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無解除權的合同解除行為不適用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

無解除權的合同解除行為不適用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

發布時間: 2025-04-12 21:43:57

1. 合同解除三個月異議期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合同解除權異議期間是解除合同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可以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 收到合同解除通知三個月後提起異議訴訟的,應如何處理

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法律分析
當事人對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有異議,但在約定的或法定三個月異議期經過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適用該條規定時,提出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的一方當事人必須首先具備民法典中第五百六十五條和第五百六十八條關於合同解除及債務抵銷的條件,即必須具備合同約定解除權或法定解除權,或互負到期債務,且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前提;其次應當以法律法規規定的方式通知對方當事人。若具備上述條件,另一方當事人未在合同約定的或法定三個月的異議期內對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提出異議的,則意味著合同解除或債務抵銷成立。當事人對合同相對方提出解除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但此種異議權的行使是有期限限制的,具體包括兩種方式:一是當事人約定異議期間的,異議期間屆滿而相對方沒有表示異議的,相對方的異議權消滅。解除權人也可以在行使解除權的同時提出合理的異議期間,如果對方表示同意,亦可視為對異議期間作出了約定。二是法定的異議期間,即解除合同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對於當事人於異議期間後向法院起訴的,其訴請應不予支持,應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五條 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該主張的,合同自起訴狀副本或者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對方時解除。
第五百六十八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但是,根據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3. 最高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第24條問題的答復》應該是指《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第24條問題的答復》。
《最高法院關於如何理解與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第24條問題的答復》
一、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債務抵銷雖有異議,但在約定的異議期限屆滿後才提出異議並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沒有約定異議期間,在解除合同或者債務抵銷通知到達之日起三個月以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在不具有解除權的情況下,向對方發出了解除通知,對方在本條規定的異議期經過後才向人民法院起訴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各地法院的審判實踐中均存在爭議。肯定的觀點主張,本條適用的前提是主張解除合同的一方應具有解除權,否則,對方提出異議的權利不受異議期的限制,本條不適用,人民法院對解除異議的訴訟請求仍應支持;否定的觀點主張,異議期限經過,異議權不再受法律保護,此時無論解除合同的一方是否具有解除權,對方當事人均無權再對合同解除提出異議,故對此種情形下的異議訴請,人民法院不應支持。以上兩種觀點,均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根本差別在於對異議權的性質、異議期限經過的後果等認識不同。對此,最高法院將在進一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以司法解釋、司法政策或典型案例等形式,明確提出相應的意見,以統一裁判尺度。
二、發出解除通知的一方自己在三個月內起訴,請求法院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屬於解除方通過提起確認之訴,對合同已經解除的法律事實進一步予以確認,而非對自己主張的合同解除提出異議。

熱點內容
楊浦法院執行庭沈法官 發布:2025-04-13 03:22:45 瀏覽:336
安全工作法律責任追究 發布:2025-04-13 03:17:08 瀏覽:279
婚姻法關於合法夫妻的解釋 發布:2025-04-13 03:04:02 瀏覽:410
公路建設工地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3 03:03:07 瀏覽:667
道德在我身邊 發布:2025-04-13 02:57:09 瀏覽:908
河南省勞動法關於病假 發布:2025-04-13 02:52:54 瀏覽:127
靳學孔律師 發布:2025-04-13 02:30:53 瀏覽:309
自然人獨資企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13 02:30:03 瀏覽:782
法官警示教育心得體會 發布:2025-04-13 02:25:16 瀏覽:394
偷錄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13 02:13:39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