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經濟法試題及答案
㈠ 2019法考每日一練【經濟法】-多項選擇題【8.19】
一、多項選擇題
1.下列哪些選項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2012/一/64)
A.甲燈具廠捏造乙燈具廠偷工減料的事實,私下告訴乙廠的幾家重要客戶
B.甲公司發布高薪招聘廣告,乙公司數名高管集體辭職前往應聘,甲公司予以聘用
C.甲電器廠產品具有嚴重瑕疵,媒體誤報道為乙電器廠產品,甲廠未主動澄清
D.甲廠使用與乙廠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和裝潢,消費者經仔細辨別方可區別二者差異
參考答案
1.【考點】不正當競爭行為(詆毀商譽行為、商業混淆行為)
【答案】AD。解析:《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一條規定,“經營者不得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A項中甲廠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符合詆毀商譽行為的構成要件。A項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當選。
B項中甲公司正常發布高薪招聘廣告,乙公司高管自願辭職應聘,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甲公司不存在借機侵犯乙公司的商業秘密等非法或有悖於商業道德的不正當競爭行為。B項不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不當選。
C項中媒體將甲廠產品誤報道為乙廠產品,媒體對乙廠可能存在侵權行為,但是甲廠對此並不承擔主動澄清義務。因此甲廠不澄清的行為並不違法,不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C項不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不當選。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滲帶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D項中甲廠使用與乙廠的有一定影響的商品近似的名稱、凳辯包裝和裝潢,消費者經仔細辨叢粗蘆別方可區別二者差異,即造成混淆。因此甲廠的行為構成與有一定影響的商品相混淆的行為。D項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當選。
故本題選AD。
㈡ 2019法考每日一練【國際經濟法】-單項選擇題【7.30】
一、單項選擇題
1.甲國人李某長期居住在乙國,並在乙國經營一家公司,在甲國則只有房屋出租。在確定納稅居民的身份上,甲國以國籍為標准,乙國以住所和居留時間為標准。根據相關規則,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2014/一/44)
A.甲國只能對李某在甲國的房租收入行使征稅權,而不能對其在乙國的收入行使征稅權
B.甲乙兩國可通過雙邊稅收協定協調居民稅收管轄權的沖突
C.如甲國和乙國對李某在乙國的收入同時征稅,屬於國際重疊征稅
D.甲國對李某在乙國經營公司的收入行使的是所得來源地稅收管轄權
參考答案
1.【考點】稅收管轄權;雙重征稅
【答案】B。解析:甲國是依國籍確定納稅居民的身份。李某被確定為甲國的納稅居民後,即被認定為對甲國承擔無限納稅義務。李某在甲國境內和境外的收入均需承擔納稅義務。A項錯誤,不當選。
由於各國在確定居民身份上採取了不同的標准。因此,當納稅人進行跨越國境的經濟活動時,就可能出現兩個以上的國家同時認定其為本國納稅居民的情況。該問題的協調主要是通過雙邊協定。B項正確,當選。
如甲國和乙國對李某在乙國的收入同時征稅,這屬於國際重復征稅,而不是重疊征稅。重復征稅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各依自己的稅收管轄權按同一稅種對同一納稅人的同一征稅對象在同一征稅期限內同時征稅。國際重疊征稅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對同一筆所得在具有某種經濟聯系的不同納稅人手中各征一次稅的現象。本題中,如甲國和乙國對李某在乙國的收入同時征稅,這屬於國際重復征稅。C項錯誤,不當選。
甲國對李某在乙國經營公司的收入行使的是居民稅收管轄權,而不是所得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居民稅收管轄權是指一國政府對於本國稅法上的居民納稅人來自境內及境外的全部財產和收入實行征稅的權力。本題中,甲國針對李某在境外的收入行使征稅權,屬於居民稅收管轄權。D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B。
㈢ 2020法考客觀題【經濟法】-多項選擇題【6.7】
一、多項選擇題
1.某市商業銀行2010年通過實現抵押權取得某大樓的所有權,2013年賣出該樓獲利頗豐。2014年該銀行決定修建自用辦公樓,並決定入股某知名房地產企業。該銀行的下列哪些做法是合法的?(2014/一/69)
A.2010年實現抵押權取得該樓所有權
B.2013年出售該樓
C.2014年修建自用辦公樓
D.2014年入股某房地產企業
參考答案
1.【考點】商業銀行的業務規則
【答案】AC
解析:《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抵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借款人到期不歸還擔保貸款的,商業銀行依法享有要求保證人歸還貸款本金和利息或者就該擔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商業銀行因行使抵押權、質權而取得的不動產或者股權,應當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內予以處分”。由此A項合法,而B項的做法違反了法定的處分期限。A項正確,當選。B項錯誤,不當選。
《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此修建自住辦公樓是合法的,而D項中的入股某房地產企業則是不合法的。C項正確,當選。D項錯誤,不當選。
㈣ 2020法考客觀題【經濟法】-單項選擇題【5.30】
一、單項選擇題
1.為大力發展交通,某市出資設立了某高速公路投資公司。該市審計局欲對其實施年度審計監督。關於審計事宜,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2015/一/28)
A.該公司既非政府機關也非事業單位,審計局無權審計
B.審計局應在實施審計3日前,向該公司送達審計通知書
C.審計局欲查詢該公司在金融機構的賬戶,應經局長批准並委託該市法院查詢
D.審計局欲檢查該公司與財政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應委託該市稅務局檢查
參考答案
1.【考點】審計法的調整范圍;審計機關的職責和許可權
【答案】B
解析:根據《審計法》第二條規定,國有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依法接受審計監督。《審計法》第二十條規定,“審計機關對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損益,進行審計監督”。該高速公路投資公司是某市的國有企業,屬於審計范圍。A項錯誤,不當選。
根據是否事先通知,審計可分為預告審計和突擊審計。《審計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審計機關根據審計項目計劃確定的審計事項組成審計組,並應當在實施審計三日前,向被審計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遇有特殊情況,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審計機關可以直接持審計通知書實施審計”。突擊審計主要用於對貪污挪用等違法亂紀行為進行的財經違紀審計,且需經批准,本題材料所涉及的情形為根據年度計劃的例行審計,屬於預告審計。B項正確,當選。
《審計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審計機關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負責人批准,有權查詢被審計單位在金融機構的賬戶”。審計局無須委託人民法院查詢。C項錯誤,不當選。
《審計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審計機關進行審計時,有權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運用電子計算機管理財政收支、財務收支電子數據的系統,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被審計單位不得拒絕”。審計局無須委託稅務局檢查。D項錯誤,不當選。
㈤ 2019法考每日一練【經濟法】-多項選擇題【7.13】
一、多項選擇題
1.某省L市旅遊協會為防止零團費等惡性競爭,召集當地旅行社商定對遊客統一報價,並根據各旅行社所佔市場份額,統一分配景點返佣、古城維護費返佣等收入。此計劃實施前,甲旅行社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了這一情況並提供了相關證據。關於本案,下列哪些判斷是錯誤的?(2014/一/64)
A.旅遊協會的行為屬於正當的行業自律行為
B.由於尚未實施,旅遊協會的行為不構成壟斷行為
C.如構成壟斷行為,L市發改委可對其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
D.如構成壟斷行為,對甲旅行社可酌情減輕或免除處罰
參考答案
1.【考點】壟斷行為(壟斷協議);違反反壟斷法的法律責任
【答案】ABC。解析:《反壟斷法》第十三條規定,“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一)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本法所稱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反壟斷法》第十六條規定,“行業協會不得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從事本章禁止的壟斷行為”。本題中L市旅遊協會已經構成組織本行業經營者實施壟斷協議行為。A、B兩項錯誤,當選。
《反壟斷法》第十條規定,“國務院規定的承擔反壟斷執法職責的機構(以下統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反壟斷執法工作。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相應的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有關反壟斷執法工作”。可知L市發改委沒有反壟斷執法權。C項錯誤,當選。
《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D項正確,不當選。
故本題選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