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時效

勞動法時效

發布時間: 2020-12-18 16:42:50

勞動法中對加班費的時效限制規定是多長時間

1.根據勞動部1995年3月25日頒布的《〈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第六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工作時間。企業由於生產經營需要而延長職工工作時間的 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執行。」《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第四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它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突發性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情形。可見,國家不提倡加班加點,但也不是完全禁止。
《勞動法》的確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而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 300%的工資報酬。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在休息日休息是沒有工資的,所以休息日加班工資應該在按月發放的正常工資之外另按日工資標準的200%支付。但是,國家規定法定節假日期間,用人單位應該向勞動者支付工資,也就是說,單位按月發放的工資中已經包括了法定節假日的工資,所以,單位在支付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時,只須另外支付日工資標準的200%,加上包含在按月發放的正常工資中的法定節假日工資,就符合了《勞動法》規定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 300%的工資報酬。
原勞動部發布的《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 (勞部發〔1995〕226號)明確規定,凡是安排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補休的,均應該支付給勞動者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或日工資標准150%、200%的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則應該另外向勞動者支付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小時或日工資標准300%的工資。
如果企業不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按規定,企業除了應當補足勞動者的加班工資外,還要按不足部分的25%支付補償金。
不過現在小企業基本上不管那麼多了,關鍵在於加班的那句,「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大部分人都選擇默認接受,就怕丟了飯碗。
2.關於不定時工作制:也不是隨便可以制定的,前提勞動局審批企業的申請崗位和勞動者協商同意並給於補償
3.可以先到勞動局的監察大隊請求出面給於協調和幫助,不行的話寫書面的仲裁書到勞動局仲裁委員會仲

Ⅱ 誰能告訴我勞動法對於調休時效性怎麼規定的

用人單位根據法律規定製定調休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其他勞動法律法規,對調休只作了原則性規定。一是全民法定節日(元旦、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國慶共11天)應當安排勞動者休假;二是休息日(周六、周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對於勞動者在休息日加班後如何調休,以及調息時間的時效,沒有做出統一規定,由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總的原則,結合自己單位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做出規定。

一般來說,休息日加班的,會安排在本周或下周內調休。因為這樣安排不會與「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規定發生沖突,也不用支付加班費。

對勞動者調休假的天數及時效,用人單位一般規定是能數個調休日,調休的時效,也規定在本年度使用。這樣安排有利於生產經營和勞動者身體健康。

附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節錄)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附2:《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節錄)

第十條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少於應休年休假天數,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Ⅲ 現在最新勞動法規定的仲裁期限是多長時間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回裁時效期間從當答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四十三條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Ⅳ 勞動法一年的時效是除斥期間還是訴訟時效

所謂一年的時效,勞動者及其近親屬和工會申請工傷認定時效為一年,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為一年。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Ⅳ 單位違反勞動法起訴的時效性是多久

申請勞動仲裁的一般時效為一年。但是,在有些情況下,一年的時效期間還不能保護回勞動者的合法權答益。如在有的行業,尤其是建築業,拖欠工資問題比較突出,工人的勞動報酬很多到年底才結算;還有些勞動者為了維持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對用人單位拖欠勞動報酬的行為不敢主張權利。如果都適用一年的仲裁期間,不利於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因此本條第四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對於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已經終止的情況,則沒有維系勞動關系這樣的顧慮,因此本條第四款作出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的規定。

Ⅵ 勞動法規定年假有效期是多久

年假,是國家根據勞來動者工作年限和勞自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期間的帶薪連續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Ⅶ 在勞動法中的所有糾紛,的追訴期的期限

一般起訴時間是2年

工傷的起訴時間是1年

如果 過了追訴期 只能 申訴

舉證一般都是誰主張 誰舉證 但是 勞動法 很多部分有明確規定 舉證責任是倒置的

換句話說 用人單位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 付舉證責任

Ⅷ 勞動法中的訴訟時效是一年,這個時效是從哪一天開始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內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容。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Ⅸ 勞動法訴訟時效是幾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專裁的時效期間為屬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9)勞動法時效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目的: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時間及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通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范圍: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熱點內容
啟東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20 04:23:17 瀏覽:702
民法學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2024-11-20 04:07:19 瀏覽:902
河南律師查詢 發布:2024-11-20 04:00:46 瀏覽:360
青海省法律援助個人工作總結 發布:2024-11-20 03:42:46 瀏覽:271
連雲港司法拍賣公告 發布:2024-11-20 01:34:54 瀏覽:417
餐飲部服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0:38:31 瀏覽:46
王優銀律師 發布:2024-11-20 00:07:08 瀏覽:7
勞動合同法上班期限 發布:2024-11-20 00:00:45 瀏覽:470
下列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特點的有 發布:2024-11-19 23:29:54 瀏覽:28
周末條例 發布:2024-11-19 22:50:11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