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同法房產
⑴ 房地產贈與合同中可附受贈人不給轉讓的條件嗎
依《民法通則》第62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的,當然也包括贈與行為。但是所附條件須以合法為前提,一切違反法律、公共道德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以侵害他人權利為目的的行為不能作為條件,如果硬要以其為條件,如果合同中有非法條件,只是合同的非法條件部法無效,並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
贈與合同中一樣可依《民法通則》第62條、《合同法》第190條的規定附條件,但所附條件一樣不得轉讓條款並未違反法律、公共道德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附條件的目的是使合同在特定的條件成就時合同生效或合同解除,屬於債權范疇,不適用於物權,更不能作為不動產物權的轉讓合同的生效條件或解除條件。受贈人可行使物權並可轉讓,善意第三人也將合法取得物權。
即使受讓人違反了《合同法》第192條的規定,贈與人撤銷贈與時也只產生債權關系,不當然產生物權上的變動關系,是不能要回房產的,但可行使債權(請求權)要求返還等價貨幣,但僅就「不得轉讓條款」是不能要求返還等價貨幣的。
因此附不得轉讓條款違反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75條、《物權法》中的物權具有絕對權的法律規定,是無效行為,但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故而其他部分合同內容有效,雙方應誠實守信。
附:相關法條
《民法通則》
第六十二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75、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如果所附的條件是違背法律規定或者不可能發生的,應當認定該民事行為無效。
《合同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物權法》
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十四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六十一條以出讓或者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頒發土地使用權證書。
在依法取得的房地產開發用地上建成房屋的,應當憑土地使用權證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核實並頒發房屋所有權證書。
房地產轉讓或者變更時,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並憑變更後的房屋所有權證書向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經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更換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權證書。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⑵ 房屋贈與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么
法律分析:享有產權的房屋所有人有權自由處分自己的房產,可以將房產贈與他人,並簽訂房產贈與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贈與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能隨意撤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九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