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心得體會1500

婚姻法心得體會1500

發布時間: 2021-01-29 00:18:26

❶ 求一篇關於婚姻法繼承法 心得的文章。

1.簡介婚姻法與繼承法的內容
2.找一個案例具體分析所涉及的婚姻法與繼承法的問題
3.總結婚姻法與繼承法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
4.婚姻法與繼承法中一些法條需要完善的地方,以及對此的展望

❷ 婚姻法的學習心得


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是婚姻法的立法指導思想,也是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婚姻法操作、運行的基本原則。它貫穿婚姻家庭法的始終,集中體現了以婚姻家庭為主要內容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質和特徵。
婚姻從表現上看,是男女兩性的生理結合;從本質上看,是男女的一種特點的社會結合。毛主席曾經說過:「婚姻法是有關一切關於利害的、普遍性僅次於憲法的國家根本大法。」這句話真是一語道破婚姻法的玄機。婚姻家庭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不同,有其本身的自然屬性。男女性別的差異和人類所固有的性的本能,是婚姻成立的生理基礎。種的繁衍及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之間血緣上的聯系是家庭的生物學上的功能。所以,婚姻家庭這種社會關系是以兩性結合和血緣聯系為其自然條件的,如果沒有這種自然條件,也就無所謂婚姻和家庭。正因為如此,不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婚姻家庭制度和婚姻家庭立法,都不能無視這種自然屬性。
婚姻法,其內容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等。我國的《婚姻法》是調整人們婚姻、家庭關系的法規,是人們正確處理婚姻家庭關系的行動指南。它確定婚姻的原則、結婚的條件、夫妻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等親屬之間的關系,以及離婚及離婚後子女撫養等規則。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是: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的社會主義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這是處理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婚姻法是適用於一切公民,是關繫到千家萬戶、男女老少社會家庭生活的重要法律。

❸ 誰會寫一篇關於生活與法的論文,1500字左右關於婚姻法的

婚姻解除後贈與物是否該歸還

摘 要:婚約是男女雙方以將來結婚為目的所作的事先約定。我國婚姻法對婚約未作規定,由此帶來諸多不便。婚約是一種人身關系的契約,當事人不能基於婚約請求結婚。基於婚約發生的財產贈與關系,是一種附條件的贈與行為,解除婚約後應當返還。一方擅自或因他方過錯解除婚約的,受害方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關鍵詞:婚約,婚約效力,贈與,民事責任
婚約,亦稱訂婚或定婚,是男女雙方當事人為了結婚的目的而對婚姻關系所作的事先約定。關於婚約的性質法學界有兩種見解:一是契約說。婚約是作為本約的結婚契約的預約,違反婚約的責任的一種契約責任。另一種是非契約說,婚約是結婚的一個事實階段,但不是必經階段,不是獨立的契約,也不是一種契約之債。因此任何人不能根據婚約提出結婚之訴,也不能約定在不履行婚約時支付違約金。
我贊同契約說。我認為婚約的雙方當事人為結婚所作的約定,是一種約定就意味著雙方合意。既然是雙方意思表示一致,雙方都有義務為這一約定的目的積極的作為或消極的不作為。即努力促成結婚,以及等待對方或某一條件成就時結婚,在約定內不與他人訂婚或不從事有損於對方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可以看出婚姻身份關系的協議也是一種契約,是一種民法意義上的合同。
在我國,盡管婚姻法及相關法律並未規定婚約,婚約本身也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1950年和1980年頒布的兩部婚姻法中以及2001年4 月對1980年婚姻法修正後均未涉及婚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因婚約而引起的問題並不少見。由於缺少了法律對婚約的事前指引和事後調整,導致因婚約解除而產生的糾紛得不到妥善的處。司法實踐如何處理好這一問題,不僅關系這婚約當事人的利益,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婚約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事習慣,法律雖未規制,但其首先具有道德上的約束力,用於約束婚約雙方的行為。但是如果婚約僅僅具有道德效力而無任何法律效力,那麼婚約就很可能只是約束有道德的守約人,對道德低下的人的任意婚約反而是一種縱容。不道德的人通過婚約約束有道德的人,限制甚或剝奪對方與他人結婚的機會,自己卻不受婚約的限制這種不道德的行為是法律聽任的結果。
在現實生活中,婚約是男女結婚的一道「必經程序」,通常情況下,訂立婚約要舉行訂婚儀式,男女雙方及各自父母還要向未來的女婿或兒媳贈送訂婚禮物及金錢(俗稱聘金或彩禮),從婚約訂立直到正式結婚,男女雙方及各自家庭還要時常向對方贈送財物。在古代,婚姻六禮中「納征」即為男方給女方曾送的彩禮。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訂婚後,男女雙方互相贈送禮物的價值也不斷增加,小到金銀首飾,大到汽車、住房、股票、金錢,由於互贈禮物價值的增加,男女雙方因為感情不合及其他原因而解除婚約後互贈禮物的歸屬糾紛也日益增多。同樣,解除婚約後因贈與財物所有權歸屬發生糾紛而訴至法院的案件也逐漸增多。
某地人民法院曾受理了這樣一起較為典型的案件:王某與李某經人介紹相識並戀愛,雙方父母對這門親事也十分滿意,為了確立男女雙方的關系,半年後,雙方父母為王某、李某舉行了訂婚儀式,王某父母送給李某金手鏈一條(價值人民幣3600元),王某送給李某金戒指一枚(價值人民幣1800元),訂婚後,王某又多次送給李某衣物、化妝品等合計人民幣2500元,相處一年後,因彼此之間性格不和,愛好不同,難以繼續維持戀愛關系。王某主動提出終止戀愛關系,解除婚約,李某也表示同意。婚約解除後,王某向李某多次索要他和父母送給李某的訂婚禮物。李某則以解除婚約系王某主動提出,自己對解除婚約沒有過錯為由,拒不返還收受的禮物,王某多次索要沒有結果,便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人民法院判令李某返還彩禮。法院經審理後認為,當事人雙方因訂婚互相僅負道義上的責任,不負法律上的責任,王某送給李某的財物,系自願而為,屬於無償贈與行為,由於財物已經實際交付並為李某所佔有,其贈與行為已經依法成立,發生法律效力,王某要求李某返還彩禮(贈與物)的主張,於法無據。最後,人民法院依照《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8條的規定, 判決駁回原告王某的訴訟請求。
從審判實踐的作法來看,我國司法界對婚約解除後要求返還財物糾紛,一般分兩種情況處理:一種情況是,如果受贈人以訂婚為名,行騙取財物之實,那麼不僅婚約被宣布為無效,而且財物還必須還給受害人;另一種情況是:如果訂婚後男女一方或雙方自願贈送財物並且財物已實際交付,為受贈人佔有,則按無償贈與行為處理,承認贈與行為的法律效力,所贈與的財物歸受贈人所有,不予返還。我國法學界對婚約解除後贈與財物的處理,也基本贊同上述主張。客觀地講,對於上述第一種情況,因受贈人採取欺詐方式誘使對方信以為真,以為受贈人真會與自己結婚而贈與了財物,因欺詐行為違反了《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使贈與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了贈與行為,該行為屬於無效民事行為,據此判令其返還財產符合法律的規定;對於第二種情況,如果我們仔細探究會發現,這種處理結果是難以令人信服的:其一,將贈送財物行為認定為無償贈與行為,判令佔有人合法佔有受贈財產,沒有法律上的根據,已構成不當得利,人民法院卻通過判決使本為不當得利的違法事實合法化,有悖於民法的公平原則。不可否認,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我國婚姻家庭立法對婚姻問題的規定存在著疏漏,我國現行法律對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婚約問題及婚約解除的法律後果均未作出規定,這是導致人民法院判決不當的主要原因。既然婚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又時常發生糾紛,那麼法律上對婚約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乃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我國法律對婚約的性質,解除婚約的後果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那麼司法實踐中這種違反公平原則,侵犯當事人合法權利的判決結果便不會發生了。
眾所周知,婚約並非婚姻契約,而是以將來締結婚姻為目的的男女預約,換言之,「婚約通過對婚姻的許諾而建立。」相對於婚姻契約而言,婚約當事人所承擔的義務是在將來努力使婚姻成立,即結婚,但這種義務在具有一般法律義務的普遍共性的的同時,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那就是如果當事人一方解除婚約,法律並不能強制其履行結婚義務,不能強制婚姻成立,至於能否追究毀約人的違約責任,各國法律有不同的規定,大陸法系國家一般都認為婚約是結婚的一個階段,但不是獨立的契約,不承認這是一種契約債,所以任何人不得根據婚約而提起結婚之訴,也不得追究違約責任;而英美法系國家把婚約視為婚姻的手段,也就是以婚姻為目的契約行為,因此,可以追究毀約人的違約責任。在我國,婚姻是男女雙方基於感情一致而自願結合,婚姻本身在法律上沒有拘束力,它只不過是男女雙方將來締結婚姻的事先約定,因此,一旦一方違反婚約,不能要求毀約人承擔違約責任。
在我國,人們普遍認為婚約是男女結婚的必經程序,我國自古就有婚約成立時男方向女方贈送作為彩禮的金錢之類的財物的風俗,如果說在封建社會這種贈送彩禮的風俗還不可避免地包含有包辦買賣婚姻的性質而必須明令加以廢除和禁止的話,那麼,在男女平等特別是男女在經濟上完全平等的今天,贈送彩禮的風俗已經極少包含有包辦買賣婚姻的性質了,贈送彩禮的,已不僅僅是男方及其家長,而且女方及其家長向男方贈送彩禮的現象也極為普遍,彩禮成為確立男女雙方戀愛關系的一種象徵,在今天,男女雙方互相贈送彩禮,既是為了確認婚約成立並預想將來婚姻成立,又是為了雙方的婚姻在將來建立親戚關系時,使這種親戚關系更加深厚,即所謂的「親上加親」,這是一般的社會習俗,但這種習俗並不違反法律,又不違反「公序良俗」。今天,人們更加看重的,不是彩禮的經濟價值的多寡,而是彩禮所包含的豐富的內涵及它們所代表的意義,那麼,具有這種性質的彩禮是否因為單方或雙方解除婚約而應該返還呢?
從法律角度講,贈送彩禮確是一種無償贈與行為,但這種贈與行為並非單純以無償轉移財產權為目的,實際上這種贈與行為是附有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所謂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是指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贈與行為,在當事人所約定的條件不成就時仍保持其原有效力(贈與行為合法有效存在),當條件成就時,其效力便消滅,解除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贈與行為失去法律效力)。贈送彩禮行為,實際上是預想將來婚約得到履行(男女雙方正式結婚),而以婚約的解除為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其中,婚約的解除是所附的條件,如果條件不成就(婚約未解除),那麼贈與行為繼續有效,彩禮歸受贈人所有,如果條件成就(婚約解除),贈與行為則失去法律效力,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當然解除,贈與財產應當恢復到訂立婚約前的狀態,彩禮應當返還給贈與人。因此,彩禮就其法律性質而言,實際上是為「證明婚約的成立並以將來應成立的婚姻為前提而敦厚其因親屬關系所發生的相互間的情誼為目的的一種贈與,它是一種附有解除條件的贈與, 它具有普遍無償贈與所不具有的特性。
由於彩禮是附有解除條件的贈與,以婚約解除作為條件,因此,彩禮這樣有一定財產價值的物品之所以從一方向另一方交付,即發生贈與行為,乃是因為存在著婚姻這種法律關系(婚約存在),隨著男女雙方當事人婚約的解除,贈與彩禮的原因歸於消滅,換言之,受贈人在婚約解除後喪失了繼續佔有彩禮的法律上的原因,由於婚約解除後彩禮繼續由受贈人佔有的法律根據消失,那麼根據民法的公平原則將財產恢復到訂立婚約前的狀態才是公平合理的。因此,婚約解除後,受贈人應當將彩禮返還給贈與人,如果受贈人拒不返還而繼續佔有彩禮,將構成民法上的不當得利。
所謂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有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不當得利一經成立,當事人之間即發生債權債務關系,受害人有權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受益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在贈送彩禮的行為中,一方面,雖然財產已經轉移歸受贈人佔有,但由於成為財產轉移的原因的法律關系未發生(婚約解除,男女雙方未結婚),當事人所期待的親戚關系未建立,這意味著贈送和接受彩禮的目的不能達到,受贈人缺乏接受彩禮的法律上的原因,由此可以解釋為接受彩禮構成不當得利,按照法律的規定,贈與人有權請求受贈人返還受贈財產,受贈人則有將自己基於婚約產生的不當利益全部返還的義務。
在雙方協議解除婚約的情形下,雙方在婚約期間,通過進一步的了解,認為對方不適合作為終生伴侶,雙方合意解除,充分體現了我國婚姻自由的原則,雙方不應因此承擔損害賠償。而在一方無正當理由而要求解除婚約,或一方有嚴重違反婚約和損害對方利益的行為另一方提出解除婚約的,相對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關於正當理由我們可以參照我過台灣地區民法第976條規定:一是婚約訂立後再與他人訂立婚約或結婚,二是故意違反結婚期約者,三是生死不明已滿1年者,四是有重大不治之病者,五是有花柳病或有其他惡疾者,六是婚約訂立後成為殘疾人者,七是婚約訂定後與人通姦者,八是婚約訂定後受徒刑之宣告者,九是有其他重大事由者。
解除婚約是否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我認為基於一方無正當理由解除婚約的,對方可以請求解除方承擔違約責任。婚約人雖不得基於婚約強制履行結婚,婚約之真實目的在於最終的結合,婚約也是為了雙方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不合適也有權解除。但如果雙方多認為彼此合適,有結婚之打算,而一方擅自要求解除婚約,違背了當事人之間達成的合意。因此有權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一方擅自解除婚約或因自身過錯而使他方解除婚約的,受害方可以要求損害賠償。如嚴重損害了對方的名譽,使對方人格上蒙受損害時,可以請求損害名譽權的賠償。名譽是指對特定人的人格價值的一種社會評價。公民的名譽權是「以人在社會上應受與其地位相當之尊敬或評價之利益為內容之權利也。」因婚約解除使受害人人格大減,社會評價明顯下降,對方有義務賠償損失及賠禮道歉。
對於婚約解除能否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我認為應以嚴重損害為限:解除行為嚴重影響了受害方的生活,並且這種行為使受害方精神受到損害,給其造成精神痛苦,使其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嚴重受損,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其他一般性的心理傷害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婚約成立後男女互贈彩禮的行為,是一種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是預想到今後婚姻成立而進行的一種贈與,這種贈與,既是確立男女雙方婚約和戀愛關系的成立,又是為了將來正式締結婚姻關系,一旦解除婚約,受贈人繼續佔有彩禮的法律根據已不存在,贈與人有權基於不當得利請求受贈人返還,受贈人則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由於婚約在我國普遍存在,婚約解除後彩禮歸屬糾紛日益增多,為了公平合理地解決這些問題,我國未來的婚姻家庭法中應當明確、具體地規定婚約以及婚約解除後的法律後果,有鑒於此,我們認為,我國未來的婚姻家庭法應當明確、具體地對婚約及相關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1.婚約是男女當事人雙方為將來締結婚姻而作的事先約定;婚約通過對婚姻的許諾而成立。
2.婚約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婚約當事人應負努力使婚姻成立的義務,但婚約當事人不得基於婚約訴求結婚。
3.婚約可由當事人合意解除,也可以由當事人單方解除。
4.婚姻不成立時,婚約的雙方當事人均得依照關於返還不當得利的規定,向他方請求返還贈與他方之物或作為婚約標志給與之物。
5.婚約人的直系親屬為期待婚約當事人結婚所為的贈與,應當返還。

6.婚約因婚約當事人的一方死亡而消除時,在對贈與物發生疑問時,應當推定排除上述請求權。
7.基於一方無正當理由解除婚約的,對方可以請求解除方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我國未來的婚姻家庭法對婚約及相關問題作出具體、明確規定,那麼人民法院處理這類糾紛將會有法可依,這不僅有利於保證人民法院判決的公正性、合法性,而且更有利於保護婚約當事人的合法權利,這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婚姻家庭關系的建立、鞏固和完善無疑具有重大推進作用。既然婚約這一社會現象普遍從在 ,那麼法律的規范就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姚琛靈:淺議婚約解除之損害賠償,金卡工程(經濟與法) , 2010年 06期 ;
2、田麗華:婚約糾紛中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知識經濟 ,2008年 08期;
3、邱玉梅 :《婚約問題探析》法商研究, 2000年第5期;
4、劉寶林:婚約若干法律問題探析,法制與社會, 2008年 24期 ;

❹ 學習婚姻法心得體會

新婚姻法它反映並解決了這些年來出現的新情況與新問題,所以是適應社會主義回建設新時期的答需要的。其總的精神是保障婚姻自由、倡導建立和睦相處、彼此友愛的新家庭,以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與道德觀念,使全體人民心情舒暢地投身四化建設。

新的婚姻法進一步體現了男女平等的原則。男女平等是新婚姻法的一項重要原則,新的婚姻法很好的體現並加強了男女平等原則;雖然新婚姻法與過去相比完善了許多,但仍然有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對第十二條,若沒有做公證,即使有承諾,該承諾也是無效的,還有一方把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共同房屋給賣了,另一方很難追回來,另外,若是父母買的房子,那麼婚後是否會導致婚姻關系的不穩定呢,這也是值得思考的。

❺ 婚姻家庭繼承法給我們的啟發

我國的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發生和終止,以及由此產生的特定范圍內親屬間權利義務關系的一部法律,新中國成立後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我國尚無成文民法典 ,但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可將民法的概念表述為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間財產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婚姻法與民法的關系問題一直是中外學界爭議的焦點,我國傳統的法學理論者多認為婚姻法是獨立於民法之外的一個法律部門;但是在整個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婚姻家庭關系始終是民法調整范圍的一部分。要科學地給出這個爭論的答案,筆者認為,首先要全面地認識婚姻法與民法之間的區別、聯系以及社會法治發展的要求。
在國外的立法中,大多數國家都將婚姻家庭法列入民法的范圍,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婚姻法與民法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第一,意思自治在婚姻法與民法中體現的程度不同。意思自治是一般民事法律中通行的原則,民法主要是通過任意性規范調整民事財產與人身關系,大多數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都可以憑當事人自己意志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內容受自己意志影響很大。但是在婚姻法中意思自治原則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婚姻法中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大多已經在法律中事先規定,只有諸如婚姻關系的確立及終結等少數內容允許當事人憑自己意志確定權利義務關系;而且當事人在憑自己意志產生、變更或消滅此類法律關系時一般又不允許當事人設定期限與條件以及變更其中的權利義務關系,所以在婚姻法中意思自治體現的程度較一般民事法律低得多。第二,倫理道德規范在婚姻法與民法中的作用與地位不同。雖然民法與婚姻法都極力強調維護公序良俗,但是在一般民法中基本上只是原則性地規定倫理道德,在具體司法實踐中憑案件的具體情況以及法官個人的自由裁量來選擇適用,而在我國婚姻法中則明確地將大量的倫理道德規范直接規定於婚姻法法律條文之中,如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等。這在包括民法在內的其他法律之中是很少見的。除此之外,婚姻法許多條文直接體現了倫理道德的要求,這一切都顯示婚姻法相對於民法是明顯的倫理法。第三,婚姻法與民法調整的側重點不同。婚姻法與民法調整的對象都有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但是在民法中以調整財產關系為主,其中調整的人身關系大多因財產關系衍生而來。而婚姻法調整的人身關系是存在於具有特定親屬關系的主體之間、不以財產內容為主的一種社會關系,婚姻法調整的財產關系雖然具有一定的財產內容,但它是從屬於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的,這種財產關系只是人身關系所引起的相應的後果。其他一般民事法律中的財產關系主要反映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一般都是等價、有償的;而婚姻家庭法中的財產關系反映的卻是親屬共同生活、實現家庭經濟職能的要求,一般都是無償的。可見婚姻法相對於民法更具有身份法的特徵。第四,婚姻法與民法的國際化趨勢不同。婚姻法與民法都屬於私法的范疇,隨著國際間民事交往的深入以及國際化趨勢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國際統一實體私法規范,但是大都是涉及一般民事財產關系的,在婚姻法方面很難出現國際統一的實體私法規范,因為婚姻家庭法更多地是受本土地理、民族、宗教、倫理與傳統的影響與制約。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婚姻法與民法的國際化發展趨勢是不同的,婚姻法基本上還是以本土化為其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徵。也正是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婚姻法相對與一般民事法律更具有穩定性。

盡管婚姻法與民法存在著很多的區別,但是他們之間的聯系又是絕對不能輕視的:第一,民法的一般原理、原則大都適用於婚姻法。雖然婚姻法與民法有很大區別,但是他們調整的對象都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及身份關系,民法經歷了長久的發展過程總結了一系列相對完備的基本原理與原則,由於調整對象的相似性,諸如平等、自願等最基本的原理與原則也大多一樣適用於婚姻法。這是婚姻法與民法相同相容的基礎。在具體的法律條文上,我國民法通則中的有關公民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監護、宣告失蹤等規定在調整婚姻家庭關系中也同樣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依據與適用作用。第二,從法律發展的趨勢上看,婚姻法也會向民法繼續靠攏。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經濟關系越來越成為法律調整的中心,身份關系在法律調整中被逐漸弱化,婚姻法在調整內容上也由以前的單純側重調整身份關系轉為兼顧調整財產關系,因此婚姻法必然會因內容的發展變化而逐漸向民法靠攏。第三,從調整方式上來講,婚姻法必須藉助於民法的調整方式。法律調整社會關系必須以行為為調整對象,而婚姻法是相對典型的身份法,以調整身份關系為主,而身份關系很難被直接地調整,婚姻法現在在調整方式的立法上並不發達,所以婚姻法要想真正有效地調整婚姻家庭關系,必須藉助調整方式立法發達的民法。此外,我國民法通則中的諸如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權、禁止干涉婚姻自由等規定是專為調整婚姻家庭關系而制定的。第四,從法律部門之間的內容平衡來看,婚姻法如果獨立為一個法律部門的話,以其現有的法律規范很難與其他法律部門平衡;而婚姻法若不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唯有與民法更為接近,才能夠與其他的民事法律共同構成完整的私法部門。順應我國民法典緊鑼密鼓准備出台的現實需要,服務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婚姻法從屬於民法的法律體系地位,准確把握其民事特別法的定位,在未來的婚姻立法工作中,指導對現行婚姻法的修改與完善,使我國婚姻法更好地發揮維護家庭和睦,保障社會和諧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盡管我國婚姻法與民法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但是這些差別只能用婚姻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及民法具有一定的包容性這兩點理由來解釋。在我國,婚姻法無論從自身的現實發展情況及社會發展的需要來講都不能獨立於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婚姻法無論在現在還是從將來來看都必須包容於民法之中。

❻ 看了新婚姻法感想。。。

1、你盡快完成學業,找到自己穩定工作。攢錢,誰也不要借。以後好好找個男孩子,嫁了,自己有個穩定的家。

❼ 論述題:論夫妻忠實義務論文1500字

1.論我國分居制度的立法構想2.論變性問題對我國婚姻法的沖擊及其對策3.家庭勞回務價值及其法律保護答研究4.論我國夫妻財產約定公證相關法律問題5.論我國家事代理制度的完善6.婚姻法解釋三背景下婦女財產權保護的對策7.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研究8.新形勢下軍婚特殊保護制度之批判9.夫妻個人財產制度比較研究10.中外非婚生子女法律保護比較研究11.論婚約的法律效力12.論婚姻法中私法自治的限制13論家庭暴力的干預治理機制14.親子鑒定若干法律問題研究15.第三者民事責任之立法預期與制度構想16.離婚率與離婚標準的互動之實證考察17.性權利視角下的婚姻關系法律調整18.夫妻債務關系中第三人利益保障研究

❽ 談談婚姻法的學習體會

主要寫通過學習知道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深刻體會?
如:婚前檢查的重要性內,近親結婚的危害容性,哪些情況下不能結婚,哪些情況下不能離婚,婚姻雙方的義務,權利,等等.
然後結合自己的或身邊的實際現象進行分析,說明自己在婚姻問題上有了更深的認識.
再寫今後遇到這類問題時的打算,和處理方式.

❾ 學習婚姻法的體會、建議

婚姻法的學習重點在離婚,而離婚的重點在財產分割。財產分割的難點在於如何確認財產的性質。總體而言婚姻法不難學。

熱點內容
19年勞動法的規定 發布:2024-10-01 13:45:47 瀏覽:806
黃子軒律師 發布:2024-10-01 13:30:53 瀏覽:717
實施意見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0-01 13:05:51 瀏覽:8
塘棲人民法院 發布:2024-10-01 12:11:04 瀏覽:138
成都市法院官網 發布:2024-10-01 09:03:12 瀏覽:286
國家立法權屬於什麼 發布:2024-10-01 08:58:03 瀏覽:19
合同法的案例題 發布:2024-10-01 08:31:45 瀏覽:898
律師離婚事務所 發布:2024-10-01 08:16:25 瀏覽:77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24 發布:2024-10-01 08:03:09 瀏覽:702
下載法官律師網 發布:2024-10-01 06:56:37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