一妻制的前一階段嚴格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這一婚姻制度一直延續到公元1950年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頒布施行。

㈡ 《李銀河說愛情①》| 婚姻形態的演變

1、婚姻及婚姻制度的起源

我們從最開始的群婚,到走婚,又經過了漫長的一夫多妻制時期,才終於進入了平權的一夫一妻制階段。

男女平權之後,我國就開始提倡戀愛自由、結婚自由、離婚自由了,建立起了兩性平等的制度,古代的那些綱常倫理、三從四德已不再適應如今的社會了。可見,兩性關系是一路奔著平等去的,這種趨勢是不可逆的。

近些年,西方的婚戀觀產生了新的趨勢。很多國家的獨居人口逐步上升,剩下的婚戀模式有如下幾種情況:一種是同居;一種是周末夫妻;還有合約婚姻和傳統婚姻。還有,多邊戀作為一種新型有趣的親密關系而存在。

除了社會現象的改變外,西方還有一些理論上的變化,例如酷兒理論。酷兒(Queer)指代所有越出常規的人或事物。該理論為所有越出常規的性行為和性傾向正名。

這些看似非常態的社會現象,在他們傳統搭猛文化中都是難以想像的。而對於思維方式迥異的中國人,更是難以接受,我們會習慣性把家庭價值放在首位。這就是中國的唯橋文化跟西方有一個特別大的不同,我們是家庭本位的,而他們是個人本位的。

2、中國近代婚姻

回顧歷史長河,父母對子女的婚姻掌權的四種模式:第一種就是父母決定,不徵求子女意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包辦婚姻;第二種是父母意見為主,徵求子女同意;第三種是以子女意見為主,徵求父母同意;第四種較為開放,子女自行決定,不徵求父母意見。

中國近代婚姻除了自主權發生了改變之外,「離婚」在20世紀也經歷了3次熱潮。第一次是20世紀30年代,很多知識分子以「逃婚」的方式拒絕包辦婚姻;第二次是20世紀50年代,許多進城的幹部和農村妻子離婚指枝猛;第三次是1980年改革開放,新修改的《婚姻法》放寬了尺度,就導致了一個離婚的小高潮。

中國近代婚姻制度演變的背後推手無疑是《婚姻法》的五次修訂。

1950年的《婚姻法》是新中國建立後頒布的第一部法律。這個婚姻法的重點之一就是「禁止重婚納妾」,並提出「禁止干涉寡婦婚姻自由」。它的重心是對舊制度的批判,傳遞全新的觀念,即反對包辦婚姻、買賣婚姻,主張結婚自由、離婚自由,主張男女平等。

1980年的《婚姻法》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個是規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就可以判決離婚。另一個是確定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到了2001年,《婚姻法》中有三個重要改變:1、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2、強調保護女性,增加了禁止家庭暴力的條款;3、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的原則,強調夫妻要遵守忠誠承諾。

引起公眾爭議的2011年《婚姻法》的一個新的司法解釋,就是房屋歸屬權問題。新司法規定,婚前購買的房子屬於購買者本人,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2017年更新的關於彩禮的司法解釋,其中規定,在某些情況下,例如雙方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等,當事人可以要求返還彩禮。

「彩禮潛規則」在如今中小城市特別是農村普遍存在,與變相的買賣婚姻可能只存在一線之隔。買賣婚姻和非買賣婚姻的定性標准就在於這部分錢是給小兩口的還是給女方父母的。如果給小兩口日後生活的,那麼性質上就不是買賣婚姻。彩禮是一種習俗,而習俗是不能通過修改一個法律發生改變的,它只能跟著社會前進的腳步慢慢發生變化。

有人說《婚姻法》後面幾次的修改,在保護婦女的方面好像不是特別有利,似乎讓男性佔了更多便宜。然而,《婚姻法》的修訂是基於男女平等,即雙職工、雙收入這樣一種基本的國情進行具體修訂的。這樣修法的效果則是鼓勵女性參加工作,有自己獨立的收入,而不是把婚姻當作安身立命的途徑,像買長期飯票一樣。女性應該改變自己的擇偶觀,去選擇那些尊重婦女人格的男人。

現如今的中國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化、現代化程度比較高的環境里的人們已經有了更多的選擇。人們的自由度正逐漸擴大,你可以選擇等待愛情,轟轟烈烈談一場戀愛,然後結婚;或者在你沒有等到愛情時,也可以選擇獨身。

3、單身浪潮

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全國結婚301.7萬對,離婚170萬,離結率高達56.3%,數字相當驚人。結婚率走低有多種原因,被迫單身的人,很大比例是受限於經濟實力,在大城市裡結婚買房買車給家庭和個人都造成不小的壓力,而「沒房沒車」的年輕人也不願意結婚。

選擇主動單身的很特別的一種模式稱為「薩特-波伏娃模式」。這種不婚不是因為經濟原因。而是他們有一個理念:親密關系絕對不摻雜責任、約束和強制,而讓情感可以自由流動。基於這樣的想法,他們選擇了終身只是同居而不結婚的生活方式。有過研究的人會注意到,他們的關系中是存在第三者的,並且雙方都有過情人,可能還不止一個。

這無疑突顯了東西方的觀念差異。對於自由地交友、相愛,有性有愛,然後自然平和地分手,並不必要為此負責任的觀念,在中國還是比較前衛的。畢竟社會文化和社會心理的改變是相當困難的,人們還是很難接受這樣的生活方式。不過,隨著單身成為一種潮流、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在社會中逐漸傳播開,人們也會對這種現象的評價越來越中性。

到2018年,中國獨居人口已有約2億,佔16%。年輕人不想結婚的原因多樣,兩個比較典型的:一是離婚成本太高,無論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二是不想生育。給單身族或不婚族4方面的建議:

首先,可以不結婚,但要經歷愛情、友情和親情。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而把「戀愛」本身當成目的。其次,經濟獨立,要有自己的事業。要做一個單身族,必須安排好自己的養老金,設計好自己的養老模式,自己才真正沒有後顧之憂。再者,發展個人興趣。只要你不僅經濟上沒有問題,精神上也不覺得孤獨,獨身的生活完全可以達到一個很完美的狀態。最後,做好應對社會壓力的心理准備。中國目前仍然處於從家庭本位向個人本位過渡的階段,這種家本位的習俗和觀念對單身者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從這四方面評估自己的狀態,不斷充實自己,找到最適合的生活形態。

為什麼現如今的婚姻制度面臨如此嚴峻的挑戰,原因有幾點:1、婚姻制度要求極高的忠誠度與人類本身具有高感情流動性相悖。現如今,都市生活讓人們出現外遇、出軌的機會上升,人們也會本能地產生喜新厭舊、審美疲勞的厭倦情緒。2、人類的預期壽命大大延長,這點輔助證明了人們難以忍受婚姻中幾十年的一塵不變。3、現代社會的男女平等。在過去的男權社會里,男主外女主內,婚姻是女人保證生存的唯一途徑;而現在女人的經濟獨立使得自主權增大,女人可以選擇結婚或者單身。4、離婚成本太高。5、性的目的改變。傳統生育觀認為性活動唯一正當理由是生育;而如今性活動的絕大多數是為了快樂。

那麼婚姻制度是否會消亡嗎?答案是:不會消亡,而是會走向多元化。

目前這種一對一的婚姻形式會存在,適合於發生了激情之愛,且心無旁騖,想要與彼此廝守終生的兩個人。而對於開放式婚姻、同居而不結婚、單身、合同制婚姻也會存在,不必背負傳統的眼光和壓力,不必焦慮,勇敢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㈢ 建國以來我國對婚姻法有個幾次修改

3次你好,建國以來婚姻家庭立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1950年4月13日頒布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1980年9月10日頒布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並廢除1950年《婚姻法》;3、2001年4月28日通過《婚姻法》(修正案)。其主要修改和增加的內容有:
1、增加規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
2、增加了夫妻應當互相忠實,家庭成員應當互相幫助,維護家庭和睦、文明的倡導性規定;
3、增設無效婚姻制度;
4、明確規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的范圍,完善夫妻約定財產制。
5、進一步保障老年人的權益。
6、增設了法院判決離婚的列舉性規定和離婚的補償原則、過錯原則。此外,婚姻法修正案還就有關結婚禁止條件、特殊主體提出離婚、離婚後父母的探望權以及法律責任等方面,均作了修改和補充,使得婚姻法更具可操作性,體現了法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㈣ 1980年婚姻法的任務和作用是什麼

1980年婚姻法。國家於1978年成立了修改婚姻法小組,對1950年婚姻法進行修訂,並於1980年9月公布,1981年1月1日實施。1980年婚姻法共五章三十七條,1980年婚姻法的頒布和實施是我國人民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任務和作用有以下幾方面:(1)健全法制,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婚姻家庭制度。(2)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3)提高道德水平,建設社會主義兩個文明。1980年婚姻法是1950年婚姻法的繼續和發展,表現為(1)完善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2)修改了結婚條件。(3)擴大了家庭關系的調整。(4)規定了離婚的法定條件。
我國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和婚姻立法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民主革命時期的婚姻法。第二階段:1950年婚姻法。第三階段:1980年婚姻法。
我國婚姻法的五項基本原則:實行婚姻自由,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索取財物;實行一夫一妻制,反對一切歧視婦女的舊傳統;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家庭成員間的遺棄和虐待;實行計劃生育,反對封建主義生育觀。這五條基本原則是我國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核心,是貫穿在婚姻法各章中的基本指導思想。

㈤ 婚姻家庭法【淺析中外婚姻家庭法的演進歷史】

淺析中外婚姻家庭法的演進歷史

——比較中外婚姻家庭法的發展軌跡

本篇文章將談及中外婚姻家庭立法的淵源、近代化、當代的發展以及完善與修改。主要側重於中國本土婚姻家庭立法的各個歷史階段,輔以外國婚姻家庭立法的進程作為對比。在表達中外婚姻家庭法立法不同演進過程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探究外國婚姻家庭法在中國婚姻家庭法的近現代化過程中的影響。

早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古代人類社會,我國就有了婚姻家庭的相關立法。只是在奴隸制時代,習慣、道德與法律並沒有明確地界限。特別是在禮制森嚴、道德倫理等教條主義奉行的古代社會,婚姻家庭關系主要由禮和習慣來調整。並且婚姻家庭法並沒有被單獨分立出來,歸屬於一個統一法典中。早期奴隸社會,為了維護宗法制度而受到重視的禮制實際上起著法制的作用。而搏嫌禮制又受宗法制影響頗深,男尊女卑,長幼有序,家長家屬各有其並銀備位,不得僭越。在當時,與婚嫁有關的禮制十分繁雜,有冠禮、婚禮、喪禮和家禮等。具體例如結婚的「六禮」離婚的「七出」、「三不去」等規定。婚姻家庭的立法開始初具規模是在秦漢時期也就是進入封建社會後,例如漢《九章律》設「戶律」是有關戶籍方面的規范。此後三國、兩晉、南北朝都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直至唐朝《唐律·戶婚》成為了封建前期各代戶婚立法的總結之作,而後宋元明清均一定程度上承襲了相關法律。在封建時代,婚姻家庭法除了以「律」為名,還有「戶令」和「例」等法律形式。

總而言之,我國古代婚姻家庭立法禮律並用,律是指成文法中的相關規定。 而世界其他國家早期主要是習慣法,後期逐漸有了成文法典,但是習慣法仍然有其影響力。外國奴隸制早期典型法典有古巴比倫的《漢穆拉比法典》、古羅馬早期《十二銅表法》後期《查士丁尼法典》,而《十二銅表法》中大多是已經約定熟成的習慣法只是以篆刻的方式加以確認。例如法蘭西王國《薩利克法典》和《里普里安法典》就是將習慣法搜集整理成成文法典。所以說在歐洲,家庭婚姻法最初是習慣法的形式,而後又被收集整理為成文法。而由羅馬人制定或適用於羅馬土地的成文法即為羅馬法,日耳曼人制定或適用於日耳曼人土地的法典即為日耳曼法。隨著羅馬人與日耳曼人長久的戰爭,羅馬法也與日耳曼法相互交融,有了更豐富的內容。這些成文法大多是教會或王室制定的,有些寺院法中關於婚

姻家庭的規范具有高於世俗立法的權威。這顯然與歐美各國悠久的宗教淵源與濃厚的宗教氛圍分不開。在古羅馬時期,教皇的權力一度凌駕於王權之上,教皇為王加冕是正式的加冕儀式必不可少的環節。歐洲的宗教起源相當的早,在原始人類社會就有類似的組織與活動。在羅馬法中,要求實行一妻一夫制。法律確認的婚姻只有正式婚姻與略試婚姻,而正式婚姻又稱「有夫權婚姻」,略試婚姻稱為「無夫權婚姻」。而有夫權婚姻的結婚方式有共食婚、買賣婚和時效婚三種。羅馬法中也存在女子地位低下的問題,側重夫權與父權,女子出嫁前受父親管制,父親甚至有買賣子女的權力,婚後人身財產均受丈夫支配。

西方羅馬法的淵源從共和國時代到帝國時代,早期表現為習慣法、而後有議會制定的法律、元老院的決議、皇帝的赦令、最高裁判官和法學家的解答等。羅馬法在歐洲法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擔當了母法的角色,德國、英國、法國甚至移民大國美國在發展法律體系的過程中都受到了它的影響。

我國近代婚姻家庭法的發展過程更為復雜,由於早期婚姻法制度在許多方面的不完善,近代化的開端較晚,於二十世紀初。當時中國正飽受外強侵略之苦,於是落後則挨打,挨打則思變。晚清時期,受戊戌變法的影響,開始向西方國家學習先進的法制建設,於是引進了大陸法系的德國法模式。但清政府1910年頒布的《大清現行刑律》中對於婚姻家庭法的規范並沒有得到進步,絕毀內容上封建色彩極強。1930年公布的民法親屬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得到施行的親屬法,在法律形式上實現了中國婚姻家庭法從古代型到近現代型的轉變。

總體來說,由於我國近代歷史的曲折發展,一度屬於半封建半殖民的國家性質,宗法封建觀念的殘留十分嚴重,我國的婚姻家庭法仍然無法得到徹底地改革。1930年頒布的親屬法只是相較以往有了較大改善,但夫妻人格獨立與平等則一直得不到體現。

而我國婚姻家庭立法真正的開端應該是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這也是我國成立後頒布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法律。當然此前也有相關的鋪墊,1931年頒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1943年修改頒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這兩部法是我國婚姻家庭立法史上的重要的里程碑。因為他們確定了實行婚姻自由,禁止包辦、強迫和買賣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等現代化婚姻家庭法所應當具備的基本內容。

現代西方分為兩大法系,即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都深受羅馬法影響。特別是中世紀西歐商品經濟發展, 城市興起等因素共同使得羅馬法重新回到歐洲。羅馬法的復興運動使其從內容到形式都被廣泛地繼承與適用。大陸法以羅馬法為基礎,形成了以成文法為主的法系。英美法系則以日耳曼法的觀念為基礎,參照羅馬法,形成以判例法為主的法系。大陸法系的國家主要包括法國、德國、中國等,英美法系的國家則是英國,美國等。從這里可以看出,中國婚姻家庭法在吸取借鑒大陸法系的婚姻家庭法時,肯定也形成了與法國、德國婚姻家庭法相類似、又不悖於有社會主義社會的特點。如《法國民法典》中視婚姻為民事契約,把當事人的合意作為婚姻成立的首要要件,在中國婚姻家庭法中同樣適用,這部法典1979年基本定型,但90年代還有無數次的修訂,都是將法典對個人自主權的限制減少。《德國民法典》也歷經多次修改,1957年《男女平等權利法》提高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保障了妻子在婚姻中的經濟獨立,與中國婚姻家庭法中保護婦女合法權益原則符合。英國早期婚姻家庭法的立法改革較緩慢,二戰後加快腳步。而美國,由於本身的聯邦共和國制,法律對婚姻家庭關系的調整以州立法為主,同時不與聯邦憲法原則相悖。

1950年頒布《婚姻法》後,實施的過程中仍然困難重重,必須清除掉封建殘留思想與作風才能很好地推行現代化的婚姻家庭關系。於是在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我國為此開展了多次推廣運動,如《婚姻法》運動月等。也確實使我國婚姻家庭制度順利實現從民主主義性質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過渡。1966年到1976年經歷十年的動亂,這期間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公民婚姻家庭權利得不到保障。這些現象在1978年之後,進入法制建設恢復和發展階段才得到了治理。緊接著,1980年結合1950年《婚姻法》的得與失,頒布了新的《婚姻法》。結合我國人口基數大的國情,提出了計劃生育的新規定。而80年的《婚姻法》也不是最終法,由於市場經濟的推行等社會發展階段的影響,法律不斷地在進行調整。

正是因為社會發展的迅速與多樣才導致了法律體系的不斷進步與豐富。我國婚姻家庭法的雖然可追溯於古代宗法禮制但還是主要來自於對西方大陸法系中與婚姻家庭相關立法的借鑒與本土化。

中國婚姻家庭立法的演進是漫長而復雜的,經歷了古代禮大於法的時期,近

代不斷探索引進的時期,現當代不斷結合本國國情和本國社會狀況而做出改善的時期。

外國語學院

章淑嫻

[1**********]7

㈥ 人類婚姻制度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群婚制

群婚制它是人類社會最早的婚姻家庭形態,其本質特徵在於兩性關系受到一定范圍的血緣關系的限制或排斥。按照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提出的婚姻家庭進化模式,群婚制可以劃分為血緣群婚制和亞血緣群婚制度兩個階段。

2、偶婚制

偶婚制是一男一女成對配偶的婚姻制度。這種婚姻制度的特點是:一個男子在許多妻子中有一個主妻,一個女子在許多丈夫中有一個主夫。就是說,在成對的配偶中有一個或長或短的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同居關系,

每個男子或女子有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或主要的配偶,並不排除男女雙方與自己的主妻或主夫以外的人發生性關系,而且夫妻關系極不穩定。

3、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稱「單偶婚」、「個體婚」是文明世界的體現。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形式。

(6)婚姻法的發展階段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