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關於房產百度
發布時間: 2025-04-24 12:30:47
❶ 新婚姻法對房產的規定
1. 新婚姻法明確了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的界限。婚前財產、法定繼承財產、禮品、遺贈等被界定為個人財產,個人有權自行處理。
2. 婚後一方取得的房產,按照新婚姻法,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雙方有權平分。
3. 夫妻雙方可以協商決定婚姻期間個人財產與共同財產的比例和分配方式。然而,若此協議違反法律規定或損害第三人利益,則視為無效。
4. 離婚後,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可以通過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將依法分割共同財產,對於難以分割的財產,法院可以拍賣或變賣,並將所得款項按照合法權益分配給雙方。
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十九條,夫妻共同財產包括但不限於婚後取得的工資、獎金及其他收入,房屋、車輛等固定資產,存款、股票等金融資產,以及其他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財產。
❷ 新婚姻法對於房產的規定有哪些
新婚姻法對於房產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婚前父母出資購房:
-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通常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
- 但如果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則該房產可能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並婚後還貸:
-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的,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
- 離婚時,該不動產應由雙方協議處理,若無法達成協議,則可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割,考慮到首付款支付方的貢獻及婚後共同還貸的部分。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房改房:
-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且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的。
- 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通常不予支持。這意味著該房產可能不被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法律依據: 根據《婚姻法》第17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除非另有規定,通常歸夫妻共同所有。這包括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以及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然而,對於房產的具體歸屬,還需參考上述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