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157條

合同法157條

發布時間: 2020-12-18 01:40:23

合同法怎麼規定收到貨物幾天時間確認貨物的品質了

質量異議,又稱質量瑕疵通知義務,是指買受人認為出賣人交付的標的物存在質量瑕疵時,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向出賣人發出通知,否則視為標的物質量合格。該通知即為質量異議,該一定期限即為質量異議期限。因此,買受人是否在質量異議期內向出賣人為質量異議的通知,直接影響到買受人所提起的買賣合同質量糾紛案件的審理。質量異議既是買受人的權利,也是買受人的法定義務。根據《合同法》第157條、第158條的規定,我國《合同法》確立的質量異議制度包括兩項內容:
1.買受人對標的物質量的檢驗義務。《合同法》第157條規定,買受人收到標的物應當在約定的檢驗期內檢驗,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應當及時檢驗。
在買賣合同中,只有買受人對標的物進行檢驗之後,才能確定出賣人交付的標的物是否符合要求,以決定出賣人是否違反了質量瑕疵擔保義務。因此,各國法律基本上都將買受人對標的物的檢驗規定為買受人的一項義務。
關於對合同標的物質量的檢驗,實踐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關於驗貨人,買受人應當檢驗標的物,但並不意味著驗貨人必然就是買受人,除買受人及其代理人自行驗貨以外,實踐中還存在由買賣雙方共同驗貨,以及由買賣雙方指定有關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驗貨的情形。
②關於檢驗方法,對標的物質量的檢驗方法,可以由買賣雙方在合同中進行約定,也可以不在合同中約定而由檢驗人以通常的方式進行檢驗。
③關於檢驗時間,這是《合同法》規定的買受人檢驗義務的主要內容之一。而檢驗時間包含著驗貨開始的時間以及驗貨延續的時間兩個方面,驗貨開始的時間一般是在標的物交付之時,由此,檢驗標的物的開始時間一般有:出廠時驗貨、裝運前驗貨、裝運時驗貨、卸貨時驗貨、在買受人營業地驗貨等。關於驗貨延續的時間,參照《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38條第1款的規定,買受人必須按實際情況可行的最短時間內檢驗貨物或由他人檢驗貨物。而其中實際情形可行的最短時間主要是根據貨物的性質、交易的情況和貿易慣例決定。我國《合同法》第157條規定,買受人收到標的物時應當在約定的檢驗期內檢驗;沒有約定檢驗期的,應當及時檢驗。所以在當事人沒有約定檢驗期的情況下,如何確定檢驗的合理期限,我們認為,根據《合同法》規定的精神,結合司法實踐,可以從表現瑕疵與內在瑕疵兩個方面進行判斷:對比較容易發現的表面瑕疵,買受人須按標的物的性質,依通常的程序,從速檢驗其所受領的標的物;對內在瑕疵,應按標的物的性質、買賣合同的種類等進行綜合判斷,對不能立即發現的瑕疵,依我國《合同法》第158條的規定,其檢驗期最長也不得超過2年。
2、不約定檢驗期的處理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審理買賣合同質量瑕疵糾紛案件,首先審查的不是產品是否存在質量瑕疵,而應審查買受人是否在規定期限內向出賣人就標的物的質量瑕疵的通知,若審理認為買受人沒有在約定或者合理期限內向出賣人通知質量瑕疵,則應當視為出賣人所交付的標的物合格。因此,法官對合理期間的判斷直接決定了案件的結果。為避免主觀判斷造成案件的不公正,法官更傾向於拋棄適用「合理期間」標准確定檢驗期,而統一適用兩年的最長時間規定。法官即使適用「合理理間」檢驗期的標准,亦非常慎重,多傾向於做出對買受人有利的解釋,然後將審查的重點放在產品是否存在質量瑕疵、瑕疵程度、違約責任等方面。這樣的操作方式與我國規定以「合理期間」的質量瑕疵通知制度以加快經濟流轉、迅速解決紛爭的目的相違背,亦不利於保護出賣人的權益。
請採納!謝謝!

㈡ 交通法157條是什麼內容

如果你違反了交通法157條,那你可能中獎了,人大現在還未通過交通法157條的條款,所以法無禁止皆可為,
也就是說治你的法律還未寫出來。

㈢ 《合同法》232條中的合理期限有明確規定嗎

到目前為止抄仍然沒有司法解襲釋或者新的法律對於這個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很大程度上靠法官的自由裁量。。。

「合理期限」,在《合同法》中前後使用共計六處之多,分別出現在第二章(合同的訂立)第23條;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69條;第六章(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第94、95條;第七章(違約責任)第110、118條。

對法律不能精確規制的合同期限,各國立法均面臨同樣的課題,表述方式也不相同。《德國民法典》表述為「適當的期限(見第283、326條)(P57、P56),《日本民法典》表述為「相當期限」(見第524、541條)(P94、P97),我國台灣地區表述為「相當期間」(見《中華民國民法典》第157條)(P21),我國《合同法》採用「合理期限」。

㈣ 民事訴訟法157條第一款法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㈤ 對刑法157條第一款的理解

大哥他說的是刑法第157條 武裝掩護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款、第四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刑法第151條第四款的情節特別嚴重的,不包括武裝掩護走私的。

第157條是附加的另外一個情節。再在151條第四款情節特別嚴重的情節上,再增加一個特別情節

㈥ 請問根據民法總則157條委託商場買東西買到假貨應該怎麼辦應該採取什麼措施維權

按照假一賠10對方法的話罰款就行了,退款就行了,這有什麼再說,如果實在不行,你就打12315消費完再去投訴就行了。

㈦ 民法總則一百五十三條規定是什麼意思

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解讀

就第1款而言,重點需要理解的是但書規定,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規定,這其實是將強制性管理性規定排除在外,因為強制性管理性規定並不影響法律行為效力。但這種提高強制性規范位階(如僅限於法律、行政法規)、將強制性規范限制在效力性規定的做法,並不可取。究其原因,有興趣的同學可查閱朱慶育:「合同法第52條第5項評注」,載《法學家》2016年第3期。比較法上認為,出於對大眾利益的保護,需要限制自由制定合同內容的可能性,為此內容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公序良俗的法律行為無效。德國法上類似於第153條第1款規定是第134條。若要適用第134條使法律行為無效,一方面需要存在禁止性法律,另一方面對該禁止的違反導致法律行為無效。然從第134條本身無法得出某法律規范是否包含禁止性規定以及違反該規定是否會導致法律行為無效,因為這必須根據各個法律條款的意義及目的,最終解釋確定。由此可見,這里存在的法律邏輯是違反了某一強制性規范且若讓其有效則有違該強制性規定的目的,故必須使其無效。而不是我國司法實踐中認為的那樣,因違反強制性效力性規定而無效。換言之,德國法是結合規范目的及法律行為綜合判斷法律行為效力,而我國現行法是先判定某一規定屬於強制性效力性規定,然後因為某一法律行為違反,故無效。

關於違反禁止性法律的後果,只有當該條款未作出其他規定時,該法律行為才因違反禁止性規定而無效。於此需要注意如下兩點:第一,有些禁止性法律反對的只是法律行為被締結時所採取的方式和方法,而並不希望阻礙法律行為的效果。因此違反此類禁止性規定,並不會導致法律行為無效。第二,其他禁止性規定因反對法律行為內容,故禁止其發生效力,即違反此類內容禁止的法律行為通常是無效的。但也存在兩個例外:(1)如果禁止性法律只反對法律行為中一方的行為,則要特別審查該法律行為應當無效還是考慮到無過錯方的利益而使之有效。比如被欺詐而締結的購買贓物的合同。如果使之無效,則對善意的被欺詐人似乎不利。(2)若禁止性法律規定所針對的是合同的內容,違反法律規定原則上無效,但為履行該無效負擔行為所實施的處分行為是有效的,因為處分行為價值中立,原則上並不存在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情形,但也存在例外。若禁止性法律規定既否定了負擔行為內容又不允許商品的移轉,那麼不僅負擔行為無效,處分行為同樣無效。

就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負擔行為無效角度看,除負擔行為無效外,為締結被禁止的負擔行為而授予的意定代理權的行為同樣無效。

鑒於禁止性規定文義限制,某一法律行為雖未違反禁止性規定的形式要求,但所實現的法律效果卻被該禁止性規定所禁止,為實現禁止性規定之立法目的,應當使該法律行為無效。這就是典型的規避行為。換言之,不管規避行為採取何種方式實現法律禁止的目的,即使這種方式並不違反禁止性規定,但只要目的違反就要無效。於此這就意味著禁止性法律規定必須超出其文義適用於按照法律所包含的價值而應適用的情況。比如,根據法律規定,甲不得購買經濟適用房,然後甲授意符合條件的乙前往購買,然後贈與給甲。雖然甲沒有直接購買經濟適用房,但卻獲得經濟適用房的所有權,故應當使該贈與行為無效。

就第2款而言,吸收了《民法通則》第58條第5項以及《合同法》第52條第4項的內容,確定了「公序良俗」作為判斷法律行為效力的判斷標准。

於此需要掌握的是:

1.公序良俗是一個需要進行價值填補的概念,應根據普通人的價值觀念進行判斷,經過德國司法實踐的發展來看,違反善良風俗的常見類型如下:(1)目標在於實施被普遍否定的行為;(2)過分的束縛性合同;(3)過分利用壟斷地位可能違反善良風俗;(4)給某一債權人提供過分的擔保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5)違反婚姻家庭法規;(6)暴利行為(採用卑鄙的手段致使給付與對待給付之間嚴重不對稱)。

2.無效的前提需要違反善良風俗。從主觀方面看,行為人必須知悉違反善良風俗的事實情,但不以其認為違反善良風俗為必要;就合同而言,原則上需要雙方當事人的行為都違反善良風俗。否則如果只有一方違反善良風俗,那麼若讓合同無效,對正當的當事人而言就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違反公序良俗正好體現在向行為相對方實施的行為中,那麼例外情況下單方面違反風俗即已足夠。

3.判斷違反善良風俗的時間,這要區分法律行為締結時間與法律效果發生時間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則以締結法律行為時為准,故即使善良風俗嗣後發生變化,也不影響法律行為效力。但如果不一致,則以發生效果的時間為准,畢竟違反善良風俗的目的並非在於懲罰卑鄙的道德觀念,而是阻止應被否定的法律後果,因此當事實發生變更時,產生法律後果的時間同樣重要。比如,為報答與自己通姦的情人,被繼承人在遺囑中將其作為唯一繼承人。這一遺囑顯然違反了公序良俗要求。但若之後兩人結婚,則被繼承人死亡時,該遺囑就不能被視為違反公序良俗。

就違反善良風俗的法律效果看,第一,法律行為無效,合同請求權不成立。與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一樣,原則上無效的只是負擔行為,而不包括處分行為;但若違反善良風俗恰好存在於對財產歸屬的變更中,則該處分行為無效。比如,為了擔保債權人債權,債務人將其所有責任財產均轉讓給債權人作為擔保,這對債務人的其他債權人產生重大不利,屬於違反善良風俗的行為,應當無效。

第二,根據《德國民法典》第826條規定,受到悖俗行為侵害且不可歸責者可對加害人主張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但我國現行法雖然沒有《德國民法典》第826條之規定,但《民法總則》第157條第2句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由此可見,這里的責任最起碼可包括如下兩種類型:締約過失責任和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㈧ 如何理解民法通則司法解釋第157條

問:
如何理解民法通則司法解釋第157條?
答:
157.當事人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但回一方是在為對方的利益或者答共同的利益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損害的,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這一條在民法上叫「公平責任」,是指在當事人對造成的損害都無過錯、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要求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不賠償受害人遭受的損失又顯失公平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財產狀況及其他實際情況,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失給與適當補償的一種責任形式。
舉例:李小二在幫鄰居老王修理房屋時,從房上滑下摔傷。二人均對摔傷一事無過錯。法院卻令老王承擔了一定損失。
請採納最快最佳回答。

㈨ 就《合同法》第157、158條請教大家

質量異議期內,買受人有義務對貨物進行常規檢查,若未提出異議,則視為貨物初步符專合合同約定(例如:買電屬視機如果一開始就不能開或是乾脆缺了一個角,過了異議期再提就不大可能得到支持,因為這都是明顯的瑕疵);
質量保證期內出賣人有義務保證貨物符合合同約定的質量及通常使用標准,否則應承擔相應責任(如電視機在3年內出了質量問題,出賣人須根據合同修理、更換、退貨);
如果同時約定了以上兩個期限,則明顯的、購買時就存在的瑕疵適用第一個;隱蔽的、使用中才產生或發現的瑕疵適用第二個。

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57條是什麼

民法通則制定於1986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熱點內容
黃偉律師 發布:2024-11-15 08:47:39 瀏覽:208
平等責任死亡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5 08:47:28 瀏覽:351
法官講理 發布:2024-11-15 08:41:50 瀏覽:196
港中文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5 08:41:08 瀏覽:712
從本質上說法律責任分哪幾種 發布:2024-11-15 08:35:07 瀏覽:334
北京勞動法陪產假規定2015 發布:2024-11-15 08:33:41 瀏覽:576
日本庭倫理道德電影 發布:2024-11-15 07:34:38 瀏覽:599
法治觀後感200字 發布:2024-11-15 07:09:44 瀏覽:519
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法律形態 發布:2024-11-15 06:52:35 瀏覽:834
淄川司法所 發布:2024-11-15 06:51:45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