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三種訴訟法的

三種訴訟法的

發布時間: 2020-12-18 18:50:56

『壹』 訴訟法規定的三種訴訟地域管轄的原則各是什麼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地域管轄〔3〕有三種,即一般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和專屬管轄。

『貳』 我國三大訴訟法所共有原則包括什麼

我國三大訴訟法規定的共同基本原則
1.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人回民答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 進行訴訟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3. 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 審判公開進行,但在刑事案件中,根據法律可以規定例外。
5. 實行迴避制。
6. 實行兩審終審制。
7. 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8. 被告人、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護,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律師承擔法定的司法援助義務

『叄』 民事訴訟法中專屬管轄中大概包括哪三種案件

民事訴訟法中專屬管轄包括以下三種案件:

1、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

2、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

3、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3)三種訴訟法的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八條,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不動產糾紛是指因不動產的權利確認、分割、相鄰關系等引起的物權糾紛。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政策性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確定管轄。

不動產已登記的,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不動產未登記的,以不動產實際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

『肆』 三大訴訟法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訴訟和仲裁都來是解決自糾紛兩個法律途徑,為了保證訴訟仲裁的順利開展,國家有一系列的訴訟仲裁法規,保障了訴訟仲裁的運行,其中也規范了司法工作人員的行為,維護司法的威嚴和公正。

『伍』 根據訴訟種類的不同,我國訴訟法有那三種

根據訴訟要來解決的案件性質、訴訟的自內容、程序等因素的不同,或者簡稱為訴訟種類的不同,我國的訴訟可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1、刑事訴訟

一般指國家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活動進行偵查、起訴和審判的司法活動。

2、民事訴訟

一般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民事糾紛後請求法院進行裁判的司法活動。

3、行政訴訟

一般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將其起訴到法院,由法院進行裁判的司法活動。

『陸』 我國的三大訴訟法是什麼

  1. 刑事訴訟法

  2. 民事訴訟法

  3. 行政訴訟法

『柒』 什麼是訴訟法它分為哪三類

訴訟法指的是規定訴訟程序的法律的總稱,是打官司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訴訟法是典型的法律程序法。
在中國有三大訴訟法,分別是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捌』 三大訴訟法中,「近親屬」分別指哪些人

說到近親屬,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主要是指與自己血緣相近的一些人,主要包回括自己的父母、答配偶、子女等等。在我國不同的訴訟裡面,規定的近親屬范圍是不同的。一、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二、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三、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需要注意,在不同訴訟中,法律中規定的近親屬的范圍是不同的,有的時候將祖父母、外祖父等歸入了近親屬的范圍之內,但有的訴訟中卻不包括這些人。因此各位要具體分清楚究竟屬於怎樣的訴訟,才能明確近親屬的范圍。

『玖』 三大訴訟法的共同原則和制度 三大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和制度

三大訴訟法的共同原則和制度

(1)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3)適用法律平等原則。

(4)訴訟以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原則

(5)人民檢察院對訴訟實行監督原則。

(6)公開審判原則。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一律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不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判時必須公開。

(7)迴避制度。迴避制度,是指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審理,而要求與案件有一定的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或訴訟活動的審判制度。

(8)合議制度。

(9)兩審終審制。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

三、三大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和制度

1,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和制度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刑事訴訟法第三條規定:「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2)專門機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

刑事訴訟法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

(3)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刑事訴訟法第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4)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5)辯護制度。

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針對控訴一方的指控而進行論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減輕或免除罪責的反駁和辯解,以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訴訟行為。辯護分為自行辯護、委託辯護和指定辯護。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託下列1一2人作為其辯護人:①律師;②人民團體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減輕或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以維護其合法權益。

(6)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為了有效地同犯罪作斗爭,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採取的暫時限制或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各種法定強制方法。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五種強制措施,即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和逮捕。

2.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和制度

(l)調解原則。

調解是解決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在民事訴訟整個過程中,人民法院都可以主持調解。人民法院主持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和合法的原則,即調解的進行,應當是在雙方當事人願意調解的基礎上,調解程序應當合法,調解的協議也應合法。若調解未能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及時判決,不應久調不決。

(2)處分原則。

民事訴訟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可依法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3)支持起訴原則。

支持起訴是指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支持起訴的限於侵權行為而產生的糾紛。

(4)辯論原則。

民事訴訟中的辯論,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進行的,參加者是當事人雙方及依法享有辯論權的訴訟代理人。辯論的內容,是案件事實及爭議的問題,包括案件實質性問題和程序性問題。辯論的形式,有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辯論權的行使,貫穿於訴訟全過程,而不僅僅是限於辯論階段。人民法院應當保障雙方當事人充分行使辯論權,為當事人行使辯論權提供方便。人民法院應當重視辯論的作用,未在法庭L辯論和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法院裁判的根據。

(5)財產保全。

財產保全的范圍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財產保全分為訴訟前保全和訴訟中保全。

訴訟前保全要求具備以下條件:①發生了財產權益爭議;③利害關系人申請並提供擔保;③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可能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訴訟中保全要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①案件具有財產給付內容;②存在著由於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將來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能性。

財產保全的措施有查封、扣押、凍結、變賣、限制支取到期應得收益、限制實現到期債權等。

(6)先予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①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案件;②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③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其他案件。但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二是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7)訴訟費用。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應當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財產案件除交納受理費外,並按照規定交納其他訴訟費用。」訴訟費用實行「由敗訴方負擔」的原則,此外,依據不同的情況,還存在按比例負擔、人民法院決定負擔、原告負擔、協商負擔、自行負擔、申請人負擔、被申請人負擔等情形。

3.行政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和制度

(1)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2)舉證責任。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並且根據「先取證後裁決」的原則,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禁止被告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拾』 請問哪位高手知道三大訴訟法,即形式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區別

三 大 訴 訟 法 比 較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訴 訟 參 與 人

解釋第97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1. 檢察院
2. 參加人
① 當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再審申請人)
② 訴訟代理人(法定訴訟代理人、委託訴訟代理人)
3. 勘驗人、鑒定人、證人、翻譯人員(狹義訴訟參與人,又稱其他訴訟參與人)

1. 當事人
① 被害人(僅指公訴案件被害人,無上訴權,所以請求人民檢察院抗訴)
② 自訴人
③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分界:提起公訴)
④ 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
2. 其他訴訟參加人
① 法定代理人(第82條)
② 訴訟代理人(原告)
③ 辯護人(被告)
④ 證人
⑤ 鑒定人
⑥ 翻譯人員
期間 年/月/日/時 月/日/時

上訴的 提起

當事人

當事人(應當提交上訴狀/第147條) 1.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
2. 被告人的辯護人和進親屬,經被告人同意(用書狀或者口頭/第180條)
3.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
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
當事人 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 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申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或檢察院提出申訴
法院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提審或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格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
抗訴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抗訴 1.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地方格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抗訴
2.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提請上級檢察院抗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向同級法院抗訴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決定立案
(受理)

7日

7日

仲裁/5日 1. 普通程序7日
2. 簡易程序3日/解釋第118條
3. 收到自訴狀或者口頭告訴第2日起15日內
提交答辯狀
10日
15日 不提交答辯狀,但被告及辯護人在開庭前5日提供有關材料

一審期限

3個月內/第57條 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 特別程序 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

1.6個月內

2.特殊情況,可以延長6個月

3.還需延長,報上級法院

3個月

1.立案之日起30日內

2.公告期滿後30日內 1.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超過1個半月
2.經省級高院批准或者決定,延長1個月

受理後20日內
上訴期間 不服判決的15日,不服裁定的10日 不服判決的15日,不服裁定的10日 不服判決的10日,不服裁定的5日
當事人申請再審 2年內 2年內 無期限限制
提起再審 無期限限制 無期限限制 無期限限制

再審對原判決的態度 1.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解釋第77條)
2.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第62條) 1. 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民訴意見199、200)
2.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原判決的執行(第178條)

當事人的申訴是再審案件的來源,雖然不能直接引起審判監督程序。

不能停止原判決的執行(第203條)

二審的開庭和書面審理 1.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2.事實有爭議的、認為認定事實不清楚的,開庭審理。

1.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2.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逕行判決、裁定。

1.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2.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3.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不公開審理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其它法律特別規定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當事人申請:離婚和商業機密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14-16歲
4.16-18歲,一般也不公開
5.商業秘密(申請、確實)

中級管轄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
2.海關處理的案件;
3.對國務院各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提起訴訟的案件;
4.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指:被告為縣級以上政府;重大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重大涉外、涉香、澳、台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專利糾紛案件、重大涉香、澳、台案件)。
4.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即中院)管轄

1.反革命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不予受理 1.第36條 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後,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解釋第44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八)起訴人重復起訴的

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不予受理 第111條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意見144:當事人撤訴或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解釋第188條 對於自訴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起訴:
(六)除因證據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人撤訴後,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
(七)經人民法院調解結案後,自訴人反悔,就同一事實再行告訴的。

按撤訴處理

原告經兩次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的

按申請撤訴處理

1.原告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
2.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3.原告應交而未交訴訟費的 1.自訴案件原告經兩次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的
2.自訴案件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3.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4.公訴案件,檢察院在補充偵察期限內沒有提請恢復審理(解釋第157條)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證據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被害人陳述;
5.證人證言;
6.犯罪嫌疑認、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7.鑒定結論;
8.勘驗、檢查筆錄

中止訴訟 1.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6.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7.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解釋第51條

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管轄

1.自訴人或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

2.以及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後被告人脫逃

3.由於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

4.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中止審理。
解釋第181條、第204條

終結訴訟

1.原告死亡,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放棄訴訟權利的;

2.作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後,其權利義務的承受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3.因中止訴訟1、2、3原因中止訴訟滿90日仍無人繼續訴訟的,裁定終結訴訟,但有特殊情況的除外。
解釋第52條

1.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2.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3.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4.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迴避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3.其他人員迴避,審判長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3.其他人員迴避,審判長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檢察人員迴避,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
偵查人員迴避,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3.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4. 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同級人民檢察委員會決定。

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證據 1.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材料;

3.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材料。
1.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經過審理,分別判決 1.維持判決
2.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3.履行職責判決
4.變更判決
5.駁回訴訟請求判決
6.確認判決

審理上
訴,分別
處理 1.維持原判;
2.依法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

1、2、3、4 1.維持原判;
2.依法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4.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1、2、3、4
1.維持原判;
2.應當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

1、2、3
1. 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
2. 適用法律錯誤
3. 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4. 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

三 大 訴 訟 法 比 較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訴 訟 參 與 人

解釋第97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1. 檢察院
2. 參加人
① 當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再審申請人)
② 訴訟代理人(法定訴訟代理人、委託訴訟代理人)
3. 勘驗人、鑒定人、證人、翻譯人員(狹義訴訟參與人,又稱其他訴訟參與人)

1. 當事人
① 被害人(僅指公訴案件被害人,無上訴權,所以請求人民檢察院抗訴)
② 自訴人
③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分界:提起公訴)
④ 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
2. 其他訴訟參加人
① 法定代理人(第82條)
② 訴訟代理人(原告)
③ 辯護人(被告)
④ 證人
⑤ 鑒定人
⑥ 翻譯人員
期間 年/月/日/時 月/日/時

上訴的 提起

當事人

當事人(應當提交上訴狀/第147條) 1.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
2. 被告人的辯護人和進親屬,經被告人同意(用書狀或者口頭/第180條)
3.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
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
當事人 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 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申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或檢察院提出申訴
法院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提審或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格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 1. 各級法院院長對本院,提交審判委員會
2.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
抗訴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抗訴 1.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地方格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抗訴
2.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提請上級檢察院抗訴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向同級法院抗訴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決定立案
(受理)

7日

7日

仲裁/5日 1. 普通程序7日
2. 簡易程序3日/解釋第118條
3. 收到自訴狀或者口頭告訴第2日起15日內
提交答辯狀
10日
15日 不提交答辯狀,但被告及辯護人在開庭前5日提供有關材料

一審期限

3個月內/第57條 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 特別程序 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

1.6個月內

2.特殊情況,可以延長6個月

3.還需延長,報上級法院

3個月

1.立案之日起30日內

2.公告期滿後30日內 1.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超過1個半月
2.經省級高院批准或者決定,延長1個月

受理後20日內
上訴期間 不服判決的15日,不服裁定的10日 不服判決的15日,不服裁定的10日 不服判決的10日,不服裁定的5日
當事人申請再審 2年內 2年內 無期限限制
提起再審 無期限限制 無期限限制 無期限限制

再審對原判決的態度 1.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解釋第77條)
2.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第62條) 1. 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民訴意見199、200)
2.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原判決的執行(第178條)

當事人的申訴是再審案件的來源,雖然不能直接引起審判監督程序。

不能停止原判決的執行(第203條)

二審的開庭和書面審理 1.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2.事實有爭議的、認為認定事實不清楚的,開庭審理。

1.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2.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逕行判決、裁定。

1.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2.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3.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不公開審理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其它法律特別規定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當事人申請:離婚和商業機密 1.國家機密
2.個人隱私
3.14-16歲
4.16-18歲,一般也不公開
5.商業秘密(申請、確實)

中級管轄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
2.海關處理的案件;
3.對國務院各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提起訴訟的案件;
4.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指:被告為縣級以上政府;重大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重大涉外、涉香、澳、台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專利糾紛案件、重大涉香、澳、台案件)。
4.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即中院)管轄

1.反革命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不予受理 1.第36條 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後,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解釋第44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八)起訴人重復起訴的

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不予受理 第111條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意見144:當事人撤訴或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解釋第188條 對於自訴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起訴:
(六)除因證據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人撤訴後,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
(七)經人民法院調解結案後,自訴人反悔,就同一事實再行告訴的。

按撤訴處理

原告經兩次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的

按申請撤訴處理

1.原告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
2.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3.原告應交而未交訴訟費的 1.自訴案件原告經兩次合法傳喚拒不到庭的
2.自訴案件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3.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4.公訴案件,檢察院在補充偵察期限內沒有提請恢復審理(解釋第157條)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證據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的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被害人陳述;
5.證人證言;
6.犯罪嫌疑認、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7.鑒定結論;
8.勘驗、檢查筆錄

中止訴訟 1.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6.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7.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解釋第51條

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管轄

1.自訴人或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

2.以及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後被告人脫逃

3.由於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

4.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中止審理。
解釋第181條、第204條

終結訴訟

1.原告死亡,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放棄訴訟權利的;

2.作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後,其權利義務的承受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3.因中止訴訟1、2、3原因中止訴訟滿90日仍無人繼續訴訟的,裁定終結訴訟,但有特殊情況的除外。
解釋第52條

1.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2.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3.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4.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行政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迴避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3.其他人員迴避,審判長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3.其他人員迴避,審判長決定 1.院長迴避,審判委員會決定
2.審判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檢察人員迴避,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
偵查人員迴避,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
3.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迴避,院長決定
4. 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同級人民檢察委員會決定。

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證據 1.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材料;

3.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材料。
1.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經過審理,分別判決 1.維持判決
2.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3.履行職責判決
4.變更判決
5.駁回訴訟請求判決
6.確認判決

審理上
訴,分別
處理 1.維持原判;
2.依法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

1、2、3、4 1.維持原判;
2.依法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4.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1、2、3、4
1.維持原判;
2.應當改判;
3.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

1、2、3
1. 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
2. 適用法律錯誤
3. 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4. 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經濟困難 發布:2024-11-20 10:58:15 瀏覽:889
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流程圖 發布:2024-11-20 10:33:50 瀏覽:444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規定 發布:2024-11-20 10:15:30 瀏覽:580
交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0 10:04:34 瀏覽:575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
農村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20 08:03:31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