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清末訴訟法

清末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0-12-18 17:22:25

A. 回答清末審判制度的影響和內容

清末審判制度改革是中國審判制度近代化的開端。本文對晚清改革的原因、內內容、成效和不足進容行了分析論證,通過梳理相關歷史數據,總結改革對中國審判制度近代化推動的作用,並分析了改革失敗的原因,使人們對晚清改革有一個新的認識,希冀能為當代的司法體制改革提供一點歷史借鑒。 清廷將刑部改為法部,職掌司法行政權,將大理寺改為大理院,職掌審判權,並且成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設立檢察院,職掌提起訴訟,監察判決執行等。制定了專門的訴訟程序法:《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刑事訴訟律草案》、《民事訴訟律草案》。 改革取得了極大的成效:設立了新的司法審判機關,設置了專職法官,制定了新的訴訟程序法,審判制度中有許多創新,並且為以後的司法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礎。 當然,改革中也存在諸多的不足。清廷不願放棄中央集權的行政模式,審判不能完全獨立;宣傳力度不夠,民眾缺乏對新生事物的認同;機構不健全、法律不完備、法官不足、財政匱乏也都嚴重阻礙了改革的進程,最終導致改革失敗。

B. 中國法制史、論述清末法制改革

清末法制變革表現為

1.憲政改革

①憲政文件:《欽定憲法大綱》是清政府主動制定的憲法性文件;「十九信條」全稱《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其是清政府被動制定的憲法性文件。②憲政實施機構:主要表現在中央的資政院和地方的諮議局。

2.法律體系的改革

清末變法分為三種情況:清末制定並實施的、清末制定頒布但沒有實施的、僅在草案階段時清政府就被推翻而及出台的。

刑事法律的改革。《大清現行刑律》是清政府在變法過程當中得到具體實施的一個過渡性的刑法典。《大清新刑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步近代意義上的專門刑法典,這部法律得到了制定和公布,但在清政府統治時期沒有實施。

民事法律改革。《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民法典草案,但其僅停留在草案階段並沒有實施;其採取的是德國法法典體系,分為總則、債、物權、親屬、繼承;其中總則、債、物權三編是由日本人松崗正義等幫助起草的。

另外還有《大清商律草案》、訴訟法律、法院編製法這些變革。

3.司法制度上的變革。一方面是被動進行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領事裁判權制度和在領事裁判權之下建立起來的出賣中國司法主權的各種裁判制度。另一方面是清末清政府主動進行的司法改革,例如把刑部改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事務;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法院系統,把大理寺改為大理院,地方設立高級審判庭、地方審判庭、初級審判庭,這套體制為中華民國時期的司法體制奠定了基礎。

C. 中國從清末到現在的法律的主要變化過程是什麼

從無系統到有系抄統,由人襲治緩慢向法治轉變。
清末以沈家本、楊廷芳為主的法治派和禮學派有爭論。
臨時憲法大綱只作用了很短一段時間,被袁世凱改了兩次。
後來軍閥割據,也立了幾個法。
革命根據地主要以土地立法為主。
建國前以人民政協宣言代替憲法。

D. 簡述清末修律的原因

清末修律原因: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由一個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回20世紀以後迫於革命的答壓力和粉飾立憲騙局的需要,清朝政府設立修訂法律館。模仿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制定了刑律、民律和訴訟法草案。從而打破了中國固有的「諸法合一」的立法形式,中華法系徹底解體,半殖民地半的、封建社會法制形成。這場運動雖未能改變清王朝退出歷史舞台的命運,但在修律過程中引進和傳播了西方近代的法律學說和法律理念,為中國法律近代化開創了新的局面。我們一般把這一時期的法律改革活動稱為清末修律。

E. 論述清末法制變革的成敗得失

《論述清末法制變革的成敗得失》

1、清末變法修律的主要內容:
一是制定了《大清現行刑律》。這是清政府於1910年頒行的一部過度性法典。在《大清律例》上稍作修改而成;
二是制定了《大清新刑律》。這是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專門刑罰典。1911年正式公布,預定宣統五年正式實施,但未正式實施;
三是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民法草案,未正式實施;四是制定了一些主要的商事立法。頒布了《欽定大清商律》等法規;五是修訂了主要的訴訟法規。如《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等;六是訴訟體制發生了變化。調整了司法機關,改革了訴訟制度等。

2、清末變法修律的特點:
一是在立法上仿效外國資本主義法律形式,同時又固守中國封建法制傳統。即「參酌各國法律」進行變法修律,但又不能違背「中國數千年相傳之禮民情」。這是清朝變法修律的基本特點;
二是在內容上表現出封建專制傳統和西方資本主義法學最新成果的混合。即大量使用了西方法律理論、原則、制度和法律術語,使得保守落後的封建法律內容與先進的近代法律形式同時存在;
三是在法典編纂上,改變了「諸法合一」的傳統形式 ,明確了各部門之間、實體法和程序法之間的差別,分別制定或起草了有關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規,形成了近代法律體系的雛形;
四是清末變法是清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地位,在保持君主專制政體的前提下被迫進行的。因而根本不能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也沒有真正的民主形式。

3、清末變法的影響:
一是導致了中華法系的解體;
二是為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引進和傳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學說和法律制度;
四是在客觀上有助於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F. 清末變法修律時期司法機關的變化

清末司法機關的改革是在1906年至1911年的「預備立憲」期間進行的,基本上貫徹了減少行政柑橘,實行司法獨立的原則,經過改革,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司法組織系統。
1,司法行政機關的調整,在中央,清政府從1906年起,改刑部為法部,作為中央的司法行政機關,不再兼任何審判職能,以使行政與司法分立。在地方,清政府從1907年起,改提省刑按察使司為提法使司,負責地方司法行政工作以及司法監督。
2,審判機關的調整,在中央,清政府從1906年起,改大理寺為大理院,作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規定:「司法大權則專屬法布,以大理院任審判,而法官監督之,均與行政想對峙,而不為所節制。」由此奠定了中央司法與行政分立的基礎。在地方,清政府從197年起,各省設高等審判廳,府設地方審判廳,州縣設初級審判廳,專門負責審判,地方行政長官不再兼理司法。這樣,地方司法也開始獨立於行政之外。
3,實行檢審合署制,在「預備立憲」中,清政府採用「檢審合一」的原則,規定從中央到地方的四級審判機關內,相應設置總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初級檢察廳,使其對形式案件實施偵察,提起公訴,實行審判監督,在特定的民事案件中充當訴訟當事人或公益代表人。

G. 清末修律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清末修律是清統治者為了挽救政治危機,維護其搖搖欲墜的統治,迫於國內外各種矛盾的壓力下進行的,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它是在保持君主專制政體的前提下進行的,因而不可能帶來真正進步、民主的法律制度。除此之外,清末修律活動還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第一,在立法指導思想上,自始至終貫穿著「仿效外國資本主義法律,固守中國封建法制傳統」的方針。一方面清政府迫於激變的時局不得不「改弦更改」、「參酌各國法律」進行變法修律,但在根本問題上又堅持修律應「戾乎中國數千年相傳之札教民情」。因此,借用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堅持中國固有的封建制度的內容,即成為清末統治者變法修律的基本宗旨。

第二,在內容上,清末修訂的法律表現出封建專制主義傳統和西方資本主義法學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一方面,清末修律堅持君主專制體制及封建倫理綱常「不可率行改變」,在新修訂的法律中繼續保持肯定和維護專制統治的傳統;另一方面,又標榜「吸收世界大同各國之良規、兼采近世最新之學說」,大量引用西方法律理論、原則、制度和法律術語,使得保守落後的封建法律內容與先進的近現代法律形式同時顯現在這些新的法律法規之中。

第三,在法典編纂形式上。改變了中國歷代相傳的「諸法合體」的形式,明確了實體法之間,實體法與程序法之間的差別與不同,分別制定、頒行或起草了有關憲法、刑法、民法、商法、訴訟制度、法院組織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規,形成了近代法律體系的初步雛形。

H. 清末司法體制的變化

一、司法體制的變革與四級三審制
對舊的訴訟體制和審判制度的改革,流於形式:
1、改刑部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刑政事務;改大理寺為大理院,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實行審檢合署。
2、實行四級三審制。確立一系列近代意義上的訴訟制度,實行四級三審制,制定了刑事案件公訴制度.證據.保釋制度;審判制度社會實行公開.迴避等制度。
初步規定了法官及檢察官考試任用制度;改良監獄及獄政管理制度。

二、領事裁判權與審判和會審公廨
1、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即「治外法權」,凡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的國家,其在中國的僑民不受中國法律管轄,只由該國的領事或設在中國的司法機構依其本國法律裁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稅則》(1834年7月22日,香港);《虎門條約》;其他條的擴充
(1) 內容:
A——中國人與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間的訴訟:依被告原則;
B——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由所屬國審理;
C——不同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適用被告主義原則:
D——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與非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爭訟:前者是被告則適用於被告主義原則,後者是被告,則由中國法院管轄。
(2) 審理機構:
A一審——由在華領事法院或法庭審理;
B:二審上訴案件——由各國建立的上 訴法院審理;
C:終審案件——由本國最高審判機關受理。
(3)後果: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2、觀審制度——強行干預中國審判的制度:即外國人是被告的案件,其所屬國領事官員也有權前往觀審,如認為審判.判決有不妥之處,可以提出新證據等。
注意:這種制度是原有領事裁判權擴充。
3、會審公廨。1864年清廷與英、美、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議在租界內設立的特殊審判機關。
A——凡涉及外國人案件,必須有領事官員參加會審;
B——凡中國人內與外國人訴公案,由本國領事裁判或陪審,甚至租界內純屬中國人之間的訴工也由外國領事審判並操縱判決。
注意:這是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擴充和延伸。

I. 清末變法修律法觀念的更新

清末修律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帝制,仁德和祖教綱常等中華文化傳統的思想指導下,表面上為收回領事裁判權,實質為維持清廷的苟延殘喘,從而「折沖樽俎,模範列強」。他們把法律變革本身等同與制定西方化的各種法典,造就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中西法文化特殊混合體,而沒有將其本土化。
1.在立法指導思想上
清末修律自始至終貫穿著「仿效外國資本主義法律形式,固守中國封建法制傳統」的方針。因此,借用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堅持中國固有的封建制度內容,即成為統治者變法修律的基本宗旨。
2.在內容上
清末修訂的法律表現出封建專制主義傳統與西方資本主義法學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一方面,堅行君主專制體制及封建倫理綱常「不可率行改變」,在新修訂的法律中繼續保持肯定和維護專制統治的傳統;另一方面,又標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國之良規、兼采近世最新之學說」,大量引用西方法律理論、原則、制度和法律術語,使得保守落後的封建法律內容與先進的近現代法律形式同時顯現在這些新的法律法規之中。
3.在法典編纂形式上
清末修律改變了傳統的「諸法合體」形式,明確了實體法之間、實體法與程序法之間的差別,分別制定、頒行或起草了憲法、刑法、民法、商法、訴訟法、法院組織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規,形成了近代法律體系的雛形。
清末修律的真實目的也決定了其在判斷西方法律模式時的價值選擇。是效仿大陸法系的法典法,還是引入英美法系的判例法,這實質上涉及一個究竟是選擇法國大革命模式的理性主義和國家主義,還是選擇保守英美憲政革命模式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問題。西方兩大法系的法律制度雖然都體現了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精神,但是英美判例法卻飽含著更為強烈和深刻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和地方自治因素,這與清王朝所崇尚的「大一統」的國家主義和「法自君出」的專制主義相去甚遠。賴特勛爵曾說過:「普通法將英語國家維系在一起,它被恰當地稱之為自由民族的法律。」然而,中國從來就不是崇尚自由的民族,也就很自然地將英美判例法排除在外。

J. 清末變法修律的背景

(一)清末變法修律的背景
所謂「清末變法」,主要是指在1901年以後,清政府在內外壓力之下,被迫推行的法律變革活動。清朝光緒年間(1898年),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統治集團,曾經以血腥手段鎮壓了戊戌變法運動。時隔不久,在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一場愛國反帝的義和團運動,嚴重地動搖了清朝統治的基礎。而八國聯軍的進入北京,更使清朝這個天朝大國的尊嚴掃地殆盡。倉皇出逃的慈禧太後,深感無法照舊統治下去了。為了緩和人民群眾的反抗,挽救瀕臨崩潰的清朝統治,她撿起了戊戌變法的旗幟,以新政變法作為自救的一條出路。
光緒二十七年一月,流亡在西安的慈禧太後下詔變法,提出「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罔變之治法。大抵法久則弊,法弊則更」,「法令不更,錮習不破,欲求振作,須議更新」。光緒二十八年二月,清廷下詔:「中國律例,自漢唐以來,代有增改。我朝《大清律例》一書,折衷至當,備極精詳。惟是為治之道,尤貴因時制宜,今昔情勢不同,非參酌適中,不能推行盡善。況近來地利日興,商務日廣,如礦律、路律、商律等類,皆應妥議專條。」
根據這道諭旨,袁世凱、劉坤一、張之洞舉薦沈家本、伍廷芳主持修律館「就目前新政宜改訂者,擇要譯修」。清廷遂「派沈家本、伍廷芳將一切現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參酌各國法律,悉心考訂,妥為擬議,務期中外通行,有抑治理」。從此清末修律正式提上日程。清朝朝野上下,「爭言變法」,包括「預備立憲」、修訂新律、改革官制、司法革新等內容的「新政」也次第展開。
(二)清末變法修律的指導思想
「清末變法」是本世紀初清朝政府在各種壓力下被迫推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重大法律變革。西方列強所施加的政治、軍事壓力,是迫使頑固保守的清朝政府推動法律變革的重要原因。「折沖樽趄,模範列強」,迎合和滿足西方列強的政治需要,就成為變法修律的一個直接目標。但對清朝政府而言,其根本目的是借「變法」之名,敷衍國內的反對勢力,緩和各種矛盾,進而挽救垂危的統治。因此在提出「折中世界大同各國之良規,兼采近世最新之學說」的同時,又為變法修律設置了不能逾越的一條底線「不戾乎中國數千年相傳之教民情」。實質上仍然要維護「三綱五常」觀念及其所體現的封建專制制度。所以清末變法修律的指導思想體現為「參考古今,博輯中外」「務期中外通行」為基本目標,並以「中國法律與各國參考互證」作為修訂法律的基本方法。但在實際上,重心仍然落在「三綱五常」等倫理觀念及相應的倫理秩序上。「模範列強」僅是形式與手段,「固守傳統」才是變法修律核心。
對清末變法修律的指導思想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
1.西法與中法結合,務期中外通行。「務期中外通行」是晚清修律的宗旨和最基本的指導思想,它通過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的論證和修律實踐,得到了具體貫徹。
2.修律與研核法理結合。在沈家本主持修訂法律館期間,力求將修律與研核法理相結合。他提出:「法之修也不可不審,不可不明。而欲法之審、法之明,不可不窮其理」。沈家本充分認識到法理學的昌明與法制建設的關系,並從變法修律的需要出發,探討西方法理學,用以指導改革舊律,創建新章。
如根據西方「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資產階級刑法原則,反對比附斷案。根據西方的法律體系,改變舊律的結構。根據西方三權分立與司法獨立的學說,制訂《法院編製法》等等。
3.修律與促進法制文明結合。清朝法律源於明律,但較之明律尤為嚴酷。沈家本力圖通過修律改變清朝法律落後與野蠻的現狀,促進法制文明。具體表現在:
(1)奏請刪除凌遲、梟首、戮屍、緣坐、刺字等酷刑,並得到清廷的允准。
(2)奏請減少死刑條款,改虛擬死罪為流徒。將虛擬死罪的戲殺、誤殺、擅殺三者改為流徒。
(3)奏請禁止買賣人口和蓄養奴婢。
(4)奏請改良監獄等等。
(三)清末變法修律的主要內容
清末最後10年的變法修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進行以「預備立憲」為中心的憲政活動,炮製出《欽定憲法大綱》、《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等憲法文件;
2.初步改革法律舊制,如刪除律內重法、取消滿漢差別,頒行《大清現行刑律》等;
3.制定新律。從1902年沈家本受命主持修律工作以後,陸續修訂或公布了包括《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大清民事訴訟律》、《大清刑事訴訟律》、《大清商律草案》、《公司律》等數目眾多的法律。這些新的立法大部分雖然並未真正得到施行,但在客觀上仍為中國法律體系的近代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4.改革司法體制,初步建立近代意義上的司法體制和司法制度,包括審判制度、警察制度及監獄管理制度等。

熱點內容
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 發布:2025-01-13 17:33:23 瀏覽:585
南安溪美法院 發布:2025-01-13 17:31:58 瀏覽:94
司法部機關黨委 發布:2025-01-13 16:46:38 瀏覽:689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站的考核總結 發布:2025-01-13 16:17:18 瀏覽:904
道德悲情 發布:2025-01-13 15:40:23 瀏覽:599
經濟法的種類及含義 發布:2025-01-13 15:38:57 瀏覽:514
2015年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1-13 15:33:02 瀏覽:118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 發布:2025-01-13 15:09:37 瀏覽:296
規章標語 發布:2025-01-13 15:04:54 瀏覽:731
法律非法學考什麼 發布:2025-01-13 15:04:08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