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修正草案
⑴ 行政訴訟法53條 第一案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國務院部門專和地方人民屬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並請求對該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
前款規定的規范性文件不含規章。
⑵ 根據2014.11.1通過的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決定,我國的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否已經拓
我覺得沒有,因來為修源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了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抽象行政行為實際上是立法行為,而在修改決定中將「具體行政行為」修改為「行政行為」,大概其目的主要是針對沒有立法權的地方政府出台的地方文件來侵害公眾的合法權益,例如某個縣政府違反《土地管理法》、《拆遷補償條例》出文非法徵用土地,這在原行政法訴訟中既不是抽象行政行為,又非具體行政行為,因此法院很難介入此類案件,現在通過修改,法院便能找到司法根據受理該類案件。
⑶ 我國行政訴訟法哪三類案件可以適用調解
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回解。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條人民法院答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⑷ 行政訴訟法修改草案要在全國人大表決通過還是在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大約什麼時間實施
《行政訴訟法》只要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就可以了。
全國人大的職權見《憲法》六十二條。
⑸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經行政機關服役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是被告
選A
根據來《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⑹ 《行政訴訟法》對登記立案有什麼要求
行政訴訟法第抄四十二條
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2015.5.1以後
第五十三條
起訴符合本法第五十二三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接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人民法院在七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書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審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立案、審理。
⑺ 行政訴訟法在受案范圍上作了哪些修改,這些修改體現了怎樣的法治精神
行政訴訟法修改
1、受案范圍擴大
【修改】將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違法集資、攤派費用的,沒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等行政行為納入了受案范圍。
2、行政機關不得干預、阻礙法院立案
【修改】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3、可口頭起訴
【修改】起訴應當向法院遞交起訴狀,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
4、應當登記立案
【修改】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不能當場判定的,應接收起訴狀,出具書面憑證,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5、起訴期限延長到六個月
【修改】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6、行政首長出庭
【修改】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7、可跨區域管轄
【修改】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8、不執行判決裁定可拘留直接責任人
【修改】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增加規定「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
9、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
【修改】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10、明確提出要解決行政爭議
【修改】修改後的法律在立法目的中增加「解決行政爭議」的表述。
⑻ 行政訴訟法修正案從哪些方面促使政府依法行政
擴大了可訴行政行為范圍和、行政機關負責人由不出庭到應當出庭應訴、復議機關無論改不改變行政行為都須充當被告、同時訴訟期限也將延長至六個月等
告政府不再限定「具體行政行為」
我國現行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當時立法中用「具體行政行為」的概念,主要考慮是限定可訴范圍。但實際上什麼可訴,什麼不可訴,是由行政訴訟法其他條款規定的。有的法院還為「具體行政行為」設定標准,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不予受理,客觀上造成「立案難」。
有鑒於此,二次審議稿將「具體行政行為」修改為了「行政行為」。雖然此次修改並沒有對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作大的調整,但將「具體行政行為」改為「行政行為」可為目前適當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去除法律障礙,如對規范性文件的附帶審,對行政合同案件的受理等。
「告官不見官」怪現象將成歷史
行政訴訟是「民告官」的制度,但實踐中「告官不見官」的問題比較突出。為推動官民糾紛矛盾化解,增強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行政的意識,近年來一些地方積極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取得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二次審議稿增加規定:「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也可以委託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不僅有利於解決行政爭議,也有利於增強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行政的意識。
力促行政爭議納入行政復議法制軌道
行政復議是有效解決官民糾紛、將行政爭議化解在行政機關內部的重要途徑,也是官民糾紛訴諸法院的「緩沖地帶」。但長期以來,行政復議的社會認可度還不高,大量行政爭議未納入行政復議法制軌道。
現行行政訴訟法規定,「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實踐中復議機關為了不當被告,維持原行政行為的現象比較普遍,導致行政復議制度未能很好發揮作用。
對此,二次審議稿明確規定,「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訴訟期限擬由三個月延至六個月
根據現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有些常委會委員、人大代表、地方、法院和社會公眾提出,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只有三個月,當事人很容易因超過起訴期限而失去請求人民法院救濟的權利,應當適當延長起訴期限。
綜合各方意見,二次審議稿將起訴期限「三個月」延長到「六個月」。此外還規定「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從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從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擬適當擴大行政案件調解范圍
修正案草案一次審議稿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和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補償的案件除外。」有些常委委員、代表、地方和法院提出,為有效化解行政爭議,調解范圍可以適當擴大。
二次審議稿進一步擴大了行政案件可調解的范圍,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除外」。
明顯不合理行政行為,法院也可判決撤銷
現行行政訴訟法規定了合法性審查,司法實踐中對一些合法但是不合理的行政行為,法院不能撤銷,也就無法解決爭議。
有些地方、法院、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提出,現行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只能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對於行政機關明顯不合理的行政行為,沒有規定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不利於解決行政爭議。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在現行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的行政行為情形中,增加一項「明顯不當的」情形。
⑼ 新行政訴訟法對受案范圍有哪些擴大
復在堅持現有受案制范圍不變的基礎上,新《行政訴訟法》對徵收、徵用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違法集資、攤派費用的和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如違法攤派勞務),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行政行為納入了受案范圍。同時對權利的保護擴大到了人身權和財產權之外的其他權利(如教育權、姓名權、勞動保障等權利)、行政協議(即行政合同)也納入了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拓寬「民告官」的門檻,有利於加強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監督,防止行政濫權和行政不作為。同時還有利於保障人權,在公民的人權和人格尊嚴受到侵犯時提供及時和有效的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