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法律咨詢網

經濟法法律咨詢網

發布時間: 2020-12-18 01:28:59

① 經濟糾紛法律咨詢

一審判決後,對方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也就是15天)上訴,如果甲方認為專一審法院判決正確,沒有異屬議的話,直接對對方的上訴提出答辯應訴即可。
如果甲方也覺得法院判決不公,需要追加該公司其他責任的訴訟請求沒有得到一審法院的支持,也可以在上訴期限內上訴。那麼二審就是有兩個上訴人了,雙方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訴訟理由並舉證。

② 一個法律咨詢(經濟法方面)

去物價部門反映下
合理的價格波動是可以的

③ 法律咨詢 經濟糾紛

轉移債務確實不是好的辦法,並不解決你這問題。法院來通知你應訴,你不應該躲避,應該積極配合法院把這事了結清楚。

訴訟是以事實為依據的。
你們表面上看是借貸關系,據你的訴說看,實際上是無償的贈予關系,不具有真實的借貨關系。只要你能舉證證明這是贈予關系,即使你沒有履行贈予義務,受贈予人向法院起訴,應該說也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所以,你應該積極尋找是虛假欠條的證據。
比如:一、女方她當時從哪裡來的9萬元現款借給你?取存款得有到銀行取款的記錄吧?如果是籌的其他人的款借給你,那麼,其他人也應該有9萬元現金流動(或在銀行的取款記錄)的記錄或行動吧?讓她舉證借出現金的資金來源。
二、假定你如果借他9萬元,你當時說的借款理由是什麼(你現在想到的一些證據或理由,不能讓她知道,否則她也會去偽造一些應對你的東西出來)?即是說,你從女方那拿9萬元來干什麼用?事實上,你在出據借條的前後時間里,你有一下用出過9萬元左右的記錄嗎?假如你就是借去賭博輸了那還得有贏了你錢人得了你的9萬元錢的證明啊。
所以,你只要有你當時不需要用錢,即沒有支出9萬元和女方沒有9萬元現金流動出的記錄的證據,我覺得你還是能證明自己並沒有向女方 過9萬元錢,此欠條是虛假的。你應該去積極打好這官司。

轉給你2個案例讓你學習參考一下:

◆◆◆◆◆◆◆◆◆◆

淺談此案有欠條為何輸官司

有欠條是否一定贏官司?這在司法實踐中,一度成為爭論的話題,總結出來的結論是:有欠條照樣輸官司。比如,因過了訴訟時效而喪失勝訴權,非權利人而冒名訴訟等等。但,在有欠條的情況下,究竟權利人是否該輸官司,作為審判人員,在處理此類案件時應當是非常慎重的。下面筆者就一起有欠條而輸了官司的民間借貸案,淺談一下自已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原告起訴要借款 李某於2002年7月10日立給史某欠條一張,內容為:今欠史(名)人民幣4000元,李(名)。沒有約定還款時間。同年7月29日,史某持此欠條起訴至法院,稱李某借其4000元經催要未還,請求法院判令李某還款。 被告辯稱不應還 庭審中李某辯稱:原告所訴不是事實,欠條是其騙我寫的,我不欠其錢。真實情況是:在2002年5-6月份,原告多次到我家找我,說其有個親戚給其在煙台接了個工程,其找我,要求我帶一、二十個會砌牆、抹灰的技術工到煙台去施工。我因原先並不認識原告,就說我與你沒有交往,如帶人去沒工程干怎麼辦?你得預付點工資給我帶去的人。原告又保證決不騙人等。到了7月10日,原告拿了4000元錢到我家,說凡是去煙台的人,每人預付300元,如到煙台沒工程,你們轉臉就走,來回車票算其的,預支的4000元也作廢;如有工程就用這4000元抵工資。當時我就對原告說,這錢是你的,應該你發給大家,原告不同意,堅持要把錢交給我,叫我給他打個欠條,並說等到了工地,把支錢人的花名單交給他,就沖抵這4000元錢了,因此,我就按原告所說打了這張欠條。7月11日,我和其他的10名工人跟原告到了煙台,到了之後才知上當,根本沒有工程,我就向原告索要欠條,原告說欠條留在家中了,我又叫其寫個字據給我,但他不寫,我就和他爭吵起來,後來他就保證決不會向我要這個錢。7月16日,我們十一個人在煙台沒有吃的,實在無法生活,而原告一去不回頭,不知去向,不顧我們死活。萬般無奈,我只得賣了身上佩帶的一塊玉佛,千方百計地帶著同去的十人回到老家。綜上,原告欺騙了我們,使我們蒙受了很大損失,他的4000元也均被我們去煙台的人取走,所以,原告起訴我是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的,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出示了去煙台施工人員支錢花名冊,並申請了十位證人出庭作證。 一審判原告敗訴 一審法院經審理後,確認了被告辯稱的主張,認為被告李某為原告史某出具的雖然是4000元的欠據,但原、被告之間並非是借貸關系,原告委託被告招集十餘名工人去煙台施工,此款應認定為系原告為去煙台人員預付的工資和路費,且此款事實上也已被李某等十餘名去煙台施工的人分別支取。而到煙台卻並無原告事先許諾的施工工程,被告對此並無過錯。原告要求被告償還該款,並無事實與法律依據,故其訴訟請求應不予支持。遂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不服而上訴 原告上訴稱:李某因家庭經濟困難向上訴人借款4000元,有欠條為證,證人與被上訴人有利害關系,證言不能推翻原始書證,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消原判,並依法改判支持其訴訟請求。 二審判決維持 二審法院查明:2002年7月史某通過他人介紹找李某帶人去煙台施工,李某同意並要求史先支付路費。7月10日,史到李家將4000元交給李某,李某先向史出具了內容為:「煙台工程史(名)付工資(4000元)預付肆仟元,接收人李(名),2000.10/7號」的收條一張,史不同意寫成收條,要求李寫欠條,為此,李又書寫內容為:「今欠史(名)人民幣(4000元)肆仟元,李(名),2002年。10/7號」的欠條一張。當日,李某將4000元支付給10名工人,7月11日,李帶領該10人到煙台。到煙台後得知史並沒有工程,此後在煙台也未找到工程。7月17日,李某等11人返回老家。2002年7月29日,史某向法院起訴要求李某償還欠款4000元,結果被一審法院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二審法院認為,史某於2002年7月10日交給李某4000元,李某給其出具了收煙台工程預付工資的收據,史不同意,要求李給其出欠條,李按史要求為其出具了欠條,並將4000元支付給去煙台的人。現有11名工人的領款記錄、證言及李某出具的收條相互印證,且史某也認可找李某帶人到煙台施工的事實。現史某以李某出具的欠條為據,要求李某償還欠款的理由不足,李某收到史某的款也已支付給同去的工人,因而,李某不應將4000元再退還給史某。史某的上訴理由不成立,遂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本案雙方爭議的焦點是案件的性質問題,即本案是借貸糾紛,還是返還預付款糾紛,還是其他糾紛。 根據原告的陳述和舉證,雙方是一種借貸關系或欠款關系;而根據被告的陳述和舉證,雙方是一種建立在勞務合同基礎上產生的預付款糾紛。 筆者認為,原被告均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都應知道自已行為的後果。從被告的辯稱,可以證明被告立欠條並非是在原告的強迫或威脅下立的。關於本案的定性問題,一二審法院均以借貸糾紛予以判決,而一審法院在本院認為中卻又認定雙方並非是借貸關系,從其分析的意見表明,其認定雙方之間應為一種預付款糾紛,鑒於預付款已被工人領取,且原告存在違約行為,即原告並未提供工程給被告干,故,原告要求償還該款無事實與法律依據,從而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二審法院在審理查明中又查明了,被告是在給原告立收條被原告拒絕後才立的欠條,而原告在此前不欠被告款,原告給被告款時又明確了要立欠據,筆者認為,這足以證明本案雙方之間借貸關系。關於被告提出的施工問題,原告沒有否認找其帶人施工,但從上訴理由看,卻沒有承認同意被告將所借款分給他人,從被告辯稱的其讓原告將錢分給工人而原告不同意看,亦表明原告是不願意與其他人發生事務關系的。所以,即便被告將從原告手拿到的錢支付給了隨其去施工的工人,這也只是被告個人與其他工人之間基於僱傭關系(被告找的人)而產生的付款行為。這不應成為被告拒付借款的理由。退一步說,本案若非為借貸關系,而為原、被告之間基於勞務合同產生的返還預付款糾紛,那麼,在原告沒有提供工程供被告施工後,因此給被告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以從預付款中扣除,如有剩餘,則應退還原告,如不夠彌補損失,被告還可要求原告賠償。而從本案的一二審查明看,並沒有查明被告因原告的違約行為而遭受的損失數額,而均籠統地認定原告違約且款已分給工人,故不應再退還,從而駁回原告的請求。筆者認為,這是不妥的。假若此預付款不是4000元,而是10萬元,難道基於原告的違約和款已被分,就無權要求退還了嗎?從《合同法》關於合同違約的法律後果之規定看,作為違約方只應賠償因違約行為而給相對人造成的損失,這種損失的數額是需要有效、合法的證據證明的。就本案而言,被告所受的損失應為帶工人前往煙台的交通、食宿和誤工損失,而這些損失是否等於或超過4000元是不清楚的。從事實上看,被告等人的實際損失也是不足4000元的,所以,被告至少應將扣除損失之外的餘款退還原告。

◆◆◆◆◆◆◆◆◆◆◆◆

借條不假 卻輸官司

浙江省桐廬縣人民法院近日審結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原告持有一份借條,被告也認可借條是他所寫,但最後法院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案情介紹:

2006年5月,原告王某向法院起訴被告洪某,要求其歸還借款10000元。原告訴稱,2001年1月13日,洪某向其借款2萬元。2003 年,洪某將位於桐廬縣分水鎮庫區的一幢即將拆遷的房屋折價1萬元抵償給王某,餘款1萬元,洪某於2003年6月1日出具借條一份。之後,洪某未還款。庭審中,原告王某提供了被告洪某出具的借條。

被告洪某對該借條系自己所寫並無異議,但辯稱其於2003年6月1日向王某借款1萬元。2004年其將在庫區的房屋一幢折價1萬元抵償給王某,債務實際上已經抵銷了。只是在其向王某要回借條時,王某說借條放在家裡,回去後就銷毀,因為雙方當時還是親戚(洪某的妹妹與王某的弟弟原系夫妻,現已離婚),所以就沒有堅持叫王某歸還借條。現在雙方不是親戚了,王某拿了這張借條來起訴。實際上被告不欠王某借款,要求法院判決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洪某提供了二份證據:一是證人出庭作證,證明洪某將房子以1萬元的價格抵給王某;二是桐廬縣分水江水利樞紐工程庫區管委會的證明一份,證明洪某抵償給王某的房子已於2004年6月15日拆除。

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形成了兩種觀點: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駁回原告的請求。理由是:原告雖然持有借條,但被告有相關證據證明已於2004年將房屋折抵給原告,作為償還10000元的借款。而原告卻沒有提供證據證明被告向其借款20000元的事實。因此,原告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依據,應當駁回。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支持原告的訴請。理由是:原告持有的借條是真實的,但因雙方在辦理房屋抵款時是口頭協議,不能確定房屋抵款之事就發生在借條之後,故應支持原告的主張。

法理分析: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筆者傾向於第一種意見,理由如下:

1、本案的爭議焦點有兩個:一是洪某在2001年是否向王某借款20000元;二是2003年6月1日被告的借條是否為其扣除房屋抵償款之後出具給原告的剩餘欠款的憑證。

2、如果原告王某能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洪某在2001年向其借款20000元的事實,那麼被告洪某以房屋折抵10000元借款後尚有10000元餘款應當償還。但是原告在庭審過程中始終無法提供確實證據。

3、被告提供的證據證實房屋抵償借款之事發生在2004年,而原告主張2003年6月1日的借條是房屋抵償後出具的,但無相應證據佐證。

由此,筆者認為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理由是:根據證據規則的規定,民商事案件採取的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本案原告主張的20000元借款事實應由原告舉證證明,但其未提供證據證明;另原告主張的被告出具的借條是在其以房屋抵償行為之後出具的,與房屋抵償是不同款項,但也未提供證據證明。因此,法院對原告主張的事實不予認定。

最後,法院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宣判後,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

④ 經濟法咨詢

您好
法律教育網有相關的法律咨詢欄目,您可以免費進行咨詢,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好運!

⑤ 法律咨詢(經濟類)

我是律師,我回答了你就不用等別人回答了。
首先你對違約金的理解有誤,雙方簽回訂合同,只答有合同確實不能履行,才會有違約金一說,能履行的都要履行,你既要讓對方履行合同,又要對方支付違約金,這怎麼可能,二者只能擇其一。要讓賣方支付違約金,你這個情況可以向賣方索要超過30日沒去過戶每日總房款的萬分之五。說實話對方鑰匙都給你了,房子你都租出去了,過不過戶影響不大,但你們既然約定了逾期過戶要按日計算違約金,那你完全可以問他要,沒任何問題。但你要解除合同並讓對方支付總房款50%的違約金,這個可能性為零。就算沒學過法律,用你樸素的價值觀來想,這樣公平嗎,賣方並不是不過戶,而是賣方的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法律的作用就是保護交易的公平性,有損失才有賠償,你要舉證自己因為對方沒有履行合同而受到損失,房子你都租出去了你有什麼損失,所以不要有太大期望值,算一下對方會逾期過戶的天數乘以總房款萬分之五有多少錢,去和房主要,說這是你們約定好的,合同里寫的清清楚楚,你作為守約方有權要求他支付,他不給再去法院起訴,就以前面算出來的數額起訴,否則起訴數額虛高,對於多起訴的那部分訴訟費,你要自己承擔。
好了,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⑥ 我想找一個能免費咨詢法律經濟方面的律師咨詢一下,,,

去法律網站,基本上都會有律師的聯系方式,我就是在一個叫大家法律網找的律師,挺靠譜的,全國各地都有。

⑦ 在哪裡可以找到網上提供的免費法律咨詢

在網上法律咨詢:各省法律援助中心基本都有單獨網頁,區(縣)多是掛靠在區(縣)政府網上的。若需法律援助,按地域關系、在所在地(管轄地)法律援助中心直接咨詢並申請。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一、中國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徵:

1、法律援助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的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

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二、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一)公民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

(二)申請事項屬於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的范圍。

(三)符合法律援助案件申請與受理的規定。

三、法律援助范圍:

(一)公民對下列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給予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未成年人請求損害賠償且其監護人經濟困難的;

7、老年人主張侵權賠償的;

8、農民因土地、林地流轉中權益受到損害請求賠償的;

9、請求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

10、請求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

11、法律法規規定應予法律援助的其它事項。

(二)刑事訴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察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提供法律援助,並無需對受援人進行經濟狀況審查:

1、公訴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或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的;

2、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3、殘疾人主張侵權賠償的;

4、農民因假冒偽劣生產資料(假種子、假農葯、假化肥、假飼料)損害請求賠償的

5、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農民工請求給予工傷待遇的;

7、法律法規規定不審查經濟狀況的其他情形。

四、法律援助的申請地:

1、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給付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給付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3、請求給予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4、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5、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6、殘疾人、未成年人請求侵權賠償的,向賠償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申請法律援助應提交的材料:

1、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他人申請的,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2、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經濟困難證明;

3、與所申請的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六、經濟困難審查方式:

(一)為簡化程序,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視為經濟困難,申請時審核證件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1、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員。以政府發放的低保證明為准;

2、農村「五保」對象。以政府發放的五保戶證為准;

3、農村貧困戶成員。以扶貧辦發放的農村貧困戶證為准;

4、依靠撫恤金生活的人員。以相關單位發放撫恤金的證明為准;

5、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人員。以社會福利機構出具的證明為准;

6、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的人員。以當地政府出具的相關證明為准;

7、因經濟困難無力維護自身利益的勞動教養和監所服刑人員。以勞動教養和服刑人員機構提供的證明為准;

8、由有權機關頒發,確能直接證明申請人經濟困難的其他有效證件(不包括臨時性證明)。

(二)申請以下法律援助事項,可憑各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經濟困難證明認定申請人經濟困難,申請時提交經濟困難證明原件:

1、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2、未成年人請求損害賠償且其監護人經濟困難的;

3、老年人主張侵權賠償的;

4、農民因土地、林地流轉中權益受到損害請求賠償的;

5、農村居民請求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

6、請求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7、請求給予撫恤金、救濟金的。

七、受援人享有以下權利:

1、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進展情況;

2、要求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及有關部門對其提供的個人信息保密;

3、對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法律援助人員,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

八、受援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及時提供有關證據材料,如實陳述案件事實及相關情況;

2、配合法律援助人員調查案件事實;

3、當經濟狀況或案情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告知法律援助人員或法律援助機構。

說明:具體要求以管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公示的為准,與本文內容大同小異。

附:網上查找(屬地)法律援助中心的方法:

⑧ 法律咨詢,經濟糾紛

法律咨詢是指,從事法律服務的人員就有關法律事務問題作出解釋、說明,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的活動。
作用1、宣傳法律;2、平抑訴訟;3、溝通群眾和有關機關;4、提高自身水平。5、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6、利於「依法治國」觀念深入人心經濟糾紛,又稱經濟爭議,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經濟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經濟糾紛的概念經濟糾紛有兩大類:一是經濟合同糾紛,如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技術合同糾紛等;二是經濟侵權糾紛;如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侵權糾紛、所有權侵權糾紛、經營權侵權糾紛等。在市場經濟中,合同是平等的市場主體間確立交易關系,共同實施交易行為,追求和實現經濟目的的法定和普遍的形式,因此,合同糾紛是經濟糾紛的主要部分。經濟糾紛的成因產生經濟糾紛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結合我國經濟活動的情況,產生經濟糾紛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1、進行經濟活動的依據不規范。市場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時,其依據不規范是引起經濟糾紛的主要原因。君子合同隨處可見,導致經濟合同履行過程無章可循,從而產生糾紛;2、在進行經濟活動中,不嚴守規則,有些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不嚴格依法辦事,根據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履行合同或訂立假合同,因而產生糾紛;3、有關部門的行政干預,而導致經濟糾紛。經濟糾紛的特點1、糾紛主體的特定化;2、糾紛內容的多樣化;3、糾紛所屬范疇民事化;4、解決方式多樣化。

⑨ 法律咨詢~~經濟糾紛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回門分別責令限期支答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准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
(二)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三)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三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系其他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
根據法律規定,你可以採取向勞動保障部門投訴,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直接向法院起訴等方式,追索你的工資報酬。

熱點內容
抗疫中的道德 發布:2024-09-17 04:16:32 瀏覽:89
道德經二十九章 發布:2024-09-17 04:07:42 瀏覽:411
公安執法規范化講話 發布:2024-09-17 03:51:16 瀏覽:162
道德無力論 發布:2024-09-17 03:37:34 瀏覽:695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依法治國 發布:2024-09-17 02:39:34 瀏覽:648
黨員交通違法規定 發布:2024-09-17 01:56:11 瀏覽:777
2020年婚姻法離婚協議離婚 發布:2024-09-17 00:42:59 瀏覽:499
判緩刑後司法局的流程 發布:2024-09-16 23:00:30 瀏覽:969
漢川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4-09-16 22:45:52 瀏覽:772
勞動法18周歲 發布:2024-09-16 22:44:13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