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工作治理十法

社會工作治理十法

發布時間: 2025-04-15 20:04:44

❶ 創新社會治理的原則和措施有哪些

一、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推進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必須走群眾路線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也是社會治理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

二、堅持多方參與,努力形成社會治理的強大合力:社會治理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必須發揮政府在社會治理中的主導作用,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

三、堅持依法治理,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首先,要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增強以法治方式推進社會治理的思想自覺,逐步培育起全社會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堅定信仰,進一步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1)社會工作治理十法擴展閱讀

強化基層社會治理的法治保障。當前,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基層社會治理遇到不少新矛盾、新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需要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執法規范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這就需要在綜治、信訪、基層自治、社會組織發展等重點領域加快立法進程。

一方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范圍及政府職能法定,明確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建立程序公開、標准公開、結果公開的行政執法行為規范。另一方面,加快基層社會治理重點領域的法律制度建設,根據新型社會組織、社區自治組織等的發展及時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同時,注重提升群眾法治觀念,保障人民群眾在社會治理事務中依法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❷ 創新社會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如果說工業時代的奧秘是分工,那麼互聯網時代的奧秘則是融合,是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社會合作。這就要求我們確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打造社會治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命運共同體,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2、加強社會治理基礎制度建設

社會治理現代化中,制度建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科學的社會治理理念和實踐經驗只有轉化為普遍適用的制度,才能成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巨大力量。

3、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

對社會治安進行綜合治理,是我國的特色,也是我國的優勢。面對社會治安新形勢,我們要以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為目標,以突出治安問題為導向,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提高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水平。

4、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當前,我國公共安全形勢總體是好的。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地域遼闊、發展不均衡的國家,能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大局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2)社會工作治理十法擴展閱讀

創新社會治理的原則

一是推進社會治理社會化。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代社會,只有政府和社會攜起手來,才能建設好安全家園。要在發揮好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引導社會成員增強主人翁精神,激發社會自治、自主、能動力量,讓大眾的問題由大眾來解決。

二是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法治作為社會治理創新的最優模式,應該回應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問題。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構建社會行為有預期、管理過程公開、責任界定明晰的社會治理制度體系,善於運用法治方式把社會治理難題轉化為執法司法問題加以解決。

三是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我國傳統文化中推崇直覺、感性思維,習慣於對事物進行模糊的歸納,嚴謹、理性、體系化的實證研究不夠。這種思維方式容易導致粗枝大葉、大而化之。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就要培育以尊重事實、推崇理性。

參考資料

人民網-《人民日報: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❸ 希望社工常規服務十法內容簡介

《希望社工常規服務十法》是史柏年主編的希望學校社會工作系列叢書之一。該書匯集了社會工作者在學校社會工作服務中總結提煉的十種常用且成熟的工作方法及工作內容。書中不僅包含了國際社會工作經驗與中國本土製度文化的巧妙結合,更提供了豐富且實際可行的實踐探索。所討論的十種方法具有理論深度和實踐應用價值,尤其適合我國城鄉所有中小學校進行推廣和復制,以提升學校社會工作的服務質量與效能。

這些工作方法旨在解決學生、教師及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促進學校環境的和諧與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其中一種方法強調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通過傾聽、理解與支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情感健康。另一種方法則關注於解決學生之間的沖突,通過調解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會解決人際問題,構建和諧的同伴關系。同時,書中還強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來識別和干預學生可能面臨的心理問題,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社工常規服務十法》不僅為學校社會工作者提供了一套系統的工作指南,也為學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它強調了社會工作在教育領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專業的方法與策略,促進學生、教師及整個學校的福祉。通過推廣和實施書中所提出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學校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構建更加和諧的教育環境。

《希望社工常規服務十法》為學校社會工作領域提供了一種實用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實踐指南。通過借鑒國際經驗並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它為我國中小學校在提升社會工作服務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提供了寶貴資源和方法論。這本書不僅是社會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也是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家長了解和實踐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的參考書。

熱點內容
論經濟特區法規的效力等級 發布:2025-04-16 08:11:38 瀏覽:788
法院招聘法官條件 發布:2025-04-16 08:10:46 瀏覽:283
法條和條例 發布:2025-04-16 08:03:15 瀏覽:691
桑植縣人民法院老總 發布:2025-04-16 07:59:33 瀏覽:1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 發布:2025-04-16 07:57:09 瀏覽:146
勞動合同法臨時用工 發布:2025-04-16 07:55:45 瀏覽:647
用佛法治精神病的妙方 發布:2025-04-16 07:55:05 瀏覽:208
道德法院 發布:2025-04-16 07:43:36 瀏覽:71
2016年勞動法病假天數 發布:2025-04-16 07:36:40 瀏覽:624
開收據經辦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16 07:32:31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