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等價

勞動法等價

發布時間: 2020-12-18 16:23:18

A.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A,促進就業的原則B

以下僅供參考:
(一)平等原則

(二)合同自由原則

(三)傾斜保護原則. 傾斜保護原則在於彌補平等原則的不足,並通過矯正勞動關系事實上的不平等而實現法律的公平價值。

(四)工資續付原則.勞動者即使未提供勞務給付,但在一定條件下其對僱主的工資請求權仍存在,此時對僱主而言,即存在工資續付義務。

(五)勞動義務不得強制原則

(六)危險責任僱主承擔原則
或者:
相關法律依據: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對合同關系的本質和規律進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貫穿於合同法始終的根本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條: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

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自願原則)

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

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序良俗原則和合同原則)

平等原則: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這決定了民法的根本原則是平等原則。
含義:(1)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主體平等地享有權利、承擔義務;(3)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受法律的平等保護;(4)民事主體的民事責任平等。

自願原則是指:自願原則又稱為意思自治原則,是指民事主體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斷,自主參與民事活動,管理自己的私人事務,不受國家權力和其他民事主體的非法干預。

公平原則:公平原則包含了等價有償的意思,即在民事活動中,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當事人取得他人財產利益應向他方給付相應的對價。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中應誠實可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

保護公序良俗原則是指:民事主體的行為應當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風俗,不得違反國家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的一般道德

合同自由原則 合同爭議原則 鼓勵交易原則為合同法的原則

B. 簡述勞動法意義上勞動的特點

1、勞動關系是在現實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關系,與勞動者有著直接的聯系;

2、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提供生產資料的勞動者所在單位;

3、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單位的成員,要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以及有關制度。

(2)勞動法等價擴展閱讀:

1、合法性勞動合同必須依法以書面形式訂立。做到主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勞動合同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認和保護。

2、協商一致性在合法的前提下,勞動合同的訂立必須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是雙方「合意」的表現不能是單方意思表示的結果。

3、合同主體地位平等在勞動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因為各自性質的不同而處於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對他方進行脅迫或強制命令,嚴禁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橫加限制或強迫命令的情況。

4、等價有償勞動合同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作用,勞動合同是一種雙務有償合同,勞動者承擔和完成用人單位分配的勞動任務,用人單位付給勞動者一定的報酬,並負責勞動者的保險金額。

C. 勞動法調整的基本的、主要的對象是什麼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和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一)勞動關系

1.勞動關系的概念

廣義的勞動關系,是指勞動主體在實現主體在實現集體勞動過程中彼此之間發生的社會關系。社會勞動自身具有兩方面的規定性,一方面是勞動的物質規定性,它體現著勞動和自然界的關系;即勞動是人們利用勞動資料改造勞動對象,使之符合人類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另一方面是勞動的社會規定性,即勞動的社會性質,它體現著人們在勞動中發生的一定社會關系。依次,在勞動過程中,人們不僅要與自然界發生關系,而且彼此之間也必然發生一定的聯系。我們把這種聯系稱為社會勞動關系。社會勞動關系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勞動者在集體勞動過程中與其他勞動者或單位之間產生的關系;另一類是勞動者在實現集體勞動過程中與所在單位行政或業主之間發生的關系。這兩類社會勞動關系並不會全由勞動法調整,勞動法所調整的勞動關系僅限於後者,亦稱狹義的勞動關系。因此,勞動法所稱的勞動關系是指勞動力所有者與勞動力使用者之間在實現勞動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

2.勞動關系的特徵

作為勞動法調整對象的勞動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相比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

(1)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勞動者是勞動力所有者,包括所有自願參加社會勞動的公民。用人單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和經營管理者,在我國包括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一定范圍中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勞動者的勞動力與用人單位提供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完成勞動過程,是勞動關系產生的條件。如果在勞動過程中不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關系,而是勞動者之間發生的關系,或者用人單位之間的協作關系,這就不是勞動法中的勞動關系。同樣勞動者運用自己的勞動對象,勞動工具進行勞動,也不產生勞動法中的勞動關系。如農村村民的聯產承包,個體勞動者的勞動,由於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是在同一組織內實現的,因而不能納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

(2)勞動關系與勞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即勞動關系產生於勞動過程之中。勞動過程是人與物、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結合的過程。只有勞動者進入用人單位,接受用人單位的安排,與勞動組織內和生產資料結合,使勞動對象發生形態的變化、位置的轉移以及價值的增加,才會發生現實的勞動關系。

(3)勞動關系兼有平等性與不平等性。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平等協商,通過簽訂勞動合同而建立的,並可以通過協商變更、中止、延續。這表明勞動關系首先是一種平等關系。但是,勞動關系一旦建立,勞資雙方由平等的關系轉化為事實上或者說是實質上不平等關系,即勞動關系成立後,勞動者要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用人單位可以支配勞動者的勞動力並可以管理勞動者,勞動者要受到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約束,這使得勞動關系又具有隸屬性。由於勞動關系這種雙重特性,使得勞動立法的目的是通過「傾斜立法」的原則扶弱抑強,矯正這種不平等性。

(4)勞動關系兼有對抗與非對抗性。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利益追求上存在張力,即勞動者追求的是工資福利的最大化,用人單位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兩者的對抗性是非常明顯的。另外,雙方之間還是一種利益夥伴關系,彼此利益處於相互依存的共生狀態,如果企業效果不好,勞動者工資獎金和福利都會受到影響;勞動者的能力,技術等也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用人單位會為勞動者出資培訓,勞動者也會為企業努力工作。因此,勞動關系呈現出對抗性與非對抗性兼有性,在勞動關系中,對抗性和非對抗性處於此消彼長的狀態,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就是要擴大勞動關系的非對抗性,縮小對抗性,使企業利益與勞動者利益達到均衡發展。

3.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別

在實踐中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民法中的勞務關系與勞動法中的勞動關系往往容易混淆。勞務關系是提供勞務的一方為需要的一方以活勞動形式提供勞務活動,而需要方應支付約定的報酬。這種關系很近似於勞動關系。但二者是有區別的。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勞務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等主體之間,就勞務事項進行等價交換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經濟關系。當勞務關系的平等主體是兩個,而且一方是用人單位,另一方是一自然人時,它的情形與勞動關系很相近,從現象上看都是一方提供勞動力,另一方支付勞動報酬,因此兩者很容易混淆。還有一種派遣勞務人員或借用人員的情形,致使兩個單位之間的勞務關系與派出或借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緊密地交叉在一起。在勞動關系調整工作中,時常遇到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並存的情況,弄清兩者的區別,對於做好勞動人事工作,正確適用法律,妥善處理各類糾紛,顯得尤為重要。從整體上看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主體資格不同。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此外,勞動關系中被僱傭一方一般必須是16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女55周歲以下)、沒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勞務關系中被僱傭主體一方比較寬泛,只須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即可。

(2)主體關系不同。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平等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完,還要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勞務關系的雙方主體之間只存在平等的財產關系,彼此之間無從屬性,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這是兩者最重要的區別,也是判斷兩者的核心標准。

(3)主體的待遇不同。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除獲得工資報酬外,還有保險、福利待遇等。勞務關系中被僱用人,一般只獲得勞動報酬。

(4)確定報酬的原則不同。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及國家的有關規定給付勞動報酬,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勞務關系中勞務價格是按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完全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

(5)僱主的義務不同。勞動關系的履行貫穿著國家的干預。為了保護勞動者,《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勞動法律法規給用人單位強制性地規定了許多義務,如必須為勞動者交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商保險、生育保險、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等,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得協商變更。勞務關系的僱主一般沒有上述義務。

(6)合同內容的任意性程度不同。勞動關系中勞動合同主要條款由法律明確規定,不能由當事人協商,如用人單位要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用品等。但勞務關系中的毫無合同由合同雙方當事人在不違背強行法規定的情況下自由協商,任意性很強。

(7)法律調整不同。勞動關系由社會法中的勞動法律法規來規范調整。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經濟法調整。

(8)受國家干預程度不同。對於勞動關系,國家常以強制性法律規范來規定。如用人單位的強制性義務及合同的解除,除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外,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等。對於勞務關系,國家干預程度低,除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外,在合同內容上主要取決於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由雙方當事人自由協商確定。

(9)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勞動關系糾紛發生後,應先到勞動機關的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對仲裁判決不服的在法定期間內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勞務關系糾紛解決方式不適用仲裁前置,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

(二)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

勞動關系是勞動法調整的基本的、主要的對象。除此之外,勞動法還調整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某些其他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本身不是勞動關系,但與勞動關系有著密切的聯系,也稱為勞動關系的附屬關系。

1、勞動法所調整的其他社會關系的特徵

(1)當事人一般有一方是勞動者或用人單位,而另一方是勞動關系的相關人,或者雙方均為勞動關系的相關人或用人單位。所謂勞動關系的相關人,即勞動關系當事人之外與勞動關系運行相關的主體,如勞動行政部門、工會、用人單位團體、職業培訓機構、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等。

(2)它的不敵四實現勞動關系,即它是為實現勞動關系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其中,它們有鞋是勞動關系發生的前提,有些是勞動關系發展、變化所產生的直接後果,有些則是隨著勞動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而附帶發生的。

2、勞動法所調整的其他社會關系的內容

這些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勞動行政關系、勞動服務關系、勞動團體關系、勞動爭議處理關系。

(1)勞動行政關系。主要指勞動行政部門、其他業務主管部門與用人單位之間因職工的招收、錄用、調配、培訓等方面發生的關系,如國家勞動行政部門、衛生部門等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監督、檢查勞動法律法規的執行而產生的關系,以及國家社會保險機構與用人單位及職工勞動者之間因執行社會保險制度而發生的關系。

(2)勞動服務關系。如勞動服務公司、職業介紹機構、職業培訓機構在為勞動力的配置與流動提供服務過程中與用人單位、勞動者之間發生的關系。

(3)勞動團體關系。如用人單位團體與勞動者團體之間,勞動者天體與其成員或用人單位之間,用人單位團體與其成員或勞動者之間,由於協調勞動關系或維護勞動關系所發生的社會關系。

(4)勞動爭議處理關系。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人民法院與用人單位、職工之間由於協調處理和審理勞動爭議而產生的關系。

D. 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

區別:勞動法曾經在很長的時間內屬於民法的內容,但是其不斷顯示出與民法不同特徵後,其變異性已經成為沖破民法傳統的獨立法律部門,從而體現出與民法不同的特徵來。這些不同表現在:

(1) 性質不同.

民法屬於純私法,以個人利益為核心,以人的平等和自治為理念,當事人之間處於平等的地位。

勞動法屬於社會法。「勞動合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關於給付和對等給付的債權合同,相反它是一種帶有很強人身權色彩的,關繫到雇員生存基礎的法律關系,因此無論如何應該被寄予希望給予生存和社會保護」

(2)權利本位不同。

民法屬於個人權利本位法。勞動法屬於勞動者權利本位法。是特殊的個人權利本位法

民法屬於個人權利本位法。勞動法屬於勞動者權利本位法。是特殊的個人權利本位法

(3)對待勞動力的態度不同。

民法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僱主義務本位法。民法中的僱傭契約系以雇傭人對勞務之『所有』及對勞動者之『支配』為中心.

民法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僱主義務本位法。民法中的僱傭契約系以雇傭人對勞務之『所有』及對勞動者之『支配』為中心;

勞動契約則以提供勞務的勞動者其『人』為中心,以此中心所展開的法律體系,當然與市民法大意其趣」

(4)兩者調整對象不同。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或與人身關系。勞動法調整的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的其他社會關系 .

(5)兩者的主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具有平等性,廣泛性。 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則必然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則必然是用人單位。

(6)兩者調整的原則不完全相同

平等原則---婦女、兒童特殊保護原則;

等價有償----假日工資,節假日上班雙倍工資;

契約自由----「勞動基本法」為限制,特別注意契約內容上的妥當性;

在民法中,勞務商品化色彩很濃,而勞動法則應當以「勞動力非商品」維護勞動者的安全生存;在民法中,民事責任以過失原則為主,而勞動傷害責任則因保險制度的存在,表現為「結果主義」。

聯系:

(1) 勞動法首先是特別債法,所以原則上也存在契約自由。勞動法是民法發展的產物,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用傳統民法理念無法解決勞動者與用工方沖突的產物。

(2)民法以「平等主體」為觀察和評判公正合理的視角。而勞動法則假設勞動者本身在任何勞動關系場合中都處於弱勢地位。其目的就是通過相關限制用工者權利和自由或者為勞動者提供一種特殊的保護,以體現傾斜性,以實現勞動者獲得如民法中民事主體那樣的「平等地位」,以實現社會整體上的公平。

(3)在一定程度上,現代勞動法是民法社會化的產物。

(4)勞動法的重要內容勞動合同法仍有相當程度的私法性質。

E. l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的主要內容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的主要內容:
我國在憲法總綱中規定的,主要有第六條,也就是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在憲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中規定的,主要有第三十五條、四十二條、四十三條、四十四條、四十五條、四十六條、四十八條、五十三條等,分別對勞動就業、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社會保障、工會等勞動法律制度的具體原則作了規定,這些具體原則突出地體現了「保護勞動者」的原則精神。因此,可以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概括為: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保護勞動者的原則。
(一)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是我國憲法總綱第六條規定。這一原則體現生產和分配的統一,具有豐富的內涵。
「各盡所能」是「按勞分配」的前提,調整生產過程中的社會關系。首先,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可以「盡其所能」。對於尚未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來說,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用人單位,從而使勞動力與生產資料進行具體的結合;對已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來說,為本人、也為社會勞動,勞動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其次,對用人單位來說,應該不斷改進勞動組織,調整和改善勞動者的分工和協作形式,使勞動者的「所能」盡量地發揮。最後,對國家來說,社會主義國家應該鼓勵和保障勞動者「盡其所能」。
「按勞分配」是調整分配過程中社會關系的原則,它要求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經濟體制的改革尤其是工資制度的改革,將使國家從直接控制轉向間接控制。企業有了經營自主權,集中化決策向分散發展。由於經營情況、設備條件、自然環境等不同,造成企業間經濟效益不同,不可能實行按勞分配。企業間只能按價值規律的要求,通過市場聯系起來。按分配只能在企業范圍內實行。按勞分配的實現要受價值規律的制約,按勞分配的量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價值規律通過商品價值與價格的波動,決定著按勞分配的實現程度。如果市場上供求平衡,商品價格與價值相符,按勞分配就能正常地實現;如果供求不平衡,價格高於或低於價值,按勞分配就可能超額實現或者不能充分得到實現。可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分配依據的勞動量,不能是個別勞動量,而應該是以企業實現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為依據,而且按勞分配是從整個社會的長期趨勢來說的。
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則,是由勞動關系所具有財產關系屬性和平等關系的特徵所決定的。我國的勞動關系作為一種財產關系是一種等量勞動相交換,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相交換的關系。勞動力是勞動者賴以謀生的手段,也是其交換消費資料的財產。然而勞動力是一種蘊含在勞動者體內的非對象化的因素,它是不能計量的,因此也無法直接按勞動力分配。只有「各盡所能」,讓勞動者實際發揮,作為勞動表現出來,才成為可以計算的依據。「按勞分配」正是根據勞動力實際發揮的狀況進行分配。這種以勞動力的實現程度作為分配尺度,比較好的體現了勞動關系在建立時所具有的那種平等的特徵和財產的屬性。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也可以說是勞動領域中的等量勞動相交換或等價有償原則。
(二)保護勞動者原則
「保護勞動者原則」是我國憲法第二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中一系列規定體現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開宗明義,在第一條中就明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在我國,「保護勞動者原則」主要是通過提供勞動者的就業機會或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健康和安全,防止過度勞動的傷害,在勞動者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物質幫助來實現的。勞動立法既要維護用人單位的經營權,也要維護勞動力的所有權。而在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時,依據「保護勞動者原則」,有必要在立法時有所傾斜,把保護的重點放在勞動者這一方面。
「保護勞動者原則」是由勞動關系所具有人身關系的屬性和隸屬關系的特徵所決定的。作為一種人身關系,勞動者是勞動力的物質載體,兩者不可須臾分開。然而兩者又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勞動力的過度使用會損害勞動者的健康;勞動力在不安全狀況下使用又可能危及勞動者的生命。當著勞動力由勞動者本人來支配時,矛盾並不突出,而當著勞動力的所有和勞動力的支配在一定條件下分離之後,由於用人單位掌握了勞動力的支配權,形成了帶有從屬性質的縱向關系,可能會導致權利、義務的失當,出現損害勞動者權益的情況,從而危及勞動者的健康和生命。可見,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的地位並不完全相等,勞動者處在一個相對較弱的地位,因此勞動法應將保護的重心放在勞動者這一方面。「保護勞動者原則」也可以說是勞動領域中的保護弱者原則。

F. 勞動法與民法的關系要詳細~

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勞動法曾經在很長的時間內屬於民法的內容,但是其不斷顯示出與民法不同特徵後,其變異性已經成為沖破民法傳統的獨立法律部門,從而體現出與民法不同的特徵來。這些不同表現在:

(1) 性質不同.

民法屬於純私法,以個人利益為核心,以人的平等和自治為理念,當事人之間處於平等的地位。

勞動法屬於社會法。「勞動合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關於給付和對等給付的債權合同,相反它是一種帶有很強人身權色彩的,關繫到雇員生存基礎的法律關系,因此無論如何應該被寄予希望給予生存和社會保護」

(2)權利本位不同。

民法屬於個人權利本位法。勞動法屬於勞動者權利本位法。是特殊的個人權利本位法

民法屬於個人權利本位法。勞動法屬於勞動者權利本位法。是特殊的個人權利本位法

(3)對待勞動力的態度不同。

民法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僱主義務本位法。民法中的僱傭契約系以雇傭人對勞務之『所有』及對勞動者之『支配』為中心.

民法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僱主義務本位法。民法中的僱傭契約系以雇傭人對勞務之『所有』及對勞動者之『支配』為中心;

勞動契約則以提供勞務的勞動者其『人』為中心,以此中心所展開的法律體系,當然與市民法大意其趣」

(4)兩者調整對象不同。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或與人身關系。勞動法調整的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的其他社會關系 .

(5)兩者的主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具有平等性,廣泛性。 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則必然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則必然是用人單位。

(6)兩者調整的原則不完全相同

平等原則---婦女、兒童特殊保護原則;

等價有償----假日工資,節假日上班雙倍工資;

契約自由----「勞動基本法」為限制,特別注意契約內容上的妥當性;

在民法中,勞務商品化色彩很濃,而勞動法則應當以「勞動力非商品」維護勞動者的安全生存;在民法中,民事責任以過失原則為主,而勞動傷害責任則因保險制度的存在,表現為「結果主義」。

聯系:

(1) 勞動法首先是特別債法,所以原則上也存在契約自由。勞動法是民法發展的產物,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用傳統民法理念無法解決勞動者與用工方沖突的產物。

(2)民法以「平等主體」為觀察和評判公正合理的視角。而勞動法則假設勞動者本身在任何勞動關系場合中都處於弱勢地位。其目的就是通過相關限制用工者權利和自由或者為勞動者提供一種特殊的保護,以體現傾斜性,以實現勞動者獲得如民法中民事主體那樣的「平等地位」,以實現社會整體上的公平。

(3)在一定程度上,現代勞動法是民法社會化的產物。

(4)勞動法的重要內容勞動合同法仍有相當程度的私法性質。

G. 1990年有勞動法嗎

1990年勞動法還沒有頒布勞動法是1994年頒布的因此1990年還沒有勞動法勞動法以前的要按國務院職工獎懲條例的法規執行我是律師給你專業的解答該採納了吧

H. 勞動法和勞務法的法律區別(很急呀,最好全面一點,謝謝~)

這個問題要從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方面去理解,下面資料供你參考:

勞動關系是指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個人之間,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報酬和受勞動保護所產生的法律關系。在實際生活中,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相當普遍,但只要雙方實際履行了上述權利義務,即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與勞動關系相比,僅僅是欠缺了書面合同這一形式要件,但並不影響勞動關系的成立。

勞務關系是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向勞動者支付勞務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

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主要有以下區別:

1、兩者產生的依據不同。
勞動關系是基於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是雙方的約定。如果雙方不存在協商訂立契約的意思表示、沒有書面協議,也不存在口頭約定,而是根據章程的規定而產生的一種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具有整分合一性質的權利義務關系,一般應當認為是勞動關系而不是勞務關系。

2、適用的法律不同。
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經濟法調整,而勞動關系則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3、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時都是法人或組織;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在第一部分適用范圍中對此進一步界定,其中第1條:「勞動法第二條中的『個體經濟組織』是指一般僱工在七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 1994年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如何確認臨時工用工主體的復函》(勞辦發〔1994〕109號)中曾經指出,私人包工負責人也是用工主體,即私人個人也可能成為勞動關系中的用工主體。但是,2002年6月24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關於廢止原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如何確認臨時工用工主體兩個復函的通知》(〔2002〕108號)中明確廢除了上述復函。因此,自然人不能以個人名義成為勞動關系中的用工主體,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必須為經過工商登記的個體工商戶。

4、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著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但勞務關系的雙方主體之間只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彼此之間無從屬性,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這是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最基本、最明顯的區別。

5、是以誰的名義實施工作以及由誰承擔責任不同。
事實勞動關系是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名義進行工作,勞動者屬於用人單位的職員,其提供勞動的行為屬於職務行為,構成用人單位整體行為的一部分,由用人單位承擔法律責任,與勞動者本人沒有關系;勞務關系是提供勞務的一方以本人的名義從事勞務活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在提供勞務過程中純粹是由於自身的過錯給第三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的,該損害與僱主無關。
《民法通則》第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8條也規定:「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6、合同內容受國家干預程度不同。
勞動合同的條款及內容,國家常以強制性法律規范來規定。如勞動合同的解除,除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外,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符合《勞動法》規定的條件等。勞務合同受國家干預程度低,在合同內容的約定上主要取決於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除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外,由雙方當事人自由協商確定。

7、內部規章制度的約束力不同。
勞動合同是一種特殊的僱傭契約或者說從屬的僱傭契約。企業對職工遵守內部規章制度的情況有進行獎懲的單方權力。用人單位經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規章制度,或未設職工代表大會的用人單位經股東大會、董事會等權力機構或依相應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盡到告知義務的,一旦發生勞動爭議,這些規章制度將和勞動合同一起作為處理問題的依據。而勞務合同雙方發生爭議,只有勞務合同本身可以作為解決爭議的依據,任何一方的內部規章制度不能成為雙方權利義務的依據。

8、勞動力的支配權不同。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力的支配權,歸掌握生產資料的用人單位行使,雙方形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隸屬關系;在勞務關系中則由勞務提供方自行組織和指揮勞動過程。

9、參與經營管理的權利不同。
作為勞動關系中的職工,有權通過工會、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監事會等途徑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就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經營決策、職工獎懲、工資制度、生活福利、勞動保護和保險等事項行使批准、提議或發表意見等權力。但是,作為勞務合同關系中的勞務提供者,則不是企業的內部員工,不享有上述權力,無權干涉或者過問企業的生產經營。
《勞動法》第8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公司法
第16條第2款:「國有獨資公司和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其他兩個以上的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第52條第2款:「監事會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第67條:「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主要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構、部門委派的人員組成,並有公司職工代表參加。」
第124條第2款:「監事會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第9條:「國家保障職工的主人翁地位,職工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10條:「企業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第44條:「廠長的產生,除國務院另有規定外,由政府主管部門根據企業的情況決定採取下列一種方式:
(一)政府主管部門委任或者招聘;
(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選舉。政府主管部門委任或者招聘的廠長人選,須徵求職工代表的意見;企業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的廠長,須報政府主管部門批准。政府主管部門委任或者招聘的廠長,由政府主管部門免職或者解聘,並須徵求職工代表的意見;企業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的廠長,由職工代表大會罷免,並須報政府主管部門批准。」
第49條:「職工有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的權利……」
第51條:「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是企業的工會委員會。企業工會委員會負責職工代表大會日常工作。」
第52條:「職工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聽取和審議廠長關於企業的經營方針、長遠規劃、年度計劃、基本建設方案、重大技術改造方案、職工培訓計劃、留用資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承包和租賃經營責任制方案的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審查同意或者否決企業的工資調整方案、獎金分配方案、勞動保護措施、獎懲辦法以及其他重要的規章制度。
(三)審議決定職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職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
(四)評議、監督企業各級行政領導幹部,提出獎懲和任免的建議。
(五)根據政府主管部門的決定選舉廠長,報政府主管部門批准。」
第53條:「車間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組或者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工人直接參加班組的民主管理。」

《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
第8條:「集體企業的職工是企業的主人,依照法律、法規和集體企業章程行使管理企業的權力。集體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9條:「集體企業依照法律規定實行民主管理。職工(代表)大會是集體企業的權力機構,由其選舉和罷免企業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集體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集體企業職工的民主管理權和廠長(經理)依法行使職權,均受法律保護。」
第25條:「職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集體企業內享有下列權利:
(一)企業各級管理職務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監督企業各項活動和管理人員的工作;……」
第28條:「集體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在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范圍內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修改集體企業章程;
(二)按照國家規定選舉、罷免、聘用、解聘廠長(經理)、副廠長(副經理);
(三)審議廠長(經理)提交的各項議案,決定企業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
(四)審議並決定企業職工工資形式、工資調整方案、獎金和分紅方案、職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
(五)審議並決定企業的職工獎懲辦法和其他重要規章制度;
(六)法律、法規和企業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32條第1款:「廠長(經理)由企業職工代表大會選舉或者招聘產生。」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
第87條:「合營企業董事會會議討論合營企業的發展規劃、生產經營活動等重大事項時,工會的代表有權列席會議,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董事會會議研究決定有關職工獎懲、工資制度、生活福利、勞動保護和保險等問題時,工會的代表有權列席會議,董事會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取得工會的合作。」

《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
第68條第2款:「外資企業研究決定有關職工獎懲、工資制度、生活福利、勞動保護和保險問題時,工會代表有權列席會議。外資企業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取得工會的合作。」

10、作息時間的規定不同。
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勞動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合理安排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如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如果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在法定休息休假時間勞動的,必須按照法律規定支付額外的加班工資,等等。用人單位不得通過合同形式排除勞動者的上述權利,否則相關條款應當認定為無效。
對於勞務合同而言,除雙方另有約定以外,勞務提供者可以自行安排提供勞務的時間。至於是否在法定節假日提供勞務,每天提供多少時間的勞務等問題,雙方可以自行約定;雙方沒有約定的,可以根據《合同法》第62條之規定處理。勞務報酬的數量,由雙方直接在勞務合同中約定,不因勞務提供的具體時間而改變。即使每天提供勞務的時間超過了八小時,或者每周超過四十小時,或者在法定節假日期間提供勞務的,勞務提供者不得據此要求額外的報酬。

《勞動法》
第36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40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41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43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44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45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51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11、工具、設備等等物質的提供不同。
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必須具備一定的廠房和辦公場所、儀器、設備等物質條件,為勞動者的勞動提供必要的安全衛生保障和防護設備。這也是用人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是其招用職工從事生產活動的基本條件。勞動者僅僅負責提供勞動力。在勞務關系中,工具、設備等物質條件的提供,如果合同中未做約定的,一般情況下應由勞務提供者提供。因為勞務關系中,勞務提供者的義務主要是提供符合約定的勞務成果,至於勞務的提供方式,由勞務提供者自行決定。

12、職業技能培訓的義務不同。
在勞動關系中,根據《勞動法》第68條之規定,用人單位對勞動者負有進行職業培訓的義務,以增強勞動者的技能;在勞務關系中,勞務提供者技能的提高,當其本身的義務,對方當事人只管接受其提供的勞務,不幹涉其職業培訓事宜。

13、主體的待遇不同。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除獲得工資報酬外,還有保險、福利待遇等;而勞務關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獲得勞動報酬。

14、用人單位的義務不同。勞動合同的履行貫穿著國家的干預,為了保護勞動者,《勞動法》給用人單位強制性地規定了許多義務,如必須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等,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得協商變更。勞務合同的僱主一般沒有上述義務,當然雙方可以約定上述內容,也可以不存在上述內容。

15、報酬的性質和支付方式不同。因勞動合同的履行而產生的勞動報酬,具有分配性質,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不完全和不直接隨市場供求情況的變動,其支付形式往往特定化為一種持續、定期的工資支付(一般是按月支付,有規律性);因勞務合同而取得的勞動報酬,按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完全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是商品價格的一次性支付(多為一次性的即時清結或按階段按批次支付,沒有一定的規律),商品價格是與市場的變化直接聯系的。
勞動合同關系中,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報酬的支付方式以貨幣形式和按月支付為顯著特徵。勞務合同關系中,報酬可以以貨幣、實物或有價證券等方式支付,可以分期支付,也可以一次性支付。

16、獲取報酬的優先程度不同。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獲取的報酬表現為工資;在勞務關系中,勞務提供者獲取的報酬為勞務費,屬於一般債權。《民事訴訟法》第204條和《企業破產法》第37條都規定:「破產財產優先撥付破產費用後,按照下列順序清償:(一)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二)破產企業所欠稅款;(三)破產債權。」因此,當企業破產時,勞動者的工資應當優先於作為一般債權的勞務費,受到清償。也就是說,破產企業的財產,必須在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之後,才談得上償還勞務費的問題。

17、違反合同產生的法律責任不同。
勞動合同不履行、非法履行所產生的責任不僅有民事上責任,而且還有行政上的責任,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補足低於標准部分的工資,拒絕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同時還可以給用人單位警告等行政處分。勞務合同所產生的責任只有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不存在行政上的責任。

18、保護時效不同。
作為一般民事案件,勞務爭議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時效適用《民法通則》第135條之規定,即兩年。1995年《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現行勞動仲裁的申訴時效為六十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3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之規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六十日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根據上述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實際上也只有六十日,變相地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種將勞動仲裁的申訴時效與法院訴訟的訴訟時效混淆等同的做法,既不合理又不合法。

19、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
勞動合同糾紛發生後,應先到勞動機關的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不服的在法定期間內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但勞務合同糾紛出現後可以訴訟,也可以經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

20、履行合同中的傷亡事故處理不同。
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作為勞動者的職工在為用人單位工作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的,只要不是勞動者的故意行為造成的傷害,即使是勞動者過失違章行為所致,都應認定為工傷。工傷事故的損害賠償,適用的是無過錯原則。也就是說,即使用人單位沒有過錯,仍然應當對遭受工傷的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勞務關系不適用工傷事故處理的有關規定。勞務提供者在提供勞務過程中遭受人身損害的,只能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由過錯方來承擔賠償責任,即過錯原則。也就是說,損害事故的發生,全部是由於勞務提供者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產生的,則由勞務提供者自己承擔責任;勞務關系雙方對事故的發生都有過錯的,由雙方按照各自的過錯程度承擔賠償責任;對於事故的發生沒有過錯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參考《香港勞工法例的區分標准》(廈門大道之行律師事務所張照東):
香港法深受英國法的影響,除了本地成文法和判例外,英國法也成為香港法律淵源的組成部分。在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問題上,香港法院同樣面臨著如何區分的困擾。不過,由於語言環境和用語習慣的不同,香港將勞動法稱為勞工法例,勞動合同稱為僱傭契約或服務的契約(contract of service),勞務合同稱為為人服務的契約(contract for service),勞動者稱為雇員,用人單位稱為僱主,勞務提供者稱為外工(outworker)。因此,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別,也被稱為雇員與外工的區分。
香港《僱傭條例》第2條規定,僱傭契約是指任何書面或口頭、明言或暗示之協議,由協議之一方同意僱傭另一方,而該另一方則同意受雇為雇員,為僱主服務;此外,亦指學徒合約。雇員是指根據第4條之規定,適用於本條例之雇員。第4條明確規定雇員的要件是:體力勞動工人或月收入不超過11500港元的非體力勞動工人,而且是連續受雇(continuous employment)的僱傭契約下的雇員。 《雇員賠償條例》第2條則規定,雇員是指所有僱傭契約下的雇員,不論其所擔任者為體力勞動、文書或其他工作。但是,上述規定寥寥數語,並不足以清楚地辨別出雇員與外工有何區別。在司法實踐中,法院通過判例確立了辨別是否存在僱傭關系的幾種方法。
1、控制測試法則(control test)
為了確定在一個案件中是否存在僱傭關系,法庭最早是使用控制標准來檢測的。早在1880年,賓維奧(Bramwell)法官在案件中適用該法則來定義僕役進而確定僱傭關系的存在:「一個僕役將受他的主人差使,並得隨主人的指示工作。」 法學專家沙羅曼(Salmond)也將僕役定義為:「任何受雇並為僱主工作,而且在行動上受控制的人。」 在這當中,控制的權利(right of control)成為判斷是否存在僱傭關系的主要標准(the ultimate test)。
1924年,麥卡特(McCardie)法官進一步明確了控制權利的主要因素是:①所處理的工作性質;②所給予的行動自由;③契約中列明的數量多寡;④付款(支取工資)的方式;⑤辭退權;⑥對給予獎賞的標准所具有的控制能力。 1946年,范奇頓勛爵(Lord Thankerton)在另一個案件中認為,選任權、辭退權和工資的支付是判斷僱傭關系的因素。 在其他案件中,法庭提到的因素還有:授權、獨具有服務、廠房和儀器的供應、工作義務、工作時間和假期等。
2、整合測試法則(integration test)
在一般情況下,僱傭關系中的僱主可以告訴員工做什麼(what to do)和怎麼做(how to do),所以控制測試法則可以輕易地應用於雇員和外工身份。 但是,對於具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士而言,雇員所使用的技能,僱主可能無從了解,也就無法命令員工做什麼和怎麼做,控制測試法則也就難以適用了。於是,法庭另行採用整合測試法則作為判案參考。
整合測試法則最早見於丹寧勛爵(Lord Denning)在1952年一個案件的判詞中:「當你見到一份服務的契約時,你很容易察覺到它的存在,但告訴我它的差異也許感到困難。一個船主、一個司機和一個報章的記者,都是在服務的契約(contract of service)下受雇;但一個領航員、一個計程車駕駛員和一個報章的投稿者,他們卻在為人服務的契約(contract for service)下獲聘。因此,對於上述所有事例的描述中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在服務的契約下,一個人是受雇於企業的一部分,而他的工作將整合成為企業的一部分。至於為人服務的契約,雖然也是為企業工作,但它並不整合於企業內,而只是一種附屬(accessory)而已。」
整合測試法則對於判斷具有特殊技能的雇員是較為容易的。如在1967年一個案件中,原告是馬戲團的空中飛人,她除了需要花大部分時間進行練習和排演外,還要協助做其他工作(如推銷節目)。法庭判決:雖然她的主要工作可以獨立地自己完成,但由於這些工作是整合於馬戲團的,故她是一名雇員。
3、混合測試法則(mixed test)
為了充分發揮控制測試法則和整合測試法則的優點,法庭開始採用將二者包含在內的整體性測試法則,稱為混合的(mixed)、多元的(multiple)或經濟實況(economic reality)測試法則。
在1968年一個案件中,一名工人為貨車司機,他從原告(公司)以租購(hire-purchase)方式獲得一輛貨車。在受聘時約定,他需要將貨車塗上與公司一貫採用的顏色,並須穿著制服和公司員工的合理指示。同時約定,如果他生病或請假休息時,可以自行找替工為他工作。因此,公司認為他並非公司雇員。當年金和國家保險大臣(Minister of Pensions and National Insurance)認定該司機是雇員,需要按規定納稅和供款時,公司作為原告向法庭起訴。最後法庭判定,該司機不是雇員。案件中,麥堅拿(Mackenna)法官指出,一個服務的契約是否存在,需要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①該僕役同意,在以薪金或其他報酬作為約因時,為主人提供工作和技巧,以完成服務;②他同時明示或暗示地同意,他的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受主人的控制;③契約內的其他條款,與一份服務的契約應具備的互為一致。
香港勞工法律的上述規定和相關判例,對雇員與外工的區別確立了幾個判斷標准,特別是控制測試法則中的行動自由程度、付款(支取工資)的方式、對給予獎賞的標准所具有的控制能力、廠房和儀器的供應、工作時間和假期等參考因素,整合測試法則中的雇員工作是否將整合成為企業的一部分的標准,以及混合測試法則中綜合各種因素具體判斷的方法,對我們區分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但應當注意的是,基於不同的法律背景,對於類似情形的案件,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所得出的結論不一定會與香港法院的判例相一致。

熱點內容
道德悲情 發布:2025-01-13 15:40:23 瀏覽:599
經濟法的種類及含義 發布:2025-01-13 15:38:57 瀏覽:514
2015年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1-13 15:33:02 瀏覽:118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 發布:2025-01-13 15:09:37 瀏覽:296
規章標語 發布:2025-01-13 15:04:54 瀏覽:731
法律非法學考什麼 發布:2025-01-13 15:04:08 瀏覽:602
關於教師體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3 15:02:49 瀏覽:905
部隊幹部轉業法規 發布:2025-01-13 14:59:57 瀏覽:977
發錯微信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3 13:54:22 瀏覽:341
司法邵武人 發布:2025-01-13 13:52:51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