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第十八條的法律規定

婚姻法第十八條的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4-23 20:00:21

1.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差蠢(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釋義】本條是關於夫妻特有財產的規定。
本條關於夫妻特有虛彎陪財產的規定,是這次修改婚姻法新增加的一個內容,也是完善我國夫妻財產制的一個重要方面。
所謂夫妻特有財產,也稱夫妻保留財產,是指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的同時,依照法律規定或夫妻約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根據產生的原因不同,特有財產可分為法定的特有財產和約定的特有財產。法定的特有財產,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所確認的夫妻雙方各自保留的個人財產,本條即屬於法定特有財產的規定。所謂特有財產制,就是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時,基於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夫妻各自保留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並對該財產進行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以及有關的財產責任、特有財產的效力等內容組成的法律制度。
特有財產制是對夫妻共同財產制的限制和補充。特有財產制不同於分別財產制。在分別財產制下,無論是法定的分別財產制鬧彎,還是約定的分別財產制,其全部夫妻財產,包括婚前財產和婚後全部財產,都歸屬於夫妻各自所有;特有財產制是在依法或依約定實行夫妻共同財產制的前提下,夫妻各自保留一定范圍的個人財產。特有財產制是與共同財產制同時並存的,沒有共同財產制,也就無所謂特有財產制,特有財產制是共同財產制的限制和補充。
特有財產是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分別保留的個人財產,獨立於夫妻共同財產之外,夫妻雙方對各自的特有財產,享有獨立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他人不得干涉。夫妻可以約定將各自的特有財產交由一方管理;夫妻一方也可以將自己的特有財產委託對方代為管理,對方代為管理的,適用民法通則關於代理的一般規定。對家庭生活費用的負擔,在夫妻共同財產不足以負擔家庭生活費用時,夫妻應當以各自的特有財產分擔。
目前,世界上許多設有共同財產制的國家和地區,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加以限制,明確規定了夫妻特有財產的范圍。下面,將一些國家有關夫妻特有財產的規定作一簡單介紹。法國民法典規定:下列財產,即使為婚姻期間取得的,按其性質為各自的財產:屬夫或妻一方使用的衣服及日用布製品、賠償身體或精神上損害的訴權、不能讓與的債權及補助金,以及更廣而言之,一切具有個人特點的財產及專屬個人的權利。夫或妻一方為其職業所必需的勞動工具,按其性質亦為各自所有的財產。在婚姻期間,由繼承、贈與或遺贈而取得的財產,為各自所有的財產。瑞士民法典第198條規定:根據法律規定,以下財產為夫妻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1)夫妻一方專有的個人使用物品;(2)結婚時屬於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或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通過繼承或其他方式無償取得的財產;(3)因精神賠償所獲得的補償金;(4)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替代物。羅馬尼亞家庭法典規定:以下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而是夫妻一方的單獨財產:(1)結婚前所獲得的財產;(2)以繼承、遺贈或贈與方式轉移或獲得的財產,除非贈與人規定其為共同財產;(3)夫妻任何一方供個人使用的財產或從事其職業所需要的財產;(4)作為獎品或獎金獲得的財產,科學或文學手段,藝術手稿及草圖,革新或發明的設計稿以及其他類似的物品;(5)保險金或作為造成個人傷害的賠償而判給的損害賠償金;(6)能表示或代替單獨財產的價值或體現該價值的財產。我國台灣地區「民法」第1013條規定,下列財產為特有財產:(1)專供夫或妻個人使用的物;(2)夫或妻職業上必需的物;(3)夫或妻所受之贈物,經贈與人聲明為其特有財產的。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各國對夫妻特有財產范圍的規定,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有一些國家的法律,如法國、德國、瑞士等,對夫妻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及其財產責任、特有財產的效力、特有財產的舉證責任、特有財產與共同財產之間的結算等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從而形成特有財產制度。

2. 婚姻法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有何區別

婚姻法17條與18條都是講的夫妻共同財產問題,17條講的是共有財產,18條講的是歸一方個人回所有答的財產。

《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婚姻法》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3. 新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 項

新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款是是關於夫妻特有財產的規定,意思主要是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的同時,依照法律規定或夫妻約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根據產生的原因不同,特有財產可分為法定的特有財產和約定的特有財產。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 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 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3)婚姻法第十八條的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結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之規定,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是指下列財產:

(1)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復員、轉業軍人所得的復員費、轉業費、結婚時間不滿10年的,為復員、轉業軍人個人所有。復員軍人從部隊帶回的醫葯補助費和回鄉產補助費,歸復員軍人本人所有。

(2)離婚時一方尚未取得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歸一方所有。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對另一方予以適當的照顧。

(3)一方的人身保險金。因人身保險金具有補償或者養老性,因而只能作為個人財產。另外其他的保險福利費用,如喪葬撫恤救濟金、生活困難補助費、各種非工資性補貼(如上下班交通費補貼、洗理衛生費補貼、托兒補助費、計劃生育費、冬季取暖補貼、防暑降溫補貼等)、以及實行公費醫療改革的單位直接支付給職工個人的醫療費。

(4)一方的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保健食品待遇、解毒劑以及夏季冷飲費等。

(5)與個人身份密切相關的財產,如獎狀、獎杯、獎牌、獎品、榮譽證書、科研津貼,一方創作的手稿、文稿等,應為個人財產。

(6)夫妻雙方約定為個人所有的財產。

4. 離婚女方需要返還男方給買的首飾嗎

離婚後女方從法律上來講,是不需要返還男方給購買的首飾的。

根據我國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權姻法》第十八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女方離婚的首飾用品適用於上述第三、四條,因此女方可以不返還男方購買的首飾。

(4)婚姻法第十八條的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對夫妻財產的相關規定:

1、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2、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3、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4、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5、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5. 婚姻法十八條第三項

法律分析:新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是: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為了尊重遺囑人個人意願,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指出,該財產只遺贈或贈給夫妻一方,那麼歸一方個人所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條 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外,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6. 婚姻法的第18條一人的個人生活用品指哪些交通工具算嗎

車輛不算個人生活用品,車輛在民法中屬於特殊的不動產。

熱點內容
法治安全健康環保小品 發布:2025-04-24 01:06:57 瀏覽:155
怎麼證明員工知曉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00:34:19 瀏覽:900
法院書店活動 發布:2025-04-24 00:30:26 瀏覽:204
婚姻法中離婚自由建立的基礎 發布:2025-04-24 00:20:18 瀏覽:692
仲裁調解書一經做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4 00:20:12 瀏覽:321
沖破道德禁區 發布:2025-04-23 23:58:30 瀏覽:452
公司法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5-04-23 23:57:10 瀏覽:16
刑法名言 發布:2025-04-23 23:54:42 瀏覽:776
社會與法2019年6月27 發布:2025-04-23 23:39:26 瀏覽:398
員工接私活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23:37:55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