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載體

經濟法載體

發布時間: 2020-12-18 10:22:53

A. 經濟法概論選擇提。。。

1,經濟法主題通過經濟法律關系所追求達到的物質利益載體個經濟目的是(D)
A,結內果 B,內容 C,客體, D,經容濟權利

2,可以在中國境內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中方不包括(D)
A,公司 B,企業 C,其他經濟組織 D,個人

3,公司設立須具備法定條件,且須經有權審批機關審查批準的公司設立方式是(B)
A,准則主義 B,許可主義 C,特許主義 D,放任主義
4,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底限額為人民幣(A)
A,100萬元 B,500萬 C,1000萬 D,2000萬

B. 經濟法 中合同的 概念

你好!
合同,說白了「就是當事雙方(或多方)意思表示達成一致,而形成的要式格式,就是意思表示的載體」。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謝謝!

C. 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合同形式
開放分類: 法律 經濟法

合同形式,是指當事人合意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合同內容版的載體。我權國《合同法》第10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該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經濟合同的形式是指經濟合同當事人之間明確權利義務的表達方式,也是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的表現方法。根據經濟合同法規定,經濟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口頭形式和書面形式兩種。
(1)口頭形式。口頭形式是指當事人雙方用對話方式表達相互之間達成的協議。當事人在使用口頭形式時,應注意只能是及時履行的經濟合同,才能使用口頭形式,否則不宜採用這種形式。
(2)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當事人雙方用書面方式表達相互之間通過協商一致而達成的協議。根據經濟合同法的規定,凡是不能及時清潔的經濟合同,均應採用書面形式。在簽訂書面合同時,當事人應注意,除主合同之外,與主合同有關的電報、書信、圖表等,也是合同的組成部分,應同主合同一起妥善保管。書面形式便於當事人履行,便於管理和監督,便於舉證,是經濟合同當事人使用的主要形式。

D. 大眾傳媒與經濟法的關系

大眾傳媒產業的發展承載了重要的社會功能,對其予以規制符合經濟法的價值理念.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的傳媒業在產業化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經濟法應在其產權的清晰界定上為其提供製度支撐,完善傳媒機構的市場准入與退出機制,轉變政府職能,平衡市場調節與政府調節的關系.
一、大眾傳媒在金融監管中的積極作用

伴隨著金融市場的日益發展,對金融市場進行專門報道的大眾傳媒也日漸增多。它們與金融市場共生共榮、相互影響,已經構成金融市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

1、大眾傳媒傳遞的金融信息以及發表的金融市場評論,是金融監管部門進行決策時的重要參考

目前,大眾傳媒已成為各國金融監管部門必備的信息來源和重要參考。其影響力不僅表現在其所提供信息的及時、全面等方面,而且表現在其所擁有的強大的信息分析隊伍,以及社會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和金融投資者對現行金融監管政策所發表的詮釋、評論和政策建議。金融監管部門可以透過大眾傳媒,及時、廣泛地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反應,從而提高金融監管決策的准確性。

2、大眾媒體以不同方式對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直接進行輿論監督,有助於發揮其對金融監管部門的輔助監管作用和強化市場機制的約束作用

由於金融市場上金融機構為數眾多,投資者甚眾,因此,僅僅依靠政府金融監管部門有限的人力物力顯然是不夠的,需要藉助社會力量,藉助市場的力量。其中,大眾傳媒作為各類行為主體披露和傳遞信息的主要載體,能夠影響和反映廣大投資者和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市場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金融市場的透明度,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既能夠輔助金融監管部門實施有效監管,又能夠強化市場機制的約束作用,從而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3、大眾傳媒可以對金融監管部門及其官員進行監督,促使金融監管部門及其官員依法行使監管權力,防範腐敗的產生

金融監管部門擁有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進行規范、制訂政策和實施監管的權力,於是就產生了「誰來對監管者進行監管」的問題。國外有研究表明,增加對中央銀行行長的曝光力度,使其「明星化」,對於端正中央銀行行長的行為效果甚佳。此外,在許多發達國家,法律上都允許大眾傳媒對公職人員的行為宣布發行股票時給我3萬法郎,我能把可以想像的最糟的企業的所有股票賣出去。」一些記者便為了金錢,不顧職業道德進行欺詐性報道。

在我國,過去發生的多起重大非法集資事件,大都或多或少有賴於個別新聞記者的「鼎力協助」。而近年來在我國股市上,也時常有少數新聞記者,與股市「莊家」 沆瀣一氣,進行串謀,攜手「造勢」,給廣大股民「下套」。

三、改善管理、加強自律,更好地發揮大眾傳媒在金融監管中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大眾傳媒不僅可以對金融監管起到巨大的積極作用,同時如果缺乏規范,也有可能產生一定的消極負面影響。就我國現狀而言,改善對金融市場上大眾傳媒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大眾傳媒的自律機制,更好地發揮其在金融監管中的積極作用,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1、改善對金融傳媒的監督管理

嚴格禁止大眾傳媒從業人員從事金融內幕交易,防止因個人利益誤導社會輿論

金融市場本身的一大特點就是信息的嚴重不對稱性,這在發展中國家尤顯突出。而大眾傳媒從業人員由於工作性質等原因,對於重要的金融信息往往比廣大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知道的要多,經常能夠做到先知先覺,且擁有大量的不能見諸報端的「內幕消息」,因此,如果他們在股票市場上進行投資,炒賣股票,其獲利或避險的機會也就會比其他投資者大得多;如缺乏應有的道德操守和制約機制,有些人甚至可以利用手中的傳媒工具,參與「坐莊」、「下套」,欺騙股民百姓,妨礙甚至對抗金融監管,以一己私利左右社會整體利益。

經過長期發展和慘痛教訓,目前在發達國家,一些著名的財經類媒體對此都制訂有嚴格規定。例如,美國道瓊斯公司及相關媒體,在自己的行為准則和員工手冊中,就對公司員工買賣股票進行了明確而詳細的規定:「嚴禁利用道瓊斯的財產、即將發布的新聞、消息、廣告作為投資決定的依據;嚴格禁止任何職員在知道即將發布的材料後,直接或間接根據這一材料買賣證券。這一限制的有效期,至該文章或廣告在道瓊斯出版物或新聞服務中出現的第三天為止」。

又如,日本最大的財經類報紙《日本經濟新聞》,多年來一直在不斷強化有關的社內規定,對其報社職員從事金融交易活動進行種種限制,嚴格禁止其公司職員進行內幕交易。此外,新加坡在其《證券法》的第五部分「證券股權登記」一章中對「財經記者」亦有專門的明確規定。

從理論講,在金融證券類媒體(尤其是證監會指定的信息披露媒體)從事宣傳報道工作的記者和編輯人員亦屬於「證券從業人員」的范疇,原則上講也不應允許其投機炒賣股票和其他金融產品,更不準其進行內幕交易。因此,有關大眾傳媒或傳媒業協會應學習國外經驗,盡快對金融證券類傳媒的從業人員持股炒股和其他金融交易行為做出限制性規定,明確處罰措施,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以貫徹執行。

3、在改善管理、強化自律的基礎之上,大力發揮大眾傳媒在金融監管中的積極作用

在改善對金融財經類大眾傳媒的管理和自律的基礎上,有必要採取一系列積極措施,更好地發揮大眾傳媒在金融監管方面的正面作用,使之能夠真正代表廣大投資者和協助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實施有效監管。

首先,應允許金融財經類大眾傳媒積極參與國家金融政策的決策過程,包括收集相關信息、徵求各界意見、參與政策咨詢以及實施效果的反饋與監督等。在進行重大金融決策時,應當充分聽取金融財經類大眾傳媒從業者的意見和建議,因為他們對金融市場的情況最了解,對投資者的心理需求最理解,對政策實施效果也最為清楚。發揮金融傳媒的作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其次,應注意發揮金融財經類大眾傳媒的「雙刃劍」作用,既讓其積極協助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秩序進行監督,又使其能夠對金融監管者進行有效監督,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

最後,發揮金融財經類大眾傳媒的溝通作用,使之成為監管者與被監管者之間、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之間、政府金融監管部門與投資者之間的橋梁和信息中介,使金融市場相關信息能夠更加及時、更加准確地傳遞和傳播,為進一步提高我國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和維護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作出其應有的重要貢獻。

E. 注會經濟法哪個老師好

經濟法的載體理所當然的是經濟體,沒有經濟體,經濟法就沒有意義

F. 科技創新對經濟法的發展提出了哪些挑戰

一、充分認識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當前,經濟發展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競爭最激烈的領域越來越集中在科技創新上。誰能在科技創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先機,掌握優勢,贏得主動。要依靠科技支撐引領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化,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二、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的工作重點
(一)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要構建企業創新機制。建立有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體制和機制,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二是要加快科技型企業發展。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成為帶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三是要加快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省級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並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安排中給予支持。四是要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有效提升民營科技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二)構建科技創新平台,打造產學研結合載體。一是要按照省綜改試驗區的要求,盡快推進科技創新園的建設,使園區成為促進產學研結合的重要載體、成為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的重要基地。二是要加強與上級科技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爭資立項,使科研資源更合理地對接市場。三是要有序推進各類創新平台建設。優先建設以重點實驗室為主的知識創新研發平台,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主的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以新型農村科技服務組織為主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台,以知識產權交易和創業服務中心為主的科技中介服務平台。
(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一要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二要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利用特色資源優勢,促進優勢資源產業轉型升級。三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四要著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認真貫徹落實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建立多元化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
三、努力營造加強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
一是要落實好政策。重點完善鼓勵產學研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中小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科技人員股權激勵等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大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力度,並保證及時到位。要積極通過科技招商等方式引進科技戰略投資,鼓勵、支持企業及其他組織自發建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行投資。企業要保證科技研發經費。金融部門要支持企業技術開發,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有機結合。三是要提升科技管理的水平。要跳出科技抓科技,跳出部門抓科技,健全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決策、評價、監督機制,優化項目管理流程,把科技進步與創新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切實營造科技創新和進步的良好環境。

G. 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特徵

經濟法律關系是指經濟法主體在國家干預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根據經濟法律規范規定所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特徵:

1、經濟法律關系是經濟管理關系和經濟協作關系相統一的法律關系。經濟法調整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濟協作關系之間盡管有差別,但它們又是有機聯系,相互統一的,是統一在社會經濟關系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

2、經濟法律關系是以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為內容的。任何法律關系都是以當事人之間一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為內容。在經濟法律關系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則是以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為內容,否則不是經濟法律關系。這種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直接反映當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體現了經濟性。

3、經濟法律關系除法律規定允許採用口頭形式外,均應採用書面形式。經濟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一般採用法定的書面形式來表示,以體現經濟法律關系的穩定性和嚴肅性,並作為將來可能發生爭議的處理依據。

(7)經濟法載體擴展閱讀:

經濟法律關系具有三個基本構成要素,即主體、客體和內容。

(1)主體。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亦稱經濟法的主體,是指參加經濟法律關系,依法享有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組織或個人。

享有經濟權利的當事人稱為權利主體;承擔經濟義務的當事人則稱為義務主體。經濟法律關系主體包括國家機關、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的內部機構、自然人、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等。

(2)客體。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

客體是確立權利義務關系性質和具體內容的依據,也是確定權利行使與否、義務是否履行的客觀標准。如果沒有客體,權利義務就失去了依附的目標和載體。經濟法律關系客體包括有形財物、經濟行為、智力成果等。

(3)內容。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經濟權利和承擔的經濟義務,是經濟法律關系的核心。經濟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依法律性質的不同而不同。這是由經濟法律規范的不同規定和當事人參與經濟法律關系的目的不同所決定的。

H. 經濟法律關系有哪些

經濟法律關系是指經濟法主體在國家干預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根據經濟法律規范規定所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經濟法律關系具有三個基本構成要素,即主體、客體和內容。

(1)主體。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亦稱經濟法的主體,是指參加經濟法律關系,依法享有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組織或個人。享有經濟權利的當事人稱為權利主體;承擔經濟義務的當事人則稱為義務主體。經濟法律關系主體包括國家機關、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的內部機構、自然人、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等。

(2)客體。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客體是確立權利義務關系性質和具體內容的依據,也是確定權利行使與否、義務是否履行的客觀標准。如果沒有客體,權利義務就失去了依附的目標和載體。經濟法律關系客體包括有形財物、經濟行為、智力成果等。

(3)內容。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經濟權利和承擔的經濟義務,是經濟法律關系的核心。經濟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依法律性質的不同而不同。這是由經濟法律規范的不同規定和當事人參與經濟法律關系的目的不同所決定的。

I. 在經濟法方面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中,屬於規范市場主體方面的文件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中版華人民共和國產品權質量法》
規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現法的內容的形式或者載體,它是普遍、多次和反復適用的法律文件,即通常所謂的法律,有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等淵源形式。

J. 經濟法專利權

專利權復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制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法律確認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徵:(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

熱點內容
行政訴訟法追加被告通知書 發布:2024-11-16 06:31:28 瀏覽:91
刑法書全名 發布:2024-11-16 06:18:36 瀏覽:815
范健商法學第四版 發布:2024-11-16 05:51:04 瀏覽:455
勞動法企業曠工處理 發布:2024-11-16 05:23:57 瀏覽:792
哈爾濱學院法學 發布:2024-11-16 05:12:55 瀏覽:14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
科研工作條例 發布:2024-11-16 04:24:13 瀏覽:882
衛生條令條例 發布:2024-11-16 03:10:36 瀏覽:133
保護原則刑法 發布:2024-11-16 03:04:55 瀏覽:488
民法典手卡 發布:2024-11-16 02:55:41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