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沉默

合同法中沉默

發布時間: 2025-04-26 17:24:36

① 法律中沉默與默示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中沉默與默示的區別:
「沉默」,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效力,並非當事人所理解的「不同意」。而是,在不同的法律關系中,律賦予了不同的特定的意思表示和法律效力。
「默示」,當事人為意思表示的方式有二種,即明示方式和默示方式。明示方式因當事人直接、明確、主動地將其內在意思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表示於外部而清楚、明確,一般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而默示方式由於是根據當事人的某種行為按照邏輯推理的方法或按照生活習慣推斷出當事人(行為人)的內在意思表示。
「沉默」可能構成表見代理。《民法通則》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另外,在共有財產擔保的過程中,也面臨上述同樣的問題,共有人在明知其他共有人在用共有財產做抵押擔保的情況下,共有人未制止或提出異議,則抵押有效。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54條第2款:共同共有人以其共有財產設定抵押,未經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抵押無效。但是,其他共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而未提出異議的視為同意,抵押有效。
「沉默」可能會喪失受遺贈的權利。 遺贈是指被繼承人通過遺囑的方式,將其遺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予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民法通則》第66條第1款: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代理而不作否認的,視為同意。

合同法》第171條:試用買賣中試用期滿,買受人的沉默視為購買。

《擔保法解釋》第54條第2款:共同共有人明知個別共有人擅自將共有財產抵押而沒有表示異議的,視為同意。

《合同法》第47條第2款:第三人催告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沉默的,視為拒絕。

《合同法》第48條第2款:第三人催告後,無權代理人的被代理人沉默的,視為拒絕。

《繼承法》第25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② 法律上默認是同意嗎

從法律角度講,只有承認與否認,沉默就是沉默,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受要約人在承諾的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在有效期內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了承諾期限,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此處為對合同成立的默認。」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成立。此處為以行為默認了合同的成立。「
4、《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於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視為默認。
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屆滿以後,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做表示的視為同意購買。即默認願意購。」
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是十一條規定:「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付利息。」默認是指當事人無言語、文字表示,又無任何積極的行為,以沉默方式進行意思表示。在通常,要約生效以後,承諾的意思表示必須由承諾人明確表示,並把意思表示通知給要約人。因而默認一般不會構成成承諾。

③ 要約人可以把沉默當做受要約人承諾的方式嗎

沉默是不作任何錶示,即不行為,與默示不同。默示不是明示但仍然是表示的一種方法,沉默與不行為是沒有任何錶示,所以不構成承諾。但是,如果當事人約定或者按照當事人之間和習慣做法,承諾以沉默與不行為來表示,則緘默與不行為又成為一種表達承諾的方式。但是,如果沒有事先的約定,也沒有習慣做法,而僅僅由要約人在要約中規定如果不答復就視為承諾是不行的。

④ 有哪條法律規定了「必須明確說了是,才算答應,沉默不算答應」呢

沒有法律規定「必須明確說了是,才算答應,沉默不算答應」。

默示形式是指不依賴語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而通過某種事實即可推知行為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形式。行為人雖然並沒有作出明示的意思表示,但根據法律的規定,可以認定行為人的某種客觀事實狀態就是表達同意進行民事活動的意思。

法律對民事法律行為的默示形式是有嚴格限定的。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認定行為人以默示的形式表示其意思,例如,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

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2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⑤ 如何約定合同中的驗收條款

在合同的履行中,除個別情形外,絕大多數的合同標的物都需要驗收,以便確認合同一方當事人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是否符合合同的目的,也只有在商品或服務驗收合格的情形下,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一方才享有價款求償權。故在實際的合同履行中,接受商品或服務的一方大多會想盡辦法遲延驗收或者乾脆找出各種理由不驗收,這給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一方收取應得的合同款項埋下了極大地隱患。這令很多經營管理者頭痛不已的「老大難」問題,一直沒有找到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因此,有必要在此設立專題探討,以便更好地對該頑症加以解決。

解決之道:
如果認為大張旗鼓、冠冕堂皇地請合同相對方嚴格認真地進行驗收存在諸多不便的話,不妨嘗試在合同簽訂時約定採用默示驗收的辦法來確保自己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能有效得以驗收。例如在合同里規定相對方收到貨物以後多少時間以內有義務自行驗收,如果相對方超過此期間沒有提出異議,就視為相對方對該批貨物的數量及質量驗收合格。這種默示驗收條款的優點在於設定一定期間,以驗收方的沉默(沒有提出異議)作為其驗收合格的表現形式,從被驗收方主動申請驗收到經過一定的默示期間,驗收方驗收合格的意思表示自動完成,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驗收完成的可能性。此外,實務中還經常出現驗收方在規定時間里確實曾經提出過貨物質量或數量方面的異議,但當時大多忽略了保留和固定提出異議的證據,一旦驗收方在訴訟中沒有證據證明自己曾經提出過貨物質量或數量方面的異議,最終將可能承擔舉證不能的敗訴結果。由此,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一方當事人簡便有效的取得對方驗收認可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所以,合同約定以沉默的方式來確定驗收方式和驗收時間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將督促合同相對方盡快地履行法定的驗收義務。另外,在提供服務例如加工承攬或者建築承包等合同中,由於對驗收起算的時間難以把握,服務的完成與否或服務所達到的程度亦不能准確約定,故以約定起算的行為表示(例如驗收時間以承攬方申請驗收之日開始計算)為宜。

條款設計:
合同項下的商品根據雙方簽字或蓋章確認的圖紙作為標准進行驗收。商品交付之日或者交付方申請驗收之日起三日內,甲方應予自行驗收。若此期間,甲方未提出書面異議則視為驗收合格。

法規鏈接:
《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買受人收到標的物時應當在約定的檢驗期間內檢驗。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應當及時檢驗。

《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條 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於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

當事人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發現或者應當發現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合理期間內通知出賣人。買受人在合理期間內未通知或者自標的物收到之日起兩年內未通知出賣人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但對標的物有質量保證期的,適用質量保證期,不適用該兩年的規定。

出賣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提供的標的物不符合約定的,買受人不受前兩款規定的通知時間的限制。

熱點內容
勞動法第幾條規定培訓崗位 發布:2025-04-26 21:57:06 瀏覽:100
中國鐵路運輸法院 發布:2025-04-26 21:57:03 瀏覽:725
民法總則概念 發布:2025-04-26 21:47:04 瀏覽:186
民辦非企業適用於勞動法 發布:2025-04-26 21:41:08 瀏覽:770
依法治稅基層稅務機關 發布:2025-04-26 21:34:37 瀏覽:187
公眾號法律責任誰負責 發布:2025-04-26 21:20:52 瀏覽:236
法經的法治觀是什麼 發布:2025-04-26 21:17:26 瀏覽:707
組建機構行政法考題 發布:2025-04-26 20:44:31 瀏覽:712
社會與法駐馬店殺人案 發布:2025-04-26 20:40:20 瀏覽:113
黃橋鎮法院 發布:2025-04-26 20:27:41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