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簡述經濟法要約成立須具備的條件

簡述經濟法要約成立須具備的條件

發布時間: 2025-04-25 07:35:41

經濟法中什麼是要約

經濟法中的要約,是指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詳細解釋如下:


一、要約的基本含義


要約是合同法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經濟法中同樣具有重要地位。要約是一種意思表示,旨在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這種表示需具備明確的合同條款和條件,以便對方能夠了解並作出回應。簡單來說,要約就是一方提出願意按照特定條件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


二、要約的構成要件


1. 意圖明確:要約必須清晰地表達出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圖。


2. 條款清晰:要約中涉及的合同條款和內容必須具體明確,包括合同的主要要素如標的、數量、質量、價格等。


3. 針對性強:要約必須針對特定的對象,且對方能夠識別和理解要約的內容。


三、要約的法律效力


在經濟法中,一旦要約被對方接受,便會產生法律上的約束力。雙方之間的合同便成立,並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要約的發出必須是非常嚴肅和謹慎的。任何模糊或不確定的要約都可能導致合同無法成立或產生糾紛。


總之,要約在經濟法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合同訂立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對於確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具有重要意義。在涉及經濟交易和商業活動時,了解和掌握要約的相關知識和規定是至關重要的。

② 國際經濟法中要約和承諾的概念分別是什麼

要約是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人發出要求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表示無條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③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

1、不完全成立。
根據《侵權責任法》和《產品質量責任法》,雖然對於產品責任銷售者和生產者承擔連帶責任,但銷售者承擔的本質上是過錯責任,而生產者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對於非因銷售者過錯而造成的損害,銷售者可以向生產者追償。銷售者承擔最終賠償責任的前提是:1、在銷售中的過錯而使產品產生缺陷;or 2、不能指出產品的生產者和供貨者。這里,商場顯然不存在這些原因。因此,商場不承擔最終的責任,這是可以肯定的。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既然法律賦予了消費者向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一個請求賠償,之後銷售者和生產者之間再內部進行追償,那麼法律設計上生產者存在不能全部賠償消費者的可能性,銷售者仍然要以連帶責任對消費者賠償,消費者也有權利向其求償。

2、不成立。
a.生產者對產品責任承擔無過錯責任,除非他能證明一下三點才能免責:產品未投入流通;產品投入流通時不存在缺陷;產品投入流通時存在缺陷但以當時的科技水平不可能發現此缺陷。但是本案中生產者沒能對此進行舉證。打火機既然能夠打出那種火苗狀態,就是說它允許消費者如此使用,而此時產品存在爆炸危險,顯然是產品不合理的缺陷。
b.雖然生產者有3包條款的期限,但是不能對抗消費者。因為根據相關法律,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是2年,自受害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而最長時效則是從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起10年。這里沒有超過訴訟時效,生產者不能以三包規定對抗法律強制性規定。

3、本案中,應當由銷售者和生產者對消費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銷售者有權全額向生產者追償。即在申請執行的時候,既可以執行銷售者的財產也可以執行生產者的財產,當然,因為生產者是最終的責任承擔著,一般應當先執行其財產。當生產者的財產不能全部賠償損失時,也可以執行銷售者的財產。銷售者有對生產者的追償權。

④ 經濟法里要約的構成條件是什麼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提出合同條件,希望對方當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稱受要約人。要約的主要構成要件有:
(一)要約必須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我國法律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要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因此要約人慾以訂立某種合同為目的而發出某項要約,應當具有訂立該合同的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使其要約產生效力。
(二)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
要約人發出要約的目的在於訂立合同,而這種訂約的意圖一定要由要約人通過其發出的要約充分表達出來,才能在受要約人承諾的情況下產生合同。
(三)要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結合同的受要約的人發出。
要約必須向特定人發出,向不特定人發出的的建議即為要約邀請,只有向特定人發出要約,一旦受要約人發出承諾,即能夠成立合同。
(四)要約內容必須確定和完整
(五)要約必須送達受要約人。
要約只有在送達到受要約人以後才能為受要約人所知悉,才能對受要約人產生實際的拘束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 內容具體確定;
(二) 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六條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⑤ 經濟法中合同法題目

(1)要約邀請:傢具廠1997年2月1日致函Z機關(以每套1000元出售辦公桌椅)為要約邀請; 要約:【要約的定義是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訂立合同的條件】 要約成立的條件:【a.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所謂「具體」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條款。如果沒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條款,受要約人難以做出承諾,即使做出了承諾,也會因為雙方的這種合意不具備合同的的主要條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所謂「確定」,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明確,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則無法承諾。b.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表明一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拘束。】 所以,這里:要約為【傢具廠於2月4日又發函Z機關,同意Z機關提出的訂貨數量、交貨時間及方式、付款時間及方式,但同時提出其每套桌椅售價1000元已屬優惠價格,考慮Z機關所訂桌椅數量較多,可以按每套桌椅900元出售】,滿足要約成立條件。 承諾:定義【依據《合同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即受約人同意接受要約的全部條件而與要約人成立合同。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承諾的法律效力在於,承諾一經作出,並送達要約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約人不得加以拒絕。】 所以,Z機關2月6日發函表示同意為承諾。(2)承諾生效時間:【《合同法》規定,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勢訂立合同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知道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所以承諾生效時間:2月6日(3)合同成立時間:【承諾的法律效力在於,承諾一經作出,並送達要約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約人不得加以拒絕。】2月7日,傢具廠回函告知收到郵件,沒有異議,合同即成立。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幾條規定可以起訴 發布:2025-04-25 13:03:19 瀏覽:813
勞動法里企業的責任 發布:2025-04-25 13:02:34 瀏覽:696
陳滿主審法官 發布:2025-04-25 12:59:59 瀏覽:954
貴陽生態保護條例 發布:2025-04-25 12:58:15 瀏覽:582
民警要學法律知識 發布:2025-04-25 12:54:31 瀏覽:415
新婚姻法的利與弊 發布:2025-04-25 12:48:54 瀏覽:29
三大訴訟法的簡易程序 發布:2025-04-25 12:39:36 瀏覽:573
公司規章制度中是否可以約定罰款 發布:2025-04-25 12:34:36 瀏覽:823
期貨法律法規題型 發布:2025-04-25 12:30:23 瀏覽:46
勞動法工資薪金結構 發布:2025-04-25 12:29:29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