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新民事訴訟法
㈠ 如何理解最高院民事訴訟司法解釋中405條的解讀
您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版百零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權案件應當圍繞再審請求進行。當事人的再審請求超出原審訴訟請求的,不予審理;符合另案訴訟條件的,告知當事人可以另行起訴。
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在庭審辯論結束前提出的再審請求,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一並審理。
人民法院經再審,發現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應當一並審理。
這一條規定的是人民法院再審的審理范圍,再審的審理范圍有限,此外,在庭審辯論之前的再審請求,符合《民訴法》第二百零五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情形的,應當一並審理。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㈡ 怎麼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抄事訴訟法第二襲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解讀釋義】 支付遲延履行金以不給申請執行為造成損失為條件,已造成損失的,雙倍補償申請執行人已受到的損失;沒有造成損失的,遲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決定。因此,被執行人拒絕履行不可替代行為義務時,執行法院可以決定由被執行人支付遲延履行金給債權人。它不同於罰款,因為它不是上交國庫,也不同於損害賠償金,因為它不以造成損失為前提,也不因此免除被執行人的行為義務。 問題已解決記的採納。
㈢ 對民事訴訟法第55條做一個闡述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的,適用該判決、裁定。
本條是關於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的規定。該規定大體上與人數確定的代表人訴訟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其特殊性:在人數不確定情況下的,法院可以先公告,當事人看到公告後,可以向法院登記,法院據此確定當事人的范圍。本條對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的效力作了規定。人民法院對人數不確定的代表人訴訟作出裁判後,裁判的效力僅及於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對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無直接拘束力,但有預決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限內提起訴訟,法院認定其請求成立的,應裁定直接適用法院對代表人訴訟已作出的裁判,而並無需另行審判。
㈣ 新民訴法司法解釋證據解讀121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二十一內條 當事人申請容鑒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鑒定的事項與待證事實無關聯,或者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人民法院准許當事人鑒定申請的,應當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相應資格的鑒定人。當事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符合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職權委託鑒定,在詢問當事人的意見後,指定具備相應資格的鑒定人。
㈤ 高分懸賞!!簡述最新施行的《民事訴訟法》在結構和內容上與原來文本有哪些大的變動
亮點一:細化再審事項明確權利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了5項可以申請再審的事由,《決定》將其具體化為13項,包括: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法院調查收集,法院未調查收集的;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此外還增加一款,「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亮點二:提高法院審級減少質疑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申訴可以有兩種選擇:向原審法院或上一級法院提起。而《決定》明確規定當事人申訴只有一種選擇:向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提起。
亮點三:明確相關期限減輕訟累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對於再審的一些期限如審查時間等並沒有規定,而《決定》明確規定,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作出再審或駁回申請的裁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須由本院院長批准。
此外還規定,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
亮點四:延長申訴期限著力糾錯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決定》在此基礎上又做了一個例外規定,即「二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解讀】
應該說,對於當事人而言,用二年的時間去發現一個案件的錯誤,在時間上應該足夠了。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有的再審事由確實是在二年之後發現或出現的,如果拘泥於「二年內」的規定,就不能申請再審,這不利於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因此需要針對一些特殊情況作出例外規定以適當延長申請再審的期間。
《決定》正是拋棄了原有規定一刀切的做法,作出了兩類情況的例外規定:一是二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二是二年後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這兩種例外都是合情合理的:就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變更而言,首先,這不是當事人所能掌控或預料的;其次,在此期間,當事人也不存在怠於行使申訴權利的情形,所以不能以期限規定來懲罰或督促當事人;再次,既然法律文書都已經被撤銷或變更了,說明原來的判決或裁定是有問題的,如果還不允許當事人申訴,不合情理。
就法官在審理中的有違公正或廉潔的行為而言,主要是因為這些行為大都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有的可能在幾年之後才會被發現,因此在發現後理應賦予當事人申訴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例外情形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即當事人必須「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否則視為棄權。
亮點五:完善檢察監督加強救濟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了檢察院應當提起抗訴的4種情形,《決定》將其修改的與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的事由一致,即將4種情形細化為13種情形,並加上另外一款規定。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對於檢察院抗訴後法院多長時間內裁定再審沒有規定,《決定》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
舉措一 協助執行單位負責人拒不協助可拘留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但拒不履行義務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還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決定》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條強制措施,即法院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
【解讀】
執行難不是法院一家的問題,僅靠法院單打獨斗是不行的,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與協助。比方說,查詢、凍結或劃撥被執行人的賬戶資金就需要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配合。但是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對於協助執行單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情況,僅僅規定法院可以對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進行罰款,強制措施單一,震懾力度不夠,致使司法實踐中屢屢出現協助單位拒絕協助的情況。而《決定》增加了拘留這一強制措施,相比於單純的罰款,從對身外之物的處罰轉到了對人身自由的拘束,震懾和控制力度更大,從而有利於促使有關單位積極履行協助執行義務。
舉措二 「老賴」被罰額度提高至10倍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千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決定》將金額提高了十倍,即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
【解讀】
罰款作為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的違法成本,對於執行程序的順利進行無疑有著重大的意義。但問題是原有的罰款額度是在16年前制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罰款額度過低難以發揮有效作用的缺點逐漸暴露,使得司法實踐中不少被執行人寧願被罰款也要轉移、隱匿財產以逃避債務拒絕履行。《決定》將罰款額度提高10倍,既考慮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也考慮了對被執行人的震懾力度,加大了賴賬行為的違法成本,可以使罰款的效果得到充分發揮。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罰款額度對於協助執行人同樣適用。
舉措三 被執行財產所在地法院可管轄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決定》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家執行法院,即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
【解讀】
對於執行管轄,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僅僅規定了第一審法院有資格管轄,不是很符合效率和效益原則,因為有些案件(比方指定管轄的案件)中被執行人的財產或住所均不在第一審法院轄區內,這就需要到異地執行。而異地執行,尤其是跨省市執行,不僅會浪費大量的司法資源,往往還會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嚴重的還會遭遇暴力抗法。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委託執行制度,但由於司法實踐中往往將委託執行的案件仍視為原執行法院的案件,致使被委託法院積極性不高,執行效果不佳。而《決定》增加的被執行財產所在地法院彌補了這一不足,通常情況下,就給付金錢或交付財產的案件而言,被執行財產所在地法院更方便採取執行措施,更容易掌握被執行人財產的變動情況,也更有利於節約執行成本。這樣一來,債權人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執行法院,體現了一定的靈活性,將更有利於債權的實現。此外,《決定》明確了被執行財產所在地法院要與第一審法院同級,使得實際操作中更容易准確確定執行法院。
舉措四 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可提出執行異議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僅僅規定了案外人執行異議制度,《決定》不僅對案外人執行異議制度進行了完善,明確了相關期限,增加了一條處理方式,即「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還專門增加了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執行異議制度:「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解讀】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執行中難免會出現執行人員違法執行、不當執行、拖延執行、消極執行以及執行錯誤等現象,為此就需要提供程序上的執行救濟。
根據原有規定,只有案外人可以提出執行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只能通過申訴等渠道向法院反映問題,由於缺乏明確的程序,法院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有時顯得比較隨意,導致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難以及時、充分地得到救濟。
而《決定》明確賦予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對違法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權利,明確規定了異議的處理程序和期限,同時考慮到異議由原執行法院處理難免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還賦予了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復議的權利。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填補了民事訴訟法中對違法執行進行程序救濟的法律空白,標志著我國執行救濟法律制度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同時,《決定》對案外人執行異議制度的完善也值得稱道,明確的期限規定使得司法實踐中更具有可操作性,而賦予案外人通過訴訟維護自己實體權益的權利也更具合理性。對案外人而言,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異議涉及自身的實體權利義務,另行提起訴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對法院而言,可以保障爭議雙方進行充分的言詞辯論以查明案情,而且由於訴訟不必與原來的案件糾纏在一起也可以更好地梳理矛盾,解決糾紛。
舉措五 六個月內未執行的可變更執行法院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對於當事人如何如應對法院拖延執行的情況缺乏規定,《決定》對此予以了規定,即「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解讀】
當前執行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的干擾。特別是在對本地的被執行人比如企業等地方納稅或用工大戶進行執行時,地方黨委政府為了本地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或職工就業,難免會以批條子、打招呼等方式對法院執行工作進行干擾,而當前法院在人財物方面都受制於地方,再加上地緣關系形成的「熟人社會」,在面對這些情形時執行法院往往處於一個十分尷尬或無奈的境地,致使出現拖延執行、消極執行、變通執行、折扣執行等種種不合規定的情況。
由於當前這種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以及「熟人社會」的大環境難以一時改變,因此擺脫當前執行困境的最好辦法就是變更執行法院以盡量減少或排除出這種大環境的干擾。雖然根據原規定,上級法院可以提級執行或指定執行,但是目前執行實踐中的提級執行或指定執行等做法,主要是由上級法院依職權決定,具有被動性和不敏感性,申請執行人雖然能通過申訴等渠道提出要求,但並不必然啟動相應程序,而且由於缺乏明確法律規定以及各種現實因素的影響,上級法院對一些受干擾的案件往往難以及時提級或指定執行。一般情況下,申請執行人對自己的權益最為關心,對案件的執行情況有最切身的體會,更具主動性和敏感性,因此在出現拖延執行等異常情況時,有必要賦予其申請變更執行法院的權利。而《決定》的修改顯然符合這一理念,不僅明確賦予申請執行人向上一級法院申請變更執行法院的權利,還詳細規定了申請變更執行法院的條件以及上一級法院的處理程序。(未完待續)
提要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但拒不履行義務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決定》增加了拘留這一強制措施,相比於單純的罰款,震懾和控制力度更大。
■《決定》將罰款額度提高10倍,既考慮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也考慮了對被執行人的震懾力度,加大了賴賬行為的違法成本,可以使罰款的效果得到充分發揮。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決定》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家執行法院,即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
■《決定》明確賦予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對違法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權利,明確規定了異議的處理程序和期限,同時考慮到異議由原執行法院處理難免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還賦予了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復議的權利。
■《決定》不僅明確賦予申請執行人向上一級法院申請變更執行法院的權利,還詳細規定了申請變更執行法院的條件以及上一級法院的處理程序。
舉措六 兩級高院可設立執行機構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僅規定「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而《決定》將其擴展為「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解讀】
由於考慮到絕大部分執行案件都集中在基層法院和中級法院以及精簡機構的需要,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僅僅規定基層法院和中級法院可以設立執行機構。但是從現有情況看,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也擔負著一定的判決或裁定執行工作,另外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也負責著對下級法院執行工作的管理和監督,而在其中設立執行機構,有利於執行工作的指導、監督和協調,有利於執行工作的整體部署,有利於緩解「執行難」問題。
此外,就實際情況來看,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也大都根據中央的有關文件精神設立了執行機構,只是還沒有法律上的正式名分而已。因此,《決定》將設立執行機構的職權擴展到所有法院,不僅考慮到了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設立執行機構的現實必要性,也給已設的執行機構一個名正言順的法律名分,對於完善執行機構,加強執行工作和推進執行機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舉措七 申請執行的期限延長為二年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而《決定》統一規定為「申請執行的期限為二年」,而且明確「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舉措八 特殊情況下可立即強制執行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決定》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補充規定,即「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舉措九 未如期履行義務須報告個人財產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對於被執行人是否需要報告個人財產沒有規定,《決定》則增設了財產報告制度:「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舉措十 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可被曝光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了一些促使當事人履行判決裁定的措施,如支付遲延履行金。《決定》在此基礎上又加大了對於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的威懾力度:「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㈥ 新民訴法104條怎麼解讀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四條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本條是關於被申請人提供擔保後解除保全的規定。
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對本條作了修改,在條文前部增加了「財產糾紛案件」一詞。
一、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作用
保全的目的是保障將來生效判決的執行,避免申請人遭受不可彌補的損害,一旦被申請人提供擔保,日後生效判決不能執行的可能性便不復存在,申請人可能遭受的損害也能得到彌補,同樣達到了法院採取保全措施的目的,因此,繼續實施保全已無必要。這種機制的設置與適用,同時具有雙重意義,既可使日後生效判決的執行順利進行,又可避免因繼續保全而給被申請人財產功能的有效發揮造成客觀障礙。
具體而言,被申請人提供的擔保也可以是多樣化的,既可以是人的擔保,也可以是物的擔保;既可以是實物擔保,也可以無形財產權等權利作為擔保。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擔保數額應當以解除保全可能給申請人造成的損失為基礎計算,至少不應低於被保全財產的價值或者金額。
二、何謂「財產糾紛案件」
根據本條規定,只有財產糾紛案件,人民法院才可以根據被申請人提供的擔保裁定解除保全。原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僅規定了財產保全,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擴大了保全的概念,增加規定了行為保全,並不是所有的保全都可以因為被申請人提供了擔保而裁定解除保全。
在民事訴訟理論中,根據原告訴訟請求的性質和內容,可以把訴分為給付之訴、確認之訴和形成之訴,分別對應著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支配權和形成權。給付之訴,是指原告請求被告履行一定給付義務的訴訟,原告對被告享有特定的給付請求權,是給付之訴成立的基礎。依照給付的內容,給付之訴可分為金錢給付、物之給付和行為給付,如受害人請求加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等。確認之訴,是指原告請求法院確認當事人之間有爭議的權利或者法律關系是否存在的訴訟。確認之訴必須具有需要訴訟救濟或保護的法律利益,確認之訴的判決一般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如物之所有權人因他人否定其具有物之所有權而針對該他人提起的訴等。形成之訴,是指原告請求法院變更某一法律關系之訴。在形成之訴中,當事人對於現存的法律關系並無爭議,而對於現存的法律關系應否變更存在爭議,如解除婚姻關系之訴、解除共有關系之訴等。實踐中由於訴的復雜性,往往產生訴的競合。比如,給付之訴的審理必須對給付的權利義務關系予以確認,確認之訴是給付之訴的前提,形成之訴也以確認之訴為前提。
所謂財產糾紛案件,主要是指原告提出的訴訟請求涉及財產歸屬、要求被告承擔金錢或者可以金錢計算的給付義務的案件。我們在此沒有採用比較理論化的訴的類型的劃分,而是採用了「財產糾紛案件」的表述,包括涉及財產歸屬的確認之訴、給付內容為金錢或者物的給付之訴案件。確認之訴的核心是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既可以是對物之所有權的確認,也可以確認是否存在侵權行為,對確認財產歸屬的案件,在作出最終判決前,為防止實際控制訴爭財產的當事人實施轉移、隱匿、處分等行為,對方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作出保全裁定,維持目前的法律關系直至判決作出,屬於「財產糾紛案件」;給付之訴中的金錢給付之訴、物的給付之訴,因其執行內容涉及財產移轉,也屬於「財產糾紛案件」。只具有行為給付內容的判決,執行標的也只能是被執行人的行為,不涉及財產移轉;形成之訴案件,是對既存法律關系的變更,也不涉及財產移轉,這兩種都不屬於「財產糾紛案件」,不適用本條規定。
在非財產糾紛案件中,即便被申請人提供了擔保,也不能裁定解除保全,試想,在家庭暴力案件中,能夠因為丈夫提供了擔保而解除責令其停止實施家庭暴力的保全嗎?
因此,這里規定的財產糾紛案件並不完全等同於財產保全案件,一部分行為保全案件也涉及財產糾紛,如侵犯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案件、普通的侵權案件等,也屬於本條的適用范圍。
㈦ 律師解讀新民事訴訟法 「新」在哪些地方
最大亮點,新增了兩個程序:一個是確認調解協議案件 ,一個是實現擔保物權案件!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配套用書第23條條文注釋,配套規定,配套解讀
他奶的
㈨ 如何解讀最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